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杀疯了!Prime Day后评论暴跌七成,50万库存冻结!

2025-09-01Amazon

Image

各位跨境电商的卖家朋友们,最近亚马逊平台上的风吹草动,可真是让大家的心情跟着跌宕起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评论清理,就像一场突袭,让不少卖家朋友们措手不及,整个跨境圈子里都为此议论纷纷,震动不小。

就在前段时间,许多卖家都反映说,亚马逊平台突然来了一波猛烈的操作,他们商品链接下面的评论数量像坐了跳楼机一样,直接来了个断崖式下跌。尤其是在Prime Day大促刚刚结束之后,这股“删评潮”就紧接着席卷而来,很多卖家的链接评论数量几乎是拦腰斩断。不光是美国站,日本站等多个站点的卖家也都集中反馈,评论数量一夜之间骤减,商品综合评分也跟着大幅下滑。这种冲击,对于店铺的日常运营和实际销量来说,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相当严重的。

很多卖家都私下里感慨,这次亚马逊的“清扫”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有人说:“今天一查,好多产品的评论都掉了,这掉评数量简直是史无前例!”还有人抱怨:“以前也就掉几十条,现在是一掉几百条……感觉就像专门盯着你,一冒头就打下来。”甚至有卖家亲眼看到,短短五分钟之内,几百条评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更夸张的是,有些卖家店铺里七成左右的评论全都掉光了,那种感觉,真是让人看得心头一紧,甚至有些发麻。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卖家们日夜努力积累的成果瞬间归零的打击。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次的大清洗,可不是亚马逊平台心血来潮。它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那就是平台在全力推行评论合规,进行一场精准的定向整顿。具体来说,此次清理行动主要针对两类明显的违规行为:

首先,那些曾经有过“刷单”行为的卖家,这次无疑成了平台重点关注和打击的对象。亚马逊似乎启用了更智能、更精密的识别系统,通过交叉比对账户的各种行为轨迹、评论的结构特征等多个维度,来精准地揪出那些违规操作。不难发现,在这次被删评的卖家群体中,有不少人自己也坦承确实存在刷单行为。其中一部分卖家甚至还收到了来自亚马逊官方的警告信,这足以说明平台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其次,合并变体操作也是这次被清理的高频触发点。过去,不少卖家为了快速增加评论数量,会将多个商品变体进行合并,从而让所有变体共享评论池,一下子拉高评论总数。然而,亚马逊平台在此前就明确发布过关于Vine评论规则的澄清公告,其中特别强调,不会再因为简单的合并变体而自动累加评论数。这意味着,卖家们过去通过这种方式来“累积”评论的行为,其实是与平台的规定背道而驰的。平台此举,显然是要堵住这种通过技术手段“注水”评论的漏洞。

评论数量的大规模消失,直接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卖家商品页面的综合评分“跳水”。这种场景触目惊心:在某些类目里,有的商品链接,本来还有4.9星的高分,结果一下子跌到了3.9星。更夸张的,是自家店铺的综合评分直接跌到3.0星,这样的反馈简直成了普遍现象。各位都知道,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高度依赖商品的评论和评分。当评论数量和评分都出现双重下降时,直接的后果就是商品销量跟着下滑。尤其对于那些中小卖家来说,他们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生存压力瞬间倍增。看着自己的商品评分像坐过山车一样急速下滑,那种心痛,恐怕只有经历过的卖家朋友们才能体会。

这种大规模清理背后,其实是亚马逊平台在合规监管方面持续升级的必然体现。作为全球电商领域的头部平台,亚马逊在推动市场规范化和合规化方面,始终保持着强硬而坚定的姿态。近年来,平台通过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从规则的细化制定,到技术的迭代更新,可以说已经编织出了一张针对各种违规行为的天罗地网。现在,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违规必被捉”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这一点,从近期发生的一些案例中可以清晰地得到印证。就在不久前,深圳有这样一位主营智能家居产品的卖家,他因为刷评行为被人截图举报,最终遭到了亚马逊平台的直接封号处理。更令人惋惜的是,他店里三款本来卖得非常火爆的产品链接,也随之全部下架。更要命的是,价值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的库存商品也被平台冻结,前期辛苦积累的运营成果瞬间化为乌有。这个案例,无疑给所有心存侥幸的卖家朋友们敲响了警钟:亚马逊在打击虚假评论这件事情上,态度是无比坚决的,而且是动真格的。

事实上,虚假评论的治理,只是亚马逊合规监管体系的冰山一角。就在前不久,不少卖家还因为刷好评、销售假冒商品,或者注册信息频繁更改等原因,被平台大量封号。可以说,亚马逊的监管已经覆盖了运营的整个链条,从虚假交易到信息造假,从评论注水到产品不合规,任何试图走捷径、打擦边球的行为,都有可能触发平台的严厉处罚。

面对如此严格的监管环境,卖家们的合规行动,早已不能仅仅停留在“不踩红线”这种基础层面了。我们必须从整个运营链路上,建立起一套与平台规则高度适配的长期策略。

首先,在评论管理上,我们必须彻底抛弃那些“走捷径”的想法。千万不能再抱有刷单、找人测评等制造虚假评论的行为。这些违规操作,轻则可能导致你某一条商品链接被牵连,重则甚至可能引发整个账户被封的严重风险。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上,真正赢得消费者好评,让真实评论自然增长。

其次,对于商品列表(Listing)的运营也要严格规范。无论是变体的拆分还是合并,又或者是ASIN(亚马逊标准识别号)的编辑,都必须严格按照亚马逊平台的官方指引来执行。切忌随意操作,以免触犯平台规定。同时,商品的信息描述必须真实准确,要避免任何夸大其词的宣传,因为这很容易引发买家的投诉,进而影响店铺的信誉和运营。

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回归到“产品本身”的价值上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降低对“评论数量”的过度依赖。亚马逊之所以如此严格地推行合规监管,其深层次的逻辑,其实是在倒逼整个跨境电商市场回归到“以产品力为核心”的良性竞争轨道上来。当那些虚假的流量、注水的评论被一一剔除之后,真正能够留住消费者、赢得市场青睐的,最终还得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出色的功能体验,以及完善的售后保障。

新媒网跨境认为,监管日趋严格的背后,标志着跨境电商行业正在从过去那种“野蛮生长”阶段,向着更加健康、更加规范的“精细化运营”时代大步迈进。对于广大的亚马逊卖家来说,虽然合规化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加一些运营成本和投入,但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守住账户安全、稳定运营根基的根本之道。而那些试图绕过规则的所谓“捷径”,最终都将在平台不断升级的监管体系中被一一堵死,根本无法走通。唯有将合规作为我们立足的基石,将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为我们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这不断变化的平台规则中,不仅站稳脚跟,更能实现长久而稳健的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3146.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马逊大规模删评潮席卷跨境电商圈,Prime Day后尤为严重。卖家商品评论断崖式下跌,店铺评分受损,销量受影响。平台严打刷单和合并变体行为,合规运营成必然趋势,产品质量是核心竞争力。
发布于 2025-09-01
查看人数 25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