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蔬菜9744亿!中国独占近7成产量,出口狂增60%!
亚洲作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其蔬菜市场不仅规模庞大,更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一环。从田间到餐桌,蔬菜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直接关系到区域内数亿民众的饮食健康与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蔬菜的种类、品质和来源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整个亚洲蔬菜市场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和结构性变革。特别是在中国,作为本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市场动态对整个区域乃至全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深入了解亚洲蔬菜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对于致力于跨境农产品贸易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把握商机、优化布局的关键所在。
亚洲蔬菜市场:总量与趋势展望
近年来,亚洲地区蔬菜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根据海外报告的观察,在2024年,亚洲蔬菜市场规模达到了10.18亿吨,总价值高达9744亿美元。展望未来,到2035年,预计市场总量将增至11.07亿吨,市场总值则有望攀升至11568亿美元。这表明,在未来十年间,尽管增长速度会略有放缓,但整体上行趋势不变,市场依然充满活力。
从区域格局来看,中国在亚洲蔬菜市场中的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消费量还是生产量,中国都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其消费量约占全亚洲的68%,生产量更是高达69%。这一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在亚洲蔬菜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也凸显了中国市场对区域乃至全球蔬菜供需平衡的关键作用。
整体而言,亚洲地区是蔬菜的净出口方,其中中国更是主要的供应国,在2024年贡献了840万吨、价值79亿美元的蔬菜出口量。洋葱、大蒜和土豆是该地区贸易量最大的蔬菜品种,合计占据了出口总量的59%,这为中国相关蔬菜品种的出口提供了明确的市场指向。
指标 | 2024年数据 | 2035年预测数据 | 年复合增长率(2024-2035) |
---|---|---|---|
市场总量 | 10.18亿吨 | 11.07亿吨 | +0.8% |
市场总值 | 9744亿美元 | 11568亿美元 | +1.6% |
注:市场总值为名义批发价格。
消费市场透视
区域消费总量与价值动态
在经历了连续七年的增长后,2024年亚洲蔬菜消费量略有下降,微跌0.7%至10.18亿吨。不过,从2013年到2024年的整体观察,消费量以平均每年1.6%的速度稳步增长,趋势相对稳定,仅在特定年份出现小幅波动。2023年消费量曾达到峰值10.25亿吨,随后在2024年略有回落。
在价值方面,2024年亚洲蔬菜市场总营收小幅下降3.3%,至9744亿美元。这一下降发生在2023年达到10078亿美元的峰值之后。从2013年至2024年的长期趋势来看,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2.8%,同样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态势。
各国消费格局分析
中国在蔬菜消费方面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的蔬菜消费量达到了6.92亿吨,占据了亚洲总消费量的约68%。这一数字是第二大消费国印度(1.95亿吨)的四倍之多,充分展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越南以1900万吨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占比1.8%。
国家 | 2024年消费量(百万吨)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中国 | 692 | +1.4 |
印度 | 195 | +2.3 |
越南 | 19 | +2.6 |
在消费价值方面,中国同样以714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独占鳌头。印度以987亿美元位居次席,越南紧随其后。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的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为3.2%,印度为1.8%,越南则以3.8%的速度增长,显示出其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
人均消费量方面,2024年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高达485公斤,远超区域平均水平的235公斤,也显著高于越南(187公斤)、印度(136公斤)和孟加拉国(107公斤)。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居民对蔬菜的旺盛需求,也反映了其健康的饮食习惯。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年均增长1.0%,越南和印度分别为1.7%和1.3%。
蔬菜品类消费偏好
2024年,市场消费量最大的蔬菜品类是“其他新鲜蔬菜”(未另分类,2.52亿吨)、土豆(1.81亿吨)和西红柿(0.95亿吨),这三大品类合计占据了总消费量的52%。黄瓜和腌黄瓜、干洋葱、卷心菜及其他甘蓝类蔬菜、茄子、蘑菇和松露、菠菜、大蒜、胡萝卜和萝卜、辣椒和青椒、青豆、花椰菜和西兰花、豌豆、生菜和菊苣、芦笋、韭葱及其他葱属蔬菜和豆类蔬菜等则占据了剩余的48%。
在主要消费品类中,菠菜的消费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在价值方面,“其他新鲜蔬菜”以2799亿美元的市场价值领先,蘑菇和松露(1206亿美元)和西红柿紧随其后,显示出消费者对多样化、高附加值蔬菜的偏好。
生产基地概览
区域生产总量与价值动态
2024年,亚洲蔬菜总产量在连续七年增长后出现小幅下滑,下降0.7%至10.21亿吨。然而,从2013年至2024年的整体观察,产量仍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趋势保持稳定。2023年产量曾达到10.28亿吨的峰值。产量增长的背后,主要是由于耕种面积的略微扩大和单位产量的相对平稳。
在价值方面,2024年蔬菜总产值(按出口价格估算)达到8087亿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产值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其中2016年的增长率高达21%,是期间增速最快的年份。预计产值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各国生产格局分析
中国无疑是亚洲最大的蔬菜生产国,2024年产量高达7亿吨,占亚洲总产量的69%。这一数字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1.97亿吨)的四倍。越南以1800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占比1.8%。
国家 | 2024年产量(百万吨)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中国 | 700 | +1.5 |
印度 | 197 | +2.3 |
越南 | 18 | +2.6 |
蔬菜品类生产结构
2024年,产量最大的蔬菜品类与消费品类相似,仍是“其他新鲜蔬菜”(2.52亿吨)、土豆(1.81亿吨)和西红柿(0.94亿吨),它们合计占总产量的52%。在主要生产品类中,菠菜的产量增长速度最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
在价值方面,“其他新鲜蔬菜”以2938亿美元的产值位居榜首,蘑菇和松露(1107亿美元)和西红柿紧随其后。西红柿的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5.5%,显示出其在生产端的强劲增长势头。
产量与耕种面积
2024年,亚洲蔬菜平均单产略微下降至每公顷22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整体而言,单产趋势相对平稳。耕种面积在2024年也略有下降,稳定在4700万公顷。从2013年至2024年,耕种面积整体呈现平稳态势,2017年曾有1.8%的增长。
进口市场动态
区域进口总量与价值
2024年,亚洲地区蔬菜进口量连续第三年增长,增加了1.5%,达到1000万吨。从2013年到2024年,总进口量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其中2020年增长最快,达到了20%。预计进口量在短期内仍将保持增长。
在价值方面,2024年蔬菜进口总额小幅回落至60亿美元。尽管如此,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总价值年均增长2.6%。2023年曾达到62亿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下降。
主要进口国家
2024年,马来西亚(170万吨)、巴基斯坦(112.7万吨)、孟加拉国(93.1万吨)、泰国(90.1万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83.2万吨)、斯里兰卡(70.9万吨)、日本(62.5万吨)、新加坡(47.6万吨)和阿富汗(46.9万吨)是亚洲地区主要的蔬菜进口国,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76%。尼泊尔以45.2万吨的进口量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孟加拉国在2013年至2024年间的进口量增长速度最快,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3%,显示出其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在进口价值方面,马来西亚(11亿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7.84亿美元)和日本(5.85亿美元)构成了亚洲最大的蔬菜进口市场,合计占据了总进口价值的41%。
国家 | 2024年进口量(千吨)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马来西亚 | 1700 | - |
巴基斯坦 | 1127 | - |
孟加拉国 | 931 | +25.3 |
泰国 | 901 | -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832 | - |
斯里兰卡 | 709 | - |
日本 | 625 | - |
新加坡 | 476 | - |
阿富汗 | 469 | - |
尼泊尔 | 452 | - |
进口品类分析
2024年,干洋葱是亚洲地区最大的进口蔬菜品类,进口量达到350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34%。土豆(157.8万吨)、卷心菜及其他甘蓝类蔬菜(109.2万吨)、大蒜(101.9万吨)、“其他新鲜蔬菜”(70.5万吨)、胡萝卜和萝卜(66.5万吨)以及西红柿(56.7万吨)紧随其后,这些品类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55%。
干洋葱的进口量增长速度最快,从2013年至2024年年均增长5.9%,其在总进口中的份额显著增加。大蒜和卷心菜的份额则有所下降。在价值方面,干洋葱(12亿美元)、大蒜(11亿美元)和“其他新鲜蔬菜”(7.59亿美元)构成了最大的进口品类,合计占据了总进口价值的51%。黄瓜和腌黄瓜的进口价值增长速度最快,年复合增长率为9.5%。
进口价格趋势
2024年,亚洲蔬菜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582美元,较2023年下降4.7%。尽管如此,从2013年至2024年,进口价格整体趋势相对平稳,2019年曾出现13%的显著增长。2021年价格达到峰值每吨668美元,但从2022年到2024年,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品类间价格差异显著,2024年芦笋的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5709美元,而黄瓜和腌黄瓜的价格最低,仅为每吨321美元。绿豌豆的价格涨幅最大,年均增长3.8%。
在主要进口国家中,2024年新加坡的进口价格最高,为每吨993美元,而巴基斯坦的价格最低,为每吨201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进口价格增长最快,年均增长6.4%。
出口市场洞察
区域出口总量与价值
2024年,亚洲蔬菜出口量在连续两年增长后出现小幅回落,下降1.4%至1300万吨。然而,从2013年到2024年,总出口量仍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并在2023年达到了1400万吨的峰值。
在价值方面,2024年蔬菜出口总额显著增长至104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总价值呈现出稳健的扩张态势,年均增长6.4%,其中2016年增长率高达16%。2024年的出口额更是比2018年增长了60.5%,达到历史新高,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
主要出口国家
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大的蔬菜出口国,2024年出口量约为84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62%。印度以190万吨的出口量(占总量的14%)位居第二,巴基斯坦(9.1%)紧随其后。阿富汗(44.3万吨)、马来西亚(30.9万吨)、新西兰(26.7万吨)和缅甸(20.5万吨)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蔬菜出口量年均增长4.8%。缅甸(17.8%)和阿富汗(14.2%)的出口增长速度最为突出。中国在总出口中的份额增加了7.3个百分点,阿富汗增加了2.2个百分点,而印度的份额则有所下降。
在价值方面,中国以79亿美元的出口额,占据了亚洲蔬菜总出口的75%,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印度以7.38亿美元位居第二,巴基斯坦位居第三。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8.6%,巴基斯坦为5.7%,而印度的出口价值则略有下降。
国家 | 2024年出口量(千吨)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中国 | 8400 | +4.8 |
印度 | 1900 | - |
巴基斯坦 | - | +4.8 |
阿富汗 | 443 | +14.2 |
马来西亚 | 309 | +2.0 |
新西兰 | 267 | - |
缅甸 | 205 | +17.8 |
出口品类分析
2024年,干洋葱(340万吨)、大蒜(250万吨)和土豆(200万吨)是亚洲地区最主要的出口蔬菜品类,合计占据了总出口量的59%。卷心菜及其他甘蓝类蔬菜(120万吨)、胡萝卜和萝卜(100万吨)以及“其他新鲜蔬菜”(100万吨)合计占总出口量的24%。
菠菜的出口量增长速度最快,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7%。在价值方面,大蒜(32亿美元)是最大的出口品类,占总出口的31%。干洋葱(16亿美元)和“其他新鲜蔬菜”(12亿美元)紧随其后。大蒜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7.8%。
出口价格趋势
2024年,亚洲蔬菜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774美元,较2023年增长12%。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年均增长2.7%,2016年曾达到22%的显著增长,峰值出现在2016年的每吨778美元。从2017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保持在略低的水平。
不同品类之间价格差异显著,2024年芦笋的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4228美元,而土豆的平均出口价格最低,为每吨283美元。菠菜的价格涨幅最为突出,年均增长12.7%。
在主要出口国家中,2024年中国的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吨938美元,而阿富汗的价格最低,为每吨249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出口价格年均增长3.6%,显示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和品质优势。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这份关于亚洲蔬菜市场的深度洞察,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描绘了一幅清晰而充满机遇的画卷。
首先,中国在亚洲蔬菜市场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视。 无论是在生产、消费还是出口领域,中国都是绝对的主导者。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区域内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但也面临着保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如何利用好国内庞大的生产基础和消费潜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亚洲市场的份额,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区域内贸易潜力巨大,差异化需求明显。 报告显示,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蔬菜进口市场,而洋葱、大蒜、土豆等品类贸易活跃。中国企业应更精细地分析这些市场的具体需求,例如对有机蔬菜、加工蔬菜、特定品种的需求,以及对包装、冷链物流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定制化出口策略。同时,一些增长迅速的进口市场如孟加拉国,其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为中国出口商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第三,品类结构和价格趋势是关键。 某些高附加值品类如芦笋、菠菜等,其进口和出口价格较高且增长趋势良好,这可能预示着利润空间更大的细分市场。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这些高价值品类上加大投入,提升种植技术和加工水平,以获取更高的市场回报。同时,也要关注大宗贸易品类的价格波动和成本控制,确保竞争力。
最后,加强供应链韧性和效率是长远之道。 面对市场波动和潜在的贸易壁垒,拥有稳定可靠的供应链、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先进的保鲜技术至关重要。中国跨境企业应持续优化从种植、采摘、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全链路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以更好地服务亚洲市场,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亚洲蔬菜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作为其中重要的参与者,更应紧跟市场脉搏,把握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市场细分和品牌建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sia-veg-974b-china-dominates-exports-up-60.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