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cker Barrel品牌翻车!11.20股东大会高管“生死劫”!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瞬息万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尤其在品牌管理和公司治理领域,如何平衡创新与传承、满足股东期望与坚守企业核心价值,成为众多公司不得不深思的议题。近年来,股东积极主义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愈发显著,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对上市公司的战略方向、管理层表现乃至品牌定位施加影响。这种现象不仅考验着公司的应变能力,也为我们观察西方企业运营模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家美国餐饮连锁品牌的案例,深入探讨股东积极主义背景下的公司治理与品牌发展。
位于美国的餐饮连锁品牌Cracker Barrel最近便陷入了一场由激进投资者主导的争议旋涡。据悉,美国投资者Sardar Biglari正大力推进一项行动,呼吁股东们在今年11月20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投票反对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ulie Felss Masino女士和董事会成员Gilbert Davila先生继续任职。这一举动,无疑为Cracker Barrel的未来增添了不确定性。
在外媒的报道中,此次股东行动的背后,是两家具有影响力的机构投票咨询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ISS)和Glass Lewis的介入。这两家公司基于对Cracker Barrel业绩表现以及该公司今年8月备受争议的品牌重塑计划的担忧,也建议股东们投票反对部分董事会成员。其中,这两家咨询机构均明确建议股东对负责薪酬委员会的营销与多元化专家Gilbert Davila先生投反对票。Glass Lewis公司更进一步,建议对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员会主席Jody Bilney女士也投反对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董事会成员提出了质疑,但两家咨询公司均未建议罢免现任首席执行官。
面对投资者的压力和咨询公司的建议,Cracker Barrel公司在其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该公司指出,首席执行官Masino女士的离职,将可能“破坏”公司的稳定,并危及公司重新找回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2025财年)所建立的发展势头。公司方面坚定地为Davila先生辩护,称其为董事会的“宝贵成员”,在公司战略监督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Cracker Barrel的发言人也对外强调,董事会、Masino女士以及高级管理团队正在竭尽全力,以所有股东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努力使公司重回2025财年的发展轨迹和积极态势。该公司同时指责美国投资者Biglari先生,称其正在通过散布虚假和误导性信息,试图进一步扰乱公司业务,并为自身利益损害股东价值。
在今年11月20日股东大会召开前夕提交给SEC的文件中,Cracker Barrel承认公司在推出新标识和现代化门店改造方面确实“出现过失”。然而,公司强调这些改变并非出于意识形态考量。公司方面表示,已积极听取了顾客的反馈意见,并迅速恢复了经典的“老计时器(Old Timer)”标志,暂停了门店改造计划,并重申了对“Cracker Barrel特色”的坚守。这一系列举动,体现了公司对市场声音的重视和快速调整策略的决心。
Cracker Barrel公司进一步指控Biglari先生,称其发动的这场代理权争夺战“耗资巨大且分散精力”,旨在推进其个人利益。公司透露,Biglari先生在过去15年里,已经针对公司发起了八次代理权争夺,并且利用其控制的公司(包括Steak n Shake)旗下的平台,发布“虚假和误导性声明”。这种历史记录,无疑让外界对Biglari先生的动机产生了更多疑问。
针对Cracker Barrel的回应,Biglari先生的投资公司在今年11月6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其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将Cracker Barrel从一个与顾客群体脱节的董事会和管理团队手中拯救出来”。信中严厉指出:“董事会在每一次收购和新店开设方面都遭遇失败,聘请了错误的首席执行官,并批准了一项战略转型计划,这项计划不仅未能成功,反而让公司在市场上受到嘲笑,并使其在财务和股价表现方面倒退多年。”
从Cracker Barrel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个值得国内从业人员深思的方面。首先,品牌形象和顾客认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Cracker Barrel在今年8月推出的品牌重塑计划遭遇强烈反弹,并迅速调整策略,这表明在追求创新和现代化时,必须充分考量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目标顾客的深层情感连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无论是深耕国内市场还是拓展海外业务,都应高度重视品牌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确保品牌策略与消费者认知保持高度一致。在进行任何可能改变品牌核心形象的决策时,充分的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和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至关重要。
其次,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和董事会成员的专业性,对于应对外部挑战至关重要。此次争议中,激进投资者和投票咨询公司对Cracker Barrel部分董事会成员提出质疑,反映了市场对董事会独立性、专业背景及监督效能的关注。一个多元化且具备深厚行业洞察力的董事会,能够为公司战略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更有效的风险把控。中国企业在完善自身治理结构时,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提升董事会的构成与运作效率,确保其能够真正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
再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兴起,提示我们企业必须建立透明、高效的投资者沟通机制。面对投资者提出的业绩或战略质疑,积极正面的回应、清晰的数据支撑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是维护公司声誉和股价稳定的关键。同时,对于那些试图通过“代理权争夺战”等方式影响公司决策的投资者,企业也需要有成熟的应对策略,依法合规地捍卫公司和绝大多数股东的合法权益。
最后,Cracker Barrel的案例也凸显了企业战略调整的复杂性。在面对市场变化和业绩压力时,公司需要审慎评估各项战略举措的潜在影响,避免盲目追逐潮流或仓促做出决策。“战略转型计划”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国内企业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权衡短期效益与长期价值,确保战略方向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 Cracker Barrel的这场股东争议,不仅是其自身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插曲,更是全球企业在品牌管理、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维护方面面临普遍挑战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深入理解这些国际案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racker-barrel-brand-flop-ceo-board-battl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