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肉类市场:中国出口11.2%狂飙!
英国加工肉类市场,作为全球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动态不仅影响着欧洲区域的经济格局,也为全球范围内的跨境贸易与投资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视角。对于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食品企业而言,深入理解英国市场的消费偏好、生产能力、进出口结构及未来趋势,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优化供应链布局,实现更稳健的国际化发展。近期,海外报告对英国加工肉类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未来十年间的增长潜力与当前面临的挑战。
市场规模与未来趋势展望
海外报告数据显示,英国加工肉类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间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到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将达到41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0.7%;同期,市场价值有望增至19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0.8%。这一预测表明,尽管增长速度相对平稳,但市场整体规模将持续扩大,为相关产业带来持续的发展空间。
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市场的消费量为380万吨,市场总价值约175亿美元。其中,即食或保藏肉制品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市场消费与生产的核心品类。然而,英国本土的加工肉类生产量在2024年略有下降,稳定在280万吨左右。与此同时,英国对进口加工肉类产品的依赖度较高,年进口量达到100万吨,主要的供应国包括东南亚的泰国、欧洲的荷兰和波兰。在出口方面,英国加工肉类产品的出口量在2024年降至6.5万吨,主要流向爱尔兰等邻近市场。这些数据勾勒出英国加工肉类市场以内需为主导,进口依赖性强,且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基本格局。
消费市场:结构与动态变化
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消费市场在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的连续增长后,消费量小幅下降0.7%,达到380万吨。回顾历史数据,2017年的消费量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3.2%,达到了440万吨的峰值。从2018年至2024年,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趋于平缓。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市场价值小幅收缩至175亿美元,与2023年持平。纵观整个分析周期,市场价值波动不大。其中,2020年市场价值增幅最为突出,同比增长9.4%。在2014年,市场价值曾达到19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但从2015年至2024年,市场价值未能恢复到这一峰值水平。
消费品类细分:
在各类加工肉制品中,即食或保藏肉制品是消费量最大的品类,2024年消费量达到260万吨,占据总消费量的69%。这一数字是第二大品类——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62.4万吨)的四倍之多。香肠及类似肉制品以40.8万吨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占总消费量的11%。
从2013年至2024年的数据来看:
- 即食或保藏肉制品: 年均消费量增速为-1.9%。
- 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 年均消费量增速为0.9%。
- 香肠及类似肉制品: 年均消费量增速为-0.5%。
从价值层面分析,即食或保藏肉制品以124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独占鳌头。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以25亿美元位居第二。香肠及类似肉制品紧随其后。
从2013年至2024年的价值变化来看:
- 即食或保藏肉制品: 年均市场价值增速为-1.5%。
- 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 年均市场价值增速为0.2%。
- 香肠及类似肉制品: 年均市场价值增速为2.5%。
这些数据表明,即食或保藏肉制品在英国市场占据核心地位,但其消费量和价值增速面临一定挑战,而香肠等品类则展现出更积极的价值增长势头。
生产格局:本土供应的挑战与机遇
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产量小幅收缩至280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整体而言,英国加工肉类产量呈小幅下降趋势。2017年的产量增速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9%。在2013年,英国加工肉类产量曾达到340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至2024年,产量未能恢复到此前的最高水平。
从产值来看,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产值小幅下降至125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整体而言,产值也呈现小幅收缩。其中,2020年产值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12%。在2014年,产值曾达到148亿美元的历史高位;但从2015年至2024年,产值持续在较低水平徘徊。
生产品类细分:
即食或保藏肉制品在英国加工肉类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产量为21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74%。这一产量是第二大品类——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41.2万吨)的五倍之多。香肠及类似肉制品以26.1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占总产量的9.3%。
从2013年至2024年的产量变化来看:
- 即食或保藏肉制品: 年均产量增速为-2.6%。
- 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 年均产量增速为3.6%。
- 香肠及类似肉制品: 年均产量增速为-2.3%。
从价值层面分析,即食或保藏肉制品以96亿美元的产值领跑市场。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以16亿美元的产值位居第二。香肠及类似肉制品紧随其后。
从2013年至2024年的价值变化来看:
- 即食或保藏肉制品: 年均产值增速为-2.3%。
- 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 年均产值增速为1.4%。
- 香肠及类似肉制品: 年均产值增速为-0.1%。
英国本土生产面临即食或保藏肉制品产量和产值下降的挑战,但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品类展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这可能反映了消费者偏好和生产结构的变化。
进口市场深度观察
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进口量小幅下降至100万吨,较2023年减少2.2%。总体来看,进口量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22年进口量增幅最为显著,增长18%。在2016年,进口量曾达到11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从2017年至2024年,进口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进口额来看,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进口额小幅下降至53亿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总进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6%,期间呈现出明显的波动。2022年,进口额增幅最为显著,达到27%。进口额在2023年达到53亿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下降。
进口来源国分析:
在英国加工肉类的主要供应国中,泰国(17.1万吨)、荷兰(14.2万吨)和波兰(13.5万吨)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它们在2024年共同占据了总进口量的44%。德国、巴西、爱尔兰、丹麦、意大利、法国和中国等国也贡献了约46%的进口份额。
进口来源国 | 2024年进口量 (千吨) |
---|---|
泰国 | 171 |
荷兰 | 142 |
波兰 | 135 |
从2013年至2024年的进口量变化来看,中国市场的对英出口增速最为突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2%,显示出中国商品在英国市场的竞争力。其他主要供应国则保持了较为温和的增长步伐。
从价值层面分析,泰国(7.96亿美元)、波兰(6.59亿美元)和爱尔兰(6.53亿美元)是英国加工肉类最大的价值供应国,它们的进口额在2024年合计占总进口额的40%。荷兰、德国、意大利、巴西、丹麦、法国和中国等国也贡献了约49%的进口份额。
进口来源国 | 2024年进口额 (亿美元) |
---|---|
泰国 | 7.96 |
波兰 | 6.59 |
爱尔兰 | 6.53 |
在主要供应国中,中国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进口额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这对于中国跨境电商和食品出口企业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在英国市场仍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进口品类细分:
2024年,即食或保藏肉制品(58.7万吨)是英国进口量最大的加工肉类品类,占总进口量的58%。这一进口量是第二大品类——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22.3万吨)的三倍。香肠及类似肉制品以15.2万吨的进口量位居第三,占总进口量的15%。
从2013年至2024年,即食或保藏肉制品进口量的年均增速相对平稳。其他进口品类的年均增速为: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2.7%)和香肠及类似肉制品(+3.3%)。
从价值层面分析,即食或保藏肉制品(30亿美元)是英国进口额最大的加工肉类品类,占总进口额的58%。香肠及类似肉制品(9.93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19%。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紧随其后,也占19%。
从2013年至2024年,即食或保藏肉制品进口额的年均增速为1.6%。其他进口品类的年均增速为:香肠及类似肉制品(+5.7%)和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1.7%)。
进口价格趋势:
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5208美元,较2023年增长1.9%。从2013年至2024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4%。其中,2023年平均进口价格增长10%,增幅最为显著。2024年,进口价格达到峰值,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不同品类产品的平均进口价格有所差异。2024年,香肠及类似肉制品(每吨6546美元)和即食或保藏肉制品(每吨5189美元)的价格较高,而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每吨4428美元)和肉、鱼或奶酪馅面食(每吨4723美元)的价格相对较低。
从2013年至2024年,肉、鱼或奶酪馅面食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其他品类的价格则呈现较为温和的增长。
进口来源国之间的价格差异也较为显著。2024年,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欧洲的意大利的平均价格最高,达到每吨8377美元,而南美洲的巴西的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3657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意大利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
出口市场洞察
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出口量降至6.5万吨,较2023年减少9.7%。总体而言,出口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22年出口量增幅最为显著,增长29%。在2018年,出口量曾达到11.9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19年至2024年,出口量未能恢复到此前的水平。
从出口额来看,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出口额降至3.24亿美元。整体而言,出口额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2022年出口额增幅最为显著,增长20%。在2014年,出口额曾达到4.78亿美元的最高水平;但从2015年至2024年,出口额维持在较低水平。
出口目的地分析:
爱尔兰是英国加工肉类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国,2024年出口量达到3.2万吨,占总出口量的50%。这一出口量是第二大目的地——欧洲的法国(7400吨)的四倍之多。德国(2400吨)位居第三,占总出口量的3.8%。
出口目的地国 | 2024年出口量 (千吨)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
---|---|---|
爱尔兰 | 32 | 50 |
法国 | 7.4 | - |
德国 | 2.4 | - |
从2013年至2024年的出口量变化来看,对爱尔兰的年均出口量增速为-5.0%。对其他主要目的地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法国(+2.6%)和德国(-10.4%)。
从价值层面分析,爱尔兰(1.35亿美元)仍是英国加工肉类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占总出口额的42%。法国(48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15%。荷兰以4.5%的份额紧随其后。
出口目的地国 | 2024年出口额 (亿美元) | 占总出口额份额 (%) |
---|---|---|
爱尔兰 | 1.35 | 42 |
法国 | 0.48 | 15 |
荷兰 | - | 4.5 |
从2013年至2024年的出口额变化来看,对爱尔兰的年均出口额增速为-5.5%。对其他主要目的地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法国(+5.9%)和荷兰(-9.0%)。
出口品类细分:
即食或保藏肉制品是英国出口量最大的加工肉类品类,2024年出口量为4.8万吨,占总出口量的74%。这一出口量是第二大品类——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1万吨)的五倍之多。香肠及类似肉制品以4700吨的出口量位居第三,占总出口量的7.3%。
从2013年至2024年,即食或保藏肉制品出口量的年均增速为-3.0%。其他出口品类的年均增速分别为: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4.9%)和香肠及类似肉制品(-7.2%)。
从价值层面分析,即食或保藏肉制品(2.52亿美元)仍然是英国出口额最大的加工肉类品类,占总出口额的78%。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42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13%。香肠及类似肉制品紧随其后,占5.4%。
从2013年至2024年,即食或保藏肉制品出口额的年均增速为-1.5%。其他出口品类的年均增速分别为:腌制、干制或熏制肉类及内脏(-6.7%)和香肠及类似肉制品(-3.8%)。
出口价格趋势:
2024年,英国加工肉类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018美元,较2023年增长3.6%。从2013年至2024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4%。其中,2020年平均出口价格增长15%,增幅最为显著。2024年,出口价格达到峰值,预计短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不同品类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呈现显著差异。其中,肉、鱼或奶酪馅面食的价格最高,达到每吨6659美元,而香肠及类似肉制品的平均出口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3704美元。
从2013年至2024年,肉、鱼或奶酪馅面食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其他品类的价格则呈现较为温和的增长。
出口目的地国之间的价格差异也较为显著。2024年,在主要出口目的地中,法国的价格最高,为每吨6486美元,而西班牙的平均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3270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对丹麦的出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思考与建议
英国加工肉类市场的稳健增长趋势、品类结构变化以及进出口格局,为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空间。
1. 洞察市场需求,精准产品定位:
英国市场对即食或保藏肉制品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其本土生产增速放缓,进口依赖性强。这表明对于有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加工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值得深耕的领域。我们可以结合英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健康理念,开发符合当地标准和需求的产品,例如注重健康、低脂、高蛋白或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式即食肉制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或传统贸易渠道进入市场。
2. 关注进口来源,优化供应链布局:
泰国、荷兰、波兰等国是英国加工肉类的重要进口来源,尤其泰国作为亚洲国家,其产品在英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中国企业在拓展英国市场时,不仅要关注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还需深入研究这些竞争对手的物流、清关、品牌推广等策略。同时,也可以探索与英国本土分销商、零售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顺畅和高效。
3. 把握出口机会,拓宽贸易渠道:
虽然英国加工肉类出口规模相对较小,但其对爱尔兰等欧洲邻国的出口稳定。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可以作为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的参考。了解英国出口产品的标准和要求,有助于我们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未来进入更广阔的欧洲市场打下基础。
4. 注重品质标准,提升品牌形象:
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市场,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中国跨境企业在进入这一市场时,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的食品法规和认证标准,提升产品品质,并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供高品质、安全可靠的产品,逐步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赢得当地消费者的信任。
5. 积极应对价格波动与市场竞争:
加工肉类市场的进口和出口价格都存在一定的波动,且不同品类和来源国之间的价格差异显著。中国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价格因素,进行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持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总体而言,英国加工肉类市场的动态变化,是全球食品贸易格局的一个缩影。对于有志于“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中国跨境企业来说,持续关注此类国际市场报告和行业动态,进行深入分析和预判,将是我们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k-meat-market-china-exports-surge-11-2.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