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宠物市场:高端品牌崛起!商超95%份额遭腰斩

2025-09-19Amazon

Image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新兴市场活力迸发,传统市场亦在不断演进。其中,宠物经济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规模与影响力日益扩大,不仅深刻改变了消费结构,也为全球跨境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全球市场的演变脉络,尤其是成熟市场在历史关键节点的行业变迁,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宠物食品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彼时,行业巨头如Ralston Purina、雀巢(Nestle)和玛氏(Mars)等,如同聚在食盆边的温顺犬只,虽然竞争激烈,但市场格局相对稳定。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环境逐渐生变,高端品牌异军突起,商超渠道面临新兴渠道的挑战,宠物数量的增长也趋于平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原本温和的竞争态势开始紧张,行业内部的整合趋势也逐渐显现。

当时,行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大型企业则更有可能在这场变革中生存并发展壮大。例如,雀巢美国公司(雀巢旗下品牌包括Friskies和Mighty Dog宠物食品)便在1994年9月采取了行动,同意以5.1亿美元现金收购伦敦的Grand Metropolitan旗下的Alpo Petfoods。这一举措在当时备受瞩目,被视为行业整合大潮中的一个重要信号。

从1988年到1994年,雀巢在美国84亿美元的宠物食品市场中的份额从12.7%降至11.5%。如果对Alpo的收购成功,雀巢的市场份额将超过长期的行业领导者Ralston Purina 0.1个百分点,达到17.1%,从而跃居市场首位。此外,这次收购也将为雀巢带来一个广受欢迎的狗粮品牌,进一步巩固其在猫粮市场的强势地位。分析师们对此交易表示肯定,认为这是市场迫切需要的整合,但也指出行业内仍有巨大的整合空间。在当时的预测中,许多公司将不得不面临抉择:是像雀巢一样壮大自身,还是像Grand Met一样选择退出。

一位外媒分析师曾表示:“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交易出现,这是符合逻辑的。市场参与者过多,投入的资金过多,工厂数量庞大,分销体系也过于复杂。” 他认为,行业洗牌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但最终宠物食品行业将更趋向于类似当时80亿美元规模的早餐麦片行业,后者在美国市场由凯洛格(Kellogg)、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和Post三家公司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当时美国宠物食品市场的前三大公司——雀巢、Ralston和玛氏(Kal Kan的制造商)——合计市场份额仅略高于37%,这表明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这种市场分散的局面在当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部分原因在于像雀巢这样的公司,其宠物食品部门通常只需要较少的关注,却能带来稳定的营收增长,因此缺乏出售或扩张的动力。然而,在1984年至1994年这十年间,宠物食品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其中包括长期沉寂的高端品牌的崛起,它们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以希尔思(Hill’s Pet Nutrition Inc.)为例,该公司在1984年时几乎不为人知。但到了1993年,其销售额已达到6.6亿美元,市场份额接近8%,这大部分是以牺牲Ralston Purina、雀巢等传统巨头的市场份额为代价取得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消费者观念的深刻转变。有人将此归因于“健身热潮”最终也影响到了宠物。

希尔思是当时诸多“高端宠物食品”品牌之一,它们宣称其产品比传统品牌更具营养价值,因为它们含有更高品质的谷物,更少的填充物和动物副产品。然而,优质的营养也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在当时格拉纳达山的一家大型宠物用品店Big Al’s,一袋40磅的希尔思“科学饮食”狗粮通常售价约为25美元,而同等重量的普瑞纳狗粮(Purina Dog Chow)仅售12美元。

在当时,大多数消费者甚至许多兽医都认为没有必要花额外的钱。但一位外媒宠物食品行业杂志编辑兼兽医表示:“当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这种关注自然也延伸到了他们的宠物身上。” 这一现象在今天看来,仍是全球宠物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即消费者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愿意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希尔思(高露洁-棕榄公司旗下部门)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领先高端品牌,部分原因在于其与兽医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该公司自1948年推出针对患有心脏病或肾病的动物的“处方饮食”食品以来,便一直致力于此。直到1990年代初,希尔思几乎所有的食品都通过兽医销售,兽医每售出一袋或一罐产品可获得高达三分之一的销售利润。虽然到1994年,希尔思的产品更多是通过宠物店销售,但其“科学饮食”品牌仍然受到兽医的广泛推荐,而注重健康的消费者也乐于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

另一个高端品牌Iams也以类似的方式,利用其在饲养者中的良好声誉取得了成功。许多美国家庭当时通过饲养者获得小狗和小猫,Iams在这些群体中享有盛誉。这个在1984年规模尚小的品牌,到1993年销售额已达3.5亿美元,市场份额为4.1%。这些案例都清晰地表明了细分市场、专业渠道和口碑传播在品牌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面对高端品牌的崛起,Ralston Purina、雀巢和其他主要宠物食品制造商在1990年代初也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然而,这些产品的销售表现不佳,部分原因在于这些公司在兽医和饲养者群体中缺乏相应的“信任背书”,同时也因为它们被专业零售商排斥在外。这提示我们,在市场转型期,传统巨头即便拥有强大的生产和分销能力,也可能因未能及时适应新的市场规则和消费者信任机制而错失良机。

在1984年至1994年这十年间,美国商超在零售宠物食品销售中的份额从95%大幅下滑至55%。这对于Ralston、雀巢以及其他传统上几乎完全依赖商超销售的行业领导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而与此同时,包括Price Club、沃尔玛(Wal-Mart)和好市多(Costco)在内的大型量贩店,则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事实上,沃尔玛通过销售其自有品牌“Ol’ Roy”(以沃尔玛创始人已故萨姆·沃尔顿的狗命名),在当时占据了零售宠物食品市场近6%的份额。此外,当时高达四分之一的宠物食品是通过新兴的宠物连锁店购买的,其中一些连锁店甚至拒绝销售商超品牌。

以美国第二大宠物连锁店Petco为例,其规模在1988年至1994年间几乎翻了一番,门店数量从115家增至205家,但这些门店无一销售雀巢、Ralston Purina等传统商超品牌。Petco当时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摒弃了它们,以实现差异化。” 相反,该公司专注于销售商超不提供的优质品牌,包括希尔思、Iams和Nutro。这种渠道分化和品牌选择的策略,深刻影响了行业的竞争格局。

除了渠道和品牌竞争的加剧,宠物食品制造商还面临着宠物数量增长放缓的压力。据一份外媒的年度行业通讯报告(该报告跟踪宠物行业及其他零售趋势)显示,从1988年到1994年这六年间,拥有狗的美国家庭数量略有下降,而拥有猫的家庭数量则增加了约11%。尽管宠物总数仍在增长,但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企业必须通过提升产品价值和市场效率来争取份额。

面对诸多挑战,分析师们普遍认为,更多的行业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有传闻称,桂格燕麦公司(Quaker Oats Co.)正为其宠物食品部门(旗下品牌包括Cycle和Kibbles ‘N Bits狗粮)寻找买家。数十家市场份额微薄的区域性公司,也被认为是潜在的收购目标。

潜在的买家包括那些必须设法重夺失地的知名大型食品生产商。回顾当时的行业数据,部分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出现了变化:Ralston Purina的份额从1998年的27.2%下降到17%;而Mars的份额也从10.7%跌至8.8%。即使获得了Alpo,雀巢也已表示其可能仍有进一步的收购计划。正如当时雀巢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所言:“我们一直在寻找发展业务的机会,无论是通过新产品还是通过并购。” 这句话清晰地勾勒出当时行业巨头们寻求增长的战略路径。


市场份额:群雄逐鹿

1993年,美国宠物食品市场总额达84亿美元。高端品牌如希尔思(Hill’s)、Iams和Nutro的异军突起,显著改变了市场格局,给传统巨头如Ralston Purina和雀巢带来了巨大压力。以下是当时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基于营收):

排名 公司/品牌 1993年市场份额
1 Ralston Purina 17%
2 雀巢* 11.5%
3 Kal Kan (玛氏) 8.8%
4 亨氏(Heinz) 7.9%
5 希尔思(Hill’s) 7.8%
6 桂格燕麦(Quaker Oats) 5.8%
7 Ol’ Roy 5.7%
8 Alpo* 5.6%
9 Iams 4.1%
10 Nutro 2.1%
11 其他 23.7%

* 注:雀巢当时正在收购Alpo;如收购成功,雀巢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7.1%,略高于Ralston Purina,成为市场领导者。


宠物拥有率:市场增长的基石

宠物数量的增长放缓,进一步给宠物食品制造商带来了压力。以下是当时美国家庭拥有狗和猫的数量(单位:百万):

宠物类型 拥有家庭数量 (百万)
36.3
31.7

宠物食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中的结构变化

狗粮和猫粮的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但高端品牌凭借其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定价,在销售增长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以下是当时的销售数据(单位:十亿美元):

年份 狗粮销售额 (十亿美元) 猫粮销售额 (十亿美元)
1993 5.0 3.4
Pet costumes are seen displayed on stuffed dogs at the Global Pet Expo on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20 at the Orange County Convention Center in Orlando, Florida. (Zack Wittman f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启示与展望:中国跨境行业的思考

通过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宠物食品行业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启示。首先,消费者需求和价值观的转变是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从对基础喂养的关注转向对宠物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催生了高端品牌的崛起。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心理,了解他们的支付意愿和核心需求,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竞争。

其次,分销渠道的演变同样至关重要。传统商超份额的下滑和专业宠物店、量贩店的兴起,揭示了渠道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线上平台,也应考虑与当地的专业零售渠道建立合作,构建更具韧性的分销网络。同时,自有品牌(DTC)模式的成功案例也提醒我们,掌握品牌和消费者直接沟通的能力,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资产。

再者,行业整合是市场成熟的必然结果。当市场竞争加剧、增长放缓时,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品牌组合,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正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的中国宠物品牌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可以借鉴历史经验,通过战略合作或并购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需警惕市场集中带来的竞争压力,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最后,历史案例表明,即便面对强大的传统巨头,新兴品牌也能凭借独特的定位和精准的策略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这给予我们极大的信心,也激励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全球市场动态,积极学习借鉴,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宠物经济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pet-market-90s-premium-rise-95-retail-cu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快讯:2025年,特朗普任美国总统。回顾90年代美国宠物食品行业变迁,高端品牌崛起冲击传统巨头,渠道多元化,市场整合加剧。这对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理解全球市场,特别是成熟市场行业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品牌需关注消费者需求,建立多元渠道,警惕市场集中化,提升竞争力。
发布于 2025-09-19
查看人数 7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