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9·17大限突袭!欧洲站22万美金冻结45万库存报废!

2025-09-12Amazon

Image

最近,跨境电商圈里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年底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亚马逊平台的监管力度可谓是“火力全开”,丝毫没有松懈。新媒网跨境获悉,不少欧洲站点的卖家都收到了亚马逊发出的审核通知,内容直接、要求明确——请在9月17日前提交详尽的供应链证明资料,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

这波突如其来的“严查令”,让许多卖家绷紧了神经。毕竟,每一次平台政策的收紧,都意味着一次对经营模式的考验。据卖家们反馈,这次审核主要针对的是科技和电子类大牌产品,涉及的市场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以及英国等主要欧洲国家。三星、戴森、佳能、飞利浦、索尼、微软和松下等耳熟能详的品牌,都在这次审查的重点关注范围之内。亚马逊此举,无疑是想从源头确保消费者能买到真正的正品,让大家用得更安心、更放心。

那么,究竟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呢?亚马逊给出了明确的清单:
首先,是制造商或授权批发商的原始采购发票,这可是证明商品“血统”的关键文件。这些发票必须是近180天以内开具的,而且单张发票上至少要包含100件商品,这个数量要求可不低。
其次,还需要提供供应商的完整公司信息,包括公司名称、电话、地址(如果有的话)、电子邮件以及官方网站。这些信息都需要清晰可见,不能有任何涂改,并且支持PDF、JPG、PNG或GIF等多种文件格式上传。

对于卖家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在9月17日这个截止日期之前,大家虽然可以继续销售现有库存,但如果逾期未能提交完整、合规的资料,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后果:商品可能被强制下架,新的相关产品也将无法上架销售。更让人头疼的是,那些被“困”在仓库里的剩余库存,最终的命运可能是被退回、销毁,甚至是被捐赠出去。这无疑会对卖家的资金链和运营造成巨大冲击。

其实,亚马逊之所以如此“较真”,背后自有其逻辑。一旦卖家的账户出现了客户投诉、商品真伪存疑,或者其他可能存在的违规迹象,亚马逊的系统就会像雷达一样精准捕捉到,并随即锁定账户,要求卖家提供额外的证明资料。在品牌保护方面,亚马逊的态度一直都是“零容忍”,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地步。所以,我们新媒网跨境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一旦收到类似的审核通知,务必高度重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不妨回顾一个真实的案例。之前有一位名叫Michael Locey的美国亚马逊卖家,就曾收到过类似的供应商验证通知。他为了提交大量的产品目录文档,选择将文件拆分成多次发送。结果,亚马逊系统却将其判定为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他的账户被永久封停。一夜之间,他账户里高达22万美元的资金和价值超过45万美元的库存全部被冻结。这笔巨大的损失,对于任何一个卖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沉重打击。这个案例也深刻地告诫我们,在与平台沟通和提交资料时,务必要严格按照官方要求,避免任何可能引发误判的操作。

平台合规,刻不容缓

放眼望去,不难发现,亚马逊正在全方位、无死角地收紧产品合规监管规定。这不仅仅是针对欧洲站点的电子产品,其他品类和站点也感受到了这股日益增强的合规浪潮。

就在不久前,多位销售儿童玩具的卖家也陆续收到了账户验证通知。根据亚马逊的官方通知,自2025年9月3日起,凡是在美国站、加拿大站销售的儿童玩具产品,都必须每年接受专业的检测、检验和认证(TIC)机构的年度检测或文件核验。这意味着,卖家们必须及时查看自己受影响的商品清单,在截止日期前启动检测或核验流程,用实实在在的证据来证明产品符合各项安全标准。这对于儿童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来说,无疑是一道强有力的保障,也让广大家长们能够更加放心地为孩子选购玩具。

如果把时间线再往前推移,我们会发现,早在今年三月,亚马逊就已发布了一项相当严苛的品牌授权新规。这项新规明确要求,所有在平台上销售商品的第三方卖家,都必须向平台提供由品牌方签署的《品牌授权书》(LOA),以此证明自己获得了品牌方的合法授权。一旦无法提供,卖家账户将面临被永久封禁的巨大风险。这项举措可谓是一石二鸟:它不仅有力地捍卫了品牌方的合法权益,也像一把利剑,狠狠地打击了那些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更加清朗的购物环境。

正是亚马逊这样持续且严格的合规验证机制,成功地将绝大多数假冒伪劣产品的卖家拒之平台之外。平台深知,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就必须从源头杜绝假货。根据亚马逊不久前发布的平台打假最新进展,自2020年专门成立反假冒犯罪部门(CCU)以来,亚马逊已经对平台上的不良销售行为者发起了200多起民事诉讼,累计为正版品牌和受害者赢得了超过1.8亿美元的法院赔偿和判决。同时,更有65位造假者被依法判处监禁,这充分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也向所有不法分子发出了严正警告。

更早一点的数据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过去一年,亚马逊的反假冒犯罪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了并处置了超过1500万件假冒产品,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了150%!此外,还有24000名不良卖家被起诉。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并非仅仅依靠人工审核。他们凭借先进的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在品牌方发现并报告侵权行为之前,就已经能够拦截99%以上的疑似侵权商品列表。这种技术驱动的防伪能力,让造假者几乎无处遁形。

总而言之,正是亚马逊对产品合规的这种“较真”和严格管控,才得以建立起消费者“买得放心”的品牌信任基石。在这个信息爆炸、商品繁多的时代,信任是稀缺而宝贵的资源,也是平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新媒网跨境认为,随着全球电商合规浪潮的不断推进,未来必然会有更多平台强化监管,陆续跟进类似的政策。对于我们广大的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只有坚守合规经营的底线,主动适应平台规则的变化,切勿心存侥幸去触碰红线,方能在日益规范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行稳致远,成就一番事业。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sep-17-europe-220k-frozen-450k-los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马逊欧洲站加强监管,严查电子产品供应链,要求卖家提供详细采购发票和供应商信息。若未能按时提交合规资料,商品将面临下架甚至库存销毁的风险。同时,亚马逊也在收紧儿童玩具和品牌授权的合规要求,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
发布于 2025-09-12
查看人数 7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