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一架!施坦威高端钢琴9万起逆势高利秘诀

2025-10-18Amazon

Image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变幻莫测,各国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升级,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技术快速迭代以及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高端制造领域,一些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品牌,正以其独特的经营之道,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观察视角。本文将以美国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钢琴制造商为例,深入探讨其如何在多重挑战下,依然坚守并发展其独特的制造模式。

深入美国纽约市皇后区的一个传统工厂,我们能看到匠人们如何通过精密的技艺,将木材、金属等原材料,一步步塑造成殿堂级的艺术品。宽大的撬棍小心翼翼地弯曲着钢琴琴框木料,圆盘砂光机细致打磨着昂贵的云杉音板,锤子和凿子精确地雕刻琴码,以确保琴弦能自由震动,发出最纯净的乐音。在这里,近200名工人,包括像伯纳德·克拉多克先生这样拥有30年经验的资深匠人,每日专注投入,确保每一架钢琴都达到最高标准。克拉多克先生在钢琴琴架旁工作时曾提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任务,我的工作就是确保琴架笔直,让琴锤能准确击打琴弦。”这种对手工技艺的坚守,使得其产品不仅是乐器,更是凝聚了时间与匠心的艺术品。
Bernard Craddock (right) at work at the Steinway & Sons factory in Queens, New York, on September 4, 2025. Joel Williams/CNN
Craftsmen bend wood into shape for a piano frame at the Steinway & Sons factory in Queens, New York, on September 4, 2025. Joel Williams/CNN

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当前的美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高昂的运营成本、严格的监管标准以及缺乏具备特定技能的劳动力,都是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传统大规模生产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难以维持其原有的竞争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百年钢琴品牌——施坦威(Steinway & Sons),却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它并非依靠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而是专注于高端市场,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打造世界顶级的钢琴产品。这种差异化的策略,使得施坦威能够超越单纯的价格竞争。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亚当·赫什先生指出,施坦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品牌声誉,能够为产品设定较高的价格。同时,他们服务的也是能够负担得起高价、并对钢琴性能有极高要求的专业市场。一架施坦威三角钢琴的价格从9万美元到20万美元不等,这种定价策略,确保了其在美国本土的运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The Steinway & Sons logo inside a piano frame at the company's factory in Queens, New York, on September 4, 2025. Joel Williams/CNN
A Steinway & Sons grand piano sits on display ahead of auction at Sotheby's on November 22, 2013 in New York City. John Moore/Getty Images

施坦威首席执行官本·施泰纳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是纽约市硕果仅存的最大制造商,对此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在纽约保持制造业的持续运营并非易事。”他认为,公司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在于始终专注于高质量的产品。施泰纳先生补充道:“在纽约市乃至整个美国或欧洲,以我们现有的成本结构运营,除了专注于质量和创新,别无他法。否则,你将无法生存。”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推行的贸易政策,特别是对钢铁、铝、铜等关键原材料加征关税,无疑推高了许多美国制造商的成本,使其在价格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然而,施泰纳先生表示,由于其钢琴的许多部件都来源于美国本土,关税对其影响并不显著。他强调:“在某些材料上确实存在一些轻微影响,但由于我们在美国本土制造,这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白宫方面也向外媒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目标是确保美国本土制造商能够在美国采购所有必需的零部件和劳动力,致力于将对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制造业环节迁回美国。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先生曾说:“美国不能仅仅是一个外国制造零部件的组装者。不乏美国人的双手和智慧来建设美国下一个工业黄金时代。”不过,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亚当·赫什先生也观察到,贸易政策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投资和招聘新员工方面持观望态度。

回顾历史,美国制造业的面貌与五十年前(约1975年)相比已大不相同。上世纪90年代贸易协定盛行后,大量传统流水线上的工作机会转移到海外。进入2025年,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厂车间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所占据。这意味着现代美国工厂需要更少但技能更专业的工人。这种变化,也正好契合了施坦威所坚持的精工细作模式。制造一架能够满足世界顶级音乐厅要求的钢琴,并非一蹴而就。施坦威的熟练工匠需要11个月才能完成一架钢琴的全部制作过程。平均而言,工人们每天只能完成四到五架钢琴的制作。这种对效率的“舍弃”,换来的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尽管施坦威凭借高品质定位和本土化采购策略解决了诸多问题,但挑战依然存在。

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施泰纳先生提到,用于制作最佳乐器的锡特卡云杉木材,其潜在短缺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他解释说:“我们发现世界上最好的锡特卡云杉来自阿拉斯加的特定区域,那里的生长季节非常短,因此树木生长得非常缓慢。”这种稀缺性使得原材料的采购和储备成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Piano frames are seen after being molded into the correct shape at the Steinway & Sons factory in Queens, New York, on September 4, 2025. Joel Williams/CNN
A worker builds a piano at Steinway & Sons Factory in Queens, New York, on October 10, 2023. Angela Weiss/AFP/Getty Images

熟练工人的持续培养与传承

位于美国纽约市皇后区的施坦威工厂自1873年以来,除了在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暂停钢琴生产外(二战期间,公司转产滑翔机零部件以支持战争),几乎一直保持着不间断的运营。施坦威的营销与传播副总裁安东尼·吉尔罗伊先生指出,这种策略不仅让工厂维持了运转,更重要的是,保留了一批宝贵的工艺师。施坦威家族的远见在于,他们清楚战争结束后会有大量工人回归,但他们不具备制造钢琴的技能,因此需要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来培训下一代钢琴制造商。这种代际传承,是施坦威能够持续保持其独特工艺和高品质的关键。

正是出于对这些高度专业化技能和传承的考量,施坦威从未考虑将工厂迁出纽约市。像伯纳德·克拉多克先生这样拥有30年经验的资深工匠,他们所掌握的技能是无法简单复制的。施泰纳先生明确表示:“他们所具备的技能是无法复制的。你不可能在其他地方随便开设一家工厂,然后就能拥有这些技能。”因此,只要这些匠人们还在,施坦威就会继续在这里制造他们的钢琴。

施坦威的故事,为我们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逆全球化思潮并存的当下,无论是产品出海还是供应链布局,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施坦威通过聚焦高端市场、坚持精湛工艺、注重品牌文化传承以及本土化采购的策略,成功地在挑战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以及对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投入,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中国跨境企业在走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是否也应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差异化、品牌的长期价值以及供应链的韧性建设?在全球化市场中,一味追求“走量”或“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或许,借鉴这种“小而美”、“小而精”的模式,在特定细分市场中深耕,打造拥有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的产品,才是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在关注市场趋势的同时,也能从这种坚守与创新并存的案例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打造出中国制造的独特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90k-steinway-profit-11-month-craf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在特朗普总统执政下的2025年,全球经济复杂,美国制造业面临挑战。施坦威作为百年钢琴品牌,专注于高端市场和手工技艺,以应对高成本和熟练工人短缺等问题。尽管面临原材料短缺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施坦威仍坚持本土制造和质量至上,展现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发布于 2025-10-18
查看人数 19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