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头All in!云+AI引爆支付革命,不变革就等死?
全球金融机构正积极拥抱云原生基础设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加速创新步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并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
支付领域的未来,创新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关乎生存的关键要素。行业正经历着自电子资金转账出现以来最深刻的变革。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支付网络正蓬勃发展,已有超过 80 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部署即时支付系统。与此同时,包括全球向 ISO 20022 标准过渡在内的合规性要求,也给后台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此外,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客户,对于大规模、无缝且高度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也日益增长。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运营需求、客户期望和持续的成本压力相互冲突的情况下。
传统的IT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传统的采购硬件、耗时数月构建应用程序再上线的模式,周期过长,成本也过于高昂。
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应运而生,它们能够提供更大的弹性和速度,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云解决方案能够在数周内帮助支付服务提供商创建应用程序,而不是过去的数月。他们还可以实时测试这些应用程序,并根据效果进行扩展或关闭。这不仅降低了资本支出,还催生了一种重视实验和快速迭代的创新模式。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行业已经不再仅仅关注“迁移到云”,而是更多地关注于为云原生服务进行重新架构,以获得速度、弹性和长期灵活性。
在许多方面,如今的支付行业与云计算的早期阶段非常相似——它同样是分散的、快速发展的,并且充满了变革的潜力。
或许有人会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关税波动、地缘政治紧张以及消费者需求放缓,可能会削弱行业对创新的热情。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市场并未表现出任何减少创新的迹象,相反,创新正在加速。但这是一种立足于实际应用场景、经过验证的技术,以及最重要的客户影响的金融服务创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部署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被视为支付领域下一波价值创造的催化剂。生成式人工智能拥有即时、实际的应用,金融服务领导者已经开始采用这些应用。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客户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工作,还能够帮助他们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并为终端客户提供新的服务。客户的反馈表明,这些技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酷炫的技术”。
随着来自 ISO 20022 支付消息等更结构化数据的涌入,这些数据资产可以被解析并以新的方式使用,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评估风险并提供定制服务。这将带来从“实用”银行到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转变。
价值将从纯粹的交易处理转变为差异化的服务交付。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新的收入来源。
例如,一家传统银行可能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根据客户的交易历史自动推荐金融产品,标记异常情况以预防欺诈,或自动执行监管报告。更进一步,一些机构正在使用它来支持银行应用程序中的实时对话体验,以自然语言提供见解、建议和提醒。
这些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必须在行业严格的安全框架内运行。由于安全仍然是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因此现代云基础设施旨在满足即使是最敏感工作负载的独特要求,从而为金融机构及其客户提供保护。
无论是帮助银行在不拆除传统核心系统的情况下实现支付中心的现代化,还是帮助金融科技公司在多个国家/地区扩展新应用程序,亦或是帮助开发人员在数周而不是数月内构建和部署功能, resilience 的构建不是为了迎接冲击,而是通过更智能、更快速和更有意图的构建来实现。
创新是每个地区都在关注的共同主题。客户的创新方式因当地需求而异。
在亚太地区,实时支付正在激增,账户到账户支付正逐渐成为常态。在欧洲,由 PSD2 推动的开放银行运动正在激发嵌入式金融和跨应用程序数据共享方面的创新。在北美,FedNow® 服务和 RTP® 网络的加速发展,正在为消费者和企业打开基于应用程序的全新实时体验的大门。
根据世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成熟度,正在构建的应用程序也各不相同。而支持客户的最佳方式,就是为他们的本地生态系统构建这些应用程序。
新媒网跨境认为,创新本身并不意味着金融服务的未来之路没有风险。监管环境依然复杂,消费者期望在不断变化,经济逆风真实存在。但那些拥抱云原生敏捷性、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并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可能会定义金融服务的下一个时代。
新媒网跨境预测,如果你等着稳定下来才去创新,那你将永远等待下去。赢家已经在行动了。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