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TikTok月销7.9亿,中国跨境电商大爆发!
一周要闻
岁末将至,不少企业都有着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的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汇”。按理说,年末结汇需求的增长,往往会为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支撑。然而,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市场表现,让一些原本计划结汇的朋友选择了观望,希望能够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机会。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有一个备受关注的关键点,那就是7.30左右。如果汇率向这个位置靠近,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民银行将可能采取一系列前瞻性的“逆周期调节”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坚定不移地纠正市场可能出现的单边预期和“顺周期行为”,有效防止市场形成自我强化的单一趋势,从而确保人民币汇率能够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这不仅是对市场波动的理性回应,更是对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有力保障。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11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格在:1美元对人民币7.1942元。这一数据反映了当前汇率的实际水平,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当然,我们也要提醒大家,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理性判断方能行稳致远。
行业动态
1. TikTok Shop美国站GMV创历史新高:中国电商模式在全球绽放光彩
提起跨境电商,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与电商的结合,更是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近日,TikTok Shop公布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10月份,其美国站在商品交易总额(GMV)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达到了惊人的7.93亿美元,刷新了历史纪录。这不仅是TikTok Shop自身发展的一个高光时刻,也彰显了中国原创电商模式在全球市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数据显示,此次环比增长幅度高达14.6%,这背后是美国消费者对这种创新购物体验的持续热情和高度认可。在诸多品类中,平台的十大核心品类表现尤为抢眼,它们共同贡献了高达5.516亿美元的GMV,环比增长了18.5%。其中,美容及个人护理产品、女装及内衣、健康品类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稳稳占据了榜单前列,成为了驱动增长的“三驾马车”。
这一成功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增长,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运营、内容营销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熟与创新。TikTok Shop的崛起,为无数中国品牌和商家打开了通往美国市场的新通道,也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更便捷、更具互动性的购物体验。这种模式的成功,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话语权,也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看到,中国企业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和韧劲,在全球商业舞台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篇章。
2. Temu跻身法国电商网站访问量第四:中国“质价比”策略赢得欧洲市场
在全球电商的激烈竞争中,中国平台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法国电商销售联合会(Fevad)近期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揭示了2024年第三季度法国最受欢迎电商网站的排名。在这份榜单上,来自中国的电商平台Temu表现抢眼,一举成功跻身法国市场的第四位,其进步之快,令人瞩目。
Temu能够脱颖而出,仅次于亚马逊(Amazon)、LeBonCoin和Booking这些深耕多年的国际巨头,充分说明了其在法国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和用户基础。这一成就并非偶然,它背后是中国企业对全球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以及在供应链整合、成本控制和用户体验优化方面的不懈努力。
Temu所代表的“质价比”策略,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精准击中了欧洲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商品的追求。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每一分钱的价值都更加看重,而Temu恰恰满足了这一核心需求。
这项成就不仅仅是Temu的胜利,更是中国跨境电商模式在全球市场有效性和竞争力的一次有力证明。它表明,中国企业不仅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具备构建高效、用户友好的电商平台的能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平台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选择,同时也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 76%北欧消费者过去一年曾购买海外产品:跨境购物成北欧新常态
北欧地区,以其富裕的经济、高科技普及率和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者群体而闻名。PostNord公司发布的《北欧秋季电子商务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地区电商市场的最新趋势,其中一项数据尤其引人关注:在过去12个月内,高达76%的北欧消费者有过跨境购物的经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它表明跨境电商在北欧市场已不再是小众行为,而是逐渐成为消费者购物的新常态。
报告还指出,至少83%的北欧消费者每月都会进行网上购物,这一数据本身就足以说明北欧地区深厚的电商消费基础。在如此高频的网购习惯之上,近八成的消费者选择将目光投向海外商品,这充分展现了北欧消费者对于全球化购物模式的开放态度和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一趋势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和品牌而言,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北欧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设计感和可持续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他们也乐于尝试新颖、独特的产品。因此,那些能够提供高品质、有设计感、符合环保理念的中国商品,将有很大的机会在北欧市场赢得青睐。
中国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深入研究北欧市场的文化特点和消费偏好,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并通过高效的物流体系和本地化的营销策略,进一步拓展这一高价值市场。跨境购物的普及,不仅连接了全球的商品,更搭建起不同文化间的桥梁,让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能够便捷地触达消费者。
环球资讯
1. 新加坡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237亿新元:东南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其电子商务市场也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GlobalData的最新预测,新加坡的电子商务市场在未来几年将迎来显著扩张。报告指出,从2024年至2028年,新加坡电商市场有望实现高达8.9%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到2028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令人瞩目的333亿新元。
放眼当下,GlobalData预测,2024年新加坡电子商务市场将以11.7%的速度快速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37亿新元(折合约176亿美元)。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新加坡作为数字经济枢纽的巨大潜力,也反映了其国民对在线购物的高度接受度和强大的消费能力。
新加坡作为连接东西方的战略要地,其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高科技普及率和成熟的消费者群体,为电商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而言,新加坡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直接市场,更可以作为进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跳板。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区域运营中心,中国企业可以更高效地服务整个东南亚市场,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效的物流体系,将中国优质商品带给更广阔的消费者群体。
这种区域性的增长,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贸易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范本。
2. 全球社交电商市场预计2028年将达1万亿美元:创新商业模式引领消费潮流
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当社交与电商深度融合,便催生了一个潜力无限的新兴市场——社交电商。根据Statista的权威数据预测,全球社交商务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轨道上。预计2024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880亿美元,实现20%的同比增长,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更令人振奋的是,Statista还预测,到2028年,全球社交商务市场的规模将再增长57%,一举成为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庞大产业。这意味着,社交电商不再是简单的购物渠道补充,而是正在成为驱动全球消费增长的核心力量之一。
社交电商的魅力在于它将购物体验与社交互动紧密结合,通过直播、短视频、KOL(关键意见领袖)推荐等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商品的曝光度、用户的参与感和购买的转化率。中国在社交电商领域起步早、发展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例如直播带货、社群团购等模式,早已深入人心。
新媒网跨境获悉,中国企业在全球社交电商浪潮中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们可以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模式输出到全球,帮助更多国际品牌和商家拥抱社交电商的红利。对于消费者而言,社交电商提供了更个性化、更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对于企业而言,它开辟了更直接、更高效的营销和销售渠道。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全球社交电商的万亿级市场,无疑将成为未来商业竞争的焦点和创新发展的沃土。
3. 2024年韩国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增长10.2%:数字强国持续领跑
韩国,一个以科技创新和数字生活闻名的国家,其电子商务市场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据GlobalData的最新预测,2024年韩国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将实现10.2%的显著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4.3万亿韩元(约合1258亿美元)。这一数据再次印证了韩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和其国民对在线消费的旺盛需求。
GlobalData进一步预测,从2024年到2228年,韩国电商市场将保持7.8%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8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至222.1万亿韩元(约合1701亿美元)。这些数字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增长图景,显示出韩国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和韧性。
韩国拥有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高智能手机普及率,其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趋势的接受度高,对线上购物的便利性更是青睐有加。同时,K-pop、K-beauty等韩国文化在全球的流行,也带动了相关产品的跨境电商销售。
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而言,韩国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挑战则在于其本土品牌的强大竞争以及消费者对品牌、品质和物流效率的高要求。中国企业可以借鉴韩国在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在供应链、创新产品方面的优势,通过差异化策略,深耕韩国市场,实现共赢发展。中韩两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必将为两国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选择,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国内要闻
1. 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中国经济展现稳健发展韧性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在各项数据中得到了生动体现。10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数据。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这一数字虽然比上月略有回落0.1个百分点,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环比来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0.41%,显示出工业生产的持续稳定推进。
从累计数据来看,今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与1-9月份的增速持平。这表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工业经济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这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各行各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的不懈努力。
当然,我们也要关注到,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52282亿元,同比下降3.5%。这提醒我们,在保持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同时,企业盈利能力仍面临一定压力。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国家正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动能的持续释放,中国工业经济将持续向好,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 10月银行结汇15378亿元人民币:外汇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为我们描绘了我国外汇市场在10月份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10月,银行结汇金额达到15378亿元人民币,而售汇金额为14081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10月份,人民币的结汇规模高于售汇规模,呈现出银行外汇市场净结汇的态势。这通常被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和境内企业、个人对外汇收入结汇的意愿。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2024年1-10月份,银行累计结汇金额达到了134518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金额为141867亿元人民币。虽然前10个月累计售汇略高于结汇,但从10月份的单月数据来看,结汇的增长显示出市场活跃度和外汇资金流动的平衡性。
新媒网跨境认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是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也为广大企业和居民提供了可靠的外汇交易环境。在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慎管理和有效调节下,我国外汇市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了有力支持。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智慧和前瞻性,也为企业和个人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后盾。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Amazon Echo Show 5 (newest model), Smart display with 2x the bass and clearer sound, Charcoal
$ 64.99

Blink Mini 2 (newest model) — Home Security & Pet Camera with HD video, color night view,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and built-in spotlight — 1 camera (White)
$ 3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White)
$ 2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Black)
$ 29.99

Ring Floodlight Cam Wired Plus — Outdoor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motion-activated 1080p HD video and floodlights, (2021 release) White
$ 11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