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关联”升级!Radar_Strong误判,店铺大批停运!

2025-09-05Amazon

Image

最近跨境电商的江湖上又起了波澜,不少卖家朋友可能已经感受到了,一股新的“关联”旋风正在悄然席卷而来。前段时间大家才稍微喘了口气,想着能安心做生意了,结果,新的挑战又摆在了面前。新媒网跨境获悉,最近很多卖家都收到了账号关联的通知,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些店铺甚至因此被暂停运营。最让人费解的是,很多被“扫”到的卖家都表示,自己明明规规矩矩,账户操作也并无不妥,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背后的“元凶”,其实是亚马逊近期升级的“Radar_Strong”系统。它的强大之处,也正是它让卖家们头疼的地方。概括来说,它具备两大鲜明特征:

第一,它依托多维度检测机制,覆盖面极广,这让卖家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防不胜防。
第二,尽管技术先进,但它偶尔也会出现“误判”,让一些无辜的卖家躺着也中枪。

咱们先来聊聊第一点,这“多维度检测”究竟厉害在哪里。

“Radar_Strong”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单线条的关联识别系统。它运用了前沿的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如同一个精密的网络,从多个维度进行交叉验证和比对,最终目的是识别那些试图通过多个账号来操控同一业务主题的行为。这意味着,平台希望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避免少数主体利用多账号优势扰乱市场秩序。

具体来看,它涵盖的检测维度非常细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广告素材的复用性。 这包括但不限于图片、视频,甚至是广告文案的相似或雷同。卖家朋友们辛辛苦苦制作的广告内容,一旦被系统识别出在不同店铺间高度重复使用,就可能被系统认为是同一主体在操作。毕竟,如果一个团队在运营多个店铺,往往为了效率或保持统一风格,会习惯性地复用一些优秀的素材。但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关联的强烈信号。

  • 操作环境的相似性。 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指物理上的位置,更深入到数字足迹。比如,你操作不同店铺时使用的设备是否相同或高度相似?IP地址是否一致?甚至包括你的日常操作习惯,比如登录时间、浏览路径、点击频率等等,这些细微的数据都会被系统收集并分析。想想看,如果两个店铺总是通过同一个IP地址,在同一台电脑上,以几乎相同的时间规律进行操作,系统很难不将其视为“同根同源”。

  • 广告策略的相近性。 在广告投放方面,如果不同店铺的广告预算设定、竞价策略,甚至是投放的时间段都表现出高度的雷同性,这也会引起系统的警觉。这就像两支队伍在比赛,如果他们的战术、出牌顺序都如出一辙,旁观者自然会怀疑他们是否由同一个教练指挥。

  • 产品信息的雷同。 这一点尤其值得卖家们重视。即便你更换了店铺名,更换了运营团队,但如果你的产品描述、产品图片、核心卖点,乃至产品的定价策略都高度相似,系统同样能捕捉到其中的关联性。平台认为,即使是销售同类商品,独立的运营者也应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表达方式。当这些核心信息趋于一致时,关联的判定也就不远了。

所以,哪怕卖家们自认为已经做到了“泾渭分明”,将不同店铺的操作分得很开,但只要在上述任何一个维度上存在高度的相似性,系统都可能通过它的智能算法,找到你那些不经意的“产品细节相似之处”,从而判定账号关联。这就像大海捞针,却又总能精准捕捉到那根特殊的针。

具体而言,常见的关联形式通常体现在:

  • 品牌关联。 如果你旗下的多个店铺都存在品牌授权关系,或者干脆共享同一个品牌,并且这些店铺又被系统识别为由同一个主体在操作管理,那么关联的风险就非常高。平台希望看到的是多元化的市场,而不是一家独大,或者一家通过多个“马甲”来垄断某个品牌下的市场。

  • 注册信息关联。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被系统识别的关联方式。例如,多个店铺使用了相同的信用卡进行支付绑定,共享同一个手机号码,使用同一个收款账户,或者更常见的,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店铺的登录和操作都来源于同一个IP地址或同一台设备。这些硬性信息一旦重合,系统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判定为关联账户。

当然,事物总有两面性,在“Radar_Strong”的强大检测能力下,确实也出现了一些让卖家朋友们感到“冤枉”的情况。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些被误判的案例,往往并非卖家故意为之,而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系统基于数据匹配的“过度敏感”。

下面这些情况,就常常是单纯的系统误判所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 法人或财务人员等重要信息相似。 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普遍。设想一下,很多家族企业或者创业初期由少数核心人员身兼数职的公司,在开设多个店铺时,可能会出现不同店铺的法人代表、监事或者财务负责人,其姓名完全一致的情况。更常见的是,由于汉字拼音的有限性,或者一些常见姓名的拼写(如张伟、李明等),在系统进行英文或拼音比对时,会发现高度接近甚至完全一致的拼写。这时,系统就会简单地将这些店铺误判为同一主体在操作,即便它们在法律上、运营上是完全独立的。这就像户籍系统里有多个同名同姓的人,但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或业务关系。

  • 公司名称关键词重合。 在中国,很多公司在注册时,会倾向于使用一些带有地域特色、行业属性或者吉祥寓意的关键词。例如,一家销售家居用品的公司,可能叫做“XXX家居有限公司”;另一家看似不相关的公司,如果也恰巧取名为“YYY家居生活馆”,尽管主体完全不同,但“家居”这个核心关键词的重合,尤其是当它们的拼音又高度相似时,就很容易触发关联判定。系统在进行大数据筛选时,可能会将这些拥有共同关键词的公司,错误地归类到同一个“群组”中。

面对如此复杂且可能存在误判的关联机制,卖家们不能坐以待毙,而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更为巧妙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别着急,新媒网跨境在这里为大家逐一梳理,希望能帮助大家拨开迷雾,找到解决方案。

  • 首先,如果你的账户已经因为关联而被平台停用,那么当务之急是积极争取恢复。 这需要你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能力。第一步,你需要着手恢复那个被平台认定为“违规”的关联账户,这是向平台表明你愿意配合调查、解决问题的姿态。第二步,也是关键一步,是提交一份详细且具有说服力的整改计划。这份计划需要清晰地阐述你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彻底消除关联风险,确保未来合规运营。最后,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再向平台提交申诉,争取当前账户的恢复。记住,积极沟通和主动配合是争取平台理解和支持的关键。

  • 其次,如果你是遇到了同主体下的“同名账户”关联,策略上就需要有所取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拥有多个非核心的、作用不大的同名账户,那么果断放弃它们,将所有资源和精力聚焦于你的核心店铺,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在向平台提交申诉信时,要重点说明这些账户虽然名称相似或部分信息重合,但它们在实际运营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并非用于规避平台规则的关联操作。同时,你需要提供具体的整改措施,比如更换不同账户的手机号码、修改账户名称,或者更新部分注册信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账户间的独立性。

  • 再者,对于那些因为历史合作关系而导致的关联问题,关键在于提供清晰的证明材料。 跨境电商的道路上,合作共赢是常态,但历史的合作关系也可能留下关联的“痕迹”。你需要准备能够充分证明你与关联方已无实际关联的材料,比如独立的营业执照、明确区分的办公地址证明、以及各自独立的运营团队架构等。这些材料能够有力地说明你现在是一个独立的运营主体。在你的行动计划(POA)中,要明确地向平台说明之前的历史合作已经终止,并且详细阐述你目前为防范关联风险所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诚信透明的沟通,是赢得平台信任的基础。

  • 最后,也是最让人无奈的,就是那种“完全没有关系的陌生关联”了。 这种情况往往纯粹属于系统误判。面对这种“平白无故”的关联,卖家朋友们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地应对。你必须依据前面提到的那些验证维度,对自己的所有运营环节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风险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漏洞。随后,你需要提交一份详尽的“体检报告”,这份报告并非指身体检查,而是指对自身运营状况的全面自查和梳理。报告中要附上你认为导致误判的原因说明,并用事实和数据来证明你的账户与任何其他账户之间都没有实际的关联。这需要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向平台展现你的清白。

除了上述针对性策略,对于那些暂时还未被“扫”到的卖家朋友们,新媒网跨境认为,最近这段时间更要提高警惕,未雨绸缪,多做预防。比如说,确保你用于操作不同店铺的设备、IP地址和浏览器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避免出现任何共享的可能。在投放广告和日常运营过程中,也要尽量做出差异化,不要让不同店铺的广告文案、产品描述、运营节奏看起来“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时,也要坚决避免多个店铺共享同一个品牌,这本身就是平台严厉打击的行为,更会在这次的关联扫号中把你推向风口浪尖。

眼看“秋促”购物季就要来临,这是一个跨境卖家们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的重要时刻。但在大促之前,亚马逊及其他各大平台往往会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内部调整”和“规则洗牌”。新媒网跨境认为,这次的关联扫号,很可能只是“前奏”,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大家。因此,所有卖家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和适应平台规则的变化,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radar-strong-misjudges-shops-suspended.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马逊近期升级Radar_Strong系统,导致大量卖家账号关联,甚至被暂停运营。该系统通过多维度检测,覆盖广告素材、操作环境、广告策略、产品信息等,易产生误判。卖家需积极申诉,提供整改计划,证明独立运营,避免共享信息和品牌关联,以应对关联风险。
发布于 2025-09-05
查看人数 17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