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Q1大变局:关税巨压,日常品销量狂翻2倍!
在当前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每一个跨境电商人,都在努力把握住市场跳动的脉搏,争取让自己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近期,我们新媒网跨境获悉,亚马逊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其中透露的诸多信号,对于每一位在亚马逊平台上深耕的卖家来说,都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份冰冷的数据,更是我们研判未来走向、调整运营策略的宝贵情报。
关税风云再起,卖家如何应对?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大家最关心的关税问题上。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尤其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更是牵动着无数跨境卖家的心弦。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谈及此事时提到一个现象:目前为止,平台零售商品的平均售价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意外,不是吗?他解释说,其实一些消费者和亚马逊自营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P模式)已经开始提前采购备货了,我们许多第三方卖家伙伴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货品入库的速度。大家都在为可能到来的变化做准备,提前布局。但贾西也特别指出,绝大多数卖家目前还保持着观望态度,并没有急于调整商品价格。这说明市场仍在试探,价格战的硝烟似乎并未因此而散去,甚至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对于我们卖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提醒:必须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未来如果关税真的上调,这笔额外的成本究竟该由谁来承担呢?贾西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他认为,那些不直接从中国采购商品的零售商——通常他们是从中间商手中拿货再进行转售的——他们可能面临的总关税成本,反而会比我们这些直接对接中国供应链、在亚马逊上销售的卖家更高。
如果未来关税政策落地,贾西预测平台上的卖家策略会出现明显分化。他直言不讳地说:“有些卖家可能会选择把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最终的消费者,通过提价来覆盖这部分支出。但考虑到我们平台上卖家数量庞大,产品种类繁多,竞争异常激烈,也会有很多卖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为了保住自己的销量排名,宁愿选择自己消化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关税成本。”
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点明了问题的核心。对我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关键的战略考量:是坚守利润空间,通过提价来应对成本上涨?还是为了市场份额和销量,牺牲一部分利润来消化关税?这个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它取决于我们自身产品的利润率如何,所处品类的竞争激烈程度怎样,以及我们对自身品牌定位的长期规划。深思熟虑,方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此前,曾有消息传出,亚马逊可能会在产品页面上直接显示关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这在卖家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担忧。毕竟,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极高,如果直接看到额外成本,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愿。但现在亚马逊已经澄清,这种做法目前仅限于其折扣平台Amazon Haul内部进行探讨,在亚马逊主站上并没有实施的计划。这暂时算是个好消息,至少我们不用担心因为关税的直接披露而引发消费者对价格的过度敏感,导致购买犹豫不决。这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和应对。
洞察市场趋势,抓住新的增长机遇
除了关税带来的挑战,财报也揭示了市场的积极变化和潜在机遇,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1. “日常必需品”销售势头强劲
报告显示,在第一季度,亚马逊平台上“日常必需品”这个品类的销售额增速,竟然是其他所有业务的两倍以上,并且占据了美国站点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呢?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消费者在购物时会变得更加理性务实,他们会把更多的预算投入到那些实实在在能用上、离不开的日常用品上。
如果我们的产品正好属于或者能够巧妙地关联到“日常必需品”范畴,那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比如家居用品、个人护理、基础服饰、部分食品类等等,这些都是刚需。我们可以认真审视自己的产品线,看看是否有机会加大对这类产品的投入和推广,或者在营销上,将现有产品与“日常必需”的场景进行更多关联,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2.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催生更高要求
安迪·贾西还观察到一个关键的消费者行为变化: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时,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值得信赖、价格合理、配送迅速的卖家”。这句话虽然朴实,但字字珠玑,直指我们卖家运营的核心。
这再次强调了我们作为卖家,需要不断“修炼内功”的重要性。什么叫修炼内功?首先是保证产品质量,这是根本;其次是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再次,确保FBA库存充足,或者对于自发货(MFN)的卖家,要保证快速发货,让消费者尽快收到包裹;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
这些,都是赢得客户信任、在市场不确定性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只有把这些基本功练扎实了,我们的店铺才能稳如磐石,才能在风浪中行稳致远。
亚马逊平台优化,对FBA卖家是重大利好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亚马逊平台也在持续优化其运营体系,特别是履约与配送网络,这对于依赖FBA(亚马逊物流)的卖家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
亚马逊首席财务官布莱恩·奥尔萨夫斯基指出,在第一季度,亚马逊经过重新架构的入库网络,大大提升了履约和运输效率。这意味着什么呢?
- 库存部署更优化: 我们的商品能够更快地被分拣,更快地进行配送。
- 包裹商品密度更高: 这可能有助于降低亚马逊在单位运输上的成本,长远来看,这部分效率的提升,最终也可能体现在FBA费用的稳定上。
- 整体配送成本降低: 对亚马逊自身而言,意味着运营效率的提升。
奥尔萨夫斯基解释说:“更优的库存部署可以提高商品的现货率,缩短运输距离,从而大大加快配送速度。”他进一步提到,精准的库存摆放还能提高多件商品合并发货的可能性,这样就能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更加环保高效。
此外,亚马逊还在持续增加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的部署。这对FBA卖家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更快的配送速度意味着更高的客户满意度,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转化率和复购率。库存部署的优化,也有望缩短商品上架和流转的时间,加速我们的资金周转。而机器人和自动化的普及,从长远来看,有助于FBA操作费用的稳定,甚至在某些环节上可能还会带来降低成本的希望。
这里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亚马逊能够实现库存的精准摆放,离不开我们卖家提供准确的商品信息和包装尺寸数据。我们提供的数据越精确,亚马逊就能越好地优化库存,这间接也可能影响到我们的运营成本,所以务必重视Listing信息的准确性。
旺季库存管理:关税叠加的挑战
贾西在谈到库存问题时,还特别提到了一个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挑战。他表示,在像Prime会员日、感恩节和圣诞节这样的销售旺季,亚马逊必须谨慎安排入库计划,尤其要避免因为卖家为了应对潜在关税而提前大量备货,导致仓库出现库存过剩的情况。
他明确指出:“如果履约网络中的库存过多,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作业效率,最终也无法以期望的成本结构及时将包裹送达客户手中。”
这对于我们卖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虽然我们都可能想着为了应对关税变化而提前备货,但如果所有卖家都这么做,那很可能会超出亚马逊FBA仓库的处理能力,后果就是入库延迟、收到入库限制,甚至还可能产生额外的长期仓储费用。
因此,我们需要更精准地预测销量,不能盲目地大量发货。同时,要密切关注亚马逊官方发布的入库指导和限制政策,根据平台的建议来规划备货,避免因为过度囤积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广告业务持续增长,精细化运营是王道
财报显示,亚马逊的广告业务在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19%,其“全链路广告解决方案”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广告收入的强劲增长,意味着亚马逊会继续大力发展广告业务,这对于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无疑是积极的。
但对我们卖家而言,这也意味着广告这条获取流量和订单的重要途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粗放式的广告投放已经很难奏效,我们需要更精细化地管理广告活动,不断提升广告投入产出比(ROI),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分析数据、优化关键词、调整出价、测试广告创意,把每一分广告费都花在刀刃上。
与外媒合作调整,物流策略需灵活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物流层面的变化。外媒报道称,美国的UPS公司计划在2026年6月前,大幅减少其处理的亚马逊包裹数量,原因是这些包裹“利润不高”。不过,UPS会保留亚马逊退货或卖家自发货(MFN)的包裹业务。
这对我们MFN卖家,特别是那些主要使用UPS进行发货的卖家来说,需要引起重视。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一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发货成本和时效,并提前考虑备选的物流方案,比如与DHL、FedEx或其他可靠的物流服务商建立合作,确保物流渠道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对于FBA卖家而言,这个变动直接影响可能较小,因为亚马逊有自己庞大的物流网络(AMZL)以及其他的合作物流伙伴。但从更深层次看,这也反映出整个物流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提醒我们在整体运营中,要对物流成本保持足够的敏感度。
亚马逊整体业绩健康,为卖家提供稳固平台
从亚马逊整体业绩来看,其全球营收同比增长了10%,达到了1557亿美元。线上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6%。北美地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并且实现了可观的运营利润。此外,AWS云服务依然保持强劲势头,AI业务也已经达到了“年营收数十亿美元”的规模。
这些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亚马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电商巨头,整体仍在保持健康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其在北美市场的稳健表现,这为我们跨境卖家提供了持续且充满机会的销售平台。而亚马逊在AWS和AI领域的巨额投入,也预示着未来可能会催生出更多赋能卖家的工具和服务,比如更智能的数据分析、AI辅助的商品文案优化,甚至是未来新版智能语音助手与电商的深度结合,这些都可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增长契机。
新媒网跨境认为, 给卖家的行动建议: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亚马逊财报揭示的信号,我们新媒网跨境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实用的行动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新一季度的竞争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赢:
- 密切关注关税动态: 不要被传言所困扰,而是要紧盯美国政府的最终政策走向。一旦政策明确,立即评估其对自身产品成本的影响,并准备好灵活调整您的定价和促销策略,以最小化风险。
- 审慎管理库存: 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旺季和关税政策尚不明朗的时期,务必平衡好提前备货的积极性与FBA库存过载的潜在风险。精准预测销量,遵循亚马逊官方的入库建议,避免盲目囤货,把资金和精力用在刀刃上。
- 优化运营基本功: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更要回归商业本质。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是立身之本,优化Listing详情页以吸引买家,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无论是FBA还是MFN,都要确保快速可靠的配送,这些都是赢得客户信任、提升销量的基石。
- 精细化广告投放: 广告是获取流量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竞争加剧,更需要数据驱动的广告策略来保证投入产出比。定期分析广告数据,优化关键词、调整竞价,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更有价值。
- 关注“日常必需品”趋势: 这是一个稳健的增长点。如果您的产品线能够与日常必需品相关联,或者能从这个角度进行营销包装,不妨考虑倾斜更多资源,抓住这一波消费升级与务实相结合的机遇。
- 留意物流变化: 对于MFN卖家来说,特别是要关注UPS等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变化。提前储备备选的物流服务商,确保您的物流方案既稳定可靠,又具有成本效益,避免供应链出现不必要的波动。
总而言之,亚马逊平台就像一片不断变化的海洋,作为乘风破浪的卖家,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这些变化,灵活应对。每一次挑战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新的机遇。只要我们不断学习,积极调整,精细运营,就一定能在跨境电商的航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实现更大的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q1-shift-tariffs-daily-sales-2x.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