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TC最新裁定!跨境企业如何破局337调查重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于2025年9月22日公布了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IPR)侵权调查的最新行动,这些决定可能对相关产品的进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密切关注此类动态,了解美国知识产权执法机制的运作,对于规避贸易风险、保障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市场至关重要。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美国ITC依据《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以下简称“337条款”)开展调查,旨在阻止不公平竞争,特别是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进口产品进入美国市场。337条款调查因其审理周期快、潜在的排除令(即禁止涉案产品进口美国)杀伤力大,一直被视为对全球出口企业最具威慑力的贸易壁垒之一。每一次ITC的调查启动、裁决或终止,都牵动着相关行业的神经。
本次公布的行动涵盖了电解质饮料、摄像机、智能电视以及高强度涂层钢材及汽车产品等多个领域,展现了美国ITC在知识产权执法方面的广度和深度。以下是新媒网跨境对这些具体案件的详细梳理:
电解质饮料案(调查编号337-TA-1435):初步裁定存在337条款侵权
事件概述: 在针对电解质饮料及其标签和包装的337-TA-1435号调查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初步裁定,认定涉案产品存在337条款侵权行为。这项调查的启动,通常源于美国本土企业或在美国拥有知识产权的实体提出的申诉,指控进口的电解质饮料及其相关标识和包装侵犯了其专利、商标或其他知识产权。
事态进展与含义: “初步裁定存在337条款侵权”是一个关键性的节点。这意味着ITC的行政法官(ALJ)在审查了双方提交的证据和论点后,初步认定申诉方提出的知识产权侵权指控成立。尽管这并非最终裁决,但它向涉案的进口商和生产商发出了明确的警示。此后,案件将进入委员会复审阶段,ITC委员会将对行政法官的初步裁定进行全面审查。如果委员会最终确认侵权,可能会发布有限排除令(仅针对特定侵权方)或普遍排除令(针对所有侵权产品),禁止涉案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并可能伴随停止销售令。对于参与此案的中国饮料生产商和出口商而言,这要求他们必须立即评估自身产品是否存在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并积极寻求法律应对策略。
摄像机、摄像系统及配件案(调查编号337-TA-1400):最终初步裁定部分复审
事件概述: 针对摄像机、摄像系统及相关配件的337-TA-1400号调查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行政法官的最终初步裁定(Final Initial Determination, FID)进行部分复审。这项调查聚焦于进口摄像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此类产品通常涉及光学、电子、图像处理等高技术领域,专利壁垒较为复杂。
事态进展与含义: ITC委员会对最终初步裁定进行“部分复审”,表明委员会并未全盘接受行政法官的全部结论,而是选择对报告中的特定方面或某些法律发现进行重新审查。这可能涉及对某些专利主张的有效性、侵权认定、或者对特定被告的责任认定等关键点的重新评估。这意味着该案的裁决结果仍存在变数,最终结果可能与行政法官的初步意见有所不同。对于涉案的中国摄像设备制造商而言,虽然不确定性仍在,但这也提供了在复审阶段进一步阐述观点、争取有利结果的机会。此类调查提醒跨境企业,在进入美国高科技市场前,必须进行彻底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智能电视案(调查编号337-TA-1420):终止调查且未施加进口限制
事件概述: 针对智能电视的337-TA-1420号调查已正式终止,且未对涉案产品施加任何进口限制。这项调查可能涉及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显示技术、连接功能或其他相关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侵权指控。
事态进展与含义: “终止调查且未施加进口限制”是一个积极的结果。这通常意味着以下几种情况:
- 申诉方撤诉: 申诉方可能基于多种原因决定撤回其投诉,例如与被诉方达成和解协议、市场环境变化,或发现其自身证据不足。
- ITC发现不侵权: 在调查过程中,如果行政法官或委员会最终认定被诉方的产品并未侵犯申诉方的知识产权。
- 缺乏公共利益考量: 尽管侵权成立,但ITC可能会根据公共利益考量,选择不发布进口限制令。
- 申诉方未能满足立案要求: 申诉方可能未能证明其在美国拥有相关产业,这是337条款调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对于智能电视领域的中国出口商而言,此案的无限制终止无疑消除了一个潜在的贸易障碍,为相关产品的顺利出口提供了确定性。这也表明,并非所有337调查都会以不利于进口商的方式收场,通过积极应诉和合理抗辩,是有可能成功化解风险的。
高强度铝或铝合金涂层钢及汽车产品案(调查编号337-TA-1402):终止调查且未施加进口限制
事件概述: 针对高强度铝或铝合金涂层钢以及含有此类材料的汽车产品和汽车的337-TA-1402号调查,同样以终止调查且未施加进口限制告终。这项调查涉及汽车制造关键材料的知识产权问题,对于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供应链具有重要影响。
事态进展与含义: 与智能电视案类似,此案的无限制终止对于相关行业的中国出口商是一个利好消息。高强度涂层钢材在现代汽车制造中扮演着结构轻量化和安全性能提升的关键角色。该调查的终止,意味着涉案的中国钢材生产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暂时无需担忧因该案导致的进口禁令。这可能为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出口环境。然而,鉴于该领域的技术密集性和专利竞争的激烈性,企业仍需持续关注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国际知识产权规则。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深层启示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期公布的这些行动,无论结果如何,都持续向全球贸易伙伴传递一个明确信号:美国市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依然很高,且执行力度不减。对于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制造商和贸易商而言,这并非简单的法规遵循问题,更是企业长期发展中必须融入的战略考量。
1. 健全知识产权合规体系: 电解质饮料案的初步裁定侵权,再次提醒企业在产品设计、包装、品牌建设乃至市场推广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代工生产,都应确保自身产品不侵犯他人的专利、商标和版权。跨境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
2. 积极应对贸易调查: 摄像机案的部分复审结果,以及智能电视和涂层钢材案的无限制终止,都表明了积极应诉的重要性。一旦不幸卷入337调查,企业不应消极对待,而应在第一时间与经验丰富的国际贸易律师团队合作,深入分析案情,制定有效的抗辩策略。及时提供证据、参与听证、甚至与申诉方达成和解,都有可能改变调查结果。
3. 关注新兴技术与材料: 智能电视和高强度涂层钢材的案件,反映了ITC对新兴技术和关键材料知识产权的持续关注。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将日益增多。提前布局知识产权,进行海外专利申请,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壁垒,是应对未来风险的有效途径。
4. 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337调查的威胁不仅限于直接的侵权产品,还可能波及整个供应链。例如,一旦某个关键零部件被认定侵权,搭载该零部件的终端产品也可能受影响。因此,跨境企业应审慎选择供应商,确保供应链上下游的知识产权合规性,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itc-337-rulings-cb-sellers-guid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