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炸雷!2025玩具新规:每年检1万起,铺货模式终结!
亚马逊平台上的跨境卖家朋友们,最近大家是不是都感受到了电商行业那股强劲的“合规之风”?特别是对于那些深耕玩具类目的商家来说,这股风来得更猛烈一些。新媒网跨境获悉,从2025年9月3日起,亚马逊将对在美国和加拿大站销售的儿童玩具祭出新的“大招”,要求这些产品每年都必须接受亚马逊指定机构的检测或资质核验。这消息一出,可谓是让不少卖家“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些铺货模式的卖家,更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次新规的核心,在于亚马逊将严格控制儿童玩具的合规性。回想一下,今年初,美国站大量儿童玩具链接突然被平台冻结,当时就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许多卖家被要求提交文件进行合规性审核,甚至有消息指出,平台当时还在严查美国玩具合规性文件的造假行为。而现在,亚马逊直接“下了一剂猛药”,将合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具体来说,这份通知明确指出:从2025年9月3日起,所有在美国以及加拿大商城销售的儿童玩具,每年都必须接受由检测、检验和认证(TIC)机构进行的年度检测,或者对其已有的文件进行核验,以确保所有销售行为都完全合法合规。亚马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计划分阶段向卖家发送通知。在未来30天内,受影响的ASIN(亚马逊标准识别号)列表将陆续发送到卖家手中,同时会附上所有必需操作的完成截止日期。
对于卖家而言,收到通知后的第一步,就是检查自己的“账户状况控制面板”,这里将清晰地列出所有受影响的商品以及所需提交的文件。通知中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卖家想要进行检测或者文件核验,必须使用亚马逊批准的服务商。这意味着,过去卖家可以自行寻找任意一家检测机构完成报告,而现在,选择范围被严格限定在了亚马逊官方认可的机构名单中。
那么,拿到受影响的ASIN名单后,卖家们应该如何操作呢?亚马逊也给出了明确的步骤指引:
首先,通过“账户状况控制面板”来选择一家检测、检验和认证(TIC)的提供商。这就像是在一个指定的“服务商超市”里挑选合作伙伴,确保了资质的可靠性。
其次,一旦选定服务商,他们会通过电子邮件向卖家发送检测或核验的报价以及时间表。卖家需要仔细评估这份报价和预计完成时间,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业务。
接着,卖家需要接受报价并提交所需的产品样本或相关文件。这可能涉及到邮寄样品到检测机构,或者在线上传详细的合规文件。
第四步,由选定的检测、检验和认证提供商完成所有的检测工作或文件核验。最重要的一点是,检测结果将由这些机构直接分享给亚马逊平台,而非先发送给卖家,这无疑大大提升了数据提交的严谨性和效率。
最后,亚马逊平台将对TIC机构提交的结果进行审核,并最终决定该商品是否获准继续销售。这个流程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和信息不对称,确保合规性的真实有效。
显而易见,这一新规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检测成本飙升”。在新的规定出台之前,卖家们只需拿到一份由合格机构出具的报告并上传到亚马逊后台,就可以完成合规要求。当时,卖家自行寻找的检测机构成本相对可控,整个流程走下来花费并不算高。然而,如今指定TIC机构的收费标准,让不少卖家感到“肉疼”。有卖家反映,目前了解到的机构报价,一份CPC(儿童产品证书)就要一万元人民币起步。
按照这份新规定,如果一个卖家旗下有四五十款甚至更多的儿童玩具产品需要重新检测,那么这笔检测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那些长期以来依赖铺货模式的卖家而言,这种成本压力更是致命的。过去,他们可以凭借薄利多销的策略,在庞大的SKU数量上取得利润。而现在,仅仅是合规检测这一项,就可能让他们的大多数产品都无法再继续销售,无异于宣告了铺货模式在玩具类目上的“死刑”。
一位资深卖家在收到通知后苦笑着说,看着后台一排排的儿童玩具链接,感觉就像是“一个血盆大口等着每年咬他一口”。这种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新规给卖家们带来的巨大财务压力和心理负担。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情况下,卖家们普遍抱有观望态度,希望未来市场能像物流等服务商板块一样,随着需求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能有更多亚马逊认可的检测机构进入市场,从而将检测价格“打下来”。否则,以目前高昂的收费标准,卖家进行产品检验检测的难度和成本,确实是居高不下,极大地考验着大家的资金链和运营能力。
深入探讨一下,亚马逊美国站对儿童玩具的合规要求,实际上是基于一系列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这些都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所有儿童玩具都必须经过检测,并符合以下几项重要的法规和标准:
首先是《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这是美国一项里程碑式的立法,旨在提高儿童产品的安全性,尤其对铅含量和邻苯二甲酸盐等有害物质有严格限制。
其次是《美国联邦法规》(CFR)第16卷第1250-1253部分。这部分法规详细规定了儿童玩具的各种安全要求,涵盖了机械物理性能、易燃性、化学品含量等多个方面。
再者是《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F963-17标准。这是一项自愿性标准,但被广泛认为是儿童玩具安全性能的行业最佳实践,它涉及玩具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方法,确保玩具在正常使用和可预见的滥用下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2024年4月20日之后生产的儿童玩具,还必须遵守更新后的ASTM F963-23中的要求。这表明美国在儿童产品安全标准上的不断升级,卖家必须紧跟这些最新动态。
为了证明产品符合上述法规和标准,卖家需要提交的文件清单也相当复杂,并非只有单一一种。通常包括但不限于:由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这份报告必须清晰地证明商品符合前述所有法规、标准和要求;一份正式的儿童商品证书(CPC),这是制造商或进口商自我声明产品符合所有适用法规的法律文件;以及检测报告或商品图片,以证明商品符合《美国消费品安全法》第14(a)(5) 节中关于“追踪标签”的要求。这些追踪标签通常包括生产地、生产日期、批次信息等,以便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追溯和召回。
在如此繁琐且成本高昂的新规面前,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卖家可能都不得不面临重新进行这些检测的局面,或者将现有的报告提交给亚马逊指定的TIC机构进行核验。这不仅意味着额外的资金支出,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几家机构的比价、排队预约、产品送审以及漫长的等待审核结果。对于运营团队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卖家心中还存有不少疑问亟待亚马逊进一步明确。比如:
(1) 那些已经通过了旧有审核,并且已经在售的产品,是否还需要重新提交检测报告?如果需要,这无疑增加了已经合规产品的额外负担。
(2) 如果卖家手头已经有其他知名实验室出具的报告,这些报告是否被认可,还是必须重新进行指定机构的检测?这直接关系到现有库存和已投入检测成本的处理。
(3) 如果不幸地,产品被认证机构误判为不合规,卖家是否有申诉渠道,或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毕竟,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死存亡。
这些都是摆在广大卖家面前的实际问题。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目前都得等待亚马逊平台进一步给出清晰的解释和操作指引。
可以预见,这次亚马逊在儿童玩具类目的合规新政,将对整个行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它提高了进入门槛,无疑会淘汰一部分缺乏合规意识和资金实力的卖家,但也同时为那些真正注重产品质量、愿意投入合规成本的“精品卖家”创造了更公平、更有序的竞争环境。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卖家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积极拥抱合规,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toys-2025-rule-10k-test-dropship-fatal.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