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大爆炸!亚马逊爆仓等20天,物流成本狂飙40%!
距离年底的电商旺季,已经越来越近了。这原本是跨境卖家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的黄金时期,然而,今年Q4的开局,却给不少人泼了一盆冷水。新媒网跨境获悉,眼下整个跨境电商的物流体系,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多重冲击,从仓库爆仓到港口瘫痪,再到成本激增,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着卖家们的应变能力和抗压极限。
亚马逊仓库告急:爆仓“传染”北美与欧洲
从9月初开始,亚马逊的仓库爆仓潮就像一场“流行病”,从北美地区悄然蔓延开来,很快就波及到了欧洲。直到现在,这种状况依然没有丝毫缓解的迹象。许多仓库都陷入了“预约难、卸货慢、上架迟”的恶性循环,这直接打乱了卖家们原本精心规划的旺季备货节奏,让大家叫苦不迭。
特别是美国的西部地区,成了这次爆仓的“重灾区”。比如,LAX9仓库的预约等待时间已经长达20天,这意味着卖家们需要提前将近三周才能预约到送货的档期,稍有不慎就可能错过最佳销售时机。而ONT8仓库,因为货物堆积如山,拒收率一度飙升到15%,不少卡车拉着满满的货物抵达后,却因为仓库没有库容只能无奈空返,白白浪费了时间和运输成本。LGB8仓库更是频繁出现“跳约”现象,据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反馈,大约有30%的预约会被临时取消,让卖家和物流公司措手不及。更夸张的是SBD3仓库,由于运力不足,已经暂停了第三方派送服务,所有货物都必须转运到LGB4仓库,这无形中又增加了1到2天的配送时间。
别以为只有美西地区情况紧张,美国中东部地区也同样压力山大。TCY2、SBD2等仓库也出现了严重的爆仓,货物从入库到上架的平均时效,已经从常规的2天延长到了6天。而RMN3、SWF1等仓库,卸货等待时间更是超过了10个小时,有些货车司机甚至需要通宵达旦地排队等待。就连加拿大的YYC1仓库,也因为库存饱和暂停了收货,迫使当地的卖家不得不将货物转运到美国境内的仓库,这一下子就让跨境调拨的成本增加了30%。
欧洲的物流网络同样发出了“告急信号”。法国的CDG7和ORY4仓库,由于货物严重积压,部分集装箱甚至被转移到露天场地堆放。这可愁坏了卖家们,毕竟货物在户外风吹雨淋,受潮、损坏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两个仓库的预约系统还一度陷入瘫痪,卖家们连续三天都无法提交送仓申请,而亚马逊官方客服给出的回复也只是“需要等待系统修复,没有明确的时间”,让大家心急如焚。
爆仓背后:多重因素交织
为什么今年旺季,亚马逊的仓库会如此“不堪重负”?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卖家们旺季备货量的同比激增。为了备战“黑五”等促销大节点,很多卖家都卯足了劲儿,提前大量备货。据了解,今年卖家们的备货量同比激增了30%,其中像3C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热门品类,增幅更是超过了50%。短时间内如此大量的货物集中涌入仓库,自然会给仓储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亚马逊自今年5月以来,就开始大幅削减卖家的库容。平均降幅达到了40%到60%,有些中小卖家的库容甚至直接“腰斩”。这种“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仓库的拥堵状况。卖家们既要应对骤增的订单需求,又面临着有限的仓储空间,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进一步放大了矛盾。北美和欧洲的仓库普遍面临着20%到30%的员工缺口。即便在旺季临时招聘了一批员工,但由于他们熟练度不足,分拣、上架的效率也随之下降了30%左右。人手不够,效率降低,货物自然越堆越多。与此同时,库容竞价的门槛也水涨船高。在美国站,即使单仓竞价飙升到十几美金,也常常难以获批;而在欧洲站,部分仓库的竞价甚至突破了1200欧元。这让许多中小卖家陷入了“有货无处存”的窘境,看着爆款商品无法及时入库上架,只能干着急。
除了这些,一些政策和突发事件也让物流难题“雪上加霜”。比如,早前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导致ONT8、LAX9等枢纽仓库一度处于半瘫痪状态,卡车无法正常进出,派送延误了1到2周。今年4月,亚马逊还关闭了德国的GEU3仓库进行维修,这个日均15万件货物的物流缺口,全部转嫁到了GEU2、GEU5等邻近仓库,进一步加剧了这些仓库的拥堵。可以说,每一次小的变动,都可能在整个链条上引发巨大的波澜。
欧洲港口瘫痪:外部“断流”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如果说仓库爆仓是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的“内部梗阻”,那么欧洲港口的罢工潮,则像是在外部引发了一场“断流”。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安特卫普这两大欧洲核心港口,近期相继爆发了严重的劳资纠纷,导致大量船舶滞留,货物严重积压。这让整个北欧地区的供应链面临着严峻的“断链”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危机爆发得更早,而且持续时间更长。从10月5日开始,港口的引航员们就因为薪酬谈判破裂,集体发起了罢工。引航员是引导船舶进出港的关键人员,他们一罢工,船舶就无法正常航行。截至目前,已经有62艘船舶滞留在港口,日常船舶吞吐量从常规的60到80艘锐减到了31艘,降幅超过了60%。为了避免货物进一步延误,一些货主不得不将船舶改道到德国汉堡港或法国勒阿弗尔港。但这些港口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拥堵,这样一来,又额外增加了3到5天的运输时间。
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是欧洲海上贸易的两大重要门户,它们合计承担了欧洲40%的集装箱吞吐量。这次两大港口联合罢工,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国际知名航运公司纷纷发布客户预警,表示这次事件已经“超出合理控制范围”,虽然正在协调应急计划,但供应链中断几乎难以避免。欧洲的内陆运输也受到了波及,德国、法国的卡车司机因为港口货物滞留,空驶率上升了25%,这间接导致了运输成本上涨了15%。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欧洲港口第一次因为罢工陷入混乱。今年6月,比利时引航员就曾参与全国罢工,导致安特卫普-布鲁日港近50艘船舶延误,货运中断超过3天。这种频繁的劳工行动,暴露出欧洲物流网络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脆弱性,也给全球的跨境卖家们敲响了警钟:单一渠道的依赖风险巨大。
而物流危机的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欧美地区,正逐步向亚洲传导。日本、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站点,也相继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日本站,就受到了港口拥堵和海关查验的双重影响。据反映,中国卖家发往日本东京、大阪的货件,平均延误时间已经超过了两周。其中,东京港近期因为进口货物激增,集装箱堆存密度达到了90%,远远超过了70%的安全阈值。这意味着港口几乎饱和,货物难以快速流转。与此同时,日本海关对带电产品、母婴用品的查验率也从10%提升到了30%,清关时间从原来的3天延长到了5到7天。
韩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问题,则更多源于本地化运营的不足。韩国仁川仓因为分拣系统故障,货物上架时效从48小时延长到了72小时。印度孟买仓则因为节假日调度混乱,导致部分货物在仓库外滞留了超过3天,卖家们反馈说,联系客服也无法得到准确的上架时间,只能无奈等待。
旺季成本全面“飙高”,卖家利润空间被挤压
物流危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成本的全面激增。进入10月以来,亚马逊平台和各大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都密集上调了各项费用。再加上滞箱费、查验费等各种隐性支出,新媒网跨境预测,卖家们的物流成本同比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40%,这无疑给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10月15日开始,亚马逊就对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站点正式收取旺季配送费。其中,标准尺寸的商品,每件配送费增加了0.19到0.54美元;而大件商品,涨幅更是达到了1.04到8.21美元,比如一些家具类的大件商品,每单可能需要额外支付8.21美元。这笔费用虽然单看不多,但积少成多,对于出货量大的卖家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与此同时,库存存储费也同步上调。10月到12月这几个月的月度存储费,比非旺季上涨了50%,而那些超龄库存(存放超过270天)的长期存储费,涨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这无疑是在提醒卖家要优化库存管理,避免货物长期滞留。
第三方物流商也不甘落后,纷纷跟进涨价。知名的FedEx快递公司宣布,将进口货件的处理费上调67%,单件货件处理费从3美元涨到了5.01美元。UPS快递则对超大包裹(长+宽+高大于200厘米)加收“需求附加费”,每单额外收取25美元。这些费用虽然是针对特定情况,但对于需要使用这些服务的卖家来说,无疑是额外增加的负担。
海运头程的成本同样居高不下。美西海派(快船)的费用,目前包含燃油附加费已经达到了8.8元/千克,同比上涨了18%。而欧洲航线由于港口罢工的影响,部分货代公司临时加收了“罢工风险费”,每个集装箱需要额外收取500到800美元。这笔风险费,直接体现了供应链中断带来的额外成本。
此外,滞箱费和滞港费也成了卖家们意想不到的“额外负担”。在美国西海岸的港口,滞箱费大约是每天80到100美元,如果货物滞留7天,单个集装箱的滞箱费就可能高达700美元。而在欧洲港口,由于罢工的影响,滞港费更是翻了一倍,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滞港费已经涨到了每天150美元。这些意料之外的费用,往往会让卖家措手不及,严重侵蚀利润。
为了规避亚马逊仓库的爆仓风险,许多卖家不得不转向使用第三方海外仓。但这同样推高了成本。第三方海外仓的仓储费通常比FBA仓高出20%到30%,而且还需要额外支付从海外仓转运到FBA仓的中转费。部分海外仓的中转费达到了每件0.5美元,这进一步挤压了卖家的利润空间。
眼看旺季已经全面开启,这一系列的物流危机,不仅压缩了卖家们的备货时间,更对货物能否按时入仓、按时送达构成了严峻挑战。如果货物不能及时入仓,必然会严重影响旺季的销售业绩。因此,各位卖家朋友们,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防范,制定多样化的物流策略,灵活调整经营重心,千万不要因为物流问题而错失爆单良机。越是困难,越要展现中国卖家的智慧和韧性,化挑战为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q4-chaos-amazon-jam-20-day-wait-cost-up-40.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