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RI巨变!2025豁免停,审计猛增150%!

2025-10-24Amazon

Image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美国非居民进口商(Non-Resident Importer, 简称NRI)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便利化机制,正日益受到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广泛关注。它允许没有美国实体存在的外国企业直接将商品进口到美国,这对于希望拓展美国市场的中国卖家而言,无疑提供了一条关键的物流与贸易通道。理解NRI框架的运作方式及其最新发展趋势,对于中国跨境商家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潜在挑战至关重要。

NRI机制的演进:从幕后支撑到政策焦点

美国非居民进口商(NRI)框架,其历史可追溯至1930年的《关税法案》。长期以来,它都是一项相对低调的贸易机制,主要用于传统B2B贸易中,使外国企业在没有美国本土实体的情况下,通过指定一名美国常驻代理并缴纳海关保证金,就能履行“记录进口商”(Importer of Record, 简称IOR)的职责。彼时,这更多是程序性步骤,而非政策争议点。

然而,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崛起,NRI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尤其是在全球在线购物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小众机制迅速演变为海外商家进入美国市场的主流策略。数百万海外商家,包括大量中国卖家,纷纷利用NRI身份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商品,并在美国预先储存库存。

亚马逊FBA与海外卖家的崛起

亚马逊的“亚马逊物流”(Fulfillment by Amazon, 简称FBA)项目,将NRI从一个技术性脚注推向了大众市场。FBA既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必要性:为了确保Prime会员能享受到快速配送服务,海外卖家需要提前将库存运抵美国仓库。但亚马逊并不承担记录进口商的责任,这一责任自然落到了卖家身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NRI方案应运而生。海外卖家通过获取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分配的进口商编号并购买履约保函,便可将库存直接进口到美国的FBA仓库,而无需在美国设立实体公司或持有本土资产。

据外媒估计,截至2025年,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的卖家在亚马逊第三方卖家中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这一趋势也催生了完整的服务生态系统,许多服务商直接面向全球商家推广“FBA进口商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NRI设置、常驻代理服务、履约保函以及海关申报等。对于众多中国卖家而言,从工厂到亚马逊仓库的路径变得异常便捷。

此外,2016年美国将小额豁免(de minimis)的门槛从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以及2019年引入Type 86报关类型,进一步为直邮消费者的包裹打开了方便之门。像Shein、Temu和速卖通这样的平台,其商业模式正是建立在免税入境的基础之上。到2022年,这类平台据称占据了美国所有低价值包裹运输量的30%以上。

然而,随着2025年小额豁免政策的调整,这些商业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NRI系统也因此受到重新审视,被一些声音认为是海外商家规避美国关税的一种替代途径。

小额豁免政策调整,关税与审查并至

在2025年8月29日,一项行政命令正式调整了小额豁免政策,暂停了所有国家的小额豁免待遇。这意味着,一夜之间,所有进入美国的包裹,无论价值多少,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海关申报并缴纳关税。对于数百万海外商家而言,曾经可以绕过繁琐清关程序的“绿色通道”被关闭了。

与此同时,关税也呈现大幅上涨趋势:互惠关税介于10%到41%以上,另有美国《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232条款、201条款以及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额外关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审计工作在2024年至2025年间,同比增长超过150%。CBP对低报货值、错误分类和转运等行为的关注度日益增加。

这些压力的汇聚,迫使成千上万的海外卖家寻求替代的进口途径,其中一些尝试可能伴随着不小的合规风险。

“修改版DDP”模式与合规风险

随着关税和监管力度的提升,一个围绕“规避”的平行市场也逐渐浮现。一些海外供应商开始提供“完税交货”(Delivered Duty Paid, 简称DDP)或所谓的“修改版DDP”条款的运输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外国制造商通常通过NRI身份充当记录进口商,并向海关申报进口价值,而这个申报价值往往远低于真实的交易价值。

有业内高管估算,截至2025年,此类“修改版DDP”交易可能已占美国进口总额的约10%。尽管这种模式被宣传为便捷和成本节约的方案,但其风险不容忽视。一旦出现关税少缴或申报不实的情况,责任可能延伸至美国本土买家。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和司法部均已发出警告,美国公司不会因为其供应商“处理了进口事宜”而免于执法。简而言之,如果一项交易听起来过于简单便捷,那么往往意味着其中存在潜在风险。

追缴难题:未缴关税的挑战

美国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可追缴性”——即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向那些在美国存在有限或根本不存在的外国进口商追缴未付关税和罚款的能力。当一家美国公司违约时,CBP可以通过扣押资产、提起诉讼或通过国内法律途径进行追缴。

然而,对于非居民进口商(NRI),CBP的追缴选项非常有限:履约保函是唯一真正的担保,而常驻代理并不承担财务责任。这种机制下的财务计算并不合理。例如,一个外国商家进口价值100万美元的商品,如果适用50%的关税,将欠缴50万美元的关税——这远超最低5万美元的保函金额的十倍。如果该商家违约,保险公司只支付保函上限,剩余款项则无法追缴。CBP曾记录过一些“幽灵进口商”的案例,这些商家累积债务后便解散,然后又以新的名称重新出现。

相对宽松的现有框架

美国的非居民进口商(NRI)模式以其相对宽松的特点而引人注目。与英国和欧盟不同,后者通常要求拥有实际市场存在的“间接代表”来共同承担海关债务的财务责任,而美国则完全依赖进口商的履约保函。在美国,报关行扮演的是代理角色,而非担保人。

这种结构性空白目前正处于拟议改革的核心。立法者认为,缺乏共同承担责任的代表,使得资本不足的海外卖家得以在美国市场运营,而无需承担太多责任,也使得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关税未付时,追缴手段有限。

立法与行业推动下的改革

当前,针对非居民进口商(NRI)框架的改革正获得两党的广泛支持。**《公平竞争环境2.0法案》(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 2.0 Act, 众议院提案H.R. 1548/参议院提案S. 691)**已于2025年较早前提交,该法案要求非居民进口商(NRI)在美国持有足以覆盖潜在关税负债的资产,并缴纳更高额的保函,同时为C-TPAT(海关-商贸反恐联盟)二级/三级参与者提供豁免。违反规定的企业可能面临每次运输最高5万美元或货物价值50%的罚款。

另外,美国参议员比尔·卡西迪(Bill Cassidy)也正在考虑一项可能更为严格的立法,旨在取消除加拿大以外大多数海外商家的非居民进口商(NRI)资格。

贸易团体,例如“贸易执法联盟”(Alliance for Trade Enforcement),也在呼吁美国彻底终止非居民进口商(NRI)授权,并要求由美国本土企业担任记录进口商(IOR)或采用共同承担责任的结构。2025年8月小额豁免政策的调整,更是加剧了这些呼声,深刻揭示了海外非居民进口商(NRI)业务在美国电子商务中根深蒂固的程度,以及当前系统所面临的脆弱性。

海外卖家的未来发展路径

对于合法经营的商家和平台而言,适应新规是关键。以下是一些可供中国跨境卖家参考的务实发展路径:

  1. 使用专业的记录进口商(IOR)服务: 与获得许可的IOR服务提供商合作,虽然会增加成本,但能确保合规性和提高责任明确性,从而使进口过程更加顺畅。
  2. 利用本土仓储物流: 结合IOR服务,将商品批量进口至美国仓库。在这种模式下,关税是基于商品的成本价而非零售价计算,有助于降低每件商品的单位成本。海外报告显示,94%的电商企业高管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即到2030年)扩大其本土仓储物流部署。
  3. 加入信任贸易商计划: 积极申请C-TPAT认证等信任贸易商计划,这不仅有助于在未来的立法中获得潜在的“安全港”待遇,还能展示企业积极主动的合规姿态,提升品牌信誉。

结语: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曾经助推全球电子商务增长的美国非居民进口商(NRI)渠道并未完全关闭,但其门槛正变得更高。美国正在从“宽松增长”转向“强化问责和执法”。对于海外卖家,特别是那些过去依赖小额豁免和相对宽松进口政策的商家来说,将面临新的复杂性和成本。

然而,那些将合规视为一项重要投资而非障碍的企业,有望将当前局面转化为竞争优势。通往美国消费者的大门依然敞开,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畅通无阻。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动态,审慎评估,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nri-crisis-2025-halt-audits-15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特朗普总统执政下的2025年,美国调整小额豁免政策,收紧对非居民进口商(NRI)的监管。中国跨境电商卖家面临关税上涨和审查加强的挑战,需关注合规风险,探索本土仓储物流和信任贸易商计划等新发展路径,以适应新形势。
发布于 2025-10-24
查看人数 19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