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大地震!3月6轮审查,千万货款被冻,血亏到家!

2025-09-14Amazon

Image

最近这几个月,跨境圈子里恐怕最常听到的就是“审查”两个字了。以往那种‘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牵动着无数卖家的心。

新媒网跨境获悉,仅在最近三个月,亚马逊平台就至少进行了六轮大规模的账号合规审查,每次都卷入不少无辜或有意的店铺。和过去零星的封号事件相比,从今年八月开始的这波整治,无疑是来势汹汹,覆盖面之广,影响之深远,让许多卖家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等主流站点,几乎没有谁能在这场‘大考’中置身事外。

从我们收集到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店铺‘中招’的原因,都集中在几个老生常谈,却又极其容易踩雷的区域。

首先是刷单测评,这个曾被一些卖家视为‘快速起量’的捷径,如今已成为平台严打的重灾区。想想看,虚假的销量和评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平台对此零容忍,也是情理之中。诚信经营,踏实服务,才是赢得用户口碑和市场认可的长久之道。

其次是账号关联,这就像是平台的‘天网’,一旦系统判定多个店铺属于同一个主体操作,就会触发警报。平台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有卖家通过多账号来规避规则、重复铺货,或是进行不正当竞争。一旦被关联,后果往往是多个账号一起遭殃,多年的心血可能瞬间化为泡影。因此,严格管理好自己的店铺信息,避免任何可能引发关联的因素,是每位卖家必须牢记的准则。

再者,库存管理看似小事,实则牵涉到物流效率和买家体验。比如库存数据不准确、长时间滞销导致库容占用、或者FBA配送过程中出现问题,都可能被视为不合规行为,影响店铺的正常运营甚至健康度评估。精细化运作,提升运营效率,是避免这类风险的关键。

然而,最让卖家们防不胜防的,恐怕还是那‘无孔不入’的关键词滥用问题。许多店铺正是因为在Listing里不经意间触碰了这些雷区,才被平台无情地处罚。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产品是手机壳,却在描述中硬要塞入‘适用于智能手表’之类的词语,即便消费者不会真的误解,平台系统也会将其识别为跨类目关键词滥用。这种行为不仅容易误导消费者,也扰乱了平台的分类秩序,直接触碰了平台的底线,触发封号机制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提示我们,产品描述必须准确无误,实事求是。

侵权问题也层出不穷,很多卖家在产品描述中不经意间就踩了雷。比如为了突出自己产品的优势,去直接比较竞争对手的产品,甚至提及其他品牌名称,这种做法都是平台明令禁止的。更隐蔽的是,有些词汇在中英文含义上可能相同,但已经被注册为特定品牌的商标,像我们熟悉的‘HULA HOOP’(呼啦圈)或者‘Frisbee’(飞盘),这些看似普通的词汇,一旦被误用,就可能构成侵权,导致账号被处罚。这提醒我们,在海外经营,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必须时刻在线,对任何可能涉及商标、版权的词语和图片都要格外谨慎。尊重知识产权,是现代商业文明的基本要求。

此外,亚马逊还有几类‘高压敏感词’,几乎是平台算法的‘一触即发’。平台会像扫描仪一样,无差别地批量审查Listing的标题、五点描述、A+页面,甚至连后台的搜索词都不会放过。比如,现在是202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还没有正式发布iPhone 17,如果某个手机配件卖家却在Listing里写上‘适配iPhone 17’,这无疑会被平台判定为虚假宣传,轻则下架产品,重则直接导致账号停用,得不偿失。我们的产品必须实事求是,避免任何夸大或虚假的宣传。

还有像‘Free’(免费)、‘限时优惠’、‘终身保修’这类营销词,虽然在某些市场环境下很常见,但在亚马逊这样对合规性要求极高的平台,这些词语很容易被视为过度承诺或具有误导性,从而引发合规风险。平台希望营造一个透明、可信赖的购物环境,所以对于这类可能引发争议的表述,卖家们最好还是谨慎使用,或者用更严谨的方式进行描述。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看似无害的第一人称表述,例如‘我们’或‘Our’,也可能成为雷区。平台客服明确表示,这种表达方式很容易被买家误认为是亚马逊官方发声,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合规难题。这足见平台对卖家言行举止的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账号的安全性。

更让广大卖家感到心寒的是,亚马逊的审查机制往往是‘系统自动扫描+人工复核’的双重保险,而且完全不提前预警。一旦被判定违规,卖家几乎没有缓冲时间,产品直接被下架,账号则可能被立刻封停。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让许多卖家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关键在于,每一次违规记录都会像‘黑历史’一样,永久性地留在账号档案里,严重影响账号的健康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后续的申诉之路更是漫长而艰辛,卖家需要准备采购凭证、品牌授权书等一系列繁琐的证明材料,更要撰写详细且具有说服力的整改计划。即便如此,申诉周期通常也要1到3个月,而且不少卖家申诉两三次都未能成功,最终只能无奈放弃经营多年的账号,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令人惋惜。

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有经验的卖家都把合规经营放在了首位。他们会定期对店铺内的所有Listing进行拉网式排查,包括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老产品、甚至已经停售的产品都不放过。而对于即将上架的新品,更是要进行严格的敏感词检测,确保万无一失,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种严谨细致的态度,正是我们在跨境电商领域长久发展所需要的。

放眼全球跨境电商平台,这股‘审查风’并非亚马逊独有。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近期其他跨境平台也纷纷收紧了合规审查的缰绳,不少中国卖家同样深陷其中,苦不堪言。这说明,合规化已成为全球电商发展的普遍趋势。

比如,风头正劲的TikTok Shop美区,前段时间就上演了一出‘大清洗’。数百家中国卖家店铺在一夜之间被突然封停。有个卖家就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原本有1.2万美金的货款被平台冻结,要等足足90天才能提现。更让他心痛的是,之前垫付的物流费和仓储费加起来快2万,这笔钱算是打了水漂,直接血亏。而他被封店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同一个IP地址登录了三个店铺,被平台判定为账号关联。这再次印证了平台对‘关联’行为的零容忍。这警示我们,任何平台都对多账号操作保持高度警惕,规范使用是保护自己权益的唯一途径。

再看TEMU平台,它则将目光聚焦在卖家注册信息的真实性上。那些依靠‘资料店’快速起量的卖家,这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位在TEMU上经营半年的卖家,好不容易才把投流搞得有声有色,却突然收到通知,账号因为‘注册信息存疑’被冻结,辛辛苦苦赚来的30万资金也被卡住,无法提现。申诉过程更是让人崩溃,平台要求法人必须手持身份证录制视频,同时还得同步打开谷歌地图定位到公司办公地,并且稍微有点模糊或不符就会被判定不合格。这位卖家来回录了五次,最终还是未能通过,只能眼睁睁看着心血白费。与此同时,TEMU还悄然提高了保证金,部分半托管卖家的保证金从1万涨到了3万,而德国站个别热门类目甚至达到了7万。对于中小卖家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资金压力巨大。这体现了平台对卖家身份真实性的极高要求,也说明了市场准入门槛正在不断提高。

而远在俄罗斯的Ozon平台也没闲着,前段时间竟然一夜之间下架了上万条中国商品链接。一个主要经营3C配件的中国卖家,就遭遇了全部100多条链接被停用的惨状。平台给出的理由是‘无法提供商标注册证书’。这再次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贸易中,品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忽视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这提醒我们在布局国际市场时,必须提前做好知识产权的注册和保护工作。

不仅如此,包括eBay、速卖通等在内的其他老牌跨境电商平台,也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封控和审查力度,从产品质量到物流时效,从消费者投诉处理到知识产权保护,几乎涵盖了电商运营的方方面面。这清晰地表明,这波全球性的合规浪潮,绝非偶然,而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可持续的电商生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让真正用心经营的卖家能够脱颖而出。

新媒网跨境认为,现在跨境电商行业早已告别了那个‘随便上架就能赚钱’的‘野蛮生长’时代。无论是亚马逊、TikTok Shop,还是TEMU、Ozon,抑或是其他任何平台,合规经营都已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生存发展的基石。只有秉持着积极、负责的态度,我们的跨境事业才能行稳致远。

尤其是在临近年末旺季,各大平台即将迎来流量高峰的关键时刻,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账号出了问题,那不仅意味着之前的投入和努力将付诸东流,更可能错过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机遇。所以,跨境卖家们,是时候将目光从短期利益转向长期发展,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和合规了。

只有坚守诚信、合规经营的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基业长青。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共同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ross-border-shake-6-audits-funds-frozen-los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近几个月亚马逊平台频繁进行账号合规审查,刷单、账号关联、库存管理不当、关键词滥用和侵权等问题是审查重点。其他跨境电商平台如TikTok Shop、TEMU和Ozon也收紧了合规审查。合规经营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布于 2025-09-14
查看人数 20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