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 Max断流!800元买号,90%血本无归!
近来,电商江湖的风向变了,尤其是海外的短视频带货平台,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广告投放(ADS)到GMV Max的全面升级。这本应是件好事,预示着平台智能化运营能力的提升,然而,对于许多刚入局的商家,特别是那些带着全新商品和视频内容准备大展拳脚的朋友们来说,却发现了一个让人头疼的现实:冷启动变得异常艰难。
初入GMV Max这个新赛道,很多商家都反映,新产品、新短视频内容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流量。这就像你在一个全新的集市上摆摊,虽然商品琳琅满目,但顾客似乎都绕开了你的小铺,让你心里直犯嘀咕。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种冷启动的困境,其核心原因在于“数据资产”的缺失。当一个店铺或商品链接刚刚上线,它在平台眼中几乎就是一张白纸。过去没有成交记录,没有用户互动数据,更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群画像。GMV Max这样的智能投放工具,在缺乏这些历史模型和数据参考的情况下,就如同一个没有航海图的船只,只能在茫茫大海中“乱跑”。
平台当然会给予一些初步的测试流量,毕竟它也希望新商家能成长起来。然而,如果这些流量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商家设定的投入产出比(ROI)要求,或者无法有效促成足够的转化成交,那么平台算法就会认为这条链接“潜力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的模型构建。紧接着,流量的闸门便会缓缓关闭,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商品如同被“断流”了一般,陷入了无声的沉寂。所以,GMV Max冷启动难,症结就在于它需要数据来“建模”,而你的新商品恰恰缺少这份“履历”。
面对这样的挑战,破解之道并非无迹可循。新媒网跨境认为,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归到内容的本质,多做“种草”型内容。所谓“种草”,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下,就是通过高质量、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在消费者心中埋下兴趣的种子,让他们对你的产品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展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分享,一种情感的连接。
你需要先通过自然流量来铺垫市场,积累初步的用户数据和人群资产。这意味着你不能仅仅依赖付费推广,而要将重心放在内容创作上。优质的原创短视频素材,是吸引眼球、获取自然流量的关键。这些内容可以是对产品功能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是真实使用场景的展示,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它们的目的,是让潜在消费者在不经意间被你的产品所吸引,从而主动点击、了解、乃至购买。
在内容铺设上,矩阵化操作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堆叠,更是内容形式、风格、发布渠道上的多样化尝试。你可以利用官方账号来维护品牌形象,发布权威信息;同时,再辅以渠道账号,通过不同的内容侧重点,触达更广泛的人群。比如,一个账号专注于产品测评,另一个账号则可能聚焦于使用技巧分享,再或者,一个账号主打幽默段子,巧妙融入产品卖点。
然而,对于新开的店铺而言,往往只能拥有一个官方账号和一个渠道账号,账号资源显得捉襟见肘。这时候,一些商家可能会琢磨,能不能用达人号或者橱窗号,自己给自己带货呢?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听起来似乎很有吸引力,能省去寻找达人的费用,也能更好地掌控内容。
从理论上讲,自己当达人给自己的店铺带货,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条路也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这类达人号被封禁、橱窗功能被移除,甚至回款出现问题的风险都相对较高。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平台对账号行为的监管趋严,也可能是账号本身存在隐患。而且,获取一个基本的橱窗号,其市场价格往往不菲,起步价就可能高达800元人民币。
买号这事儿,就像是逛超市购物,同样是商品,价格差异却能天壤之别。影响一个账号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粉丝数量、粉丝性别比例、粉丝所在地区的分布,以及这个账号之前发布过哪些类型的视频。专业卖号的人会提供详细的清单,让你能够看到账号的各项“体检数据”。比如,有些账号可能因为发布过大量宗教主题的视频(比如“耶稣视频”)而快速涨粉,这类“耶稣号”通常价格比较便宜,但其粉丝的垂直度与购买力往往不高。而如果一个账号是靠发布垂直带货内容起家,积累了精准的潜在消费人群,那它的价格自然会高出一截。这种买卖账号的行为,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链条。
市场上常见的橱窗号,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第一种是“报白号”,这类账号最为稀有,价格也最昂贵。它们通常是由MCN机构或平台的官方合作伙伴(TAP)直接向平台报备,通过“白名单”机制获得的。这类账号即使是零粉丝也能开通橱窗功能,可塑性极强,就像一张白纸,任由商家去描绘自己的品牌故事。但正因为稀有和纯净,它们的数量非常少,价格也高得令人咋舌。
第二种是“本土号”,这种号的本质是盗取当地居民的账号。这类账号风险极高,强烈不建议购买。因为原账号主人随时可能发现并找回自己的账号,一旦被找回,你投入的所有努力和资金都将付诸东流。这种行为不仅违规,更可能涉及法律风险。
第三种是“国产自然流号”,这是市场上数量最多的一种。它们通常是由国内的工作室通过批量化操作生产出来的。有些工作室会专门发布带货类的垂直视频来“起号”,这类账号的粉丝相对精准,价格也稍高。而另一些工作室为了快速涨粉开橱窗,则会批量发布一些容易引发关注的内容,比如前文提到的“耶稣视频”或者美女视频。这类账号虽然便宜,但其粉丝构成复杂,商业价值较低。
第四种是“刷粉号”,这类账号是纯粹的欺骗。它们通过非法手段,比如软件刷量,虚假增加粉丝数量。这种账号的粉丝基本都是僵尸粉,没有任何互动和购买能力,完全是用来蒙骗买家的。一旦你购买了这种号,就等同于把钱扔进了水里,所以这类账号可以直接忽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耶稣号”或“美女号”这类账号。它们虽然能依靠特定的、容易吸引眼球的内容快速吸粉,并因此开通橱窗,但由于其粉丝标签混乱,与电商购物的关联度极低,账号的整体质量非常差。更关键的是,这类账号在未来面临违规处罚、甚至被永久封禁的风险极高。平台算法越来越智能,对于这类通过非正常渠道积累的粉丝,识别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还有一种“投流号”,顾名思义,这类账号的粉丝主要是通过投放广告(类似于国内的“抖+”)硬拉起来的。虽然粉丝数量可能不少,但由于这些粉丝是被动获取,缺乏主动的兴趣和粘性,其粉丝质量往往极差,和“刷粉号”的价值相差无几。对于希望通过内容带货的商家来说,这类账号的价值也几乎为零。
所以,如果要考虑购买账号,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选择还是“国产自然流号”。然而,即使是这类相对“主流”的账号,其整体风险仍然非常大。根据市场反馈和行业经验,这类账号被平台下架橱窗功能或被直接封禁的概率平均在50%以上。而在某些平台政策收紧的特殊时期,这个风险甚至可能飙升到90%!这意味着你投入800元购买一个账号,很可能实际的“成本”要按照1600元甚至更高来计算,因为它随时可能“打水漂”。除非你拥有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大量的试错资金,否则,新媒网跨境并不建议你轻易尝试这种方式。
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商家来说,最稳妥、也最可持续的建议,依然是踏踏实实地利用好你手中的官方账号和渠道账号。在冷启动阶段,这两个账号基本能够满足你的需求。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高质量的“种草”内容,围绕产品特性和目标用户痛点,持续输出有价值的短视频。例如,可以制作详细的产品测评,展示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或者通过有趣的剧情故事,巧妙地植入产品卖点。记住,内容为王,质量是基础。
当你通过官方账号和渠道账号,坚持发布优质内容,并不断优化投放策略后,一旦店铺能够快速“过新手村”,也就是达到平台设定的某些活跃度、成交量或好评率等门槛,那么恭喜你,平台就会解锁更多的权益。通常情况下,通过新手期后,你就能额外开通四个渠道账号。一个官方账号加上四个渠道账号,总共五个账号的矩阵,这对于初期的内容铺设和流量获取来说,已经完全足够,甚至能让你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与其冒险走捷径,不如脚踏实地,用优质的内容去赢得平台的认可和用户的信任。在日趋激烈的跨境电商赛道上,只有坚持正向、合规的运营模式,才能走得更远,实现真正的长期盈利。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