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超日本50%,欧洲颤抖。

2025-11-10全球汽车前哨站

Image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其速度之快、影响之深远,令全球目光聚焦东方。新媒网跨境获悉,在国际航运巨头的眼中,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敏锐度,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甚至展现出超越传统欧洲竞争对手的强劲势头。

长期以来,欧洲汽车品牌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积淀、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当前的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运营商 Wallenius Wilhelmsen 物流公司的负责人指出,中国汽车企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扩张与创新阶段,而欧洲同行则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市场份额被迅速蚕食的挑战。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真实的市场数据和物流趋势得出的判断。
图片说明

Wallenius Wilhelmsen 物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斯•克里斯托弗森先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尽管中国国内市场正经历激烈的价格竞争,但从中国运往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地区的汽车运输量却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这种增长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内而外的蜕变。

克里斯托弗森先生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车企之所以能够不断扩大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核心原因在于其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过去,中国制造常常被贴上“成本领先者”的标签,但如今,这一形象已然升级。他强调:“中国的生产商已经从成本领先者成长为技术领导者。”这番话,无疑是对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注解。

这份转型升级的数据支撑是显著的。根据艾睿铂(AlixPartners)公司公布的数据,在过去一年中,中国乘用车出口量激增了23%,总数达到了惊人的640万辆。这个数字不仅远超前一年,更比位居第二的日本高出了50%以上,充分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出口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该咨询公司对未来市场也充满了乐观预期。他们预计,到2030年,中国制造商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将从去年的21%跃升至30%。这一增长主要将由新兴市场驱动。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看到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它们将成为当地消费者的新选择。

具体到欧洲市场,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中国品牌的扩张速度同样令人瞩目。根据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的数据,包括比亚迪、奇瑞以及名爵母公司上汽集团在内的中国汽车品牌,在西欧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正迅速攀升。在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品牌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达到了5.7%,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3.2%。短短一年时间,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让传统欧洲车企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的表现更为抢眼。在过去九个月里,中国品牌在欧洲电池电动车市场的份额甚至更高,达到了10%。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也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趋势中,中国力量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尽管外媒分析指出,日本和美国汽车品牌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竞争对手的冲击,丢失了部分欧洲市场份额,但克里斯托弗森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汽车在其他区域市场的销量增长,主要还是以欧洲大陆的汽车制造商为代价。这意味着,欧洲传统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是多维度、深层次的。

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来自全球市场的“三重考验”。首先,他们在中国的销量持续下滑,这对于曾经将中国市场视为增长引擎的欧洲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其次,欧洲本土市场的需求也显得有些疲软,消费者购车意愿不强,进一步加剧了销售压力。最后,来自美国加征的更高关税,也让欧洲车企的出口成本增加,削弱了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克里斯托弗森先生总结说:“他们在本土市场以及东西两侧的海外市场都受到挑战,但我们也看到他们正在采取应对措施。”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美国实际上已经禁止了部分来自中国的汽车运输,而欧洲联盟则上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这些措施无疑给中国车企的海外扩张之路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然而,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海外市场对于中国制造商而言,反而变得愈发关键。原因在于,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正经历着激烈的“价格战”,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因此,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了中国车企的必然选择。

Wallenius Wilhelmsen 物流公司作为全球航运巨头,其业务战略也随之调整。这家挪威集团过去主要受益于西方车企将产品运往中国。然而,随着市场风向的转变,Wallenius Wilhelmsen 正积极寻求新的合作机会。他们如今尝试通过帮助新兴的中国汽车品牌顺利出海,来获取更多的业务收入。这不仅是其商业模式的灵活调整,更反映了全球航运业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

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步伐,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出口层面,更在积极进行全球布局。例如,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正在组建一支由八艘专用运输船组成的船队,以满足其在全球范围内运输汽车的需求。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在巴西、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设立了工厂,构建起完善的全球化生产和供应网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更是深耕当地市场的战略性举措。

当被问及比亚迪或其他客户是否会成为 Wallenius Wilhelmsen 的直接竞争对手时,克里斯托弗森先生表示,他并不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他确实预计会面临来自中国航运巨头的竞争,例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这表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合作与竞争并存,航运市场的格局也在不断演变。

克里斯托弗森先生进一步解释了中国车企自建船队的原因:“我们与中国客户交流时了解到,他们之所以买船、造船,是担心将来拿不到运力。”在全球疫情期间,国际航运市场一度出现运力紧张的情况,这让许多依赖国际物流的出口企业深感担忧。因此,中国车企自建船队,是为了确保其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他也指出,目前这种对运力短缺的担忧正在缓解。他认为:“所以未来肯定会有中国企业参与(航运),但我们的客户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最可能的情形。”这番话语,既肯定了中国企业在航运领域的潜力,也表达了对未来合作共赢的信心。

新媒网跨境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是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这背后,不仅有中国制造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韧性,更有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与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如今的“中国创造”,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为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更多可能性。这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不仅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的汽车市场,必将因为中国力量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相关问题

  1. 根据文中,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1) 中国车企通过加强与本土零部件企业合作,在国内市场巩固领先地位
    (2) 中国汽车制造商凭借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扩大了全球市场份额
    (3) 中国制造商主要凭借国际政府贸易保护和补贴政策在世界市场取得领先
    (4) 中国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压低了全球市场的平均售价,从而获得更多份额

    文中明确指出中国车企因自主创新,从成本领先转向技术领导,推动市场份额增加。

  2. Wallenius Wilhelmsen物流公司如何调整业务策略以应对汽车产业格局变化?
    (1) 公司专注于提升国内运输能力,减少参与国际市场的运营
    (2) 该公司选择只为欧洲老牌汽车制造商提供运输服务,限制中国企业合作
    (3) 该公司通过帮助中国新兴汽车品牌出海以拓展新的收入增长点
    (4) 公司投资于美国运输基础设施以应对美欧新政策变化

    文中指出Wallenius Wilhelmsen正尝试为新兴中国品牌提供出海支持以获取更多收入。

  3. 欧洲汽车制造商目前正面临哪三重主要挑战?
    (1) 产品质量下降、环保法规收紧和欧洲工厂关闭
    (2) 在中国销量下滑、国内需求疲软和美国加征更高关税
    (3) 员工罢工增加、管理层更迭和英国脱欧导致的供应链混乱
    (4) 燃油价格上涨、品牌形象弱化和北美市场失利

    文中列举了欧洲车企在中国销量下降、国内需求疲软与美国关税三重压力。

  4. 根据文中内容,未来中国企业在航运领域最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什么?
    (1) 中国企业将继续参与航运,但不会大规模成为客户直接竞争对手
    (2) 当前客户将逐步退出航运市场,由中国企业完全接管
    (3) 中国企业将完全停止参与航运市场活动,不再购买或建造新船
    (4) 中国企业将全面成为当前客户直接竞争对手,主导整个航运市场

    文中提到,虽然中国企业会持续参与航运,但大规模变成现有客户的竞争对手并不是最可能的情形。

读者评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6-4m-cars-outpace-japan-europe-fear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下半年,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加速,中国车企正以创新活力和市场敏锐度在全球大放异彩,超越传统欧洲对手。全球最大汽车运输公司Wallenius Wilhelmsen指出,中国汽车出口至拉美、欧洲、非洲、澳洲等地呈“爆炸式增长”,已从“成本领先者”转变为“技术领导者”。过去一年,中国乘用车出口激增23%至640万辆,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份额将达30%。中国品牌在西欧市场份额翻倍,电动车领域更占据10%。欧洲车企面临销量下滑、本土需求疲软及美国关税的“三重考验”。面对国内价格战,中国车企加速海外布局,比亚迪等纷纷自建船队、设立海外工厂,推动全球汽车市场新格局。
发布于 2025-11-10
查看人数 15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