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挂车市场2024狂涨86%!中国领跑,速抢700亿商机!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亚洲-太平洋地区作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其物流网络的畅通与高效,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其中,货运挂车和半挂车作为陆路运输的关键装备,承载着连接生产与消费、贯通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重任。特别是对于我国的跨境贸易而言,理解这一市场的发展脉络,对于优化物流布局、把握区域商机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一份海外报告揭示了亚太地区货运挂车和半挂车市场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
这份海外报告指出,2024年亚太地区货运挂车和半挂车市场规模已达522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至630万辆,总价值将达到700亿美元。在这一区域市场中,我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贡献了约50%的市场消费量,更占据了高达56%的区域生产份额。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区域进口总量虽然出现大幅下降,但进口总值却有所上升,其中澳大利亚是最大的进口国。出口方面,我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贡献了区域总出口的83%。这些数据描绘了该行业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态势,也为我们洞察区域物流格局变化提供了有益线索。
市场展望
展望未来十年,在亚太地区货运挂车和半挂车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下,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健的消费增长态势。尽管增长速度可能有所放缓,但从2024年至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1.4%的速度持续扩张,到2035年末,预计销量将达到630万辆。
从市场价值来看,预计同期将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2.7%,到2035年末,市场总价值有望达到700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计算)。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物流需求的稳步提升,为相关产业带来了稳定的发展机遇。
区域消费概览
2024年,亚太地区的挂车和半挂车消费量有所回落,降至540万辆,相比2023年下降了8.4%。然而,从2013年到2024年这十一年间,区域总消费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在此期间,市场消费模式经历了一些显著波动,但总体趋势积极向上。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消费量比2015年高出50.9%。消费量曾在2023年达到590万辆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调整。
从价值层面看,2024年亚太地区挂车和半挂车市场总值显著攀升至522亿美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86%。这一增长主要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收入总和,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总体来看,消费市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达到新的高度,并有望在短期内持续发展。
各国消费情况
我国以270万辆的消费量,占据了亚太地区挂车和半挂车市场消费总量的约50%,是该地区最大的消费国。这一数字是第二大消费国印度(95.3万辆)的三倍之多。巴基斯坦以55.9万辆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10%。
国家/地区 | 2024年消费量 (千辆) | 2024年市场份额 (%) | 2013-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 |
---|---|---|---|
中国 | 2,700 | 50 | 3.8 |
印度 | 953 | 17.6 | 3.6 |
巴基斯坦 | 559 | 10.3 | 5.7 |
其他 | 1,188 | 22.1 | - |
从价值来看,我国以27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领跑,印度以107亿美元紧随其后,日本位列第三。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挂车和半挂车市场价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印度和日本分别为6.8%和5.0%。
2024年,人均挂车和半挂车消费量最高的国家包括日本(每千人2.6辆)、泰国(每千人2.4辆)和巴基斯坦(每千人2.4辆)。菲律宾的人均消费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2%。这些数据表明,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物流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为区域内供应链的优化和贸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区域生产状况
2024年,亚太地区挂车和半挂车产量小幅回落至590万辆,与2023年基本持平。在2013年至2024年的十一年间,总产量呈现显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在此期间,生产模式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波动。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产量增速最为迅猛,增长了17%。产量在2021年曾达到600万辆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略有调整。
从价值层面看,2024年挂车和半挂车产值略有缩减,估计为274亿美元(按出口价格计算)。总体而言,产值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2022年,产值增速最为迅猛,较上一年增长了58%。产值曾在2013年达到1740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14年至2024年期间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生产情况
我国以330万辆的产量,继续保持亚太地区最大的挂车和半挂车生产国地位,约占区域总产量的56%。我国的产量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95.8万辆)的三倍之多。巴基斯坦以55.8万辆的产量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9.5%。
国家/地区 | 2024年产量 (千辆) | 2024年市场份额 (%) | 2013-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 |
---|---|---|---|
中国 | 3,300 | 56 | 4.6 |
印度 | 958 | 16.2 | 3.6 |
巴基斯坦 | 558 | 9.5 | 5.7 |
其他 | 1,084 | 18.3 | - |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6%和5.7%。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区域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区域进口动态
2024年,亚太地区货运挂车和半挂车的海外采购量在经历了四年的增长后,出现大幅下降,跌至19.1万辆,降幅达67.1%。然而,从整体来看,区域进口呈现出显著的扩张态势。其中,2016年增速最为突出,较上一年增长了678%。历史最高进口量曾达到70.3万辆。从2017年至2024年,进口量未能恢复之前的增长势头。
从价值来看,2024年挂车和半挂车进口总额达到7.5亿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这十一年间,进口总价值年均增长3.0%,显示出稳健的扩张。在此期间,进口价值也出现了一些显著波动。2021年的增长最为突出,增幅达38%。进口总额在2024年达到峰值,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继续保持增长。
各国进口情况
澳大利亚(7万辆)和菲律宾(6.8万辆)占据了亚太地区进口总量的主要部分,合计占比达72%。新西兰(1.1万辆)、日本(9400辆)和印度(9200辆)紧随其后,合计占比为16%。泰国(5500辆)和马来西亚(4600辆)则占据了较小的份额。
在主要进口国中,印度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进口采购量增速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2.2%,而其他主要进口国则呈现出较为温和的增长。
国家/地区 | 2024年进口量 (千辆) | 2024年进口份额 (%) | 2013-2024年进口采购量年均复合增长率 (%) |
---|---|---|---|
澳大利亚 | 70 | 36.6 | 较低 |
菲律宾 | 68 | 35.6 | 较低 |
新西兰 | 11 | 5.8 | 较低 |
日本 | 9.4 | 4.9 | 较低 |
印度 | 9.2 | 4.8 | 62.2 |
泰国 | 5.5 | 2.9 | 较低 |
马来西亚 | 4.6 | 2.4 | 较低 |
其他 | 23.3 | 12 | - |
从价值来看,澳大利亚以2.89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货运挂车和半挂车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39%。日本以78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10%。菲律宾则以4.8%的份额位列第三。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澳大利亚挂车和半挂车进口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日本和菲律宾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均为8.7%。
进口类型分析
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10.3万辆)以及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8.5万辆)共同构成了进口结构的主体,合计占比达98%。油罐挂车和半挂车(3400辆)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
在主要进口产品中,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采购量增速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2%,而其他产品的进口量增速则较为温和。
从价值来看,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以5.01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货运挂车和半挂车进口类型,占总进口额的67%。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以1.47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20%。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的进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和油罐挂车和半挂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和-2.4%。
进口价格走势
2024年,亚太地区的挂车和半挂车进口均价为每辆3900美元,较2023年增长216%。总体来看,进口价格在此期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了640%。进口价格曾在2015年达到每辆7100美元的峰值,但在2016年至2024年期间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不同产品类型的进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油罐挂车和半挂车价格最高,达到每辆3万美元;而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价格最低,约为每辆1400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8%,而其他产品则出现价格下降。
在2024年,亚太地区的进口均价为每辆3900美元,较2023年增长216%。总体来看,进口价格在此期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了640%。进口价格曾在2015年达到每辆7100美元的峰值,但在2016年至2024年期间保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进口目的国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十分显著。在主要进口国中,日本的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辆8400美元;而菲律宾的进口价格最低,约为每辆528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新西兰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而其他主要进口国则呈现出较为温和的增长。
区域出口表现
2024年,亚太地区挂车和半挂车出口量显著增长至63.8万辆,较2023年增长11%。总体而言,区域出口呈现强劲扩张态势。其中,2018年的增速最为突出,较上一年增长了279%。出口量在2021年曾达到65.5万辆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略有回调。
从价值来看,2024年挂车和半挂车出口额飙升至18亿美元。总体来看,出口额呈现出稳健的增长。其中,2018年的增速最为突出,较上一年增长了45%。在2024年,出口额达到历史新高,并有望在短期内持续稳定增长。
各国出口情况
我国是主要的出口国,出口量约为52.8万辆,占总出口量的83%。澳大利亚以8.8万辆的出口量紧随其后,占总出口量的14%。印度以1.4万辆的出口量位列第三。
国家/地区 | 2024年出口量 (千辆) | 2024年出口份额 (%) | 2013-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 |
---|---|---|---|
中国 | 528 | 83 | 9.5 |
澳大利亚 | 88 | 14 | 42.4 |
印度 | 14 | 2.2 | 33.7 |
其他 | 8 | 0.8 | - |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出口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同期,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出口量也呈现正增长,分别为42.4%和33.7%。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在此期间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3个百分点,我国增长了5.1个百分点,印度增长了1.9个百分点,而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则保持相对稳定。
从价值来看,我国以17亿美元的出口额,继续保持亚太地区最大的挂车和半挂车供应国地位,占总出口额的91%。澳大利亚以38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2.1%。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出口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同期,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1%和10.4%。
出口类型分析
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33.7万辆)以及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28.8万辆)共同构成了出口结构的主体,合计占比达98%。油罐挂车和半挂车(1.3万辆)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的出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6%,而其他产品的出口量则呈现出混合趋势。
从价值来看,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以13亿美元的出口额,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货运挂车和半挂车供应类型,占总出口额的69%。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以2.88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16%。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非油罐挂车和半挂车的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0%。其他出口产品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3.1%,油罐挂车和半挂车4.4%。
出口价格走势
2024年,亚太地区的挂车和半挂车出口均价为每辆2900美元,较2023年增长5.2%。总体来看,出口价格在此期间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2015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了156%。出口价格曾在2017年达到每辆9600美元的峰值,但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不同产品类型的出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油罐挂车和半挂车价格最高,达到每辆2.2万美元;而贸易、展览、图书馆、人员及其他专用挂车和半挂车价格最低,约为每辆999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油罐挂车和半挂车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而其他产品则出现价格下降。
2024年,亚太地区的出口均价为每辆2900美元,较2023年增长5.2%。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在此期间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2015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了156%。出口价格曾在2017年达到每辆9600美元的峰值,但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在2024年,我国的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辆3200美元;而澳大利亚的出口价格最低,约为每辆438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的价格变化较为温和,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7%,而其他主要出口国则出现价格下降。
对我国跨境行业的影响与启示
亚太地区货运挂车和半挂车市场的这些动态,为我国跨境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我国在消费和生产端的双重主导地位,突显了我国在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得益于我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也受益于持续优化的基础设施和日益活跃的跨境贸易活动。
市场总价值的持续增长,预示着区域内对高效、高质量物流装备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我国的挂车和半挂车制造企业而言,这既是扩大市场份额的机遇,也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动力。面对进口总量下降但价值上升的趋势,我们应关注市场对定制化、智能化或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变化,这或许是未来竞争的焦点。
同时,区域内不同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新兴市场的消费和进口增长潜力,也值得我国跨境物流服务商和制造商密切关注。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增量,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通过与这些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或投资布局当地市场,我国企业有望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总之,亚太地区货运挂车和半挂车市场的稳健发展,是我国乃至整个区域经济活力的缩影。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物流行业的基础支撑作用,也为我们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精准战略提供了宝贵依据。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动态,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挑战,共同推动我国跨境事业的繁荣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pac-trailer-2024-86%-boom-china-70b-gain.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