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货量跌2.9%运费涨!跨境成本警报

2025-11-06Amazon

Image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物流运输链条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地贸易往来的效率与成本。特别是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经济体之一,其内部物流,尤其是卡车货运市场的波动,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球供应链,尤其是中国跨境贸易和出海企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并适时把握美国卡车货运市场的最新动态,对于我们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卡车货运市场示意图

进入2025年下半年,海外市场观察显示,美国卡车货运市场在经历2025年第二季度的短暂好转后,第三季度再次面临挑战,整体状况有所恶化。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与2025年第二季度相比,美国全国范围内的货物运输量下降了2.9%。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托运人在货运方面的支出反而增加了2%。

这种运输量下降但运费支出上涨的现象,揭示了市场深层的一个趋势:尽管货运费用有所提高,但仍有卡车运输服务商选择退出市场,导致运力持续紧张。这意味着,托运人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才能完成相对更少的货物运输任务。运力供需的失衡,成为了当前美国货运市场一个显著的特点,也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伏笔。

若将目光放得更远,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第三季度的货运表现则更为疲软。具体来看,货运量指数下跌了10.7%,而货运支出指数也随之下降了1.7%。这表明,美国卡车货运市场不仅面临短期波动,也承受着来自过去一年的持续压力,其复苏之路可能比预期更为漫长和复杂。这种持续性的下行压力,使得市场参与者,无论是托运方还是承运方,都必须更加审慎地规划策略。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美国卡车货运量持续承压,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贸易政策所带来的关税影响,尤其是对制造业的冲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长期以来,全球贸易格局不断演变,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政府采取的贸易策略,旨在促进本土制造业回流。然而,实际情况却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外媒观点认为,虽然关税政策的初衷是提高进口成本,从而鼓励美国本土生产,但这一策略在某些方面反而对本土制造业造成了影响。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经济体量在全球范围内位居第二,贡献了全球超过15%的制造业产出,仅次于中国。但其制造业生产链条中,有近一半的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这些是本土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关税的实施,无形中抬高了这些必要投入的成本,进而影响了美国工厂的产出,导致制造业活动指标普遍呈现增长乏力甚至下降的态势。而制造业作为卡车货运的重要货源,其疲软直接传导至货运需求端,削弱了整体的货运量。

除了制造业,整体商品经济的放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住房市场活动和消费者支出趋紧,这直接导致了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使得对运输服务的需求也随之降低。美国卡车运输协会的一位资深专家博布·科斯特洛(Bob Costello)指出,在2025年第三季度,货运市场面临新的压力,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消费品支出等关键领域都出现了紧张迹象。尽管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曾短暂回暖,但多重挑战仍在持续影响着整体货运活动。这种经济面的多重压力,共同构成了当前美国货运市场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

尽管整体货运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从运费层面来看,市场却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无论是合同运价还是即期运价,在2025年第三季度都出现了上升。相关数据显示,与2025年第二季度相比,即期市场运价和合同运价均上涨了每英里3美分,涨幅分别达到1.4%和1.1%。

这一现象反映出,即使货量减少,由于市场运力持续流失,导致剩余运力供应紧张,托运人为了确保货物能够顺利运输,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使得卡车运输服务商在议价能力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种运价与运量背离的现象,也说明了当前市场供需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波动,而是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对承运商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压力;但对托运人而言,则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增加,需要更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和物流规划。

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美国卡车货运市场的这些动态,并非遥不可及的海外新闻,而是与我们的日常业务息息相关,其影响可能涵盖成本、效率、风险管理等多个维度。

首先,运输成本的波动是直接影响。尽管美国本土运价上涨,但如果货量持续下降,可能会传导至国际海运或空运市场的局部运力过剩,进而影响国际段的运费。反之,如果美国本土运力持续紧张,可能会导致港口清关和内陆转运效率降低,增加整体物流链条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例如,若美国内陆运输效率下降,港口可能会出现集装箱滞留,进而影响船期和货物周转速度。中国卖家在规划产品出口美国时,需要更加精细地计算端到端物流成本,并将潜在的运费波动纳入风险评估,甚至考虑采用更具弹性的报价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其次,供应链韧性与多样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美国制造业对进口半成品的依赖,以及关税政策对其本土产出的影响,提醒我们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审慎评估自身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考虑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布局和物流渠道上采取更加多元化和柔性的策略,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快速变化。例如,通过与多个物流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渠道;探索在东南亚或墨西哥等地区设立生产或分拨中心,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风险;甚至考虑在美国本土设立小型仓储或组装设施,以缩短供应链,提高响应速度。

再者,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值得关注。美国住房和消费支出趋紧,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可能更加谨慎,对价格敏感度更高。这可能影响到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商品类型和定价策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高性价比、实用型的日常必需品,而对奢侈品或非必需品的消费则会更加克制。跨境电商卖家需要密切关注美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和消费趋势,适时调整选品策略和营销重点,例如,加大对折扣、促销活动的投入,或开发更具成本效益的产品线。

此外,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将成为关键。面对美国本土运力趋紧、成本上升的局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将变得更加重要。例如,利用大数据预测货运需求,优化路线规划,减少空载率,或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追踪货物位置,提高物流透明度。探索自动化仓储和配送方案,如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配送等,也可能成为未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跨境企业可以积极引进或开发这类技术,提升自身物流管理水平,从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最后,市场监测与政策研判不可或缺。美国卡车货运市场的起伏,是其宏观经济、贸易政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我们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海外市场监测机制,不仅关注物流数据本身,更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驱动力与政策导向。特别是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经济与贸易政策对全球贸易格局有着显著影响,理解这些政策的长期意图和短期效应,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例如,密切关注新的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以及环保法规等,这些都可能对物流成本和效率产生长远影响。

总体而言,2025年下半年美国卡车货运市场的最新数据,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图景。但挑战之中也蕴含着调整与优化的机遇。对于致力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需要审慎应对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自我审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契机。

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此类动态,以便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调整。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truck-volume-down-29-cost-up-warning.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下半年,美国卡车货运市场在经历短暂好转后再次面临挑战,货运量下降但运费上涨。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和整体经济放缓是主要原因。中国跨境电商需关注运输成本波动、供应链韧性、消费者偏好变化、技术应用以及市场政策研判。
发布于 2025-11-06
查看人数 16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