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低价猛攻全球:48元海量爆品,订单狂涨26倍!

在当下这个电商时代,消费者们对“物美价廉”的追求,就像是永不停歇的潮汐。而电商巨头之间的较量,也早已不再仅仅是比拼谁的快递更快,而是谁能将价格做到极致,真正深入人心。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背后,其实是各大平台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创新求变的结果。
亚马逊低价战略,再添新篇章
就在不久前,也就是当地时间10月16日,亚马逊在日本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推出了名为Amazon Haul的低价购物平台测试版。这个平台主打的是1000日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8元)以下的商品。这可不是亚马逊心血来潮,而是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低价战略的最新一步棋,也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市场拓展。
咱们中国的消费者可能对这种模式不太陌生,但在日本,它无疑为当地的购物体验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亚马逊手机应用,日本的顾客们就能轻轻松松地进入这个专门为低价好物打造的区域。这里不仅有专属的搜索功能,购物车操作也十分便捷,更诱人的是,它还设置了阶梯式的折扣优惠:只要订单金额满2000日元,就能立享八折优惠;如果买得更多,达到3000日元,折扣力度更是直线上升到七折。商品种类之丰富也令人称赞,数十万件商品琳琅满目,涵盖了时尚穿搭、家居生活、日常用品等多个热门品类,而且所有商品的售价都控制在1000日元以内,真正做到了让消费者“闭眼入”。此外,Amazon Haul还承诺,下单的商品大约两周内就能送达买家手中,并且在商品签收后的15天内,如果消费者因为个人原因不满意,也可以选择退货,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购物的安心感。
亚马逊方面信心满满地表示,Amazon Haul的推出,就是要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和极具吸引力的价格策略,为日本用户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同时,他们也希望此举能够进一步激发本地电商市场的活力,推动其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不光是亚马逊的战略选择,更是日本市场需求变化的一个缩影。
有日本政府机构经济产业省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日本B2C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6.1万亿日元。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那些单价低于1000日元的轻小件商品,因为其高频消耗的属性,正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可见,亚马逊正是抓住了这一消费趋势,顺势而为。
咱们都知道,日本市场对于亚马逊来说,那可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以前就有数据显示,亚马逊日本站的访问量,大约占到亚马逊全球总流量的10%,地位仅次于美国站。这些年来,亚马逊在日本累计投入了超过6万亿日元,建设了25个运营中心和50多个配送中心,构筑起了坚实的物流网络。有了这些强大的基础设施作保障,那些低价商品的履约效率自然也就有了底气。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关对那些价值在1万日元以下的商品,是免征关税和消费税的,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商品的成本,让平台和商家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
其实,早些时候,就有外媒报道称,低价商城将成为今年之后亚马逊全球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看来,此言非虚。进入2025年,亚马逊明显加快了其低价平台走向全球的步伐。我们看到,它先是在欧洲的多个市场推出了Amazon Haul,随后又将触角伸向了澳大利亚。紧接着,Amazon Bazaar也成功进入了墨西哥市场。而今,Amazon Haul登陆日本,更是完成了在亚洲这一重要市场的关键布局,可以说,亚马逊的低价攻势正在全球范围内全面铺开。
低价探索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亚马逊之所以突然发力低价市场,似乎是被Temu这样的新兴平台“逼”出来的,是在全球经济下行、消费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被催化加速的。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两个原因确实是亚马逊加速布局低价战略的关键推手。然而,如果咱们仔细回顾,就会发现这份“低价野心”并非是突如其来的灵光一闪,而是亚马逊在过去多年的反复试错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战略方向。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亚马逊就曾在美国市场尝试过划分出一个“低价板块”。那时推出的Prime Pantry,可以说是亚马逊低价日用品的核心承载平台。它主要通过“批量采购+固定配送费”的模式,来覆盖消费者日常所需的刚需品类。Prime Pantry的服务对象是亚马逊会员,会员们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采购到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中也包括母婴用品。亚马逊Prime Pantry凭借“低价还打折”的诱人噱头,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据说在其鼎盛时期,曾占据美国线上日用品市场12%的份额,可谓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随着后来消费者对“即时配送”需求的日益增长,Prime Pantry“5.99美元固定运费+35美元起购”的模式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最终,亚马逊不得不正式关停这项服务,将相关商品并入了主站。至此,“粗放式低价”的早期尝试,暂时被宣告了失败。
直到2021年,全球消费市场风向转变,人们对刚需和非刚需商品的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性价比偏好”开始崭露头角。亚马逊敏锐地捕捉到了中低端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决定在美国市场之外,重新开启其低价战略的尝试。同年7月,亚马逊在印度推出了“Multi-Seller Flex”计划,这项计划允许当地的中小卖家通过第三方服务商,复用亚马逊Prime的物流标签,从而有效降低本土日用品的配送成本。这一举措,被广泛认为是Amazon Bazaar的“前身试验”。虽然当时它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平台,但却为亚马逊后续在新兴市场开展低价运营,积累了宝贵的本地化经验。数据显示,该计划上线仅仅半年内,亚马逊印度站上那些售价低于10美元的商品订单量就取得了可观的增长,这有力地验证了低价策略在下沉市场的可行性。
2023年,无疑成为了亚马逊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彼时,Temu在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已经多次超越亚马逊,而SHEIN更是稳居全球时尚类购物网站访问量的榜首,TikTok Shop凭借其“社交裂变”的电商模式也来势汹汹。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强大冲击,亚马逊也开始密集调整其市场策略:推出了平台补贴折扣、加大促销力度等。然而,这些“被动防御”的效果显得有些有限,Temu依然凭借远低于亚马逊同类商品的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抢占用户。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最终倒逼亚马逊下定决心,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立低价平台。
“双轨”攻防布局,全面出击
进入2024年,亚马逊的低价“利器”终于磨砺而出,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两大平台——主要面向新兴电商市场的Amazon Bazaar,以及瞄准成熟电商市场的Amazon Haul,相继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
时间回到2024年4月,当印度本土电商平台Meesho正以其“高性价比”和“0佣金”的策略,在市场中高歌猛进之时,Amazon Bazaar干脆利落地亮出了杀招。它以“3-7美元极致低价”的噱头,主打那些价格低于10美元的日用品和快时尚类白牌商品,巧妙而精准地切入了印度这个庞大的低价市场。此外,针对印度市场的特殊消费习惯,Amazon Bazaar不仅提供了印地语界面,支持当地主流的UPI本地支付方式,更是别出心裁地推出了“1美元专区”,再配合货到付款服务,迅速渗透到印度的二三线城市,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与Amazon Bazaar的闪电突袭有所不同,Amazon Haul主要面对的是那些人均收入更高、电商发展更为成熟的市场,因此其布局策略也显得更加稳健和考究。到了2024年11月,Amazon Haul在美国市场进行内部测试,一时间在跨境电商圈内引爆了热议。彼时,Temu已经成为美国iPhone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全球用户在极短的时间里突破了上亿,累计下载量超过7.35亿次,其中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就超过了2亿次,直接冲击了亚马逊在美国的用户基本盘。新媒网跨境获悉,预计2024年Temu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将达到540亿美元,仅第二季度的GMV就约有110亿美元至120亿美元,而美国市场则贡献了当季全球GMV的三分之一以上,其增长速度和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mazon Haul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亚马逊防御低价市场的核心武器。它以“疯狂低价”“最畅销”等标签,与Temu展开正面交锋。Amazon Haul的商品价格普遍锁定在1美元至20美元之间,甚至比Temu的平均价格还要低15%到20%,并且覆盖了Temu所有热销的品类,力求在价格上形成绝对优势。甚至在去年“黑五”购物节期间,亚马逊更是投入重金,推出了“全场五折”的惊人优惠,同时配合在APP首页设置醒目的橙色专属入口,流量大幅上升,热销商品数量也从内测时的几百种,迅速激增至2700多种,战果斐然。
面对全球电商市场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亚马逊没有“失去理智”地直接在主站全面降价,而是选择了在亚马逊APP内设置独立的入口,开辟独立的低价阵地。这种“双轨”策略,在保障低价优势的同时,也继续强化了其在品质、物流和品牌信任方面的传统优势。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避免分流主站的高端用户群体,又能利用低价的吸引力,精准捕获那些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可以说,亚马逊的这种打法,是想要“通吃”市场,展现了其在市场战略上的高明之处。
在新兴市场,Amazon Bazaar的低价打法更是极致,因为这些市场的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普遍更高。为了能在此类市场迅速建立影响力,Amazon Bazaar就必须具备足够的“价格冲击力”。通过“1美元专区”、“批量购买折扣”等策略,亚马逊的低价商城极大地刺激了所在市场的冲动消费。虽然本土电商平台在这些市场中仍占据着很高的份额,但Amazon Bazaar的未来发展空间,无疑是难以估量的。
精耕细作,覆盖成熟市场
到了今年,亚马逊的低价布局已经进入了一个疯狂扩张,同时又高度精细化的阶段。Amazon Haul率先出击,肩负着完成成熟市场全覆盖的重任,其策略鲜明而又差异化。
今年3月,就有外媒透露,亚马逊正计划将Amazon Haul的服务范围扩展到美国以外的地区,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欧洲推出。亚马逊的一些招聘信息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例如招聘Amazon Haul业务相关的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产品经理等,这些都表明该公司正在加快Amazon Haul的国际扩张步伐。此外,内部文件也显示,Amazon Haul的全球扩张已成为2025年亚马逊战略重点之一,未来将在美国及国际市场大规模推进,可见其决心之大。
到了4月,许多卖家纷纷表示,他们已经收到了Amazon Haul欧洲五大站点(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的招商邀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邀请采用的是“高门槛邀请制”,对卖家的要求颇高:除了近12个月在亚马逊的销售额不低于200万美元外,其商品还必须通过CE认证以及符合包装法审核等各项欧洲市场所需的严格认证,这表明亚马逊在成熟市场的低价策略中,仍然十分注重商品的品质和合规性。
5月,Amazon Haul进入英国市场进行测试,产品涵盖了时尚、家居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类别的数千种商品,延续了20英镑以下的价格带策略,其中大多数产品的价格甚至低于10英镑,“超低价”标志的商品更是低至1英镑,性价比极高。
6月,Amazon Haul测试版又在德国启动,与英国市场类似,它仍然集成于现有的亚马逊App中,主要提供时尚、家居和生活类产品,价格大多低于10欧元,所有商品均控制在20欧元以下。为了吸引消费者,还推出了促销活动:订单满50欧元可享5%折扣,满75欧元则可享10%折扣,诚意满满。
8月,亚马逊英国站正式宣布Amazon Haul上线,除了原本的低价优势外,消费者还可以享受额外的优惠,包括订单满50英镑可享5%折扣,订单满75英镑可享10%折扣,以及订单满15英镑即可享受免费送货服务,进一步提升了购物体验。
同在8月,Amazon Haul测试版在澳大利亚推出,承诺将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数十万件价格低于25澳元的商品”。为了配合上线,亚马逊在前两周为所有Haul商品提供了六折优惠,许多商品价格降至10澳元以下,并对超过40澳元的订单提供额外限时折扣,迅速在当地市场掀起了一股购物热潮。
到了10月初,Amazon Haul进入西班牙市场,主打20欧元以下商品,其中大部分售价低于10欧元,部分甚至低至1欧元,再次展现了极致的性价比。仅仅过了半个月,10月中旬,Amazon Haul又成功进入了日本市场,至此,亚马逊一步步完成了在成熟市场的闭环布局,其全球低价攻势愈发完善。
深入耕耘,拓展新兴市场
与此同时,Amazon Bazaar也同样在积极发力,一如既往地深入渗透新兴市场。今年的扩张步伐,尤其聚焦在中东和拉美市场,展现了亚马逊对这些区域的重视。
5月,Amazon Bazaar成功进入了沙特市场,其商品售价普遍控制在90沙特里亚尔以下,其中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甚至低于20沙特里亚尔,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当地消费者。
7月,Amazon Bazaar又马不停蹄地入驻了阿联酋市场,绝大多数商品的定价不超过25迪拉姆,部分商品更是低至1迪拉姆或4迪拉姆,覆盖了服饰、家居、生活用品等多个热门品类。为了庆祝上线,亚马逊还宣布在首月对所有Bazaar订单提供25%的折扣优惠,大力吸引用户试用这个新平台。
除了极具吸引力的价格,“Amazon Bazaar”还提供了多重购物优惠和便捷服务。例如,针对大额订单,平台特别设有阶梯式折扣:订单满150迪拉姆可享5%折扣,而满300迪拉姆的订单则可获得10%折扣,鼓励消费者进行批量购买。另外,针对当地消费者对“便捷性”的极致追求,Amazon Bazaar还创新推出了“15分钟极速送达”服务,覆盖生鲜、零食等即时消费品类,最关键的是,这些商品的价格设置也极具吸引力,普遍在25迪拉姆以下,部分商品更是低至1迪拉姆至4迪拉姆,真正做到了又快又便宜,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8月,Amazon Bazaar墨西哥站也正式上线,大部分商品售价低于11美元,并且还设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所有商品售价均不超过3美元,性价比同样突出。品类广泛,涉及时装、家居、美妆、运动、厨房、办公、手工艺、园艺、电子产品以及宠物用品等,几乎涵盖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Amazon Bazaar墨西哥站采用了“线下集市数字化”的模式,通过“主题精选”界面呈现本土特色商品,并从3美元至11美元的价格带切入,还联合当地的网红发起“10美元挑战”,即鼓励用户用10美元完成日常采购并分享到社交平台,这一话题在TikTok上获得了巨大的曝光,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
在促销策略方面,Amazon Bazaar墨西哥站还推出了批量购买优惠机制:单笔订单购买五件及以上商品可享受5%的折扣,如果购买十件及以上商品,折扣力度更是提升到10%。这一模式非常契合低价平台用户的消费习惯,因为他们往往倾向于一次性购买多种小件商品,带有一定的冲动性消费特征,而批量折扣正好能满足这一点。
在核心的印度市场,Amazon Bazaar持续深化供应链整合,仅2025年就已助力出口超130亿美元,美容品类和服装品类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成绩喜人。有数据显示,Amazon Bazaar成功推动亚马逊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提升了5%,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更是比主站高出不少。以单一城市为例,日前外媒报道称,10月Amazon Bazaar在印度安得拉邦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6倍,新用户数量也同比增长了4.2倍。其中,印度安得拉邦的一个城市——维沙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表现尤为突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2倍,其中在节日期间更是实现了2.2倍的增长。通过低价策略与广泛的商品覆盖,Amazon Bazaar在节庆期间进一步拉动了线上消费需求的增长,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也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了电商的便利和实惠。
从2024年上线至今,Amazon Bazaar已迅速发展成为印度最具性价比的线上购物平台之一,目前提供了超过2000万种价格低于600卢比的商品,其市场地位日益巩固。新媒网跨境认为,随着Temu等中国高性价比电商平台在欧洲、北美、亚洲等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亚马逊正通过其“双轨”策略,加速强化自身在全球低价电商领域的竞争力。可以预见,未来的电商市场,竞争依然会是一片“血海”,但这样的竞争,也将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共同迈向一个更加繁荣的数字商业时代。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low-price-go-global-26x-sales-surg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