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巨变!TikTok询盘1元,速揽80%订单!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中国企业如何把握机遇,乘风破浪?从传统外贸到数字跨境,每一次变革都蕴含着新的可能。今天,我们将聚焦外贸获客的演变,从一位资深从业者的视角,探讨在2025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点,如何更好地布局未来。
从零开始:跨界探索与学习之路
回顾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许多从业者的起点都充满了偶然与探索。就如同早年间,一位毕业于数控编程专业的年轻人,机缘巧合下通过电话营销和线下跑业务积累经验,最终因一次偶然机会,进入一家外贸公司,担任技术支持。正是这次跨界尝试,让他的职业生涯轨迹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最初的摸索阶段,最重要的莫过于虚心学习,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成为宝贵的财富。这段经历也深刻地启发我们:在职业道路上,勇于尝试新领域,不断学习,是实现突破的关键。
在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这位从业者进一步认识到寻找“同频人”的重要性。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后,他们以现有工厂为依托,于2009年正式组建了外贸部门。这一步,标志着从个体摸索到团队协作的转变。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团队共同努力,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到了2013年底,尽管业务拆分,但更广阔的视野已然打开——跨境电商的浪潮正悄然兴起。从2010年开始,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成立了独立的跨境电商小团队。
新媒网跨境获悉, 彼时,亚马逊尚未全面普及,而速卖通等平台已率先崭露头角。他从为eBay等平台供货的小部门做起,逐步深入跨境电商领域。这不仅仅是业务模式的转换,更是对未来趋势的坚定预判。这段经历深刻印证了一个道理:找到与自己理念相符、目标一致的伙伴,共同前行,往往能事半功倍,加速实现既定目标。
拥抱变化:从电商爆发到战略转型
时间来到2014年,这位从业者将几乎全部精力投入到跨境电商之中,从选品、拍摄、测试、流量投放,到打包发货,亲力亲为地参与到每一个环节。虽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是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例如产品测试屡次碰壁,难以找到爆款。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他们就开始尝试与海外达人合作。当时的海外达人营销效果显著,带来了一波业务增长小高潮。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竞争日益激烈,原有的策略逐渐失效。他曾在一个速卖通店铺积累了超过40万的粉丝,这在当时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也充分说明了他对外贸私域流量的重视和早期布局。然而,市场变化之快超乎想象,他坦言在面对年轻一代的创新玩法时,一度感到力不从心。最终,他在2020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彻底放弃了跨境电商业务,将所有库存进行了环保回收。这一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拥抱变化”是外贸行业唯一不变的真理。只有不断适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C端思维赋能B端:商业模式的全新探索
在跨境电商业务告一段落后,这位从业者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早在2017年至2018年间,他便开始不断探讨和研究新的项目。2018年底至2019年初,他正式启动了B端业务,并将50%的精力同时投入到B2B和B2C业务中。到了2020年,他更是全面拥抱B端市场。每一次战略调整,在他看来都是最恰当的选择,特别是将过去积累的C端运营思维,应用到B端生意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相比之下,传统的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模式显得相对“粗糙”和“简单”。然而,作为外贸B端业务的基石,国际站是很多企业绕不开的平台。他们也曾从阿里巴巴起步,逐步将业务拓展到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每一次的渠道拓展,都意味着对阶段性成果的总结与提升。实际上,从第二阶段开始,B2B和B2C业务就始终相互交叉进行,并非完全放弃某一方,而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市场重心进行调整。到了第四阶段,他则将B2C业务完全放下,专注于B端市场。
中国外贸的跌宕起伏与时代机遇
中国外贸的腾飞,离不开历史性的转折点。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为中国外贸企业走向全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让无数像我们这样的跨境从业者得以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拳脚。
然而,全球市场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近些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对中国外贸构成了严峻挑战。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例如美国对中国商品不断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给以美国市场为目标的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此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等因素也持续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尽管挑战重重,但也正因如此,新的机遇也随之涌现。
新媒网跨境认为, 外贸人应当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即使年龄增长,也应保持对新事物的研究热情,勇于尝试新的流量获取方式。在公司内部,任何新的获客玩法,都应由核心团队率先实践,直至完全打通,再向全员推广。做外贸18年,对整个商业周期的深刻理解,让人坚信当前的“艰难时刻”并非绝境,而是需要我们多研究、多尝试、多找方法,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外贸获客的三个时代:从广交会到短视频
要理解当下的外贸获客,有必要回顾其发展历程。
外贸1.0时代(2000年以前): 这一时期,互联网尚未普及,国际贸易主要依赖线下模式。交易双方通常通过面对面谈判完成,或由外贸公司充当中介。推广渠道极其有限,广交会是主要的获客途径。首届广交会于1957年举办,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是国家级的盛会。其安保级别极高,通常只有通过特定名额才能进入。
外贸2.0时代(中国加入WTO至2017年): 这一时期,中国外贸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法律法规逐渐完善。许多资深外贸人都曾经历过客户排队下单、询盘邮件堆积如山的盛况,业务员甚至回复不过来。展会上直接成交订单是常态。
这一阶段的获客主要依赖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环球资源(Globalsources)等B2B在线平台,以及广交会和各类国内外专业展会。早期的阿里巴巴还没有广告模式,仅作为中国供应商的展示平台,企业各凭本事运营,获客成本相对较低。当然,展会的成本依然较高。此外,Facebook、Google SEO(搜索引擎优化)和SEM(搜索引擎营销)等数字营销手段也开始在外贸领域崭露头角。
到了2010年,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亚马逊从图书销售拓展到全品类,外贸市场的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获客变得越来越困难,成本也水涨船高。
外贸3.0时代(2019年至今): 尽管没有一个精确的起始点,但通常认为随着大数据广泛应用,外贸3.0时代便已开启。可以将其大致定位在2019年,因为正是从那时起,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大力发展B端市场。
当下外贸3.0时代的获客玩法呈现多元化,包括:
- 广交会、各类专业展会以及国外专业展会: 广交会的影响力依然是外贸风向标,但直接成单的难度加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申请广交会展位门槛较高,需要通过外经贸局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 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等B2B平台: 对于B端外贸而言,阿里巴巴仍然是不可绕过的渠道。从早年的效果显著到如今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想要做好阿里巴巴,需要对平台规则有深入理解,并具备强大的运营和转化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跳出阿里看阿里,避免盲目投入。
- 谷歌推广官方网站(SEO/SEM): 谷歌搜索引擎优化(SEO)是企业长期需要补齐的短板。通过自建官网并持续优化SEO,可以带来稳定的自然流量。
- 各类社交媒体(如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等): 这些平台已成为外贸获客的重要阵地。某公司便以Facebook为主,Instagram为辅,结合阿里巴巴作为背书和收款渠道。他们的策略是公域获客与私域转化相结合。例如,在传动机械行业,他们拥有三个公共主页和一个社群小组。其中一个公共主页拥有约3.5万粉丝,另一个有2.7万粉丝,新开的公共主页则用于直播投放。社群小组也积累了约2.4万名粉丝。
- 以TikTok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被认为是当前外贸获客的重中之重。尽管一些公司从2021年开始尝试拍摄,初期缺乏经验,但效果已经显现。例如,某条在2022年初拍摄的短视频,通过Facebook投放后,带来了大量询盘并成功转化了客户。现在,短视频形式已成为其主要投放素材。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 短视频平台,尤其是TikTok,其询盘效果具有爆发性。一旦某个视频走红,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带来海量询盘。然而,玩转短视频需要极大的耐心,包括内容打磨、创意构思和结构设计。
综合来看,外贸获客的趋势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进行品牌曝光、获取询盘和在线转化;当线上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线下参加国际展会将如虎添翼。在3.0时代,私域流量显得尤为关键。深耕私域,将是确保订单源源不断的重要保障。
当下外贸获客的主流玩法: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制胜
当前,社交媒体已成为许多外贸企业获取客户的主要渠道。在某公司,超过80%的成交客户都来自社交媒体。其玩法也从最初的图文和短视频交叉发布,逐渐转向以短视频为主,特别是Facebook Reels,其增长势头迅猛,成为近期的投放重点。
数据显示,通过投入广告,他们每天能获得数十条询盘,而且询盘点击费用远低于传统平台,一条询盘成本大约在1-5元人民币。尽管Facebook的自然流量相对较少,需要通过主动添加好友、邀请用户、发布动态以及在各类小组中发帖来获取,但其高性价比的获客优势显而易见。
为了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他们还在积极学习和研究Facebook矩阵玩法。调查显示,对于同一关键词,他们加入的小组可能只有100多个,而Facebook上却存在多达4000多个相关小组。这表明他们开发的客户群体仅仅是冰山一角,巨大的市场潜力尚未被挖掘。因此,构建多账号、多小组的矩阵是必然趋势。他们正通过模拟器进行真实试验,探索矩阵玩法的最佳实践。
在社交媒体运营方面,社群(Groups)同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相当于企业的私域流量池,转化率通常非常高。Instagram(Ins)作为Facebook旗下的另一大社交平台,虽然对于专业配件产品来说,粉丝增长速度较慢,但在推广官网、提升品牌调性方面效果显著。许多大型客户都在Ins上塑造品牌形象,因此,Ins也将是未来重点布局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除了获客,外贸的整体布局规划同样关键。例如,当下流行的海外仓模式,同样适用于B端业务。未来,结合海外仓、海外展厅、海外服务团队、本地支付以及当下新兴的获客方式(包括直播),将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外贸生态系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大优势。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Amazon Echo Show 5 (newest model), Smart display with 2x the bass and clearer sound, Charcoal
$ 64.99

Blink Mini 2 (newest model) — Home Security & Pet Camera with HD video, color night view,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and built-in spotlight — 1 camera (White)
$ 3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White)
$ 2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Black)
$ 29.99

Ring Floodlight Cam Wired Plus — Outdoor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motion-activated 1080p HD video and floodlights, (2021 release) White
$ 11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