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 90万瓶酒召回!瓶爆伤人,跨境警醒

2025-11-13Amazon

Costco 90万瓶酒召回!瓶爆伤人,跨境警醒

在不断发展的全球贸易格局中,商品质量与消费者安全始终是核心议题。特别是对于志在全球市场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监管动态、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品牌方的应对策略,不仅是业务发展的基石,更是风险规范的重要参考。近期,一起涉及美国市场某知名零售商自有品牌葡萄酒的召回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质量控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

据了解,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9月,美国仓储式零售巨头Costco向其会员发出了预警信,警示消费者其自有品牌的一款未开封的普罗塞克葡萄酒(Prosecco)存在瓶身可能自发破裂的风险。随后,相关的召回行动也迅速展开。这次召回由一家名为F&F Fine Wines International Inc.的美国高端葡萄酒进口商兼分销商发起,该公司在当地以Ethica Wines的名义开展业务。此次召回规模不小,涉及超过90万瓶葡萄酒,凸显了产品质量问题在跨境供应链中可能带来的广泛影响。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对外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召回的具体产品为Kirkland Signature Valdobbiadene Prosecco DOCG规格玻璃瓶装葡萄酒。该委员会明确指出,这些瓶子“可能破裂或碎裂,构成割伤危险”。F&F Fine Wines方面表示,在收到10份关于瓶子破裂或碎裂的报告后,他们决定实施召回,其中一起事件已导致一名消费者受伤。这一系列事件,无疑给所有致力于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敲响了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警钟。

被召回的产品在外观上具有鲜明的识别特征。它们采用绿色玻璃瓶身,顶部封有紫色箔纸,并贴有紫色标签,上面印有“Kirkland Signature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 DOCG”字样。其UPC商品条码为196633883742,Costco商品编码为1879870。这些召回的葡萄酒曾在2025年4月至2025年8月期间,在美国包括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密苏里州、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俄亥俄州、南达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在内的多家Costco门店销售,当时售价约为每瓶8美元。

从中国跨境行业的角度审视这起召回事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多方面的经验与启示。首先,它强调了产品质量控制在国际贸易中的极端重要性。一款看似普通的玻璃瓶装葡萄酒,其瓶身设计、材质强度、制造工艺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引发安全隐患,进而导致大规模召回。这对于中国的食品、饮料、玻璃制品乃至任何需要精密制造工艺的出口企业而言,都意味着在产品出厂前必须执行最为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

其次,品牌声誉的维护是重中之重。Costco作为全球知名的仓储式零售巨头,其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以高性价比和可靠品质深受消费者信赖。此次召回事件,虽然由进口商发起,但最终仍会对Costco和Kirkland Signature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冲击。消费者对于“自发破裂”的风险会产生警惕,甚至影响对该品牌其他产品的信任度。这提醒中国跨境企业,在打造自有品牌出海时,应将品牌声誉视为无形资产,并通过持续稳定的产品质量来维护和提升其价值。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透明地响应和处理,是降低负面影响的关键。

再者,国际市场的合规性与法规了解不容忽视。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在此次事件中的介入,体现了发达国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严格监管体系。中国跨境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监管要求,尤其是在产品安全、标签标识、召回流程等方面。缺乏对当地法规的全面了解和严格遵守,不仅可能导致产品滞销、罚款,更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品牌禁入的风险。构建完善的法务合规团队或寻求专业咨询,对于中国企业顺利“出海”至关重要。

我们进一步思考,导致玻璃瓶自发破裂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玻璃材料的应力不均、制造过程中的微裂纹、运输和储存中的温度变化或物理冲击,甚至是葡萄酒本身的二次发酵产生的压力过大等。这些潜在因素,都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包装运输到最终销售——都必须严格把关,形成一个闭环式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中国葡萄酒及其他食品饮料出口企业而言,这起事件尤其具有借鉴意义。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瓶装前的各项检验,包括瓶身的厚度、均匀性、耐压性等指标,都需要有严谨的测试标准和程序。同时,在装瓶、封口、储存及运输环节,环境控制(如温度、湿度)和操作规范也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连锁反应,最终引发召回危机。

此外,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也在此次事件中得到凸显。从F&F Fine Wines进口,到Costco销售,再到消费者发现问题,清晰的供应链条有助于迅速定位问题源头、评估影响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建立健全的产品追溯系统,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不仅是应对召回、提升效率的需要,更是树立企业负责任形象、赢得国际市场信任的通行证。

综上所述,Costco普罗塞克葡萄酒召回事件不仅是一起简单的产品质量问题,更是对全球供应链中各方参与者的一次警醒。对于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国跨境从业人员而言,这无疑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提醒我们在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的同时,必须始终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放在首位。

针对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源头质量控制: 无论出口何种产品,都应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成品检测等环节建立比肩国际最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2. 深入理解海外市场法规: 定期研究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更新,确保产品设计、生产、包装、标签及销售全流程的合规性。
  3. 构建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提前制定产品召回预案、消费者投诉处理流程及危机公关策略,以便在问题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4. 重视品牌建设与维护: 将产品质量视为品牌生命线,通过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品牌形象。
  5. 加强供应链协同管理: 与上下游供应商、渠道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整个供应链条上的质量管理标准一致,信息共享透明。

在国际贸易日趋紧密的今天,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很可能通过跨境供应链的传导,影响到整个行业乃至国家形象。因此,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更应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用匠心打造产品,用诚信赢得市场,共同推动中国产品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ostco-900k-bottles-recalled-burst-risk.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9月,Costco召回其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普罗塞克葡萄酒,原因是瓶身可能自发破裂。此次召回涉及超过90万瓶,由F&F Fine Wines发起。事件凸显了跨境企业在产品质量控制、品牌声誉维护和国际市场合规性方面的重要性,对中国跨境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发布于 2025-11-13
查看人数 9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