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欧盟取消150€免税,中国包裹成本暴涨40%!

2025-11-18跨境电商

预警!欧盟取消150€免税,中国包裹成本暴涨40%!

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深入,跨境电商行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尤其在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小额包裹的流通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便捷的线上购物体验和相对较低的物流成本,使得欧盟消费者能够轻松购买到来自中国的各类商品。然而,伴随这种增长,其所带来的监管挑战也日益凸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方面于2025年做出了重大政策调整,决定取消针对150欧元以下进口包裹的增值税(VAT)免征政策。

这项政策调整的实施,预计将从2026年上半年开始逐步推进,其核心在于对所有进入欧盟的低价值进口包裹征收关税和处理费。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23年到2024年,从中国发往欧盟、价值低于150欧元的电商包裹数量从19亿件大幅增至42亿件。到2024年,此类包裹已占据当年进入欧盟同类包裹总量的91%,这无疑凸显了中国在这一细分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图片

外媒报道披露,这项新政的具体细节涵盖了几个关键方面。首先,最直接的变化是取消了原有的免税门槛。这意味着,未来所有从欧盟以外地区寄送的包裹,无论其商品价值几何,都将需要进行申报并缴纳相应的关税与增值税。这一规定计划从2026年第一季度起逐步实施,标志着“免税时代”的终结。

其次,为了覆盖清关和检验成本,欧盟还将对每个进口包裹额外收取一笔“小包裹处理费”,初步预估约为2欧元。这笔费用将增加包裹的最终成本,预计将在2026年底前全面执行。对于那些本身价值较低的商品而言,这笔固定费用可能对其价格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

再者,新政还将显著加大海关审查的力度。欧盟各国将通过数字化的海关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互通,从而加强对入境包裹的监控。尤其是来自一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例如Temu、Shein等的大批量包裹,将成为海关重点关注的对象。未来,欧盟海关可能会借鉴一些国家(如法国巴黎)的“高强度查包”模式,采取机场集中抽检或运用智能风控系统进行筛查,以确保商品合规性。
图片

法国财政部长莱斯库尔先生(Roland Lescure)在2025年11月12日的一次与欧盟各国财政部长会晤前曾向外媒表示,他期望这项提高关税的政策能够“尽快在2026年生效,甚至在2026年年初实施”。这表明了欧盟成员国对加速推进此项改革的积极态度。

这项获得欧盟批准的提案,无疑将对众多中国零售商,尤其是那些主要依赖低价策略拓展欧洲市场的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过去,通过利用免税政策和较低的物流成本,许多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成功地将“极致便宜”的商品推向欧洲消费者。然而,随着新政的落地,这种商业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

未来,面向欧洲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其发展路径或将不得不从单纯追求“极致便宜”转向更加注重合规性、本地化运营以及提升商品附加值的方向。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定价策略、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进入方式。

2025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先生在例行记者会上,也就欧盟取消小包裹免税政策,尤其是其被解读为针对中国廉价商品的提问做出了回应。他表示:“具体问题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同时,林剑先生也强调,中方希望欧盟方面能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一表态传递出中方对于维护公平贸易环境的期望,也提醒了国际贸易规则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新政对中国跨境电商的潜在影响与应对策略

这项政策调整的深层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税收制度的改变,更是对现有商业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的一次重塑。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理解并积极应对这些变化至关重要。

1. 成本结构与定价策略的调整

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意味着从2026年开始,所有进入欧盟的小额包裹都将需要缴纳增值税,并且可能伴随额外的处理费。对于许多利润空间原本就较为有限的低价商品而言,这些新增的成本将直接压缩其利润,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商品失去价格优势。

举例来说,一件原价10欧元的商品,若欧盟增值税率为20%,则将新增2欧元的税费,再加上2欧元左右的处理费,总成本将增加4欧元,商品总价将上涨40%。这种成本的直接转嫁,可能会使得消费者重新衡量购买决策。因此,中国卖家需要重新评估商品的成本结构,调整定价策略,甚至考虑吸收一部分新增成本以维持市场竞争力。

2. 供应链与物流模式的优化

过去,许多中国卖家依赖直邮模式,即商品直接从中国发往欧盟消费者。这种模式在低价值免税的背景下具有成本优势。然而,新政实施后,包裹数量激增带来的海关清关压力,以及新增的税务和处理流程,可能导致物流时效性下降,并增加运营复杂性。

因此,优化供应链和物流模式成为必然。这包括但不限于:

  • 海外仓布局: 在欧盟设立或利用第三方海外仓,将大批量商品提前备货至欧洲,消费者下单后从欧盟境内发货。这样不仅可以规避进口关税和处理费,还能大大缩短物流时效,提升用户体验。
  • FBA/FBN模式: 积极利用亚马逊FBA(Fulfilled by Amazon)或类似平台的海外仓服务。这些平台通常能提供更高效的清关和配送服务,并能帮助卖家处理税务合规问题。
  • DDP模式: 采用“完税后交货”(Delivered Duty Paid, DDP)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卖家负责支付所有关税、增值税和处理费,确保商品在送达消费者时无需额外付费。这虽然增加了卖家的初期成本和风险,但能为消费者提供更明确、无额外费用的购物体验,提升购买意愿。

3. 合规性与税务管理的重要性凸显

新政的实施,意味着合规性将成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欧盟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不再是简单的直邮和销售,而是需要深入了解欧盟各国的税务法规、海关申报要求以及产品安全标准。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体系,确保增值税的准确计算和申报。这可能需要借助专业的税务顾问或服务商,以避免因税务问题而导致的罚款甚至市场准入受限。同时,对于产品合规性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例如CE认证、WEEE指令等,都需确保符合欧盟标准。

4. 品牌化与高质量发展成为趋势

当“极致便宜”的优势被削弱后,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品牌化、高质量和差异化将成为关键。

  • 提升产品品质: 投资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提供独特的功能或设计,从而为商品赋予更高的价值,让消费者更愿意为之支付更高的价格。
  • 注重品牌建设: 从产品包装、品牌故事、客户服务等方面着手,打造具有辨识度和信任度的品牌形象。一个有价值的品牌,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深耕细分市场: 避免在低价红海中竞争,而是专注于特定的、有潜力的细分市场,为特定群体提供定制化或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5. 市场本土化与用户体验提升

随着欧盟对跨境电商监管的加强,更深层次的市场本土化运营将是未来的方向。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翻译,更包括理解当地文化、消费习惯、法律法规以及提供本地化的客户服务。

例如,提供本地语言的客服支持、接受当地主流支付方式、优化退换货流程以符合欧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提升整体用户体验,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从而抵消部分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展望与建议

欧盟对小额包裹征税的政策调整,标志着全球跨境电商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转型升级的契机。过去野蛮生长的时代或许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合规性管理和品牌价值创造的时代。

面对这一变化,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欧盟政策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与时俱进,拥抱变化,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warning-eu-150e-vat-gone-china-pkg-cost-up-4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欧盟批准取消150欧元以下进口包裹增值税免征政策,预计2026年实施。所有进入欧盟的低价值包裹将被征收关税和处理费,海关审查力度也将加大。此举对依赖低价策略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带来深远影响,企业需调整成本结构、优化供应链、注重合规性及品牌化发展。
发布于 2025-11-18
查看人数 17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