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万店被冻,TikTok封店潮,跨境大洗牌正式开启!

2025-09-12Amazon

Image

各位卖家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一周一度的跨境电商舆情梳理时间。在这个充满变数却又生机勃勃的行业里,每一周都有新故事、新挑战、新机遇。2025年9月的第一周,各大电商平台动作频频,市场风向也悄然变化。跟着新媒网跨境,一起洞察本周的热点,为下半年的旺季做好充分准备!

一、企业动态:平台风云变幻,卖家如何应对?

1. 沃尔玛旺季交流会,助力中国卖家领航全球

进入九月,跨境电商的旺季气息愈发浓郁。为了帮助咱们中国卖家在这个“黄金档期”脱颖而出,沃尔玛全球电商平台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新媒网跨境获悉,9月11日,一场名为“沃聚产业·旺季领航”的卖家增长交流会即将在深圳盛大开幕。

这次活动可不一般,沃尔玛全球电商平台的六大官方团队将悉数亮相,从选品策略、广告投放、日常运营,到物流解决方案、合规经营等方方面面,为卖家们提供“一站式”的实操指导。无论是摸索中的新卖家,还是寻求突破的老兵,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的福利和干货。更让人期待的是,现场还邀请了跨境圈内的知名大咖,他们将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手把手教大家解锁旺季增长的密码。这无疑是一场提升内功、抢占先机的绝佳机会,有志于在全球市场大展拳脚的卖家朋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

2. 亚马逊Prime共享计划收紧,会员体系精细化运作

一直以来,亚马逊的Prime会员福利都是吸引消费者的“杀手锏”。但最近,亚马逊宣布了一个重要调整:自2025年10月1日起,将终止Prime共享计划,也就是说,Prime会员将不能再与非同住人士共享免运费等核心福利了。

平台表示,那些之前被邀请共享福利的用户,需要在9月5日前收到通知。如果他们还想继续享受Prime服务,就需要自己单独订阅。不过,亚马逊并非完全取消了家庭共享功能,而是将其转向了“Amazon Family”计划。根据新规,Prime会员可以与同一主要住址的另一位成年人,以及最多四名儿童和四名青少年共享免费配送等权益,但前提是必须共享家庭地址。

这项调整,反映出亚马逊在会员权益管理上正走向更加精细化和严格化的道路。对卖家来说,虽然这可能导致部分“蹭会员”的用户流失,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Prime会员的实际价值和用户粘性。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会员体系的每一次调整,都可能带来用户行为的细微变化,卖家朋友们也需要随之调整自己的营销和运营策略。

3. Prime Day新会员增长未达预期,市场趋于饱和?

今年的Prime Day活动,虽然依旧热闹非凡,但亚马逊在美国市场的新增Prime会员数量却未能达到预期。数据显示,活动期间新增了540万名Prime会员,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1.6万,并且比公司设定的目标少了10.6万,降幅约2%。

具体来看,虽然活动四天新增的160万会员超出了目标,但在前期三周的准备期内,新增的390万会员却比去年同期少了18.5万,也未能达标。这一数据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讨论。是美国Prime会员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还是消费者对大促的消费热情有所降温?抑或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无论原因如何,这都给广大卖家朋友们敲响了警钟:仅仅依靠平台的大促活动来拉动增长,可能不再是长久之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耕产品力、提升品牌价值、优化用户体验,才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立于不败之地。

4. 亚马逊合规审查重拳出击,万余账号被冻结!

近期,亚马逊的合规审查可谓是雷厉风行,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都让卖家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八月底,全球范围内超过1.2万个账号因为违规操作被冻结,这无疑给很多卖家带来了沉重打击。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次审查的严格程度远超以往,主要集中在三大“重灾区”:一是商品详情页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二是运营数据出现异常,涉嫌刷单刷评;三是账号关联,违反平台一店一账号的原则。更让卖家感到头疼的是,此次冻结的申诉成功率极低,很多申诉都因为“整改不具体”而被驳回。

与此同时,加拿大站也同步启动了KYC(了解你的客户)审核,无论是新卖家还是老卖家,都需要提交营业执照、股权结构图等详细资料,以证明其合规经营。这一系列动作,都在明确传递一个信号:亚马逊正不遗余力地打造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交易环境。对于我们中国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合规经营将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只有秉持诚信,用心经营,才能在平台走得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5. 亚马逊面临美国史上最大消费者集体诉讼,平台规则或迎挑战

近期,亚马逊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它正面临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消费者集体诉讼之一,涉及的消费者数量高达2.88亿。这起诉讼的核心指控是:亚马逊通过其垄断行为,人为抬高了商品价格。

原告方声称,亚马逊强制平台上的200多万第三方商家,不得在其他平台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否则将取消其商品在亚马逊的“加购资格”。同时,亚马逊还通过自动化系统监控全网商品售价,并因此向商家发送了超过10亿封警示函。面对这些指控,亚马逊方面否认一切不当行为,并已提起上诉。

这场诉讼无疑将对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和平台规则产生深远影响。对广大卖家来说,这也提醒我们,平台的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可能会因外部压力和法律挑战而调整。多元化布局、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重要策略。同时,也应关注平台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 TikTok封店潮汹涌,跨境电商告别“粗放扩张”时代

最近一段时间,TikTok跨境卖家群体中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账户冻结风波,许多卖家一夜之间账户被封,订单锐减。这场封店行动,并非临时性的偶发事件,它标志着跨境电商行业正在从过去“粗放扩张”的阶段,转向更加注重“规范发展”的新时代。

过去,不少卖家依赖“铺货模式”,通过批量采集国内商品上传到TikTok平台,以“数量取胜”。然而,随着TikTok平台日益成熟,这种模式带来的商品劣质、侵权、刷单刷评等问题,已经触及了平台的红线。现在,不仅是TikTok,包括亚马逊、速卖通等主流电商平台也都在加强对铺货模式的监管,这种模式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大幅压缩。

这场“洗牌”无疑给跨境卖家们带来了生存危机,但也倒逼大家进行转型升级。未来,深耕供应链,提升产品品质,打造自有品牌,提供优质服务,将成为卖家们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量”到“质”的转变,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7. TikTok泰国站征收电商增长服务费,东南亚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

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的TikTok Shop,近期又有了新动作。TikTok Shop泰国跨境店宣布,将开始征收电商增长服务费。这项费用是根据商品价格向所有商家收取的,平台表示,这笔费用将用于为商家提供平台包邮权益和曝光助推,旨在共同促进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看,电子产品类目的费率为5.35%,其他类目则为6.42%,每件商品的费用上限为199泰铢(含税)。值得注意的是,费用将按照“物品价格-商家折扣”来计算,而运费和平台折扣则不纳入计费范畴。

这项费用的征收,意味着卖家在泰国市场的运营成本将有所增加。对于已经在泰国布局的卖家来说,需要重新核算商品成本,并可能需要调整定价策略。同时,也提醒我们,随着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平台商业化变现的举措会越来越常见,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将成为卖家成功的关键。

8. TikTok欧盟用户突破1.7亿,欧洲市场潜力巨大

TikTok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势头依旧迅猛。根据其最新发布的欧盟《数字服务法》(DSA)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TikTok在欧洲的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7亿人,自2023年9月以来增长了25%,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报告还提到,TikTok在内容治理上更多地依赖自动化技术,而人工审核团队的人数则有所缩减。这反映出平台在应对海量内容审核方面,正积极探索技术赋能的路径。

对于咱们中国卖家而言,TikTok在欧盟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意味着欧洲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TikTok电商作为新兴的销售渠道,为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同时,卖家们也要密切关注欧盟《数字服务法》等当地法规,确保合规运营,才能在这片蓝海中稳健前行。

9. 拉美巨头美客多升级卖家规则,精细化运营势在必行

拉美电商巨头美客多(Mercado Libre)在2025年也对其卖家运营规则进行了升级,这无疑将对在拉美市场打拼的卖家们产生重要影响。新的动态声誉评估体系将更加全面和严格,主要纳入了订单履约时效(占比35%)、库存准确率(占比25%)等四大核心指标。

按照新的评估标准,获得“绿色评级”的卖家将能享受到70%的运费折扣,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福利。而如果被评为“黄色”或“红色”等级,则将面临流量降权以及30%以上的运营成本提升,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同时,美客多的运费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价格在79雷亚尔以上的商品将强制包邮,而19雷亚尔以下的商品则需要卖家自行承担运费。这些新规都指向一个核心:美客多正在引导卖家走向更精细化、更高效的运营模式,以提升整体的用户体验。对于中国卖家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加注重供应链管理、库存周转和履约效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拉美市场站稳脚跟。

10. Temu土耳其推本地化战略,全球扩张加速

作为中国电商出海的“黑马”Temu,其全球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歇。近期,Temu在土耳其市场推出了本地化战略,开始邀请拥有本地库存的土耳其公司入驻平台,并要求这些商家具备一日内发货的能力。这项计划最初以邀请制进行,但很快将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土耳其零售商开放。

据了解,Temu已在伊斯坦布尔开设了办事处并积极招聘员工,其“本地对本地”的模式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成功实施。Temu的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本地化运营,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缩短配送时效,从而优化当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这预示着未来Temu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多地鼓励或要求卖家采用本地仓或海外仓备货。这既是挑战,也为那些具备本地化运营能力的卖家带来了新的机遇。土耳其作为连接欧亚的桥梁,其电商市场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Temu的深耕也印证了这一点。

11. Wildberries推出虚拟试衣功能,技术赋能购物体验

外媒报道称,俄罗斯电商巨头Wildberries已启动了“客户试衣”功能的测试。这项创新工具运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允许用户在手机应用中上传自己的照片,或者进行实时拍摄,然后将虚拟服装叠加在个人图像上。这样一来,用户就能直观地判断虚拟服装是否适合自己的身材和风格。

这项虚拟试衣功能的推出,无疑是电商领域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它有效地解决了线上服装购物中“看不到、摸不着、不知道合不合适”的痛点,有望大幅降低退货率,提升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

对于中国跨境卖家来说,这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技术创新正日益成为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我们不仅要关注商品本身,更要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商品的展示效果和用户的购物体验。拥抱AI、关注前沿科技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将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12. Costco财报亮眼,电商业务成新增长点

美国零售巨头Costco公布了2025财年的财务报告,其业绩表现再次印证了会员制零售模式的强大生命力。报告显示,2025财年全年净销售额达到2699亿美元,同比增长8.1%,去年同期为2496亿美元;同店销售额整体增长5.9%,其中美国增长6.2%,加拿大增长5.0%,其他国际市场增长4.8%。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Costco的电商业务表现十分亮眼,同比增长了15.6%。这表明,即使是传统的线下零售巨头,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并通过线上渠道实现了新的增长。

Costco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会员体系,更在于其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这启示我们,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要能找到独特的价值定位,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依然能够实现稳健的增长。同时,传统零售巨头向线上发力,也意味着跨境电商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多元。

13. Shopee新加坡站严控预售商品比例,加速物流提速

为了进一步提升买家购物体验和物流时效,Shopee新加坡站点宣布将调整预售商品管理规则。自9月15日起,平台将预售商品比例上限从20%大幅下调至5%。这意味着,如果卖家的预售商品数量超过或等于100件,并且超出了5%的比例限制,系统将自动下架超标商品。

在下架商品的优先级上,平台也有明确规定:首先会下架销量低的商品(由低到高),其次是上架时间较久的商品(由长到短)。这一新规,无疑对卖家的库存管理和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中国卖家来说,减少预售商品的依赖,提升现货储备,优化物流方案,将是应对这项新规的关键。这表明Shopee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更快、更高效的购物环境,卖家也需要紧跟平台的步伐,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14. eBay更新卖家策略,或为应对AI时代挑战

近日,eBay公布了两项重要的动态,虽然没有直接登上卖家公告栏,但其背后的含义值得玩味。首先,平台将传统的“卖家聚会”更名为“卖家圈”(Seller Circles)。其次,宣布任职29年的资深高管吉姆·“格里菲斯”即将退休。

这次“卖家聚会”更名为“卖家圈”,恰逢eBay成立30周年庆,有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是eBay“AI防御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更具社区感和互动性的方式,来维持平台对卖家的吸引力,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高管的退休,也可能预示着平台在人事和战略层面即将迎来新的调整。

对于中国卖家来说,这些变化都值得我们关注。平台政策和高层变动,往往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平台社区,关注官方动态,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平台的发展。

15. Lazada泰国上半年订单量劲增,品质消费成趋势

尽管泰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在2025年上半年依然实现了稳健的增长。其LazMall(品牌商城)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2%,表现尤为抢眼。数据显示,Lazada用户的单次消费额达到了1000泰铢,而促销期间全平台的客单价更是提升了15%。

这些数据表明,泰国电商市场依然充满活力,并且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LazMall的强劲增长和客单价的提升,都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泰国市场依然是值得深耕的蓝海。但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价格竞争的层面,更要注重提升商品品质、打造品牌形象,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从“物美价廉”到“质优价宜”,将是我们在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二、业内动态:全球市场风云变幻,中国卖家如何把握机遇?

1. 墨西哥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加税,贸易关系或迎挑战

外媒报道称,墨西哥政府在2026年预算提案中,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最高达50%的关税。此次拟加征关税的商品类别主要涉及汽车及其零部件、纺织品、塑料等,这些都是中国对墨西哥出口占比较高的商品。

墨西哥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对相关贸易往来产生深远影响。对于那些主要市场在墨西哥,或供应链涉及墨西哥的中国跨境卖家来说,这将直接导致成本上升,商品竞争力下降。

新媒网跨境认为,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变化,中国卖家需要具备更强的风险应对能力。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政策的最终落地情况,及时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进一步多元化市场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积极寻求供应链的优化和替代方案,以应对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

2. 韩国8月出口增长放缓,全球经济面临考验

韩国公布的8月贸易数据显示,其出口同比增长1.3%,较前值5.90%有所放缓;而进口则同比下降4%。出口增长放缓,主要受全球经济需求疲软的影响,而进口下降则反映出韩国国内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动能不足。

韩国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其出口数据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全球经济的整体态势。这次的数据,再次提醒我们全球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这需要我们对全球市场保持高度敏感,密切关注各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变化。在运营策略上,可能需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优化库存管理,并灵活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3. 日本宠物市场规模将破8681亿日元,细分赛道潜力无限

据调查显示,日本的宠物经济持续升温,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8681亿日元。更值得关注的是,秋冬用品的采购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5%,显示出强劲的消费潜力。

在这股热潮中,功能性保健食品成为核心增长点,特别是含有葡萄糖胺、DHA等成分的老年宠物专用粮需求旺盛,鱼油颗粒和益生菌类产品也备受青睐。而在季节性用品中,宠物加热垫和防风外套在亚马逊日本站稳居热销前三。

这无疑给深耕日本市场的中国卖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宠物经济的崛起,以及其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从老年宠物产品到季节性用品,精准把握日本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高品质、有特色的产品,将是制胜日本市场的关键。

4. 泰国电商市场潜力巨大,品质与服务更受青睐

泰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泰铢,而2024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21.7%,远超地区平均水平(12%)。更让人振奋的是,泰国互联网用户每周在线购物的比例高达68.2%,位居世界首位,这表明在线购物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消费者在购物时,越来越看重商品的质量和可信赖的购物体验,而非仅仅是价格。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中国卖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希望在泰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卖家来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过去的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提升商品品质、打造品牌信誉、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才能赢得泰国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真正抓住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

5. 法国电商市场稳中有进,Shein、Temu成增长黑马

根据法国媒体研究机构Médiamétrie与法国电商联合会Fevad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法国电商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同时部分平台呈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每月有5100万法国网民访问排名前20的电商网站或应用,占法国网民总数的80%,这一数字同比增加了140万。

在平台排名中,亚马逊、法国本土电商Leboncoin、以及Temu稳居前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快时尚品牌Shein成为法国电商市场的“增长黑马”,新增了超过200万月独立访客,排名也上升了4位;而Temu也新增了150万访客,进一步巩固了其前三的地位。此外,Veepee、Intermarché等平台也表现突出,分别升至第18、20位。旅游类平台也显示出强劲复苏,Airbnb日均新增29.8万访客,Booking也增加了22.8万。

法国电商市场的稳健增长,以及中国品牌如Shein和Temu的亮眼表现,无疑为中国卖家带来了积极的信号。这表明欧洲市场对中国商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也提示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特定消费群体、优化供应链和产品创新,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6. 巴西前8个月外贸额创纪录,但对美出口受关税影响

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巴西对外出口总额达到2276亿美元,同比增长0.5%,而前八个月的贸易总额则为4124亿美元。这两项数据均创下了历史新高,显示出拉美经济的强劲活力。

报告还指出,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均取得了增长,涨幅分别为0.4%和4%。这表明巴西的外贸结构正在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8月巴西对美出口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8.5%。

巴西外贸额的创新高,无疑为中国卖家深耕拉美市场注入了信心。拉美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但同时,巴西对美出口的下降,也再次警示我们,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和市场策略产生直接影响。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将是确保我们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12k-frozen-tiktok-bans-xborder-rese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本周跨境电商平台动态频频,沃尔玛、亚马逊等平台政策调整,合规审查趋严。TikTok封店潮预示粗放扩张时代结束。关注拉美、欧洲、东南亚市场潜力,以及墨西哥关税政策影响。关键词:跨境电商、电商平台、市场趋势、合规经营。
发布于 2025-09-12
查看人数 7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