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50万狂赚25亿!洛杉矶风投痛失“登月计划”!

2025-10-15Snapchat

Image

在2017年初,美国科技公司Snap Inc.(Snapchat的母公司)成功实现了首次公开募股(IPO),成为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上市案例之一。然而,令人关注的是,在Snap公司累计从投资者那里筹集的近30亿美元资金中,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招聘的部分,几乎没有来自洛杉矶本地的主要初创企业投资者。这一现象促使业界对地区投资生态与企业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复盘与探讨。
Snapchat co-founders Evan Spiegel, left, and Bobby Murphy have largely built their company in Los Angeles, but little of the capital they used along the way came from Southern California.

洛杉矶风投的“擦肩而过”

Snapchat由美国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和鲍比·墨菲(Bobby Murphy)两位创始人于2011年春季在斯坦福大学创立。在它从创立到2013年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交应用的过程中,洛杉矶地区的风投公司曾有机会对其进行投资。然而,出于多种原因,他们最终放弃了对Snapchat的财务支持。

例如,作为洛杉矶地区最大的初创企业投资者,美国风投公司Upfront Ventures的合伙人詹姆斯·贝利(James Bailey)曾力劝管理合伙人马克·萨斯特(Mark Suster)与Snapchat会面。但萨斯特先生当时对这款应用的功能定位有所顾虑,认为其可能主要用于某些特定社交场景,因此未予重视。

而另一些洛杉矶风投公司,如美国风投公司CrossCut Ventures和美国风投公司Clearstone Venture Partners,则面临着流动资金不足的挑战,难以对Snapchat进行大额押注。对于包括美国风投公司Baroda Ventures、美国风投公司CT Ventures和美国风投公司Rustic Canyon Partners在内的许多公司而言,一个当时尚不明确商业模式的聊天应用,并不符合他们的投资偏好。美国CT公司的亚历克斯·苏(Alex Suh)坦言:“当时我们未能清晰地看到其真正的营收潜力。”

这次与Snapchat的“擦肩而过”,并非完全否定了这些风投公司发掘具有巨大潜力初创企业的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Snapchat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所呈现出的独特性。随着Snap公司在2017年成功上市,其早期股东所获得的数十亿美元投资收益,更多地流向了美国硅谷地区,进一步助推了该地区初创企业生态的繁荣。

萨斯特先生也坦言:“如果说我不感到遗憾,那一定是假的,但我们对Snapchat的崛起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硅谷与洛杉矶的投资生态差异

Snapchat的两位创始人斯皮格尔和墨菲在学生时期就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硅谷,长期以来都是科技人才和初创企业的摇篮。斯皮格尔先生在大学期间结识了包括美国公司Alphabet(谷歌母公司)高管在内的行业领袖,而墨菲先生在Snapchat早期发展阶段也曾在旧金山的一家初创企业工作。

2013年,两位创始人将公司总部迁至斯皮格尔先生的家乡洛杉矶,他们看重洛杉矶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和好莱坞的资源。但美国Clearstone公司管理合伙人威廉·奎格利(William Quigley)指出,他们的早期人脉和根基仍然主要集中在旧金山湾区。

Snapchat获得的早期资金也印证了这一点。美国硅谷的美国风投公司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在2011年提供了一笔近50万美元的投资,彼时Snapchat的估值约为400万美元。Lightspeed的合伙人巴里·埃格斯(Barry Eggers)从斯皮格尔的表弟那里了解到这款应用在南加州高中生中广受欢迎。埃格斯的同事杰里米·柳(Jeremy Liew)多次尝试联系斯皮格尔,最终通过一条脸书消息获得了回复,部分原因在于柳先生个人资料图片中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合影,增加了其可信度。当时急需资金来扩大应用影响力的斯皮格尔,最终接受了Lightspeed的投资。

到2017年Snap公司上市时,Lightspeed的这笔50万美元初始投资,获得了约5000倍的回报,收益高达25亿美元。这一回报率远超美国硅谷风投界通常认可的20倍成功标准。

2012年底,当Snapchat寻求更多融资时,柳先生和其他湾区人脉已使这家位于洛杉矶的初创企业成为业界热门话题。美国Baroda Ventures管理合伙人彼得·李(Peter Lee)表示:“他们当时有能力挑选自己想要合作的投资者。”

此外,美国Velos Partners的管理合伙人贝利先生指出,斯皮格尔对洛杉矶风投公司理解市场机遇和提供战术建议的能力,曾抱有“相对保守的看法”。贝利先生表示:“无论对错,他都认为洛杉矶的风投在社交和移动平台方面与市场脱节。”

相较之下,美国硅谷的风投公司享有更高的声誉、更长的投资记录和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其中不乏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基金。彼得·李先生认为:“洛杉矶的风投公司在那样的环境下难以竞争。”

美国CrossCut Ventures当时管理的资金约为500万美元,与美国风投公司Benchmark在2013年初领投Snapchat的4.25亿美元基金相比,可谓微不足道。美国CrossCut的另一位管理合伙人里克·史密斯(Rick Smith)曾向其潜在投资者表示,洛杉矶总有一天会有公司脱颖而出,但他当时并未意识到,那家即将引爆市场的初创企业,其实就在不远处。

而对于美国Clearstone公司而言,奎格利先生深知对Snapchat的投资将耗资巨大,因此他甚至没有尝试与斯皮格尔会面。
Mark Suster of Upfront Ventures was among those who had doubts about Snapchat and didn't try to invest in the young in 2013.

投资理念与风险偏好

在Upfront Ventures,贝利先生曾观察到他的两位兄弟(其中一位是斯皮格尔在斯坦福的校友)在度假期间每天打开Snapchat应用多达15次。他向萨斯特先生强调了这款应用的强大用户粘性和独特功能。

然而,萨斯特先生当时对投资一家可能与某些不当内容关联的公司感到不安。Snapchat早期以其“阅后即焚”功能吸引了部分关注,甚至被一些人与不当图片分享联系起来。他联想到之前接触过的一款“阅后即焚”短信应用,这让他对Snapchat的功能产生了误判。萨斯特先生坦承:“我当时把它看作是图片版的同类应用,因此没有认真对待。但我对此并不感到过于糟糕,这只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从2013年至今,Snapchat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远不止是简单的“阅后即焚”消息应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视频编辑和多元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其他洛杉矶投资者之所以选择放弃,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登月计划式”(moonshot)投资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相对稳健的投资。美国圣莫尼卡投资集团Wavemaker Partners的管理合伙人戴维·西默(David Siemer)指出:“这确实可能让你错过一个像Snapchat这样的成功案例,但同时也能避免投资那些前景不明、最终无法盈利的初创企业。”他表示,他们很少会投资一家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才能产生微薄收入的公司。

而美国硅谷的基金则拥有更充裕的资金和强大的行业关系网络,因此能够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美国旧金山风投公司Benchmark曾成功投资了美国公司Twitter和美国公司Yelp。该公司在2013年初果断出手,领投了Snapchat的1250万美元投资,当时公司估值已超过6000万美元。到2017年Snap公司上市后,除了公司高管和董事之外,Benchmark有望成为公司事务中拥有最大话语权的投资者。据测算,其初始投资有望获得300倍的回报。

该轮融资还吸引了与美国知名投资者罗恩·康威(Ron Conway)相关的美国基金SV Angel和美国风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的参与。同年晚些时候,美国风投公司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又追加了8000万美元的投资。

随着美国硅谷资金大量涌入Snapchat,洛杉矶的风投公司逐渐失去了兴趣。他们担心即便能够投入少量资金,也难以获得有意义的回报。同时,他们也不愿为了仅仅获得成为Snap投资者的声誉,而偏离自身的核心投资理念。

然而,Snap公司继续高速发展,到2017年上市时估值已超过160亿美元。事后来看,即使是后期进入的投资者,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CrossCut的史密斯先生表示:“作为一名风险投资家,你需要坚持自己最了解的领域,并履行投资者赋予你的使命。在洛杉矶,当时没有哪家公司具备这样的投资授权。”

洛杉矶的风投基金通常专注于扶持尚未经过验证的初创企业。但彼得·李先生指出,目前一些投资者正在考虑组建新的公司,以便对像2013年的Snap这样相对成熟的公司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这需要洛杉矶投资界培养更多此类专业技能。

根据Snap公司披露的信息,其股东总计达305家。除Benchmark和Lightspeed之外,没有其他投资集团的持股比例超过5%的监管披露门槛。

此外,Snapchat的资金来源还包括对冲基金(美国Coatue)、精品投资公司(美国Glade Brook Capital和美国York Capital)、共同基金(美国Fidelity和美国T. Rowe Price)、企业投资者(中国公司阿里巴巴和美国公司雅虎)以及与主权财富基金(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相关的基金。

洛杉矶并非完全没有Snap的股东,但他们的规模较小且相对隐蔽。西默先生表示,洛杉矶的投资人在公司估值达数十亿美元时,直接或间接购买了约1000万美元的Snap股份。

尽管Snap公司在2017年的上市为洛杉矶科技界带来了巨大的兴奋,但洛杉矶的主要风险投资公司却无法从中获得引以为傲的资本回报。

萨斯特先生表示:“我们不可能参与所有的交易。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抓住其中的大部分机会?我们是否足够活跃,能够帮助更多公司选择洛杉矶、在洛杉矶起步并在洛杉矶获得融资?答案是肯定的。”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回顾Snap Inc.的投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有着多方面的借鉴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对区域投资生态差异的观察,更是一堂生动的全球市场洞察与战略选择课。

首先,要关注新兴技术和应用趋势的早期潜力。Snapchat的案例提醒我们,即便是最初看起来“小众”或模式不清晰的应用,一旦抓住了用户需求和技术迭代的浪潮,也可能爆发出惊人的成长力。中国跨境企业在布局海外市场时,应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对全球范围内涌现的新技术、新平台保持高度关注,特别是那些在年轻用户群体中迅速流行的应用。

其次,理解并适应不同区域的投资理念和市场偏好至关重要。美国硅谷和洛杉矶风投公司在Snapchat项目上的不同选择,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哲学——硅谷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登月计划”式投资,更看重创新和成长速度;而洛杉矶则在当时更偏向成熟、商业模式清晰的项目。中国企业在寻求海外融资或进行跨国投资时,需要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投资文化,选择与自身发展阶段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合作伙伴。

第三,建立广泛而深厚的国际合作网络是成功的关键。Snapchat创始人虽然身处洛杉矶,但通过硅谷的人脉获得了早期关键投资。这表明,在跨境业务中,地理位置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行业交流、拓展海外业务伙伴、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对于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取资源和支持至关重要。

最后,保持战略定力和灵活适应能力。Snapchat从最初被误解为仅是“阅后即焚”应用,到逐渐发展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交娱乐平台,展现了其强大的自我进化能力。中国跨境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时,也应在坚持核心发展方向的同时,根据市场反馈和用户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策略和商业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跨境行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对全球市场动态的深刻洞察和有效学习。关注此类国际科技企业的成长路径与投资案例,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napchat-500k-to-25b-la-vcs-miss-moonsho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17年Snapchat上市,早期投资者收益颇丰,但洛杉矶风投却错失良机。文章分析了洛杉矶与硅谷风投理念的差异,以及Snapchat的融资历程,并为中国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借鉴,包括关注新兴技术、适应区域投资理念、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和保持战略灵活性。
发布于 2025-10-15
查看人数 7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