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突袭!一周2800中国卖家账号被封,大卖也难逃
进入2025年下半年,跨境电商的战鼓再次擂响。对于无数奋斗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卖家而言,秋季大促无疑是全年冲刺业绩的关键节点。特别是亚马逊,作为行业的巨头,其2025年秋季大促的脚步声已经清晰可闻。据新媒网跨境获悉,这场全球瞩目的电商盛宴定于10月7日至8日举行,覆盖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6个核心站点,预示着又一轮消费热潮的到来。
然而,就在卖家们紧锣密鼓地为这场年度大考做准备时,一股突如其来的“风暴”却让不少人措手不及。近段时间,亚马逊平台突然启动了一轮“无预警”的大面积账号清查行动,许多中国卖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了账号被封的境况,甚至有卖家名下的多个店铺同时“沦陷”,损失惨重。
这次的清查力度,可谓是近年来少有。根据外媒的数据统计,仅在8月25日至8月31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有大约2800个中国卖家的店铺在亚马逊上停止了销售。如果按平均数来算,这意味着每天就有超过400个中国卖家的店铺疑似被亚马逊暂停了运营。而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全球,那被封的亚马逊卖家店铺数量更是惊人,超过了12000个。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卖家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心血,也让我们看到了平台规则收紧的决心。
从被封账号的品类分布来看,家居类目赫然位居榜首,其次是3C电子产品和健康类目。这或许与这些品类在亚马逊平台上的活跃度以及历史违规情况有关。更让人感到“心惊”的是,这次被“扫”的,并非只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卖家。其中不乏那些月销售额超过130万美元、店铺积累了数千个好评的成熟大卖。这无疑给所有卖家敲响了警钟:在平台面前,没有侥幸可言,合规经营才是长远之道。
那么,究竟哪些行为触碰了亚马逊的“红线”呢?经过新媒网跨境的深入了解和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我们总结出此次账号清查主要涉及以下四类违规行为:
首先是Listing违规翻新。在过去的运营中,通过对旧ASIN进行“包装”或“伪造”来清除差评、争取新品权重,曾被视为不少卖家习以为常的“玩法”。这种操作通过修改产品信息、更换SKU等方式,试图掩盖产品的历史表现,或者利用系统漏洞获取不正当的曝光。然而,进入2025年,亚马逊对此类行为已是零容忍,明确将其认定为任何掩盖历史表现或误导系统判断的违规行为。这意味着,任何试图“洗白”或“作弊”的Listing,都将面临被严厉打击的风险。对于卖家而言,这要求我们必须真实地呈现产品信息,回归到以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运营理念上来。
其次是运营数据异常。这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短时间内出现异常高的退货率、销量在短时间内出现不合理的飙升、较高的差评率,以及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侵权投诉等情况。这些数据上的异常波动,往往会触发亚马逊的风险识别系统。平台会认为这些反常的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着刷单、恶意竞争、售假或侵权等违规行为。例如,如果一个店铺的销量在极短时间内从几十单猛增到几千单,而其他指标(如流量、转化率)并未同步增长,这很可能被系统标记为异常。因此,卖家在日常运营中,不仅要关注销量增长,更要重视数据的合理性和健康度,确保每一步的增长都是扎实且可持续的。
第三是违规合并变体。这种操作在此前也相当普遍,不少卖家会利用新品捆绑老品的方式,以此来“蹭”老品的Review和流量,甚至强行捆绑不属于同一Variation种类的变体。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Listing的排名和转化,但却严重扰乱了平台的正常秩序,也误导了消费者。亚马逊从今年初开始就持续打击此类行为,并且未来对此类违规的监管力度只会有增无减。对于卖家来说,这意味着在创建和管理产品变体时,必须严格遵守平台的规则,确保所有合并的变体都符合逻辑且真实关联,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去触碰这条“高压线”。
最后是账号关联。这既包括强关联,也涉及弱关联。过去,使用同一人的信用卡、同一地址或同一收款账号等“弱关联”行为,被判定关联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随着亚马逊审核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增强,即便是这些看似不那么明显的关联因素,未来被判定为账号关联的概率也可能持续走高。账号关联一旦被发现,往往意味着关联的所有账号都面临被封的风险,这对卖家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此,卖家在开设新账号或进行多账号运营时,必须从源头杜绝任何可能导致关联的风险因素,确保每个账号都具备独立、唯一的运营环境。
除了对店铺清查力度的加大,亚马逊平台对特定类目的合规要求也在同步升级。其中,儿童玩具类目就迎来了一项新的强制验证规定,这无疑给从事相关产品销售的卖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近期,多位销售儿童玩具的卖家反映收到了亚马逊的通知邮件。邮件中明确指出:自2025年9月3日起,亚马逊要求在美国站和加拿大站销售的儿童玩具,每年都必须接受检测、检验和认证(TIC)机构的年度检测或文件核验,以确保产品符合当地法规。
这项新规最引人关注的,是其独特的验证方式——验证结果将由TIC机构直接提交给亚马逊审核,而非由卖家自行上传。卖家需要通过账户控制面板查看受影响的商品以及提交的截止日期,目前设定的截止日期是2025年9月25日。一旦逾期未能完成验证,相关产品将无法正常销售。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此前已经通过审核的产品,此次也被纳入了强制验证的范围。目前,美国站和加拿大站的不少卖家后台已经出现了大量等待解决的ASIN,这让大家深感“时间紧、任务重”。
这项要求源于亚马逊在2024年8月底宣布的“直接验证”制度,该制度将逐步推广至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站点。对于那些在全球多个国家运营的卖家而言,这可能意味着需要在不同的站点重复进行验证,这无疑会显著增加运营的复杂性和合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对于那些一直秉持合规经营理念的卖家而言,这或许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更严格的门槛,意味着那些不合规的竞争者将逐渐被淘汰,市场秩序将更加健康。
亚马逊收紧儿童玩具的合规审查,并非偶然。外媒数据显示,在2024年亚马逊因安全合规问题下架的产品中,玩具类产品占比高达15%。过去,为了节省成本,部分卖家不惜伪造CPC证书或使用修改后的证书,这不仅带来了极大的产品安全风险,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儿童玩具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与安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底线。
同时,放眼全球,各国对儿童产品的安全要求也日益严格。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下,对消费者权益和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亚马逊此举,既是积极响应全球对产品安全与质量的重视趋势,也是维护自身平台信誉的必要举措。早在2023年,亚马逊就已加强了儿童产品的审核,曾大量下架相关类目产品,甚至不慎误判了一些成人背包链接。这都表明了平台在产品安全问题上绝不妥协的立场。
面对日益趋严的合规审查,提前做好准备是应对挑战的关键。对于收到通知的卖家而言,首要任务是尽快登录后台,查看受影响的商品清单。然后,需要按照亚马逊的要求,选择平台认可的TIC机构,并及时提交产品样本或相关文件进行检测。如果此前已有合格的检测报告,可以直接提交进行评估。务必确保在截止日期前通过审核,避免因合规问题导致产品停售,影响下半年的销售计划。只有真正做到合规运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purge-2800-china-shops-down.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