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豆需求暴涨42.5%!贸易商速看商机!

2025-11-18Amazon

全球大豆需求暴涨42.5%!贸易商速看商机!

在全球经济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尤其是大豆,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价格波动与供需变化始终牵动着全球贸易的神经。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无论是大宗商品贸易商、食品加工企业,还是物流供应链服务商,密切关注全球大豆市场的最新动态都至关重要。这些动态不仅反映了短期内的市场情绪,更预示着中长期内的供应格局与价格走势,为我们在全球市场中的决策提供宝贵参考。近期,全球大豆市场便呈现出一些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

市场风向标:大豆期货价格动向

在最近的一个交易日,全球大豆市场迎来了一波显著的上涨行情。根据外媒的市场数据显示,近期交割的大豆期货合约价格上涨了23至32.75美分,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与此同时,作为现货市场的重要参考,国家平均现金大豆价格也同步上扬33.5美分,达到每蒲式耳10.845美元。

大豆相关产品的期货市场也同样表现活跃。豆粕期货价格当日上涨了2.20至6.40美元,而豆油期货价格则上涨了60至99个基点。这表明市场对大豆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预期普遍积极,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都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振。这种全面上涨的态势,通常预示着市场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供需平衡抱有偏乐观的预期,也反映出全球对农产品需求的持续韧性。对于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在采购和销售环节,成本与利润空间都需要重新审视,尤其是在签订远期合约时,更需审慎评估风险。

全球需求透视:出口与采购的复杂图景

中国在全球大豆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采购动态往往能对国际市场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近的采购数据显示,这一动态呈现出复杂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特点。

根据美国农业部早前发布的数据,在进行后台数据修正后,尽管在原有33.2万吨的采购声明中,有10万吨被取消,但这并不代表需求减弱。事实上,外媒的即时报告显示,在同一天,中国方面又确认采购了至少14批次大豆,总量约为84万吨。这一“先取消后增购”的模式,可能反映出采购方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采取的策略性调整,旨在优化采购结构或获取更有利的价格。这种灵活的采购策略,是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成熟运作的体现,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采购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它提醒我们,在全球贸易中,单一数据的波动不应被简单解读,而应放置在更宏观的贸易策略背景下进行分析。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发布的2025年11月13日所在一周的出口检验报告也揭示了全球大豆出口的一些关键趋势。该周大豆出口量达到了117.6万吨(约合4322万蒲式耳)。这一数字较前一周增长了4.6%,显示出短期内出口活动的活跃。然而,与2024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则下降了48.1%,这或许暗示着不同年度间市场格局或供应节奏的调整。

在当周的主要买家中,意大利位居榜首,进口了19.9425万吨大豆,紧随其后的是墨西哥和埃及,分别进口了19.6653万吨和17.6415万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该周的实际船运清单上并未出现。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采购与船运周期有所不同,或者部分采购量仍在等待装运,亦或是中国正在从其他供应源进行多元化采购。

尽管周度出口数据有所波动,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2025-2026市场年度的累计大豆出口总量已经达到了1010.9万吨(约合3.7146亿蒲式耳),这一数字比2024年同期高出42.5%。这强劲的增长数据表明,尽管存在短期的波动和调整,全球对大豆的整体需求依然旺盛,且在当前市场年度内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对于国内跨境贸易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即时交易数据,更要从年度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洞察长期趋势,以便更好地规划进口战略,确保国内供应链的稳定。

加工驱动力:创纪录的压榨量与库存

大豆压榨量是衡量其工业需求和市场活力的重要指标。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发布的2025年10月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压榨量达到了2.2765亿蒲式耳,这一数字不仅超出了市场预期范围,更是该协会成员有史以来任何月份的最高纪录。

这一创纪录的压榨量具有多重含义。首先,它反映了美国国内大豆加工产业的强劲需求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这背后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包括对豆粕作为动物饲料的需求增长,以及对豆油作为食用油和生物燃料原料的需求持续旺盛。

具体来看,2025年10月的压榨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13.86%,比2025年9月也增长了15.05%。这种显著的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都进一步印证了加工环节的景气度。对于中国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主要的豆粕、豆油消费国,美国压榨量的激增,一方面意味着未来市场上的豆粕和豆油供应可能更加充足;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对原大豆需求的拉动,对国际大豆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与压榨量同步增长的是豆油库存。2025年10月,豆油库存总量达到了13.05亿磅,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22.16%,比2025年9月也增长了4.9%。豆油库存的增加,既是高压榨量的自然结果,也可能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需求的预判,或是部分产品正在进入库存周转期。充足的豆油库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市场价格波动,为下游食用油加工企业和生物燃料生产商提供更稳定的供应保障。

综上所述,创纪录的压榨量和增长的豆油库存,共同描绘了一幅大豆加工业繁荣的景象。这不仅对美国国内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也通过全球贸易链,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消费国。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加工数据,将其作为评估全球大豆及其衍生品供需平衡、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

南美供应侧:巴西种植进展的启示

在关注北美市场的同时,南美洲,特别是巴西的农业生产动态,同样是全球大豆供应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之一,其种植进度和产量预期,对国际大豆价格和供应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根据农业机构AgRural在2025年最新统计,截至最近的周四,巴西大豆种植进度为71%。这一数字虽然代表了大部分土地已经完成播种,但与2024年同期80%的种植进度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滞后。

种植进度的滞后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例如当地的气候条件、降雨模式的变化,或是农户在种植决策上的调整。无论原因如何,这种滞后都可能引发市场对未来巴西大豆产量的担忧。如果滞后时间过长或伴随不利天气,可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周期,进而对最终的单产和总产量造成影响。

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巴西大豆种植进度的滞后是一个重要的风险信号。中国是巴西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巴西产量的任何变化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的供应稳定性和进口成本。面对这种潜在的不确定性,国内的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可能需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例如考虑多元化采购来源,或在价格相对有利时适度增加战略储备。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后续巴西的天气预报和种植进度报告,以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确保供应链的韧性。

市场表现概览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近期大豆期货市场的具体表现,我们将主要合约的收盘价和涨幅整理如下:

合约名称 收盘价 涨幅
2026年1月大豆合约 11.5725美元/蒲式耳 上涨32.75美分
近期现金大豆价格 10.845美元/蒲式耳 上涨33.5美分
2026年3月大豆合约 11.6325美元/蒲式耳 上涨27.25美分
2026年5月大豆合约 11.70美元/蒲式耳 上涨23.5美分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所有主要的大豆期货合约及现货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这再次确认了市场对大豆需求的积极预期和当前供应环境下的价格支撑。

中国跨境行业的视角与展望

综合以上各项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大豆市场在2025年末呈现出多重驱动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强劲的压榨需求、中国灵活而庞大的采购量,以及南美潜在的供应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市场格局。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这些动态不仅是简单的数字变动,更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考量的市场信号。在全球经济持续恢复和发展的背景下,对大豆这类基础农产品的需求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因此,我们需要:

  1. 加强供应链韧性: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对农产品供应造成冲击,多元化采购来源、建立战略储备、优化物流网络,将是确保国内大豆及相关产品供应稳定的关键。
  2. 精细化市场研判: 实时跟踪美国农业部、NOPA以及巴西农业机构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趋势和含义。结合国内政策导向和消费结构变化,形成更精准的市场研判。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能力,进行更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决策。例如,通过预测模型优化采购时机和数量。
  4. 关注政策导向: 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特别是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农业补贴、关税等政策,都可能对全球大豆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国内企业需密切关注,及时调整贸易策略。
  5. 深化国际合作: 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与主要生产国和贸易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保障供应链安全、获取优质货源至关重要。

大豆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是全球供需关系的一次再平衡。作为中国跨境行业的一员,我们应当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积极应对变化,以开放合作的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global-soy-demand-surges-42-5-traders-aler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末全球大豆市场呈现复杂局面。大豆期货价格上涨,中国采购策略灵活,美国压榨量创新高,巴西种植进度滞后。中国跨境行业需关注这些动态,加强供应链韧性,精细化市场研判,并利用技术创新应对市场变化。全球对大豆的需求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发布于 2025-11-18
查看人数 5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