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析洞察客户实操:30分钟极速搞定销量翻倍!

2025-10-11Amazon

Image

在跨境电商的舞台上,很多中国卖家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航行,凭经验、凭感觉,有时撞大运,有时却又困惑不已:我的产品为什么卖不动?客户到底在搜什么?他们买了我的产品后,还会买点啥?

别急,今天,作为您的实战导师,我就来给大家揭开“亚马逊品牌分析”(Amazon Brand Analytics)的神秘面纱。它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水晶球,而是您手中的一柄数据利器,能帮您拨开云雾,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

亚马逊品牌分析究竟是何方神圣?

简单来说,亚马逊品牌分析是亚马逊为已加入“品牌备案”的卖家提供的一套强大工具。它通过聚合客户搜索和购买行为数据,帮助我们中国品牌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优化品牌在平台上的整体表现。

想象一下,有了它,您就能掌握以下核心信息:

  • 客户是如何发现我的产品的?
  • 哪些搜索词带来了最多的流量和订单?
  • 客户购买我的产品后,还会连带购买哪些其他产品?
  • 我的客户群体有什么特征?
  • 我的品牌复购率如何?

它就像一幅藏宝图,指引我们挖掘市场深层的奥秘。这套工具包含了多个核心功能模块,好比我们的“七大武器”:

  • 搜索目录表现 (Search Catalog Performance)
  • 搜索词表现 (Search Query Performance)
  • 热门搜索词 (Top Search Terms)
  • 重复购买行为 (Repeat Purchase Behavior)
  • 消费者人口统计数据 (Demographics)
  • 市场篮子分析 (Market Basket Analysis)
  • 客户忠诚度分析 (Customer Loyalty Analytics)

接下来,我们就一步步地拆解这些模块,看看它们如何助您一臂之力。

外媒品牌Cardinal & Crest的创始人Kyle Schmidt曾感慨:“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人能如此迅速地将一个想法变成产品,并呈现在数百万客户面前。”这正是跨境电商的魅力,而数据,则是加速这个过程的引擎。

如何解锁亚马逊品牌分析?

要使用这个强大的工具,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新媒网跨境建议您对照检查:

  1. 拥有亚马逊专业卖家账户: 如果您还没有,需要先注册一个,并确保是专业销售计划。
  2. 完成亚马逊品牌备案: 这是关键!您需要拥有一个已注册且有效的商标。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正在申请或已提交的商标申请进行备案。如果您想加速商标注册进程,可以了解一下亚马逊的IP Accelerator计划,它能帮助您更快地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3. 进入路径: 一旦您成功完成了品牌备案,登录您的卖家平台(Seller Central)。在主菜单中,将鼠标悬停在“品牌”(Brands)选项上,然后点击“品牌分析”(Brand Analytics),就可以进入这个宝藏工具了。

品牌分析入门(视频指引)

观看品牌分析入门

这个视频将带您快速了解品牌分析的各个功能,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洞察客户、优化产品,从而提升您在亚马逊店铺的整体表现。

七大策略,用亚马逊品牌分析助您生意腾飞

接下来,我们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实战演练!

1. 洞察销售漏斗:搜索目录表现(Search Catalog Performance)

您的产品在亚马逊搜索结果中表现如何?客户看到了您的产品,但在点击购买前流失了多少?这些问题,都能通过“搜索目录表现”面板找到答案。

操作指引:
在品牌分析页面的“搜索分析”(Search Analytics)下拉菜单中选择“搜索目录表现”即可。

它能告诉您什么?

  • 曝光量(Impressions): 您的品牌产品在特定时间段内,在亚马逊搜索结果中出现的次数。
  • 点击量和点击率(Clicks and Click Rates): 客户点击您的产品的次数及点击转化率。
  • 中位数价格(Median Prices): 产品的价格区间表现。
  • 加入购物车(Cart Adds): 多少次产品被加入了购物车。
  • 购买量和转化率(Purchases and Conversion Rates): 最终的购买数量和转化率。

这些核心指标能帮您清楚地了解客户在购物旅程中是如何与您的产品互动的。从最开始的曝光,到点击,再到加入购物车,最后完成购买,整个销售漏斗的每一步都清晰可见。
观看品牌分析:搜索目录表现面板

导师实战提醒:优化销售漏斗的每一步

在电商领域,每一步都可以精细化运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优化思路:

  • 漏斗顶端(Top of the funnel): 关注曝光量。如果曝光不足,是时候调整您的关键词策略了,确保产品能获得更多搜索结果展示。
  • 漏斗中端(Middle of the funnel): 关注点击率。如果曝光高但点击率低,说明您的主图和标题不够吸引人。立即优化产品主图、标题和详情页描述,激发客户的点击欲望。
  • 漏斗底端(Bottom of the funnel): 关注转化率。如果点击率高但转化率低,可能与价格、评价、A+页面或库存等因素有关。考虑设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积极获取好评,提升详情页质量。平台也有一些自动化定价(Automate Pricing)工具,可以帮助您更高效地管理价格。

2. 解读客户心声:搜索词表现(Search Query Performance)

客户到底用什么词来搜索您的产品?您的品牌在亚马逊上,与竞争对手相比,表现如何?“搜索词表现”面板将为您揭示这些答案。

操作指引:
同样在品牌分析页面的“搜索分析”下拉菜单中找到“搜索词表现”。

它能告诉您什么?
这个面板列出了引导客户找到您产品的热门搜索词。它不仅展示了特定搜索词的曝光、点击、加入购物车等销售数据,还会细致地分析您的品牌在这些搜索词下的表现份额,与整个亚马逊平台上的相关搜索词表现进行对比。

通过这个模块,您可以找到:

  • 与您的品牌相关的搜索词获得了多少曝光。
  • 您的品牌产品在所有品牌中,获得了多少点击份额。
  • 甚至可以了解同日达服务是否在助力您的销售。

您可以选择“品牌视角”(Brand View)或“ASIN视角”(ASIN View)深入挖掘特定关键词的数据,包括搜索词得分(衡量关键词表现)和搜索词量(特定时间段内客户使用该关键词的次数)。

这些信息能让您清楚地知道客户是如何找到您的品牌的,他们搜索产品时习惯使用哪些词汇。这对于您优化产品标题、五点描述、后端关键词,甚至广告投放都有巨大启发。新媒网跨境获悉,精准的关键词是流量的生命线。
观看品牌分析:搜索词表现面板

导师实战提醒:巧用A+页面,锦上添花

在亚马逊平台上,A+内容(A+ Content)是提升产品详情页表现的高级功能,允许您添加丰富的图文、视频等内容。当您通过搜索词表现找到了目标关键词后,别忘了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您的A+内容中。这不仅能帮助客户更好地发现您的品牌,了解产品优势,还能辅助提升转化率。

3. 掌握市场风向:热门搜索词(Top Search Terms)

抛开猜测,直接看到客户真正在亚马逊上搜索哪些词汇,这难道不激动人心吗?“热门搜索词”面板就能帮您实现这一点。

操作指引:
仍在品牌分析页面的“搜索分析”标签下,找到“热门搜索词”。

它能告诉您什么?

  • 热门搜索词的搜索频率排名: 了解当下最热门的搜索词。
  • 点击量最高的品牌: 看看哪些竞争对手在这些热门词下表现突出。
  • 点击量最高的品类: 洞察整体市场趋势。

您还能看到每个搜索词下,点击量最高的三款产品的标题、点击份额和转化份额。这些数据能让您了解整个亚马逊平台上客户最常使用的搜索词。您可以利用筛选功能,按ASIN、品牌名、产品品类或关键词进行搜索,进一步细化分析。
观看品牌分析:热门搜索词面板

导师实战提醒:A/B测试关键词,效果最大化

当您掌握了这些热门搜索词后,下一步就是将其运用到您的产品内容优化中。为了更上一层楼,建议您进行A/B测试。通过比较不同关键词组合、标题或描述的点击效果,找出最能吸引客户、带来转化的关键词策略。记住,数据验证是成功的关键!

4. 培养忠实客户:重复购买行为(Repeat Purchase Behavior)

复购率是衡量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指标。“重复购买行为”面板能为您揭示客户对您产品的喜爱程度。

操作指引:
在品牌分析页面的“客户行为分析”(Customer Behavior Analytics)下拉菜单中,找到“重复购买行为”。

它能告诉您什么?

  • 重复下单产品的销售额和销量: 哪些产品最受客户青睐,被反复购买。
  • 重复购买客户的数量: 有多少客户成为您的“回头客”。
  • 重复购买买家占总买家的百分比: 直观反映您的复购率。

您可以通过“品牌视角”或“ASIN视角”来查看这些信息。通过洞察哪些产品能带来持续的复购,您就能更好地调整广告策略,将资源倾斜到这些潜力爆款上,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客户群。
观看品牌分析:重复购买行为面板

5. 描绘客户画像:消费者人口统计数据(Demographics)

您的产品到底卖给了谁?如何才能扩大您的受众群体?“消费者人口统计数据”面板能帮您绘制出清晰的客户画像。

操作指引:
在品牌分析页面的“客户行为分析”下拉菜单中,找到“消费者人口统计数据”。

请注意:

  • 此功能目前仅适用于亚马逊美国站。
  • ASIN需要在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内有100个或更多独立客户,才能显示数据。

如果您的ASIN符合这些条件,面板将展示汇总的客户数据,包括:

  • 年龄
  • 收入
  • 教育程度
  • 性别
  • 婚姻状况

通过这些数据,您可以洞察目标客户群体的变化趋势。您可以筛选查看特定周、月或季度的数据。通常,品牌分析的数据可以追溯到三年前,且一般在三天内更新,季度末数据通常在一周内可用。
观看品牌分析:消费者人口统计数据面板

导师实战提醒:营销活动如何精准定位?

您的品牌正在吸引特定的人群吗?您是否想拓展新的客户群,或者与更多潜在买家建立联系?这些人口统计数据是您调整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的宝贵依据。例如,如果您发现您的产品主要被高收入、高学历的年轻女性购买,那么您的广告文案和投放渠道就应该向这个群体倾斜。反之,如果您想拓宽市场,就需要思考如何调整产品或营销,以吸引其他年龄段或收入水平的客户。

6. 提升客单价:市场篮子分析(Market Basket Analysis)

客户在购买您的产品时,最常连带购买哪些其他产品?“市场篮子分析”面板能为您揭示这些关联销售的秘密。

操作指引:
在品牌分析页面的“客户行为分析”下拉菜单中,找到“市场篮子分析”。

它能告诉您什么?
这个面板会展示客户最常与您的产品一起购买的三款产品。您可以通过“显示产品”下拉菜单进行筛选,选择是否包含其他品牌的产品结果。

利用这些宝贵信息,您可以:

  • 优化库存和产品组合: 考虑增加或移除某些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连带需求。
  • 创建虚拟捆绑销售(Virtual Bundles): 将客户常一起购买的产品打包成套装,直接提升客单价。
  • 识别交叉营销机会: 发现哪些相关产品可以进行联合推广,扩大销售。

举个例子,假设您的品牌销售婴儿奶瓶,而数据显示客户经常会连带购买其他卖家的奶瓶刷。那么,您可以考虑将奶瓶和奶瓶刷打包成一个套装进行销售,这样不仅方便了客户,也能直接提升您的订单价值。
观看品牌分析:市场篮子分析面板

7. 深度洞察受众:客户忠诚度分析(Customer Loyalty Analytics)

客户忠诚度是品牌长期发展的基石。“客户忠诚度分析”面板能帮助您深入了解品牌受众的忠诚度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操作指引:
在品牌分析页面的顶部,找到“客户忠诚度分析”。

它能告诉您什么?
这个模块将您的客户群体细分为四个主要类别:

  • 高价值客户(Top Tier): 最近有购买行为、消费金额最高或频繁购买的客户。
  • 潜力客户(Promising): 最近有购买、偶尔购买且消费高于平均水平的客户。
  • 有风险客户(At Risk): 很久没有购买、购买不频繁或消费不稳定的客户。
  • 沉睡客户(Hibernating): 长期没有购买或购买频率极低的客户。

例如,您可能会看到,过去一周您的品牌吸引了80个新客户,产生了90个订单,销售额达3500美元。同时,该面板还可能告诉您,有45000人最近对您的产品表现出兴趣,但尚未下单。在这种情况下,面板可能会推荐一些互动方式,比如向这些潜在客户发送促销码。

再比如,在“重复购买客户”一项中,您发现过去一周有43位重复购买客户,比前一周下降了18%。但同时,重复购买率却比上周高了5%。这是怎么回事?这时,您就需要像侦探一样,利用这些数据作为起点,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发现那些可以利用的受众趋势。
观看品牌分析:客户忠诚度分析面板

携手亚马逊品牌分析,赋能您的跨境生意

在跨境电商的汪洋大海中,没有数据指引,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很难做出精准的决策,更谈不上持续增长。新媒网跨境认为,与其凭借猜测来制定策略,不如利用品牌分析这套工具,深入研究客户行为,提升品牌曝光,最终实现销售额的飞跃。

除了品牌分析,亚马逊品牌备案还为您提供了许多其他工具和权益,这些都能帮助您在跨境电商领域站稳脚跟,并不断壮大。让我们一起积极向上,用数据赋能品牌,在海外市场扬帆远航!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rand-analytics-customer-insight-30min-double-sale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特朗普总统执政下的2025年,跨境电商卖家面临挑战。本文介绍亚马逊品牌分析工具,帮助卖家通过数据洞察客户行为,优化产品,提升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的表现。该工具提供搜索目录表现、搜索词表现、热门搜索词、重复购买行为、消费者人口统计数据、市场篮子分析、客户忠诚度分析等功能。
发布于 2025-10-11
查看人数 7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