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欧半年狂赚1.9亿!营收40亿,VC模式利润暴涨11%!

2025-10-31Amazon

Image

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风云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许多卖家感叹,即便有销量,利润也往往被各种成本蚕食,甚至有些朋友还面临着销量萎缩的困境。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观察到一家企业——致欧,却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丰收,如同逆流而上的勇士,展现了强劲的生命力。

新媒网跨境获悉,今年上半年,致欧的销售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4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8个百分点。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的利润也水涨船高,增长了11%,达到了1.9亿元,这涨幅甚至比营收还要迅猛!这样的成绩,无疑给身处迷茫中的跨境卖家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引发了大家对他们成功秘诀的强烈好奇。

深入探究这背后,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个关键的“利润加速器”,正是他们巧妙地运用了线上B2B销售模式来有效降低平台交易费用,从而大大提升了盈利空间。而在这个模式中,亚马逊的VC(Vendor Central)模式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我们观察,今年致欧明显加大了在VC渠道的投入力度,将部分原本通过SC(Seller Central)模式销售的产品,成功转型到VC模式。转型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能够享受到平台更强大的自然流量扶持,如同被算法悄然推送到更多潜在消费者眼前,还能获得更低的费率。即便这项业务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如同刚刚扬帆起航的船只,但仅上半年,它就已经为企业带来了约4.6亿元的收入,其未来的成长潜力,着实令人期待。

对于众多跨境卖家而言,如果能有幸获得VC权限,无疑是搭上了一艘在亚马逊平台上低成本、大规模出货的“高速巨轮”。正因如此,VC账号在业界一直都备受追捧,一号难求。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真正优质的品牌卖家,其实是有机会通过自身实力,主动提交资料申请入驻的。那么,这个让无数卖家梦寐以求的VC账号,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它的入驻门槛又有多高?账号下来后是单一类目还是全类目?扣点和回款周期又是如何计算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VC模式的奥秘,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位深耕行业多年的资深专家,她对VC账号的申请、运营有着独到见解,并结合她多年的实战经验,为我们解答了许多卖家朋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揭秘VC账号的入驻门槛

谈及VC账号的入驻门槛,这位专家首先为我们区分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情况。

对于美国VC账号,其要求相对较高,申请企业需要具备美国本土的公司资质作为VC账号的主体。这一点对于中国卖家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目前面向中国卖家的入驻渠道基本上已经关闭。在销售额方面,如果单一品牌年销售额达到500万美元以上,可以尝试申请联合下号,这意味着可以与一些符合条件的品牌共同申请一个VC账号。而如果单一品牌年销售额能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则有机会申请独立下号,拥有完全自主的VC账号。当然,不同商品类目可能还会附加其他具体要求。

至于欧洲VC账号,申请企业则需要具备欧盟本土的公司资质。同样,中国卖家直接入驻的渠道也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在销售额上,要求单一品牌(也可以是1至3个品牌合并计算)年销售额达到200万欧元以上,同时,产品的客单价要在20欧元或20英镑以上,并且产品评分需保持在4.0分以上。这些硬性指标,筛选出了真正具备一定实力和品牌基础的企业。

二、销售额达标,是否就能高枕无忧?

很多卖家可能会问,如果我的销售额达到了上述要求,是不是就一定能拿到VC账号呢?对此,专家明确指出,符合销售额仅仅是一个前提条件,绝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的成功。亚马逊在审核时,还会综合考量申请品牌的品牌影响力、在多渠道的销售布局以及产品的未来延展性等深层次因素。

除此之外,一个不方便公开但又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渠道关系”。她直言不讳地指出,拥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那种“广撒网、撞大运”式的申请方式,其成功概率和所能获得的条款是天壤之别。她也提醒大家,要警惕一些服务商宣传的夸张销售额要求,如果最终拿不到优质的合作条款,那只能是白白浪费了精力和时间。

三、VC账号也分“三六九等”?

如同江湖中的门派,亚马逊的Vendor层级也并非铁板一块。专家介绍,它通常分为Tier 1、Tier 2、Tier 3几个等级,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会有更细致的划分。不同层级的供应商,在所能获得的平台权限、采购条款、以及平台支持力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Tier 3属于最低的一个层级,而市面上大部分VC账号都归属于这一层级。这意味着,这些账号在享受VC优势的同时,其面临被清退的风险也相对较高。专家团队在近期协助许多卖家查询账号被封禁的原因时发现,被封禁的账号大多都属于Tier 3层级,这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

四、账号下来,是“一亩三分地”还是“广阔天地”?

关于VC账号是单类目还是全类目,专家解释道,在申请VC账号时,卖家需要提交详细的产品信息。亚马逊会根据这些产品推荐给负责相应类目的VM(Vendor Manager)。因此,初始下号的VC账号通常是单一类目的,也就是你的产品所隶属的大类。但随着账号运营的深入,如果产品销量表现出色,且品牌实力持续增长,卖家后续是可以申请开通其他类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很多运营时间较长的VC老账号,往往能够实现多类目运营,覆盖更广阔的市场。

五、新账号是否自带“专属管家”VM?

很多卖家关心,新注册下来的VC账号是否会配备专门的VM?专家的答案是肯定的:新账号在第一年通常都会有VM提供支持。至于一些老账号为何会失去VM,则可能涉及多种因素,例如账号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业绩表现不佳、或者负责的VM离职等。因此,积极运营并保持良好业绩,是维护与VM关系的关键。

六、VC账号的“扣点”究竟怎么算?

对于关心利润的卖家来说,VC账号的扣点无疑是重中之重。专家为我们拆解了VC账号扣点的构成,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Marketing Agreement / 营销推广协议(简称MDF或COOP),这是平台营销合作费用;二是Damage Allowance / 货损津贴,用于弥补运输和仓储中的货品损耗;三是Freight Allowance / 运输津贴,涉及物流成本分摊;最后是Payment Terms / 账期,这也会间接影响资金成本。

这位专家强调,卖家在测算利润时,不应只盯着单一的扣点百分比,而应该将扣点和采购价综合起来,关注一个更核心的指标——Net PPM(净利润率)。亚马逊最看重的是这个净利润率。根据她的经验,如果能将Net PPM维持在35%左右,通常是一个相对最优的平衡点。因为如果低于30%,对亚马逊来说利润空间过小,账号可能会面临风险,甚至被关闭;而如果Net PPM过高,则可能意味着卖家自身的利润空间被过度挤压。所以,懂得如何与亚马逊协商,争取一个合理的Net PPM,是VC运营的艺术。

七、回款周期长,资金压力如何缓解?

VC模式下,资金回笼的速度也是卖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官方协议,美国站的回款周期通常是90天净,如果选择提前回款,可能会有60天1%或30天2%的折扣(即在规定时间内付款可获得相应折扣)。而欧洲站的回款周期则相对较短,通常为30天或60天。

但专家也指出,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资金风险,目前大部分VC卖家都会选择通过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来实现提前回款。这无疑为卖家提供了更灵活的资金周转方案。

八、工厂有机会直接申请VC账号吗?

对于拥有生产能力的工厂而言,他们自然也希望能够直接对接亚马逊的VC模式。专家表示,VC账号的申请门槛确实较高,尤其是在亚马逊平台上的销售额是硬性要求。然而,工厂本身在生产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无疑是申请VC账号的加分项。

如果工厂自有品牌能够在亚马逊平台上达到上述的销售额要求,那么他们完全有机会申请VC账号。但如果工厂之前主要从事B端代工业务,自有品牌是刚刚起步的新品牌,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销售额尚未达到门槛,那么就无法直接申请VC账号。这提醒工厂卖家,品牌化运营和线上销售业绩积累至关重要。

九、有了VC账号,我的SC账号还能用吗?

这是一个很多VC卖家会纠结的问题。专家明确表示,SC账号完全可以继续使用。然而,为了最大化VC模式的优势,她建议卖家将大部分现有产品链接,尤其是那些表现良好的链接,从SC账号转移到VC账号下销售。具体转移比例通常建议在60%至80%之间,但这个比例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VC团队进行协商。

她进一步解释,VC团队本身有业绩增长的要求,将原有的ASIN(亚马逊标准识别号)转移到VC模式下,能够快速提升VC账号的销量表现。因此,一个理想的策略是:SC账号负责前期的测款、市场验证以及积累产品评价;而VC账号则承接来自SC的成功流量,并利用其超强的BD功能(业务发展),通过官方资源和更高级的编辑权限,进一步放大转化效率。简而言之,SC负责引流,VC负责转化,两者协同配合,能够实现品牌和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十、之前申请未果的资料,还有机会再战吗?

有些卖家可能曾尝试申请VC账号但未能成功,他们会问,那些提交过的资料是否还能再次使用,重新申请呢?专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未能成功下号的情况是多样的,有些可能是品牌或产品自身存在不足,例如产品缺乏独特性、延展性不足,或者缺乏多渠道销售的经验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亚马逊VM的反馈,对品牌或产品进行针对性的整改,然后可以再次提交申请。

还有一种情况,则与申请渠道有关。一些服务商可能没有稳定且深厚的合作关系,只能将卖家的资料“广撒网”式地发送给多个VM,期望能获得回复。这种方式往往效率低下,成功率也难以保证。因此,更换更为可靠的渠道,是这类卖家再次尝试的关键。

十一、账号下号后,安全保障如何?

VC账号的来之不易,让卖家对其后续的稳定性格外关注。专家指出,目前美国站VC开号的难度较高,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核流程才能获得亚马逊的邀请。这意味着,能够受邀的品牌和产品,本身已经通过了亚马逊团队的严格筛选。在账号完成交接之后,卖家需要确保上架的产品与申请时提交的品牌信息严格一致。如果私自更换品牌、变更公司主体等行为,都可能被亚马逊判定为欺诈,这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她强调,只要卖家合规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并为亚马逊保留合理的利润空间(即上文提到的Net PPM),同时在第二年积极配合VM完成业绩增长指标,那么VC账号的安全系数是非常高的。稳健运营,是长久之道。

十二、独立下号与联合下号,有何区别?

在VC账号的申请方式上,专家为我们解释了“独立下号”和“联合下号”的区别。

“独立下号”指的是单一品牌自身就符合亚马逊独立下号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服务商可以为卖家提供代办下号服务,账号交付之后,合约即告完成。

而“联合下号”则适用于单一品牌销售额尚未达到独立下号要求的企业。这类卖家可以通过与几个符合条件的品牌联合,凑足销售额门槛来共同申请一个VC账号。通常,联合下号还会提供账号陪跑服务,这意味着同类目的几个卖家可以共用一个账号,通过共同的努力做大业绩,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十三、联合下号,风险几何?

对于联合下号,许多卖家可能会担心风险。专家对此一一进行了解答。在操作层面,通过先进的ERP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各个品牌之间的独立隔离,确保数据和运营的互不干扰。在资金方面,可以借助专业的第三方金融保理服务,实现安全、及时的回款,有效降低资金风险。而在运营层面,服务商通常会提供一对一的陪跑服务,涵盖日常账号体检、ASIN分析、报价成本结构优化、新增类目指导、海外仓布局策略,甚至有机会参与亚马逊内部的1P会议,获得宝贵的一手信息。

她进一步指出,联合下号非但并非只有风险,反而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例如,多个品牌共同的销售额更高,这使得账号有机会争取到更高等级的VC权限。此外,由于VC团队每年都有业绩增长的要求,多品牌共同分摊业绩压力,也能够让每个品牌在运营时更加从容。

十四、如何选择靠谱的合作方?

最后,这位专家也从自身经验出发,为我们总结了一些选择靠谱合作方的关键点。她提到,在欧洲站,虽然VC账号的扣点大致相同,但与不同合作方所能获得的采购价条款却可能千差万别。一个有实力的合作方,往往能帮助卖家争取到更优的条款,使得最终利润率提高5%左右。

而在美国站,一个优质的合作方,能够帮助卖家拿到更高等级的VC账号,通常是Tier 1或Tier 2级别,这些账号通常会带有PO(采购订单)付款、DF(直接发货)以及BTR(按需补货)等高级权限,无论在服务效率、报价弹性还是净利润率方面,都明显优于普通的Tier 3账号。此外,审核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一个高效的渠道通常能在提交资料后3天内给出回复,这对于那些曾经历漫长等待的卖家朋友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总而言之,VC模式对于有实力、有远见的跨境卖家而言,无疑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它能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出一条更高效、更具利润空间的增长路径。致欧的成功案例,以及这位专家的深度解读,都为我们勾勒出了VC模式的巨大潜力与操作要点。在新一轮的全球贸易浪潮中,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抓住机遇,乘风破浪,实现更大的突破。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zhiou-h1-190m-profit-4bn-sales-vc-mode.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致欧上半年营收40亿,利润增长11%,达1.9亿。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线上B2B销售模式,特别是亚马逊VC模式,降低平台交易费用。文章深入解析了VC账号的入驻门槛、运营技巧、扣点计算、回款周期等问题,为跨境卖家提供了实操指南。
发布于 2025-10-31
查看人数 7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