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全漏斗转化驱动实操→30分钟搞定ROI暴涨

2025-09-20Tiktok

Image

各位跨境电商的伙伴们,咱们不少人可能还觉得,找网红合作无非就是为了涨粉、扩大曝光,对吧?确实,找个大V搞搞宣传,一炮打响品牌名声,效果那是杠杠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进入2025年,这种传统观念可要更新了。如今的创作者,远不止是帮你“吼一嗓子”那么简单。他们完全有能力,也有潜力,把你潜在的客户从认识品牌到最终下单,一路“护送”到底。

想想看,这些创作者能用各种推广、视频广告、产品测评,把你的产品或服务信息传播出去。但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他们能把粉丝一路带到购买决策的深水区。在销售漏斗的中段,创作者能帮你与粉丝建立深厚信任,引发高粘度互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详细介绍你的产品,让粉丝对你的“看家本领”了然于胸。到了漏斗底部,这些创作者甚至能直接促成新用户下单,还能吸引老用户复购。你目前的创作者策略,是否已经覆盖了销售漏斗的这三个关键阶段呢?如果答案是“还没有”,别急,这篇教程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跟着我,一起把2025年的创作者营销玩法升级到全漏斗模式!

利用好创作者伙伴关系,实现全漏斗增长。优化你的投放策略,找到、管理并规模化那些高转化、高效能的营销活动。
Image of a creator taking a photo, image of someone squeezing lotion from a bottle onto their hand, and image of a couple on a beach

各位,是时候彻底改变我们对创作者营销的看法了。它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撒网”渠道,而是一个能带来全漏斗绩效的核心引擎。过去我们可能觉得,只要把品牌声量做大就行,但现在,如果你的营销只停留在漏斗上层,那无疑会错失大量在中层建立互动、在底层促成转化的宝贵机会。

原因何在?社交媒体平台这几年发展迅猛,创作者的影响力已经无孔不入。新媒网跨境获悉,外媒机构研究发现,现在将近一半的消费者会因为网红的推荐而进行常规购买行为。另一份外媒报告也指出,高达69%的受访者更信任家人、朋友或网红的推荐,而不是品牌官方信息。这说明了什么?与其一味地砸钱做付费广告,不如把重心放在创作者身上,他们能高效实现:

  • 提升认知度(漏斗顶端):让更多人知道你。
  • 建立信任感(漏斗中段):让客户相信你。
  • 驱动转化率(漏斗底端):让潜在客户购买你。

一套覆盖销售漏斗所有环节的创作者策略,意味着能为你带来更优质、更持久的客户关系。顾客从最初的品牌认知开始,在获取更多信息时,会深入考虑你的独特卖点。最终,他们会在漏斗底部做出购买决定。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剖析一下客户旅程的每个阶段,看看创作者营销是如何在各个环节发挥作用,精准捕捉用户兴趣、保持互动,并最终推动转化的。

漏斗顶端(TOFU)—— 建立认知,扩大声量

漏斗顶端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你的品牌大大方方地介绍给目标受众。这时候,那些视觉风格突出、擅长制作短视频的创作者,或是能制造爆款话题的头部网红,就是你的最佳拍档。他们能通过一条条病毒式传播的视频,让你的品牌名迅速传开,大幅提升触达率和曝光量。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漏斗顶端创作者营销活动呢?记住这几点:

  1. 核心目标:最大化触达人数,提升品牌曝光和记忆度。让那些对你的产品或服务一无所知的人,先有个初步印象。知道你的人越多,潜在的销售机会自然就越大。
  2. 优选创作者:寻找头部KOL、擅长制造爆款内容的博主,以及那些视觉表现力强的“颜值派”创作者。他们的粉丝基础庞大,内容传播速度快,能帮你快速触达新用户群体。
  3. 内容形式:短视频平台上的Reels(海外版抖音)、TikTok(国际版抖音)短视频,还有流行的开箱视频、“跟我一起准备”(GRWM)系列,以及带有品牌名称的UGC(用户生成内容)。这些形式具备强大的病毒传播潜力和分享性,容易形成刷屏效应。
  4. 关键指标:重点关注视频播放量、触达人数、互动量和收藏量。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清楚地知道,你的品牌内容究竟触达了多少全新的潜在用户。

漏斗中段(MOFU)—— 激发兴趣,深化认知

光让大家知道你的品牌还不够,我们还得想办法把他们往漏斗深处带。漏斗中段,也就是MOFU,核心任务就是把泛泛的品牌认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兴趣。这时候,专业的垂类创作者就能发挥作用了,他们会向粉丝深入讲解你的品牌,这种“言传身教”能有效建立信任感,甚至能将这份信任转化为对品牌的支持。

举个例子,粉丝可能已经在广告或其他地方听过你的品牌,但在MOFU阶段,创作者会详细展示你的产品或服务的独特卖点(USPs)。这能帮助粉丝判断,你的产品到底值不值得购买。

  1. 核心目标:深度教育用户,建立品牌信任,并突出产品核心卖点。让潜在客户对你的产品或服务有更全面的理解。他们越了解你的品牌,越能感受到你的产品正是解决他们痛点的方案,购买的意愿就越强烈。
  2. 优选创作者:垂类专家、有独特见解的博主,以及擅长制作教程类内容的创作者。用户天然对专家和权威人士抱有信任,这让他们成为MOFU阶段的理想人选。通过他们的深入介绍,观众能更细致地了解你的品牌产品和各项优势。
  3. 内容形式:操作指南(How-tos)、深度测评、分享“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品牌”这类内容,以及图文+视频结合的混合形式。短视频,如TikTok和Reels,依然能抓住眼球并留下深刻印象。那些能突出产品用途和优势的深度测评,更是能把潜在客户一步步推向漏斗的深处。
  4. 关键指标:点击率、收藏量、带有疑问的评论,以及观看时长。这些指标越高,说明用户对你的内容兴趣越浓厚。尤其是那些带着具体问题的评论,不仅表明用户想了解更多,也能为我们后续的内容策略提供宝贵方向。

漏斗底端(BOFU)—— 促成转化,收获订单

漏斗底端,就是我们跨境卖家辛勤耕耘最终收获果实的地方,也就是真金白银的转化!在这个阶段,创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有效说服他们的受众进行购买、注册免费试用,或者订阅服务。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看看,如何精细化你的创作者营销策略,在漏斗底部“临门一脚”,把订单收入囊中:

  1. 核心目标:直接促成购买、订阅或试用。在漏斗底端,用户对你的品牌已经建立起了足够的信心,只差最后一步就能下单。
  2. 优选创作者:那些亲自体验过产品、品牌忠实拥护者,以及以带货、联盟营销为导向的创作者。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证明你的产品价值,从而有效推动销售。通过佣金激励他们,往往能激发更大的带货潜力。
  3. 内容形式:独家优惠码、沉浸式“跟我一起购物”视频(shop with me)、联盟链接(Swipe-ups)以及成功案例分享。这些内容形式能直接吸引观众,并提供便捷的购买途径,促使他们立即行动。
  4. 关键指标:最直观的就是实际销售额、转化率、末次点击收益,以及广告支出回报率(ROAS)。这些能直接反映销售量和利润的数据,对于衡量BOFU阶段的效果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搭建一个能引导用户贯穿整个销售漏斗的创作者营销体系呢?核心秘诀就是:把合适的创作者与对应的内容形式,精准匹配到漏斗的每一个阶段。

举例来说,在漏斗顶端,你可以找拥有超过10万粉丝的头部KOL合作。他们可以在Instagram(海外社交平台)上制作病毒式、高分享度的短视频(Reels),迅速扩大你的品牌触达。到了漏斗中段,则可以启用中腰部或垂类博主(Micro-influencers),让他们深度讲解你的品牌。这些创作者可以通过开箱视频,详细展示你的独特卖点,从而激发潜在客户的兴趣。最后,在漏斗底端,你可以考虑那些与粉丝关系更紧密、粘性更高的创作者来推动转化,比如提供专属优惠码。他们可能是粉丝只有几千人的纳米或微型创作者(Nano/Micro-influencers)。虽然他们的粉丝量不大,但影响力却非凡,因为他们的受众觉得这些创作者更真实、更接地气,更愿意信任他们的推荐并最终下单。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新媒网跨境为大家整理了一张对照表,方便你快速定位不同阶段的创作者和内容策略:

漏斗阶段 创作者类型 示例内容 衡量指标
TOFU 拥有40万粉丝的生活方式博主 Instagram短视频产品推广 触达人数
MOFU 拥有8万粉丝的护肤专家 YouTube深度产品测评视频 互动率
BOFU 拥有5千粉丝的UGC创作者 TikTok开箱视频+优惠码 销售额

甚至,你还可以尝试用同一个创作者,来贯穿你的全漏斗策略!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我来给大家描绘一下场景:你的品牌可以与一位美妆博主合作,在TOFU阶段发布一个“跟我一起化妆”(Get Ready With Me)视频,巧妙地带出你的新款粉底液,吸引大众目光。

到了MOFU阶段,这位博主可以在另一个视频中再次提及这款粉底液,并将其与市面上的其他高端品牌进行对比测评。她可以强调,虽然你的产品价格更亲民,但效果却丝毫不逊色,甚至更好。最终,在BOFU阶段,为了将观众转化为真正的消费者,她会发布一个全面的产品深度测评,并在视频结尾处推出一个限时折扣,优惠码就放在视频说明里。

精准衡量创作者在漏斗各个阶段的效果,是咱们跨境生意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了解哪些指标值得追踪,以及何时需要调整策略,至关重要。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和漏斗阶段,需要关注的分析指标也大相径庭。

如果你的营销活动横跨多个平台,要清晰追踪客户的整个旅程确实不容易。这时候,联盟营销链接和UTM(Urchin Tracking Modules,流量追踪模块)就派上大用场了。它们能帮你收集网站流量来源和客户转化情况的数据。把这些数据与Instagram、TikTok等平台自带的指标结合起来,你就能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清晰地看到整个转化过程,从而判断你的策略是否高效。

不过,这里有个小坑大家要注意。有些链接,比如联盟链接,通常采用“末次点击归因”模式。这种追踪模型会将转化功劳全部归于买家在购买前点击的最后一个联盟链接。

打个比方,一位客户可能关注了好几位博主,他们都推荐了同一款背包。如果客户对此感兴趣,并点击了不止一个联盟链接,但最终购买时点击的是某位博主的链接,那么这笔销售的功劳就会全部算到这位博主头上。这可能会削弱其他同样对客户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创作者的努力。

那如何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哪些创作者真正帮助你的客户走到了漏斗底部呢?这里就要引入“多点触达归因模型”了。这种模型会将转化功劳,根据不同的贡献度,分配到客户旅程中的多个触点。这样一来,你就能更公平、更准确地评估哪些创作者是真正有效的,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回报。

什么是全漏斗创作者策略?

简而言之,全漏斗创作者策略就是根据客户旅程的每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匹配不同类型的创作者内容。这样一来,你的创作者就不仅仅是提升品牌曝光度了,他们还能帮助你与受众建立信任,深入介绍你的品牌。在漏斗底部,结合专属优惠码、折扣和限时促销等内容,就能有效推动最终转化。

这种全漏斗的打法,确保了你的创作者策略不仅仅是触达人群,更是要驱动他们采取行动,最终把他们变成实实在在的付费客户。聚焦于客户的整个购买旅程,通过不断带来新客户和促成老客户复购,能最大化你的投资回报率(ROI)。

如何衡量创作者营销绩效?

衡量创作者营销的效果,我们不能只看那些表面光鲜的“虚荣指标”,更要关注实实在在的转化和投资回报。在漏斗的不同阶段,你需要关注不同的指标来追踪成功。

在漏斗顶端,主要关注那些以“认知度”为核心的指标,例如:

  • 播放量
  • 互动量
  • 分享量
  • 收藏量
  • 曝光量
  • 触达人数

到了漏斗中段,你的目标是与用户建立信任,并进一步教育他们为何要考虑你的产品。这时需要衡量的中段指标包括:

  • 点赞量
  • 详细评论
  • 点击量
  • 观看时长

当创作者将潜在客户带到漏斗底部时,他们的任务就是促成购买。此时,衡量漏斗底部成功的指标就更加直接明了了:

  • 销售额
  • 优惠码兑换数量
  • 投资回报率(ROI)
  • 广告支出回报率(ROAS)
  • 转化率

创作者真的能驱动转化吗?

答案是:当然能!尤其当你能将他们与销售漏斗的正确阶段精准匹配时,效果更是显著。创作者营销活动常常在曝光度和品牌认知方面表现出色,但他们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只要策略得当,创作者完全可以在漏斗底部强势驱动转化。

粉丝们通常更信任那些他们长期关注、并视为专业人士而非仅仅是广告商的创作者。他们给出的产品推荐,往往听起来更像真诚的建议。当创作者展示联盟链接、提供折扣或限时优惠时,他们的观众更有可能迅速下单购买。

回想过去,品牌与创作者合作,主要还是为了提升知名度,聚焦于销售漏斗的顶端。但如今,创作者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只要你精心策划一套全面的创作者策略,他们就能全程引导潜在客户走完整个购买旅程。

当你把创作者视为你的销售顾问、品牌拥护者和产品故事讲述者时,你就能构建一个真正的全漏斗营销闭环,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各位伙伴,现在是时候审视一下你目前的创作者策略了:你是否已经让创作者活跃在客户旅程的每一个阶段?如果没有,那么现在正是你升级打法的绝佳时机!新媒网跨境认为,去发掘全漏斗创作者营销的真正潜力吧!与那些能精准触达你目标受众、并在漏斗每个阶段都能发挥作用的创作者深度合作。行动起来,你将看到品牌在漏斗各个阶段都取得非凡成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kol-full-funnel-guide-30min-roi-boos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跨境电商创作者营销策略升级:传统网红营销仅关注涨粉已过时。创作者应贯穿销售漏斗,从品牌认知到最终下单全程“护送”客户。文章解析如何利用创作者在销售漏斗各阶段(TOFU, MOFU, BOFU)提升认知、建立信任、驱动转化,并提供衡量指标和优化建议。
发布于 2025-09-20
查看人数 15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