Razor 20胜IP战!狂销3400万,穿越周期这样做!

2025-09-16Wayfair

Image

消费品市场犹如潮汐,瞬息万变,尤其是在玩具和个人出行产品领域,企业若想长久立足,持续的创新和快速适应是其生命线。美国品牌Razor公司,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一款风靡全球的折叠式滑板车到如今的电动出行服务,每一次转型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其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卡尔顿·卡尔文(Carlton Calvin)的创业历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企业家如何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不懈的产品创新和灵活的战略调整,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中乘风破浪、持续发展的生动案例。对于正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和跨境从业者而言,这个故事不仅是一份市场观察,更蕴含着宝贵的商业智慧和实践启示。

卡尔顿·卡尔文的商业天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早期的经历中逐渐显露。在他明尼苏达州的成长岁月中,父亲的创业之路曾给家庭带来财务上的不稳定,这让他一度对这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有所排斥。然而,与生俱来的创业基因却让他无法停止思考商业机会。15岁那年,他在明尼苏达州博览会找到一份销售魔方的工作,并敏锐地察觉到商机,开始私下兜售解谜书籍,巧妙地利用了市场热点。更早之前,作为一家披萨连锁店的配送员,他甚至曾向公司总部提出关于电脑化配送系统的设想。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早期尝试,都为他日后在商业世界中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1984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卡尔文曾一度感到迷茫,正如许多同龄人一样,他选择进入法学院深造,并在洛杉矶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开始了职业生涯。然而,人生的转折点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在经历了一位挚友病逝的沉痛打击后,卡尔文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最终决定离开法律界,全身心投入到他内心深处更为向往的创业领域。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勇气和对梦想的追求,也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中,一部分年轻人勇于跳出传统框架,探索新商业模式的时代精神。

卡尔文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探索与试错。他最初尝试成立了一家名为Small Minds Press的出版公司,计划以著名艺术家的风格重新绘制经典童话,例如“图卢兹-劳特雷克风格的《穿靴子的猫》”,但这项富有创意的尝试未能获得纽约出版商的青睐。随后,他将目光转向了玩具行业。当时,美国市场正流行一种名为Pogs和Slammers的玩具游戏。一次在亚利桑那沙漠的旅行中,卡尔文在一家礼品店偶然看到一个嵌有蝎子的镇纸,这激发了他的灵感:何不将这种新奇的元素融入Slammer玩具中?经过六个月在车库里的疯狂实验,他成功地将活蝎子(经处理)嵌入Slammer,并在加州波莫纳的一次玩具展上获得了20万件的订单。为了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他积极与中国的一家蝎子养殖场建立了合作。这段与中国供应商的早期接触,成为他日后建立全球供应链的初步尝试。尽管这款玩具很快便淡出了市场热潮,但这次经历让卡尔文对产品开发、市场响应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兴趣。

2000年前后,小型便携式玩具,如悠悠球和指尖滑板,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卡尔文通过外媒报道了解到,当时在日本东京,可折叠的滑板车正成为一股新兴潮流。凭借他一贯的敏锐市场嗅觉,卡尔文在1999年迅速联系了位于中国台湾的滑板车制造商,最初是希望生产微型版本的指尖滑板车。然而,在进一步了解后,他很快意识到标准尺寸的滑板车蕴藏着更大的市场潜力。于是,他与滑板车发明者罗伯特·陈(Robert Chen)以及蔡国安(Gino Tsai,中国台湾)合作,于2000年共同创立了Razor美国公司,并开始将这款创新的可折叠滑板车推向全球市场。

Razor滑板车一经推出,便迅速引爆市场,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00年下半年,Razor的滑板车销量就轻松突破了50万辆。2001年,Razor荣获了行业内的“年度玩具”大奖,成为当时全球最受欢迎的消费单品之一。在加州塞里托斯(Cerritos)的一间小型仓库里,Razor凭借30至40名员工的努力,每月能够生产近百万辆滑板车以应对市场需求。卡尔文回顾这段繁忙而充满激情的时期,将其形容为“有组织的混乱”,团队成员每天工作长达16小时,每周工作7天,全力以赴地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巨大需求。这段经历也让他深刻领悟到一个重要的商业准则:企业在面对可能增长的需求时,不应盲目过度超前地建设庞大的基础设施。相反,他建议更务实地等待市场需求真正到来,并通过加班、增员或创新生产方式等灵活手段来有效应对。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配置资源”的策略,对于需要快速试错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跨境初创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卡尔文始终坚信,与那些行动迟缓的行业巨头相比,年轻且灵活的创业者拥有一个显著优势,那就是能够“跟随文化发展的潮流”。他举例说明,如果某一时段悠悠球风靡一时,即使是像美国美泰公司(Mattel Inc.)这样的玩具巨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调转生产方向,大规模生产悠悠球。他强调:“试图与潮流对抗往往是徒劳的。如果企业能够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持一致,便有望取得显著的成功。” 这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意味着必须密切关注目标市场的文化变迁、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趋势以及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偏好,从而精准捕捉新的消费热点和产品机会。这种对文化脉搏的精准把握,是跨境品牌实现本地化成功和建立品牌认同的关键。

然而,任何市场热潮都有冷却的一天。2001年1月,Razor滑板车的销量开始急剧下降,市场迅速萎缩。除了一家现已停止运营的玩具零售商(Toys R Us)外,其他所有零售商都将Razor产品下架。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卡尔文迅速调整了公司的战略重点,将精力集中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上。Razor公司利用其核心专利技术,对仿冒竞争对手提起了20起知识产权诉讼,并最终全部胜诉。这些法律行动不仅有力地捍卫了Razor品牌的市场地位,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几乎成为滑板车的代名词,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重要的现金流,为后续新产品的研发和多元化布局提供了资金支持。这种在市场低谷期积极维护自身权益、蓄力创新的策略,为中国出海企业在应对知识产权挑战和市场波动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截至2025年,Razor公司累计销售了超过3400万辆滑板车,其中电动滑板车销售超过1300万辆,这充分体现了其持续的产品生命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稳步推出新产品,包括越野摩托车、RipStiks(陆地冲浪板)、卡丁车、可绑在鞋上的滑轮以及平衡车等。卡尔文认为,美国南加州独特的文化环境,是孕育创业精神和引领潮流的重要区域,许多国家级的潮流都从这里兴起。当他注意到Bird等共享电动滑板车在加州圣莫尼卡地区大受欢迎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

紧随市场趋势,2025年下半年,Razor公司在加州长滩(Long Beach)推出了名为“Razor Share”的共享电动滑板车服务,并计划于2025年内将服务范围扩展至更多城市。这项服务允许用户通过便捷的方式随取随用,并在骑行结束后,将滑板车停放在指定或安全的区域即可。为了避免与地方政府产生摩擦,Razor公司积极与各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推出符合当地环境特点的车型,并雇佣本地员工团队,负责日常的停车管理和维护服务。这种深入本地化运营、积极寻求与地方政策和社区融合的策略,对于中国出海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处理合规性、社区关系以及运营落地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今,卡尔文的工作强度已远不如公司初创时那般每天“16小时连轴转”。他倡导一种更为授权和信任的管理理念,给予团队成员充分的发挥空间。他表示:“虽然有一些严格、强硬的老板,但那并非我的风格。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从未解雇过任何人。”他坚信,“如果你能给予人们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他们就能完成出色的工作。”这种强调团队协作、赋能员工的管理风格,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为公司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繁忙的商业生涯之外,卡尔顿·卡尔文目前与妻子玛丽·布洛杰特(Mary Blodgett)生活在美国西雅图,他们育有两个儿子,艾萨克(Isaac)和塞思(Seth)。

跨境行业风云变幻,卡尔顿·卡尔文和Razor公司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通过敏锐的市场洞察、持续的产品创新、灵活的战略调整以及务实开放的合作精神来赢得发展。对于国内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这类国际市场的动态和成功案例,从中汲取经验,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全球商业脉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azor-20-ip-wins-34m-sales-beat-the-cycle.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品牌Razor公司联合创始人卡尔顿·卡尔文的创业历程,展现了其凭借市场嗅觉、产品创新和战略调整,在玩具和个人出行市场持续发展的案例。2025年下半年,Razor在长滩推出Razor Share共享电动滑板车服务,并积极与各地政府合作。该案例对中国跨境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发布于 2025-09-16
查看人数 14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