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颠覆2000亿保险市场!跨境新机遇解锁

在当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科幻构想走向现实。这项技术不仅有望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其深远影响也正逐步辐射到诸多相关产业,其中汽车保险行业首当其冲。随着车辆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如何为这些日益自主的车辆及其用户提供保障,成为了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也为全球的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挑战。
自动驾驶技术演进对保险业的影响展望
专家普遍认为,在未来约25年内,随着自动驾驶安全功能的普及,乃至完全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汽车保险行业将经历一次深刻的转型。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车辆事故的风险承担主体,将从传统的驾驶员逐步转向车辆本身或其技术提供方。
当前,超过90%的交通事故都源于驾驶员操作失误。随着车辆自主决策能力的增强,预计事故数量将大幅减少,这可能直接影响消费者支付的保险费用。在某个主要市场,个人汽车保险的年保费收入目前高达2000亿美元,未来这一市场规模可能面临显著调整。
美国KPMG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乔·施耐德(Joe Schneider)指出,未来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变化。他表示,许多车辆已具备防撞功能,例如盲点监测和前方碰撞预警系统。此外,汽车工业与监管机构已达成共识,到2025年,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预计已基本普及于许多新车型中,进一步提升了行车安全。
目前,包括Alphabet公司旗下谷歌部门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研发并测试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这些前沿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疑是推动保险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挑战与问题:责任归属与市场变局
然而,自动驾驶汽车的全面普及并非坦途。保险行业、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权益倡导者都强调,在明确自动驾驶车辆的保险模式之前,仍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解答。
例如,即便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显著降低事故风险,它们仍将与人类驾驶的车辆共享道路。在这种混合交通环境下,两种车辆的保险条款应如何制定?保费又将如何定价?美国保险协会的助理总顾问吉姆·惠特尔(Jim Whittle)对此表示担忧,认为不能让技术发展在缺乏明确规则的情况下仓促前行,必须审慎考量不同类型车辆的协调与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前景广阔,但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不会立即感受到保费的显著下降。实际上,近年来,由于行驶里程增加、汽车销量上升以及驾驶员分心(如使用手机)等因素,事故数量有所增长,导致汽车保费呈现上涨趋势。
例如,根据美国全国保险监管协会的数据,2013年全国汽车保险年均支出为841.23美元,相比2009年的786.65美元上涨了约7%。在加利福尼亚州,同期也从756.16美元增至782.63美元。另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数据,2014年交通事故数量达到606万起,相比2009年的551万起增长了约10%。这些历史数据反映了传统驾驶环境下事故与保费的关联。
加利福尼亚州保险监管专员戴夫·琼斯(Dave Jones)表示,虽然具备自动驾驶安全功能的车辆数量正在增加,但它们目前仍非道路上的主流,且这些功能并非涵盖车辆每一次操作。因此,到目前为止,索赔或理赔经验尚未出现重大变化,尚不足以促使费率体系进行调整。
尽管如此,美国KPMG公司的一项估算表明,在未来约25年内,事故数量可能从当前水平下降高达80%。KPMG公司的杰瑞·奥尔布赖特(Jerry Albright)认为,这将“直击”汽车保险业务的核心。施耐德也补充道,虽然保费目前尚未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认为这一定会发生”。
行业巨头的洞察与先行者的探索
面对这一变革,保险行业的巨头们早已开始未雨绸缪。安联保险公司董事长托马斯·威尔逊(Thomas Wilson)在2024年的一次演讲中,将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转变形象地比喻为“《杰森一家》时代”(一部以飞船般汽车为特色的卡通片),并直言这对汽车保险行业可能产生“最不利的影响”,并强调“我们不应坐等其变”。
亿万富翁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Geico保险。他也在2024年的一次汽车论坛上表示,当自动驾驶汽车全面到来时,“我们的保险业务不会为此举办庆祝派对”,尽管他认为那一天“还很遥远”。这些行业领袖的表态,清晰地传递出对未来趋势的审慎思考。
加利福尼亚州保险监管专员琼斯也曾亲自试乘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并主持听证会,旨在探讨“这将如何影响消费者保护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保险市场”。他强调:“我们正在非常仔细地观察。”
然而,对于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消费者观察”(Consumer Watchdog)主席杰米·考特(Jamie Court)来说,技术的发展似乎有些过快。他认为,这些技术不应在没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情况下仓促推向市场,尤其是在保险问题上。“机器人汽车的研发,不能缺乏公众正式参与并表达担忧的过程。”考特担忧,在自动驾驶汽车事故中,“人类驾驶员仍可能被认定有责任,因为机器人被认为是不会犯错的。”
这其中,巴菲特提出的一个关于事故责任归属的问题,正是保险业未来的关键所在:事故责任将从驾驶员向主要(甚至全部)负责安全决策的车辆转移多少?研究机构Celent北美财产/意外险业务主管唐纳德·莱特(Donald Light)指出,如果最终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承担大部分责任,他们很可能会自行提供保险服务,甚至可能将保险费用计入新车的标价中。莱特认为,这将是“当前保险行业的另一个巨大威胁”。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也出现了积极的探索。2025年,一家名为Adrian Flux的英国保险公司就推出了一项据称是全球首批“自动驾驶汽车保单”的产品。该保单旨在覆盖使用自动泊车和自动驾驶系统等自主功能的现有车辆,并为驾驶员提供因卫星故障导致系统中断或遭受外部网络攻击等情况下的保障。
Adrian Flux公司总经理格里·巴克(Gerry Buck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希望在围绕‘谁来承担责任?’这一持续性辩论中,提供信心和清晰度。”
未来展望与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关注点
尽管责任归属的辩论仍在继续,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即使未来拥有了自动驾驶汽车,消费者可能仍需要购买保险。例如,如果车辆被树木砸坏或遭受恶意破坏,仍需要相应的保险保障。
同时,自动驾驶汽车虽然日益接近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像《杰森一家》中描绘的那样在短期内成为普遍现象。美国保险协会的惠特尔就指出,一个简单的原因是“很多人依然喜欢驾驶”。技术进步固然重要,但人们的习惯和偏好同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正为全球汽车保险行业带来深远且复杂的变革。对于国内的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展、相关法规的制定、保险模式的创新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动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趋势不仅关乎未来出行方式的演变,更可能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uto-drive-disrupts-200b-insur-new-cross-biz.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