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原油出口重启,全球油价暴跌至两周新低!
伊拉克原油市场近期动态引发全球关注。新媒网跨境获悉,国际油价在本周一呈现下行趋势,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和汽油期货价格双双走低,其中汽油价格触及两周内最低点。这一波动与伊拉克原油出口变化密切相关。
(伊拉克原油运输设施示意图)
据外媒报道,伊拉克政府近期批准恢复北部库尔德地区经伊拉克-土耳其管道的原油出口。这条自2023年3月停运的管道重启后,预计每日将为国际市场增加23万桶供应量。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的供应变动牵动着全球能源市场的神经。
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最新产量调整方案引发市场反应。该组织决定自8月1日起每日增产54.8万桶,超出早前预期。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是OPEC+逐步退出过去两年减产计划的举措,目标在2026年9月前恢复每日220万桶产能。最新数据显示,6月原油产量已增至每日2810万桶,创一年半新高。
国际能源署近期报告指出,全球原油库存正以每日100万桶的速度累积。面对潜在的需求放缓迹象,有消息称OPEC+正考虑在9月计划增产结束后暂停后续增产措施。这种供需关系的微妙平衡,将持续影响未来油价走势。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近期对俄罗斯能源贸易实施的新制裁产生连锁反应。相关措施包括将更多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外,并对涉及俄罗斯石油运输的400余艘船舶实施限制。这些举措客观上对油价形成了一定支撑。
从库存数据观察,7月18日当周海上储油量环比下降14%至6631万桶,释放积极信号。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报告也显示,截至7月1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385.9万桶,不过汽油和馏分油库存有所上升。
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提供的数据同样值得注意。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量已降至422台,创三年九个月新低,较2022年12月的627台显著减少。新媒网跨境预测,设备投入的持续缩减可能对未来产能释放产生制约作用。
当前全球原油市场正处于多重因素的动态平衡中。一方面,主要产油国的增产计划与伊拉克新增供应可能加大市场压力;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供应链调整与库存变化又形成反向支撑。能源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这些变量的后续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