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亏损44亿,VR/XR企业市场却占30%!

近年来,虚拟现实(VR)和扩展现实(XR)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吸引着广泛关注。在2025年初期或2024年末,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发布或预告了其最新的VR/XR头显产品,例如苹果的Vision Pro、三星的Galaxy XR以及Valve宣布的Steam Frame。这些动向可能让外界误以为这项技术已临近大众市场普及的转折点。然而,自首款VR头显问世近六十年来,一个事实依然成立:VR/XR尚未成为像智能手机那样具有颠覆性的消费级产品。
正如外媒Gartner新兴技术与趋势团队的分析师Tuong Huy Nguyen所言:“打个比方,那些真正想要VR头显的人,可能都已经拥有了。”
这并非是关于人们是否购买这些头显的问题。实际上,购买行为确实存在,但其数量尚未达到预示这项技术已为大众市场做好准备的水平。根据外媒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苹果Vision Pro的出货量约为40万台。考虑到其35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定价,这一数字在情理之中。相较之下,Meta的头显产品定价相对亲民,介于300至5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00至3500元)之间,并常作为热门节日礼品。2024年,Meta的出货量约为560万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高达12亿部。
尽管Vision Pro和Galaxy XR在市场宣传上声势浩大,外媒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Flora Tang指出,在2025年,售价超过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100元)的高端头显,预计仅占VR产品总出货量的5%至6%。这与外媒IDC的数据相符,该机构估算此类高端头显在2024年约占市场总份额的6.2%。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科技巨头们却持续投入巨资,坚定地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Meta旗下负责Quest头显和Ray-Ban智能眼镜业务的Reality Labs部门,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了4.7亿美元的销售额,却同时产生了44亿美元的运营亏损。
因此,真正的核心问题是:究竟是谁在购买这些头显?以及,为何它们对全球顶尖科技公司而言,具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


Valve的Steam Frame头显直接面向游戏玩家,但目前这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
通向智能眼镜的必经之路
简而言之,目前的VR/XR头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过渡形态。这些体积相对较大的设备并非最终目标。更深层次的愿景,是实现轻巧、隐蔽的智能眼镜,让数字世界与现实无缝融合。
以Meta为例,该公司在数年间向头显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随后在2021年推出了仅支持音频和摄像功能的智能眼镜。接着在2025年早些时候,又发布了其首款带有抬头显示(HUD)功能的Meta Ray-Ban Display眼镜。这与谷歌、三星和苹果等公司目前所走的路线异曲同工。在这些公司致力于完善轻便可穿戴智能眼镜的同时,也必须持续投入开发头显产品,以构建和完善其软件生态系统。
外媒IDC的分析师Ubrani提到,参照电影《钢铁侠》中描绘的、具备XR头显所有计算能力的智能眼镜,我们都知道这才是终极目标,但距离实现它还有一段时间。他认为,当前的头显形式更多是“眼下的一种产品形态,未来或许会成为游戏玩家的专属设备。它只是一时风靡,帮助我们走向真正想要的产品。”
那么,究竟是谁在购买这些头显?
普通消费者往往期待开箱即用的成熟产品,而企业级用户则更倾向于先行采纳作为技术演进的“垫脚石”。
外媒IDC全球移动设备追踪研究经理Jitesh Ubrani表示:“实际上,大部分苹果Vision Pro头显都流向了开发者和企业用户。他们是致力于创造全新体验的群体。我们发现,Vision Pro的情况是,它的定价策略基本上将其置于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力之外。而那些渴望XR体验的消费者,则有更多价格实惠的选择。”
对于个人消费者而言,一个电子产品需要尽可能多地满足各种需求。但对于拥有企业预算的机构,在采购尖端设备上则有更大的灵活性,即使这些设备可能只在一到两个功能上表现出色。
Gartner的分析师Nguyen指出:“在短期和中期内,我们所需要并会被广泛采用的,是那些专为特定用途设计的设备。在今天的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我们有PDA和黑莓手机。如果是一名需要随时处理邮件的商务人士,这些产品就是专为他们设计的。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正是如此。”
三星Galaxy XR的1800美元定价依然偏高,且开发者对其背后的谷歌Android XR生态的长期投入尚存疑虑。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外媒IDC表示,尽管苹果在2024年仅出货了40万台Vision Pro,但在企业市场中,其市场份额达到了30%,位居第二,仅次于Meta的47%。
| 公司 | 2024年企业市场份额(头显) |
|---|---|
| Meta | 47% |
| Apple | 30% |
同样,外媒Verge采访的大多数Vision Pro用户,都是独立的XR开发者或企业用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自掏腰包购买的设备。
这些用户普遍对XR领域有着长期的兴趣,许多人现在或过去都拥有Quest头显。他们中的不少人曾尝试或有兴趣体验三星的Galaxy XR(不出所料,价格是最大的障碍)。他们普遍享受沉浸式内容、透视功能,少数人对游戏感兴趣。然而,在我与所有分析师和头显用户交流时,最常见的用例是什么呢?
答案是:让需要大量显示屏的工作变得更便捷。
“我是一名程序员,所以我喜欢宽敞的工作空间。如果必须在小屏幕上进行编码,同时打开多个窗口,会感觉非常局促。对我而言,目标始终是替代屏幕,我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未来我的家中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任何屏幕,我会非常高兴。”XR爱好者和Vision Pro用户Jacob Fiset说道。
Fiset并非Mac用户,但他已经找到了通过开源软件将个人电脑连接到头显的方法。他主要在办公室使用Vision Pro,尽管他也承认,目前只有他一人如此。
法国巴黎郊区德朗西市的首席信息官David Larose,目前正在尝试利用Vision Pro创建更私密的闭路电视(CCTV)屏幕。“有时,警方或情报部门需要查看我们的摄像头,但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或额外的电视来提供给他们。我的想法是,让他们拥有自己完全私密的CCTV墙,而无需使用我们物理的显示设备。”Larose解释道。
Vision Pro或Galaxy XR等头显,有望改变医院培训新医生以及更新老旧基础设施的方式。
Korn医生构想了未来医生如何在Vision Pro中查看患者病例档案。
“医生使用多屏显示器是很常见的情况。在医疗领域,这些屏幕价格不菲。在手术室里,每台监视器可能要花费约2万美元。如果计算一下,相比于一台Vision Pro,这些设备可能要花费4万到8万美元。”外媒Sharp HealthCare的首席空间计算官Tommy Korn医生表示。
Korn医生进一步解释说,医院在更新技术基础设施方面进展缓慢,许多医院仍然沿用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直到现在才开始被广泛采用。
Vision Pro的吸引力在于,它能让医生在手术室或处理医疗文书时,用相关患者数据替代多台监视器。例如,放射科医生可以将扫描影像放大成3D模型,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而非仅盯着2D图像。外科医生可以看到患者数据和增强现实叠加层,以指导切口,取代打印的纸质说明或头顶的多个监视器。这些应用场景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目前,这些仍是Korn医生和其他全球医疗机构正在进行可行性测试的设想。鉴于医院在患者隐私和安全方面必须遵守比普通企业更高的监管标准,这是一项耗时的工作。即便如此,Vision Pro所展现的潜力已足够吸引人,Korn医生为他的医院采购了30台Vision Pro。
持续的小众市场
然而,即使是这些忠实拥趸和企业用户,对未来的挑战也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舒适度、佩戴体验、价格以及灵活性不足,都被列为主要的痛点。
“我实际上更喜欢用一个叫做Annapro的硬质头带来佩戴我的Vision Pro,”运营Spatial Insider的XR内容创作者Justin Ryan说。Ryan表示,他不得不自行摸索如何让头显佩戴更长时间,这包括放弃原配的光封。“一旦你移除了光封,对于那些担心妆容的女性用户来说,这有助于缓解她们的顾虑。我没有头发,所以从不担心弄乱发型,但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他们会说‘我不知道我是否想戴上这个头显’。”
一些人也担心企业是否愿意长期投入。开发者和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辨别哪些公司真正致力于这一领域——以及哪些公司可能在一两年后就停产头显。
“它的价值很低,投资回报更差。但对我来说,这并不重要。”
“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远未达到稳定状态。”visionOS开发者、专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的Tom Krikorian表示。“苹果以生产iPhone等消费级设备而闻名,所以我认为,如果Vision Pro未能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他们未来可能就不会再投入更多资金,这种担忧是合理的。”
至于Galaxy XR头显及其Android XR操作系统,Krikorian表示开发者正在权衡谷歌是否能信守承诺。谷歌在过去有投资不足和过早放弃项目的历史,开发者将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习。Krikorian说:“我当然对它很好奇,但考虑到我目前的客户,我不确定它是否会在企业领域立即取得成功。”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头显是否会成为主流,可能并不重要。
“它的价值很低,投资回报更差。但对我来说,这并不重要。”XR爱好者Ruby Voigt说。Voigt并非开发者,但她将Vision Pro放置在她的Apple LISA电脑下方。对她而言,体验未来并拥有一件科技史上的物品,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国内的跨境电商、智能硬件、内容开发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提供商而言,VR/XR技术的发展趋势值得密切关注。虽然短期内面向C端大众市场的普及仍面临挑战,但企业级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智能眼镜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性,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创新空间。从供应链的优化、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到内容生态的构建,都有潜力孕育出新的增长点。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动态,积极探索合作与发展的可能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eta-loses-4-4b-vr-xr-enterprise-30.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