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大豆产量削减4800万!跨境进口成本巨震!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风云变幻,其中农产品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价格波动与供需动态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也直接影响着中国跨境贸易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战略布局。大豆作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更是中国进口贸易中的关键一环。近期,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大豆出口和供需平衡的数据,为当前的市场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短期内的市场走向,也为我们洞察未来全球大豆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深耕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此类信息,是制定有效市场策略、优化供应链管理、规避风险的关键所在。
2025年下半年大豆期货市场观察:价格波动与市场情绪
在2025年近期的交易周中,尽管前期表现强劲,大豆期货市场在周五依然显现出走弱态势。根据外媒报道,近月合约价格下跌了17至22.25美分。即便如此,一月合约本周整体仍录得7.5美分的涨幅,而十一月合约已在收盘时到期。
从现货市场来看,全国平均现金大豆价格下跌了22.75美分,达到每蒲式耳10.5025美元。这一变化反映出市场对短期供需的即时反应。豆粕期货在当日也出现下跌,降幅在1.40至6美元之间,但十二月合约本周仍累计上涨了5.40美元。豆油期货则全线走低,跌幅在2至10个点,不过周度涨幅仍达到47个点。
这些价格波动是全球贸易、气候变化、物流效率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中国跨境行业,尤其是农产品进口商和加工企业而言,期货价格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到采购成本和利润空间。理解这些市场信号,对于制定灵活的采购策略、进行有效的风险对冲至关重要。全球大豆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国内饲料、食用油等产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水平。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数据发布:揭示市场需求新动向
近期,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一批此前因系统原因未能及时上报的大额出口销售数据,共计134.8万吨。这些数据是了解全球大豆需求结构的重要窗口。
主要买家及销售量概览:
| 买家 | 销售量(万吨) |
|---|---|
| 中国 | 33.2 |
| 未知目的地 | 61.6 |
| 其他买家总计 | 39.0 |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61.6万吨大豆被列为“未知目的地”,这通常意味着交易涉及中间商或最终买家信息暂未公开。此外,菲律宾也采购了23.75万吨豆粕。
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中国作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之一,其33.2万吨的采购量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未知目的地”的存在,则可能暗示着全球贸易链条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持续关注这些货物最终流向,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全球需求趋势。菲律宾采购豆粕,也反映出亚洲区域市场对蛋白饲料的需求持续旺盛。
美国农业部已声明,实际的每周报告数据预计要到2026年1月2日才能完全赶上进度。在此期间,市场将继续消化现有信息,并对未来供需平衡进行预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及时追踪这些数据更新,有助于精准把握全球大豆贸易的脉络,优化库存管理和船期安排。
供需平衡调整:美国大豆产量与全球库存变动分析
2025年下半年发布的美国农作物生产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单产预估较2025年9月的报告下降了0.5蒲式耳/英亩,至53蒲式耳/英亩。这一调整使得美国大豆总产量预估相应下调了4800万蒲式耳,至42.53亿蒲式耳。
美国大豆供需关键指标变化:
| 指标 | 调整(百万蒲式耳) | 调整后总量(百万蒲式耳) | 备注 |
|---|---|---|---|
| 单产预估下调 | -0.5 蒲式耳/英亩 | 53 蒲式耳/英亩 | |
| 总产量预估下调 | -48 | 4253 | |
| 2024/25结转库存 | -14 | 316 | 基于2025年9月粮食库存数据,进入2025/26市场年度 |
| 总供应量预估下调 | -61 | 2590 | |
| 出口需求预估下调 | -50 | (未提供具体数值) | |
| 期末库存预估下调 | -10 | 290 |
根据2025年9月公布的粮食库存数据,2024/25市场年度的结转库存较此前报告减少了1400万蒲式耳,至3.16亿蒲式耳。结合最新的产量数据,美国大豆的总供应量因此减少了6100万蒲式耳,降至25.9亿蒲式耳。
在需求端,出口需求预估下调了5000万蒲式耳。综合供需两方面调整,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预估最终减少了1000万蒲式耳,至2.9亿蒲式耳。
从全球层面看,巴西大豆的国内消费和出口均有所增加,而阿根廷大豆尽管压榨量下降,但出口量却有所提升,这部分抵消了全球市场的一些供应压力。全球期末库存因此减少了200万吨,至1.2199亿吨。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美国大豆产量略有下调,但全球供需格局仍在复杂演变。巴西和阿根廷作为南美主要大豆生产国,其产销动态对全球市场影响深远。中国作为主要进口国,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全球性的供需平衡调整,评估其对长期进口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的潜在影响。例如,美国库存的下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国际价格,而南美出口的增加则可能提供更多的采购选择。
市场关注焦点:2025年10月NOPA压榨数据展望
展望近期,市场正翘首以盼预计在近期一个周一上午公布的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数据。这项数据将揭示2025年10月的美国大豆压榨量和豆油库存情况,是评估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和产业链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NOPA数据市场预期:
| 指标 | 市场预期值(单位) | 范围(单位) |
|---|---|---|
| 10月压榨量 | 2.0952亿蒲式耳 | 1.974至2.235亿蒲式耳 |
| 豆油库存 | 12.57亿磅 | (未提供范围) |
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10月的压榨总量将达到2.0952亿蒲式耳,但各方预测范围较广,从1.974亿蒲式耳到2.235亿蒲式耳不等。同时,豆油库存预计将从2025年9月底的12.43亿磅增至12.57亿磅。
NOPA数据对于中国跨境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之一,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同行的压榨活动及其豆油库存水平。美国压榨量的变化会影响全球豆粕和豆油的供应,进而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这对于中国进口商和下游加工企业制定采购计划、管理生产成本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如果美国压榨需求强劲,可能意味着其国内供应减少,从而推高大豆价格;反之,若压榨需求疲软,则可能释放更多的大豆用于出口,对国际价格产生平抑作用。
大豆期货最新收盘情况(2025年下半年)
以下是2025年下半年大豆期货合约的最新收盘价格:
| 合约名称 | 收盘价(美元/蒲式耳) | 涨跌幅(美分) |
|---|---|---|
| 2025年11月大豆 | 11.1275 | -19.25 |
| 近期现金价 | 10.5025 | -22.75 |
| 2026年1月大豆 | 11.2450 | -22.50 |
| 2026年3月大豆 | 11.3600 | -20.75 |
从这些收盘价可以看出,各合约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这反映出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或对未来供需平衡的重新评估。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持续跟踪这些期货合约的走势,结合现货价格及全球供需报告,是进行风险管理和制定有效采购策略的重要依据。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综合来看,近期全球大豆市场的波动和数据发布,对中国跨境行业提出了新的思考。
首先,美国大豆产量的微调和结转库存的变化,虽然短期内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任何供应端的变化都可能通过全球贸易链传导至中国市场。中国作为主要进口国,需要保持多元化的采购渠道,平衡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的进口,以分散潜在的供应风险。
其次,美国出口数据的透明化有助于中国企业更清晰地理解全球需求格局,特别是“未知目的地”的去向值得密切关注。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全球大豆的最终消费趋势,从而优化国内的进口策略和库存水平。
再者,NOPA压榨数据作为美国国内加工需求的重要风向标,对全球豆粕和豆油价格具有指引作用。中国企业在进口大豆的同时,也应关注这些数据对国内大豆加工产业成本和产成品价格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生活稳定至关重要。中国跨境行业应积极拥抱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研究分析,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升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和影响力。
展望未来,全球大豆市场仍将充满机遇与挑战。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国际贸易政策以及技术进步都将是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适应变化,方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da-cuts-soy-output-48m-trade-cost-shock.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