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院裁决:900亿关税退款或释红利,跨境人必看!

在全球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的今天,关税作为重要的贸易调节工具,其征收与退还机制牵动着无数跨境企业的神经。近期,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引发了广泛关注,其结果可能对数以百亿计美元的关税退款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值得中国跨境从业者密切关注。这不仅仅是一场法律博弈,更是一次对未来国际贸易规则和企业运营策略的深刻考验。
2025年11月5日,周三,美国最高法院就一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税案件举行了口头辩论。这起案件的核心在于挑战现任美国政府在特定时期征收关税的合法性。口头辩论中,多位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对美国政府维持这些关税合法性的论点表现出深刻的怀疑态度,这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得关税退款的可能性。
目前,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果最高法院作出不利于美国政府的裁决,潜在的关税退款将如何实施?截至2025年9月23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数据显示,美国政府已从受质疑的关税中征收了近900亿美元的收入。在最终判决——这可能还需要数月时间——公布之前,这一数字预计还将持续增长。
退款资格界定:一场复杂的行政挑战
谁将有资格获得这笔潜在的巨额退款,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口头辩论中,最高法院大法官Amy Coney Barrett直接向代表挑战关税的中小企业的Neal Katyal提问:“如果你们胜诉,请告诉我报销流程将如何运作?这会不会是一团糟?”
Katyal回应称,他所代表的五家企业无疑应该获得退款,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情况将“非常复杂”。Barrett大法官直言:“所以,还是一团糟。”Katyal承认“这确实很困难,我们不否认这一点。”
贸易律师Thomas Beline指出,除了Katyal所代表的五家企业外,其他企业可能无法自动获得退款。相反,它们可能需要通过向美国下级法院提交单独申诉,才有机会获得退款。这意味着,即使最高法院作出有利于企业的裁决,实际的退款过程仍将充满行政挑战。
Beline建议,作为进口商,应密切关注过去数月的进口情况,以及报关单的清算时间。他解释说,进口商在报关时支付的是预估关税,由于关税编码的复杂性,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可能需要数月才能确定最终的关税金额并完成清算。因此,Beline推荐进口商申请清算延期或向CBP提出异议,这有助于防止报关单完全结案,从而为日后获得退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退款流程的挑战与历史借鉴
Katyal在法庭上提及了Beline所描述的行政流程,并引用了1998年最高法院关于港口维护费的裁决作为先例。当年,最高法院裁定港口维护费违宪,导致进口商获得了约7.3亿美元的关税退款。然而,即便涉及金额相对较小,这笔退款也耗时两年才发放到进口商手中。
与1998年的案件相比,当前最高法院审理的案件涉及的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其复杂性和挑战性远超当年。Holland & Knight律师事务所的高级顾问、前司法部审判律师Ashley Akers表示,考虑到预期退款量巨大,CBP可能会实施简化或自动化流程,就像之前处理其他关税退款时那样,进口商可能需要通过CBP表格更新支付详情。她也指出,CBP在没有具体索赔的情况下,不太可能自动进行全面退款。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最终获得的退款可能还会附带法定利息。
这意味着,即使最终获得胜诉,企业也可能面临漫长的等待和复杂的行政程序。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了解并提前规划如何应对这类情况至关重要。
华尔街的介入: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这场可能涉及巨额退款的博弈中,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早已嗅到了商机。数月以来,Oppenheimer和Jefferies等投资银行主动接触进口商,试图达成协议,以折扣价购买企业潜在的关税退款权益,从而为企业提供即时现金流。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裁定不利于美国政府,这些投资银行将从企业放弃的总关税退款中分得一杯羹。Jefferies和Oppenheimer的代表对此不予置评。
根据外媒查阅的Oppenheimer在2025年7月分发的营销材料,该公司指出,企业预先获得潜在退款的“市场价格”通常为应退款总额的20%至30%。该公司的特殊资产团队在营销材料中强调,这一解决方案能够“规避结果风险并立即获得保证付款,无需等待最终法院裁决。”
此外,Oppenheimer还宣称,出售退款权益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可能需要的公开法律备案,从而避免引发“美国政府可能的愤怒”。
Peacock关税咨询公司的负责人Kyle Peacock观察到,这些试图购买关税退款权益的公司在与客户沟通时表现得“非常激进”。他表示,他的百余名客户中,已有部分出售了关税退款权益。Peacock指出,这些公司常利用一种“恐吓式营销”策略,对客户说:“你永远拿不到这笔钱,所以拿走这一点点吧,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Peacock补充说,当美国政府在2025年10月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时,这些公司更是趁机向那些“资金紧张”的进口商推销。最终,许多进口商以极低的折扣(如潜在退款的5%至7%)出售了他们的退款权益。然而,事态发展出人意料,特朗普政府最终将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降低了10%。
2025年11月5日口头辩论结束后,Peacock表示,许多已经出售退款权益的客户感到一丝“卖家悔意”,而那些尚未出售的客户则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这一案例警示中国跨境从业者,在面临不确定性时,要理性评估风险,避免因短期的资金压力而仓促做出可能损害长期利益的决策。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与未来展望
此次美国最高法院的关税退款案件,无疑为全球贸易领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但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以下几点值得深思:
-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频繁且复杂,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各国贸易法规和司法动态,对潜在的政策调整和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
- 审慎评估金融服务: 面对投资银行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的金融解决方案,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仔细分析其条款和风险收益比。避免在信息不对称或压力下做出不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
- 关注司法判决的深远影响: 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将不仅影响本案的关税退款,更可能对未来美国政府征收关税的权限设定明确界限,进而影响全球贸易秩序和规则。中国企业应持续关注,并据此调整长期战略。
- 优化供应链布局: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供应链的韧性变得尤为重要。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多元化采购渠道和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国家或政策的依赖。
- 加强合规意识: 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了解并严格遵守各国海关、税务等法规至关重要。这不仅能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也能在必要时为自身争取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总之,这场关于关税退款的司法审理,不仅是一场法律上的较量,更是对全球贸易参与者智慧和韧性的考验。中国跨境从业者应将此视为一次提升自身应对复杂国际环境能力的机会,审慎应对,积极谋划,从而在变动不居的全球贸易格局中把握机遇,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ourt-ruling-90bn-tariff-refund-opportunity.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