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起!跨境物流涨价,小包裹多0.10镑,利润恐归零!

2025-09-12eMAG

Image

又到了跨境电商卖家们既期待又忐忑的时刻了!假日旺季,本该是卖家们摩拳擦掌、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一年中的大部分销售额和利润,都指望着这几个月来冲刺。然而,就在大家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抢占市场份额时,一则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宁静的夜空,让不少卖家心头一紧:跨境电商平台在假日运输高峰期间,物流费用又要上调了!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近期这份关于跨境物流费用的调整通知,再次牵动了无数卖家的心弦,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旺季,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硬仗。

这次费用调整的周期从今年10月15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026年1月14日,可以说完整覆盖了包括“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以及圣诞节在内的所有关键销售节点。这意味着,从今年深秋到明年年初,跨境卖家在多个核心市场,如大洋彼岸的美国、北部的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德国,都将面临更高的物流成本。不仅是常规的FBA(亚马逊物流)服务,连远程配送、MCF(多渠道配送)乃至Prime会员服务相关的物流费用也无一幸免。对于广大的中小卖家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成本压力一下子变得前所未有的显著。

深入到具体的调整细节,我们可以看到这次费用的上调是按站点、商品尺寸和品类进行精细化划分的,旨在更精准地反映物流运营成本的波动。

在欧洲市场,例如英国站,小包裹和标准包裹的每件物流费将增加0.10英镑,而大型包裹则增加0.05英镑。别看这区区几便士、几毛钱,对于那些“薄利多销”的卖家来说,在数以万计的销量面前,这笔累积起来的额外开支将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同样在欧洲大陆的德国站,小包裹和标准包裹的每件费用将上调0.12欧元,大型包裹则增加0.06欧元。虽然汇率不同,但影响的逻辑是相通的。

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其调整幅度更是牵动着无数中国卖家的神经。非服装类的小件标准尺寸商品,物流费将上涨到3.25美元,大件商品则升至3.92美元。而服装类商品,由于其特殊的包装和处理要求,小件费用将从3.27美元提升至3.50美元,大件商品则从4.25美元上涨到4.56美元。甚至连带有特殊处理要求的危险品,例如小型标准尺寸的商品,费用也从4.03美元涨至4.37美元。每一项增幅,都意味着卖家要从原本就有限的利润空间里,再挤出一部分来。

至于北美的加拿大和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站点,这次FBA附加费的增幅与去年基本持平,小件商品增加0.19美元,大件商品增加0.33美元。虽然数字看似没有美国市场那么“触目惊心”,但对于这两个市场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卖家而言,每一分钱的增加都值得仔细考量。

这里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也是平台特别强调的:所谓的“大型包裹”,是指单边长度超过1.2米,或者体积超过2.7万立方厘米的商品。卖家在打包和尺寸测量上一定要精准,避免因为尺寸超标而被划入“大型包裹”范畴,产生额外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此次计费将以商品发货时间为准。这意味着,即使你的订单是在10月15日之前就已经生成,但只要实际发货时间在10月15日之后,就必须支付这笔上调后的附加费。卖家们无法再通过“提前接单”的方式来规避涨价,这堵住了之前一些卖家可能利用的时间差,也让整个调整变得更加“一刀切”。

这笔看似不多的物流费用上涨,实际上却像一块重石,直接压在了卖家的利润空间上。对于不同类型的卖家,其影响的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当其冲的,是那些主营低价小商品的卖家。这类商品的特点是价格敏感、利润微薄,通常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例如,在欧洲市场,一件售价在10欧元左右的小商品,如果物流费再增加0.10欧元,这部分费用可能就占据了单件商品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利润空间,在这次调整后可能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导致部分走量款的商品每月利润严重缩水,最终不得不面临亏损的尴尬局面。对于这类卖家而言,每一分钱的成本波动都可能影响其生存空间,这次涨价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其次,对于销售高价大件商品的卖家,例如家具、大型户外用品等,虽然其商品的利润率相对较高,看似对单件物流费的上涨不那么敏感,但只要出货量上去了,这笔额外的支出同样会累积成一笔不小的数目。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月出货几百件甚至上千件大型商品,每件增加0.05英镑或0.06欧元,甚至0.33美元,最终累计起来的额外成本也将对整体盈利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大件卖家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这笔账同样需要精打细算。

面对这样的成本压力,许多卖家开始陷入两难境地。是选择不提价,自己默默消化掉上涨的成本,眼睁睁看着利润缩水?还是选择提升商品价格,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又担心因此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销量下滑?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空前提高,稍微提价就可能让消费者转向其他选择。这是一个需要反复权衡和博弈的战略难题。

新媒网跨境认为,面对这种变化,卖家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清晰的战略蓝图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这不仅仅是关于物流费用的计算问题,更是一次对卖家综合成本控制能力的全面考验。如何才能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抓出任何可以省钱的机会,从而在即将到来的旺季中占据有利位置,这需要卖家具备极高的运营智慧和抗风险能力。只有灵活应对政策变化,才能舒舒服服地拿捏住这次旺季,化挑战为机遇。

在这种大背景下,主动出击,提前部署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有远见的卖家已经开始行动,他们的应对策略或许能给其他正在踌躇的同行们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是“提前备货锁成本”的策略。在10月15日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之前,将预计在旺季期间销售的八成甚至更多的库存,提前运入跨境电商平台的仓库。这样做的好处是,这批商品将按照旧的物流费用标准进行计费,避免了涨价带来的额外成本。当然,提前入仓也意味着前期可能会增加一笔仓储费用。然而,在经过详细的成本核算后,许多卖家发现,相比于旺季期间上涨的附加费,提前支付的仓储费往往更加划算。这考验的是卖家的资金周转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预测能力,是一场用资金和时间来换取成本优势的“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其次,是“优化产品结构”的智慧选择。既然部分低利润商品在物流费上涨后可能面临亏损风险,那么卖家就需要果断地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梳理和调整。那些单件利润低于1欧元或类似门槛的SKU,或许就需要考虑暂时下架或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此同时,卖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资金和资源,投入到高毛利或受附加费影响较小的品类中。这不仅是为了在短期内止损,更是为了优化企业的盈利结构,提升整体的抗风险能力。这要求卖家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找到真正有竞争力和盈利潜力的产品。

再者,是“拓展外部渠道”的多元化布局。面对单一平台费用政策的调整,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就会凸显。一些卖家开始积极尝试利用第三方海外仓进行“一件代发”服务。通过海外仓,卖家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物流成本,避免平台涨价带来的直接冲击,同时也能提升配送时效,改善用户体验。此外,搭建独立的电商网站(独立站)也成为一种趋势。独立站能够让卖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不受平台政策的过度限制,能够更自由地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从而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有效绕开平台费率控制。这需要卖家投入更多的营销和技术资源,但从长远来看,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成本管理绝非一蹴而就,更不是只盯着某一个环节。从仓储到物流,从营销到支付,从人员到技术,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优化的空间。寻求多方位的成本优化,是每一位跨境卖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必须深耕的“内功”。只有将精细化运营做到极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新媒网跨境一直倡导的,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磨砺,更是一次成长。面对物流费用的上涨,中国跨境卖家们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与智慧。我们坚信,凭借着中国卖家一贯的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定能将这次的挑战转化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宝贵机遇,乘风破浪,在2025年下半年的假日旺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实现新的突破与辉煌!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oct-15-fees-jump-profits-hit-hard.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跨境电商平台假日旺季物流费用上涨,10月15日起生效至2026年1月14日。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市场FBA、远程配送等费用均受影响。卖家需应对成本压力,可提前备货、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外部渠道等方式应对。新媒网跨境建议卖家灵活应对,抓住旺季机遇。
发布于 2025-09-12
查看人数 6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