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倾销加码!91.74%高关税重击多品类,全球供应链警报!
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近期公布了一系列反倾销税(AD)和反补贴税(CVD)案件的最新动态与裁决结果,这些举措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和相关行业的跨境供应链。这些持续的贸易壁垒审查,不仅体现了美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也为涉足这些领域的跨境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应对挑战。新媒网跨境获悉,最新的贸易行动主要涵盖了石墨电极、意大利面、螺纹钢、太阳能电池等多个重要商品类别,同时公布了大量行政复审的请求截止日期。
中国小直径石墨电极反倾销令延续:影响深远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23年8月29日宣布,将继续对原产自中国的进口小直径石墨电极实施反倾销税令。这项裁决是在一次“日落复审”(sunset review)后作出的,旨在评估取消反倾销税是否可能导致倾销行为的再度发生或持续,进而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小直径石墨电极作为炼钢和冶金工业中的关键耗材,其用途广泛。这一裁决意味着,来自中国的相关产品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将继续面临高额的反倾销税,这无疑增加了中国出口商的贸易成本和运营压力。对美国进口商而言,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继续考虑更高的采购成本或寻求替代供应来源,从而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此举体现了美国在关键工业材料领域对本土产业的持续保护立场。
意大利面反倾销行政复审初裁:高达91.74%的倾销幅度
在针对原产自意大利的意大利面反倾销税行政复审案中,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公布了初步结果。根据这份复审报告,在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的审查期间,部分意大利面出口商被认定存在高达91.74%的倾销幅度。此次行政复审旨在评估此前实施的反倾销税率是否仍然适用于当前的贸易环境,并根据最新的销售数据和成本信息进行调整。高达91.74%的初步倾销幅度,预示着意大利相关企业在后续对美出口中可能面临极为沉重的关税负担,对意大利面条的国际贸易流动产生显著影响。这一初步裁决也凸显了美国在食品加工等消费品领域,通过贸易工具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决心。
墨西哥螺纹钢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税率确定
针对原产自墨西哥的钢混凝土螺纹钢反倾销税行政复审案,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公布了最终结果。在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的审查期间,最终确定的倾销幅度分别为22.27%和32.05%。螺纹钢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中。这一最终裁决意味着,涉案墨西哥企业在未来向美国出口螺纹钢时,将根据这些确定的税率缴纳相应的反倾销税。与初步裁定相比,终裁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运营策略和市场竞争力。墨西哥作为美国重要的邻国贸易伙伴,其钢材产品长期以来受到美国的贸易监管。此次终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产品的贸易成本,也为全球建筑材料供应链的参与者提供了清晰的市场信号。
大范围行政复审请求截止日期临近:全球供应链面临持续审查
2025年9月30日,是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接受行政复审请求的重要截止日期。此次复审涉及的产品和国家范围极其广泛,涵盖了多个关键产业和全球主要贸易伙伴。这些行政复审是美国贸易救济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利害关系方(如进口商、出口商、美国国内产业)请求审查现有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以期调整税率或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对于AD订单,复审周期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除非另有说明);对于CVD订单,复审周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除非另有说明)。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此次请求复审的商品清单内容丰富,涉及的种类多样,从工业原材料到消费制成品,无一不体现出美国对贸易公平性的持续关注。具体产品包括:
- 工业制品与原材料: 来自马来西亚的螺栓式钢制货架单元、来自以色列的黄铜棒(AD和CVD)、来自印度、韩国、英国的冷轧钢板(AD和CVD)、来自巴西、韩国、墨西哥和波兰的乳液丁苯橡胶、来自中国台湾的锻钢配件、来自中国的铸造焦炭产品、来自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的厚壁矩形焊接碳钢管(AD和CVD)、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拉脱维亚、摩尔多瓦、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的螺纹钢、来自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不锈钢盘条、来自中国的钢制车轮(直径12-16.5英寸)以及钢制货架(AD和CVD)。
- 消费品与半成品: 来自中国的厨房电器货架(AD和CVD)、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衬纸制品(AD和CVD)、来自印度、科索沃、墨西哥和西班牙的床垫(复审周期为2024年3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来自日本和西班牙的蛋氨酸、来自中国(AD和CVD)和中国台湾的窄幅机织带、来自中国(AD和CVD)和中国台湾的生软磁铁。
- 能源与科技相关: 来自印度(AD和CVD)、韩国、土耳其(AD和CVD)和越南的油井管、来自韩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板。
此次大规模的行政复审请求截止日,意味着大量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企业,将再次面临美国贸易政策的审视。中国在多个商品类别中被列入复审名单,这表明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监管依然是其贸易政策的重心之一。对于跨境行业的参与者而言,密切关注这些复审进展至关重要,因为复审结果可能导致现有税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
晶体硅光伏电池双反调查初裁:波及新兴市场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原产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做出了初步肯定性损害裁定。这意味着,ITC初步认定,从这些国家进口的相关产品可能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威胁。此项调查是美国对太阳能产品贸易救济行动的最新进展,尤其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这项裁定显得尤为关键。
初步肯定性损害裁定是整个双反调查流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ITC作出这一裁定后,调查将移交给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由其负责计算具体的倾销幅度(反倾销)和补贴率(反补贴)。如果ITA也做出肯定性裁决,ITC将继续进行最终损害调查,最终决定是否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三国在太阳能供应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一裁定不仅会直接影响这些国家的太阳能产品出口商,也将对全球光伏产业的供应链布局产生连锁反应,促使企业重新评估生产和采购策略,寻找替代方案或调整产能布局以规避潜在的贸易风险。
综上所述,美国贸易机构在2025年第二季度所公布的一系列贸易救济措施和复审动态,清晰地勾勒出其贸易政策的严谨性和持续性。无论是对现有反倾销令的延续、行政复审中的初步和最终税率裁定,还是针对新兴太阳能市场的双反调查,都旨在维护美国国内产业的利益。对于全球跨境行业的参与者,尤其是与美国市场紧密相关的中国企业而言,理解并及时应对这些贸易壁垒,是确保业务稳健发展、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关键所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tariffs-91.74-impacts-global-supply.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