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疯抢!“比爱马仕还难买”,中国IP爆火全球!
你知道吗?最近全球的年轻人,尤其是咱们国内的潮玩爱好者,都在为一只小小的毛绒玩具而疯狂。这只玩具,被大家戏称为“比爱马仕还难买”,它的市场价格更是从几百元一路飙升,有的甚至被炒到了一万多元人民币!是不是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这可不是普通的玩偶,它就是由咱们中国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先生倾力打造的人气IP——Labubu。
提起Labubu,你脑海中可能立刻浮现出它那标志性的“小怪兽”形象:尖尖的牙齿,调皮的眼神,还有那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它既可爱又带着一丝古怪,巧妙地打破了传统“萌系”潮玩的固有框架,辨识度高得让人过目不忘。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就在今年4月24日,泡泡玛特旗下的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系列“前方高能”全球同步发售。当天,这股“高能”的热浪迅速席卷美国市场,泡泡玛特的应用软件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的单日排名,竟然飙升了114位,直接冲进了免费应用总榜的第四名!这足以说明Labubu在海外市场掀起的巨大波澜。
网络上,一句“我买爱马仕不是为了包,是为了给Labubu找个体面的家”的调侃,更是形象地描绘了Labubu眼下火爆出圈的盛况。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件潮流玩具,更是一种现象级文化符号,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年轻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消费观念。
01 社交媒体的“助燃剂”与明星的“带货力”
Labubu的火爆,绝非偶然。它是一场精心布局与文化共鸣的完美结合。
(一)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让Labubu成为“话题王”
在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无疑是品牌传播的“助燃剂”。我们看到,在海外各大社交平台,比如Instagram和TikTok上,与“#Labubu”相关的热门话题下,涌现出大量的用户分享内容。大家争相展示自己的开箱瞬间,有的还发挥创意,对Labubu进行个性化改造,甚至为它们设计各种有趣的场景摄影。特别是那些稀有的隐藏款,比如备受追捧的“山椒鱼”和“草莓脆饼”,更是激发了人们强烈的猎奇心理和分享炫耀的欲望。这种“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氛围,让Labubu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Labubu独特的“怪异”造型,本身就自带话题属性。它不像一些传统IP那样追求绝对的“完美无瑕”,反而带着一点点不羁和个性,这恰恰迎合了年轻人的叛逆心理和对独特性的追求。网友们纷纷主动创作“LABUBU迷惑行为”表情包,分享改造视频——比如给Labubu穿上酷炫的皮衣,或者给它画上潮流的纹身。这些充满想象力的二次创作,不仅让Labubu的形象更加多元和生动,也进一步扩大了它的破圈效应,让更多圈外的人关注到这个新潮的玩偶。
值得一提的是,新媒网跨境获悉,TikTok Shop作为Labubu第三代新品在美国市场的线上首发平台,在这次成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新品直播间,仅仅两万只Labubu新品甫一开售,便迅速吸引了高达9.5万人同时在线疯抢。这种现象级的抢购热潮,使得所有库存瞬间告罄,再一次证明了Labubu在全球市场特别是年轻群体中的巨大号召力。
这位业内人士还提到,其实早在2021年,他就已经接触到泡泡玛特的出海团队了。在那个时候,许多人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TikTok这个平台在国际营销方面所蕴含的巨大影响力,而泡泡玛特的出海团队却早已独具慧眼,早早地便在TikTok上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和深耕。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Labubu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耀眼成绩,绝非一蹴而就的偶然,它正是泡泡玛特团队当年精准预判市场趋势、持续努力耕耘的沉淀与结果。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化布局上的敏锐洞察力,也为其他希望“走出去”的国内IP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明星的亲身“带货”,让Labubu晋升“潮流符号”
在当下,明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一个潮流单品得到明星们的青睐,往往意味着它将迅速引爆流行。Labubu的走红,也得益于全球众多明星的“无形带货”。
我们看到,像美国歌手Billie Eilish(碧梨)、韩国人气男团BTS(防弹少年团)的成员们,都曾在各自的社交平台上晒出过与Labubu的合影或收藏。日本著名艺术家奈良美智先生,也被媒体拍到收藏了Labubu的玩偶。这些国际巨星和艺术家的亲身示范,无疑为Labubu增添了强大的光环,让它在无形中获得了“潮流符号”的身份认证。
此外,韩国女团BLACKPINK的泰国成员Lisa,也曾亲自开箱Labubu,甚至将自己路易威登(LV)手袋上的配件换成了小小的Labubu玩偶,这种个性化的搭配方式迅速引发了时尚圈的热议。而在国内,我们熟悉的中国女演员鞠婧祎也曾晒出与Labubu的可爱自拍照,进一步将这股潮流带到了国内的粉丝群体中。
当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明星们都纷纷为Labubu“打Call”时,它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玩具,而是成为了连接时尚、艺术和年轻文化的桥梁。它传递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态度和生活方式,让消费者在购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与潮流文化同频共振的愉悦感。这种由上至下的影响力,配合社交媒体的自下而上的传播,共同构筑了Labubu强大的市场渗透力。
02 “丑萌”美学深入人心,成为年轻人个性宣言
关于Labubu,最大的争议或许就是那句——“Labubu长得这么‘吃藕’,为什么还有人喜欢?”。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不完美”的形象,让它在传统的审美框架外,撕开了一条全新的赛道。当大多数IP还在追求“人畜无害”的温和可爱时,Labubu却以一种“有攻击性的治愈感”,俘获了当代年轻人的心。毕竟,这一代年轻人,正有着追求个性、不拘一格的“叛逆心理”。
(一)新一代的个性宣言:打破常规,拥抱“暗黑可爱”
Labubu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与其他IP形象的“与众不同”。它以独特的“暗黑可爱”(Creepy Cute)特质,巧妙地填补了市场空白。Labubu尖锐的牙齿、椭圆的眼神,甚至略带“邪气”的表情,都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这种反差,不仅能够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拒绝了审美疲劳,让人们在看惯了千篇一律的“萌”之后,眼前一亮。
更深层次地看,Labubu的这种形象,也成为了当代大多数年轻人情绪投射的一个出口。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年轻人往往面临着多重挑战,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Labubu“不完美”的形象,反而更接近真实的人性——它既可以天真烂漫,又带着一丝狡黠和古灵精怪。这不正像极了当代年轻人“摆烂中带点努力”、“佛系中带点坚持”的生活状态吗?这种高度的共鸣,让Labubu不仅仅是一个玩偶,更是一个理解和陪伴他们的小伙伴,一个可以无声诉说情绪的载体。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不完美也是可以被接纳和欣赏的。
(二)心理学机制下的身份标签:收藏即是社交资本
在Labubu的世界里,收藏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建立圈层地位的心理机制。用户通过努力收藏那些稀有的款式,比如珍贵的“骷髅LABUBU”,不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个玩偶,更是为了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建立起一种独特的身份认同和地位。
这种现象在二手市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Labubu在二级市场上的溢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它更像是一场社交资本的竞赛——谁能抢到更难得的款式,谁就能在“潮玩圈”里拥有更高的“圈内影响力”。这是一种独特的社交货币,通过收藏来彰显品味、财力和人脉。当一个年轻人展示出他费尽心思才抢到的稀有Labubu时,他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来自同好圈子的认可和羡慕,这极大地增强了他的社交自信和归属感。这种心理层面的满足感,是Labubu能够持续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
当年轻人通过制作Labubu的视频,或者分享他们的收藏,来表达“我懂这种怪诞美”的时候,消费行为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购物,它升华成为了一种深层次的心理认同。Labubu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正是因为其在差异性、情感共鸣与社交赋能这三重关键因素上,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让我们再次审视Labubu在TikTok上创造的数据奇迹:关于#Labubu的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了惊人的23亿次!而在其新品首发当天,仅在美国地区,相关话题的增量就达到了480万。更令人振奋的是,用户自发创作的二次创作视频数量,已经超过了86万条。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它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中国原创IP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凭借独特的魅力,实现了病毒式的传播和现象级的成功。这何尝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一次振奋人心的成功出海呢?
新媒网跨境认为,Labubu的成功,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品牌和IP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巨大潜力。它证明了只要找准文化切入点,深挖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并善用现代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中国制造和中国创意完全有能力征服全球市场,赢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我们坚信,随着Labubu的成功案例树立起新的标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内IP,勇敢地踏上出海的征程。它们将带着我们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走向世界,给海外的朋友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小震撼”,让世界看到中国IP的无限魅力和蓬勃生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