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前夕,大卖1亿美金泡汤!32ASIN突被封,关税压顶!

2025-09-06Amazon

Image

七月流火,全球电商圈最受瞩目的年度盛事——亚马逊Prime Day,即将揭开大幕。这场持续四天的购物狂欢,无疑是跨境卖家们冲刺业绩、清仓备货的关键时刻。然而,就在这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中,一些意想不到的波折,也让不少卖家心里直打鼓。新媒网跨境获悉,最近有一位深耕食品类目的大卖,就遭遇了一件让他焦头烂额的麻烦事。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平时业绩斐然的食品大卖,突然收到一封来自亚马逊的邮件和绩效通知。邮件中赫然写道,他旗下有32个ASIN被停用,原因是“这些产品被识别为并非由品牌提供,因此违反了亚马逊的ASIN创建政策。为了保护顾客体验,亚马逊要限制非品牌所有者卖家创建新的品牌ASIN。”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措手不及。

更让他感到委屈和不解的是,他明明就是这些产品的品牌所有者。他向我们强调,自己的品牌已经完成了亚马逊的官方品牌注册,并且按照规定创建了GTIN(全球贸易项目代码)和ASIN(亚马逊标准识别号),甚至拥有独立的品牌官方网站,一切手续合法合规。然而,当他向客服询问具体下架原因时,得到的答复却是,因为他“未获'San Fransisco Bay'品牌许可”。这让他彻底摸不着头脑了,因为他的商品与这个品牌根本没有任何关联,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面对这样的无端指控和ASIN停用,这位大卖的损失可谓是触目惊心。据他估算,这32个被停用的ASIN,涉及的业务价值高达一亿美金!这笔巨大的潜在收益,眼看就要付诸东流。他心急如焚,多方进行申诉,但收效甚微。在无计可施之下,他不得不在卖家论坛上寻求同行的帮助和解决方案。

这件事情在卖家圈子里也引起了广泛讨论。不少卖家认为,这位大卖很可能是遭遇了恶意的跟卖攻击。毕竟,在Prime Day这样的大促前夕,恶意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总有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打击竞争对手。每年这个时候,类似的事件都时有发生,让人防不胜防。

当然,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猜测,这位大卖的经营模式可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制造”,而是采取了某种形式的“重新包装”策略。一位业内人士就表示:“制造业指的是生产产品、包装等等,然后重新包装并以你的品牌销售。或许这位大卖只是把许多大品牌重新包装在一个你定制印刷的盒子里,并花时间挑选要装的产品。这是一个很棒的模式,显然很成功,但并非大多数人认为的制造业,尤其是在食品领域。”这种模式虽然在商业上可能很成功,但在亚马逊平台的严格审核下,有时也容易引发误判。

无论最终原因是什么,这起ASIN停用事件都给所有跨境卖家敲响了警钟:在大促来临之际,合规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亚马逊平台对卖家行为的审核会更加严格,一丝一毫的违规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说起Prime Day,今年的促销活动时间已经确定,将从7月8日持续到7月11日,足足有四天时间。相比去年的两天,这无疑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对于延长活动时间,卖家们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一部分卖家认为,更长的活动时间能让他们有更充足的空间来消耗库存、稳定流量,获得持续性的销售增长。但也有卖家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促销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出现“购物疲劳”,从而削弱活动的爆发力和冲击力,影响最终的销售效果。

除了内部运营的挑战,今年Prime Day还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外部因素,那就是关税问题。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目前消费者对Prime Day最关注的,恰恰是关税带来的价格影响。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24年“网络星期一”以及随后四天的“Cyber 5”假日购物季的表现。当时,由于消费者考虑到通货膨胀导致的价格上涨,在线销售在“网络星期一”之前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许多消费者都在等待“黑色星期五”及其后的周末,希望能抓住更大的折扣。这种等待最终带来了惊人的爆发力,创下了133亿美元的单日电商交易额历史新高,而那一周的“Cyber 5”也创造了新的纪录,在线销售额总计达到了411亿美元。

新媒网跨境预测,2025年的Prime Day很可能会以类似的方式上演。关税带来的价格压力,正悄然改变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预期。根据外媒“Digital Commerce 360”和“Bizrate Insights”在2025年5月针对在线消费者进行的一项关税调查显示,有27.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由于新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已经迫使他们不得不寻找更便宜的产品替代品。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空前提高,对折扣的需求也更为强烈。

另一家研究公司“Numerator”在今年6月份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有32%的消费者表示,正是由于关税的影响,他们正在推迟购买非必需品或大件商品。这种消费行为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亚马逊以及其他依赖Prime Day的零售商,在促销期间面临巨大的“需求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意愿,但因为价格因素而选择观望,一旦出现大幅折扣,则可能迎来集中爆发。

站在卖家角度,关税问题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和深远。早在今年4月,就在卖家们决定是否参与Prime Day的截止日期(5月23日)到来之前,外媒路透社就曾报道称,关税问题已经对卖家参与亚马逊Prime Day造成了一些阻碍。

首先,从以美国特朗普总统新关税目标国家进口商品所产生的新增成本,无疑会增加卖家的运营开支。这些成本上涨,反过来又会使得大幅折扣对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的卖家失去吸引力。毕竟,谁也不愿意做亏本买卖。此外,如果这些卖家还不确定今年剩余时间关税相关的总成本到底有多少,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参加2025年的Prime Day,以规避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回顾去年Prime Day,全球消费额创下了历史新纪录。然而,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2025年能否继续刷新纪录,目前看来仍是一个未知数。根据在线优惠券搜索网站RetailMeNot在今年6月份发布的调查数据,个人购物者预计在今年的Prime Day活动期间平均消费430美元。根据RetailMeNot以往的调查结果,这一总消费额将比去年减少38美元。这表明,消费者在支出方面变得更加谨慎,也预示着今年的Prime Day,对于卖家而言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场硬仗。

眼下,Prime Day已近在咫尺。对于每一位跨境卖家来说,一方面要确保合规运营,即使不幸遭遇误判,也要积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申诉,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更要积极主动地调整运营策略,包括精准备货、优化广告投放等,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祝愿所有跨境卖家朋友,都能在今年的Prime Day中乘风破浪,最终实现业绩长虹,订单爆满!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rime-day-100m-seller-loss-32-asin-ban-tariff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马逊Prime Day临近,卖家面临ASIN因品牌问题被停用,损失巨大。Prime Day促销延长至四天,关税问题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或导致需求集中爆发。卖家需合规经营,调整策略,应对市场挑战,争取业绩增长。新媒网跨境关注海外淘金精准资讯。
发布于 2025-09-06
查看人数 17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