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狂破2万亿!中国跨境电商惊天逆袭,海关八大招助力!
十月十三日,秋风送爽,中国经济发展的脉动依然强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如期举行发布会,向海内外介绍了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的亮眼成绩单。这次发布会,不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更让全球目光聚焦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跨境电商。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会上详细阐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数据令人振奋,也充满信心。
跨境电商: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说起跨境电商,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从我们平常海淘的全球好物,到国货品牌扬帆出海,它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新媒网跨境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了10.3%的显著增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占据了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3%,比去年同期又提升了0.4个百分点,足见其在中国外贸版图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拆开来看,出口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高达1.09万亿元,增长了11.6%。这说明我们的国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青睐。进口方面也毫不示弱,2811.8亿元的成绩,同比增长5.5%,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全球优质商品。
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中国企业和创业者的辛勤付出,也是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它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更让普通民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全球贸易的便利和实惠。
出海国货与全球好物:消费新趋势
那么,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我们的产品主要卖到了哪里?又有哪些国外的商品涌入了我们的市场呢?
从出口的角度看,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是三大主力。想想看,我们的时尚设计、精美工艺,还有性价比超高的电子产品,正通过电商平台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这不仅是“中国制造”的实力体现,更是“中国品牌”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标志。
而进口方面,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占据主导。这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生活、健康消费的追求越来越高。我们愿意为高品质的护肤品、新鲜的异国食材、先进的保健品和医疗设备买单,这体现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驱动着全球优质供应链向中国市场靠拢。
“跨境电商+产业带”:深度融合的中国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发展模式正在显现出显著成效。这可不是简单的线上销售,而是将电商的触角直接延伸到生产源头,让工厂能够直接对接全球消费者。
比如,广东的服装产业带、浙江的小商品产业带、福建的鞋帽产业带,这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通过与跨境电商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扁平化,大大提升了效率,也让海外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源头好货。这种模式不仅帮助传统产业焕发了新生,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它让中国制造不再是简单的代工,而是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和品牌溢价。
具体来看,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和河南这五个省份。它们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制造业的重镇,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而进口目的地则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居民购买力强,对高品质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
初步测算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了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这一串串数字,描绘出了一个稳健增长、充满活力的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也为全年外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关创新:为跨境电商插上腾飞的翅膀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背后一系列创新举措的保驾护航。吕大良司长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近年来海关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旨在助力跨境电商实现高质量发展,让贸易通道更加顺畅、高效。
想想看,一个包裹要从工厂抵达海外消费者手中,中间涉及到多少环节?报关、查验、运输……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可能影响效率和成本。为了解决这些痛点,海关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是开展了“先查验后装运”试点。这项措施大大简化了流程,意味着货物在装运前就可以完成海关查验,避免了反复搬运和等待,为企业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让商品能够更快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其次是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在过去,跨境退货常常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流程复杂、耗时费力。现在,海关通过优化政策,让退货变得更加便捷,这无疑增加了海外消费者购买国货的信心,也降低了电商企业的运营风险。
再有,海关简化了企业出口申报手续,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繁琐的文书工作少了,企业就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上。
此外,海关积极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这可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组合!中欧班列以其稳定、快捷、成本适中的优势,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陆路通道。将跨境电商与中欧班列结合,意味着大批量的国货能够通过陆路快速抵达欧洲市场,既解决了空运成本高的问题,又比海运更加快速,为中国商品“走出去”开辟了新的黄金通道,也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物流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
智慧通关: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除了物流和通关流程的优化,海关还在税款支付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推出了税款电子支付。现在,跨境电商企业可以通过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在线完成缴税。这可真是大大的便利!过去可能需要跑到银行排队,现在轻点鼠标就能搞定,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让企业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
同时,海关不断深化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关企协同共治,强化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这是一种新型的监管模式,它不是被动地查验,而是将海关的监管要求嵌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中,实现了“顺势监管”。简单来说,就是海关与企业提前沟通、共同协作,让监管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既保证了合法合规,又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提升了双方的信任度和协作效率。
这些创新举措,无一不体现了中国海关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为和智慧担当。
展望未来:持续助力高质量规范发展
面对未来,吕大良司长也描绘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让人对中国跨境电商的未来充满期待。
他表示,海关将继续加强针对性的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这意味着新的政策出台后,海关会主动走到企业身边,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确保各项便利化措施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同时,海关也将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通关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彰显了“人民海关为人民”的服务理念,无论是遇到突发状况,还是有新的需求,企业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渠道。
更重要的是,海关将继续优化跨境电商的监管模式。这意味着创新永无止境,海关将持续探索更科学、更高效、更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监管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快速变化的特性。
最终目标,就是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企业通关的便利性和规范性。在便捷高效的同时,确保贸易的公平公正、合规有序。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些措施的持续推进,必将助力我国跨境电商实现持续的高质量规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更多力量,也将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元、更便捷的购物体验,让“买全球,卖全球”变得更加触手可及。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贸易的新浪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cb-ecom-q1-q3-breaks-2t-customs-power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