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翻倍!亚马逊会员日爆冷,价格战已坑杀几十万

2025-08-31Amazon

Image

休假了小半个月,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电,回到了一个“满血复活”的状态!说起来,上半年真的是忙得“起飞”,常常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宿,直到凌晨两三点才不情不愿地去睡觉。这不,趁着孩子放暑假,我也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好好调整了一下。毕竟,下半年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啊!亚马逊的旺季马上就要来了,能不能过个“肥年”,就看这几个月了。

回想起上半年的成绩,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跟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业绩直接翻了一番。这说明啊,那些“披星戴月”的努力,那些深夜里盯着屏幕“点催评”的辛苦(哈哈,是不是一下就想到了那个画面?),都是实实在在有回报的。我一直都坚信,付出总会有收获,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努力的汗水终会浇灌出丰硕的果实。

说起今年的年中会员日大促,圈子里普遍的反馈都是“流量很一般,销量也一般”。我们团队的感受也差不多,虽然平台把活动周期拉长了,但实际的流量表现和往年比起来,确实逊色不少。我们提报的产品基本都参与了秒杀和会员专享活动,虽然销量比平时增长了一倍左右,但距离我们预期中的那种“大爆发”还是有距离的。

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强调,平台上的各类活动,该提报的还是要积极参与。哪怕当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参与活动本身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产品的曝光和排名。事实也证明,活动结束后,我们提报的产品排名和销量都实现了不错的上涨,这为后续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

这次会员日,很多新手卖家就吃了不小的亏。他们可能觉得流量不好、投入产出比不高,或者对活动规则不太熟悉,索性就什么活动都没提报。结果呢?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产品排名一路下滑,而那些积极参与活动的竞争对手,排名却蹭蹭上涨,有的甚至直接冲进了类目的头部位置,实现了每天稳定出单,利润也相当可观。这种机会,一旦错过了,可就真是“亏大了”!所以说,在跨境电商这个行业里,信息的获取和对机会的把握,真的太重要了。

我们深耕亚马逊市场这么多年,团队旗下的很多账号都坚持一个核心策略,那就是专注于“刚需产品”。什么是刚需?就是那些一年四季都有稳定需求,不容易受到季节性或者短期活动影响的产品。这类产品就好比市场里的“定海神针”,能为我们带来持续且稳定的现金流。

反观一些季节性产品或强活动性产品,一旦某个活动期间表现不佳,或者市场风向突变,就极容易出现滞销。库存积压不说,高昂的仓储费也会像“吸血鬼”一样吞噬利润。到最后,往往只能选择“超低价清货”,甚至亏本处理,这对于任何卖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啊,我常说,好产品应该是“平时也能卖得好”,而不是指望着一年只靠几个大促日“爆单”,平时却“半死不活”。那种模式,真的很难赚到钱,而且风险太高。这也是我一直建议新手卖家,要坚持不懈地深耕某个刚需产品类目,实行“垂直化运营”。把一个细分市场做深做透,想方设法把这个“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这样一来,你的盈利周期就能比其他卖家拉长很多年,生意也能做得更稳健、更长久。新媒网跨境获悉,这种深耕细作的策略,已经被无数成功卖家所验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最近,有个新加入我们社群的同学,在一次交流中提到了一个让她非常头疼的问题。她所在的产品细分市场里,突然冒出了几个新的竞争对手,他们上架的新品竟然和自己的产品几乎一模一样!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新品的售价低得离谱,她的产品标价是9.99美元,而这些新品竟然只卖2.69美元、2.99美元,摆明了是想用这种“超低价”策略来抢订单、抢排名。

她当时特别焦虑,问我:“老师,我应该跟着他们一起打价格战吗?是不是也得降价跟他们拼?”我的回答非常明确,甚至可以说有些斩钉截铁:“不要参与他们的价格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价格战往往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较量,它会把整个行业的利润拉低,最终大家都挣不到钱。这种极端的低价,往往意味着产品质量的妥协,或者服务体验的缺失。一旦你卷入其中,就很难再抽身,陷入“薄利多销”的泥潭,甚至“多销却亏本”的境地。

我给她的建议是:保持自己的打造节奏,把精力放在维护好自己Listing的各项表现上。这包括了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评分”,买家评价是Listing的生命线。我们需要确保产品质量过硬,让买家给出好评。如果出现了差评,也要及时处理和沟通,看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新媒网了解到,积极的售后服务和沟通技巧,有时能将潜在的差评转化为中立甚至好评。

其次是“退货率”,高退货率不仅会增加运营成本,还会影响Listing的健康度,甚至可能导致账号受限。要仔细分析退货原因,是不是产品描述不够准确?是不是包装不够坚固?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退货。

再来是“差评”,除了刚才说的及时沟通,更重要的是要从产品设计、生产环节就杜绝可能引发差评的问题。产品质量是基础,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稳住Listing的转化率”。转化率是衡量产品吸引力的核心指标。一个好的Listing,即使价格不是最低的,也能凭借优质的图片、详尽的描述、积极的买家评价,以及合理的定价策略,吸引买家下单。当同行疯狂降价时,你反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强化自己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物有所值”,而不是仅仅关注“物美价廉”。

我的建议是先“看着他们玩”。因为这种“超低售价”的策略,是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的。试想一下,没有人能够一直亏本在卖货!初期他们或许能吸引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买家,但很快,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产品质量跟不上,导致大量差评,Listing的评分会迅速下降(就比如那位同学看到的,2.8分、3.0分、3.5分,这样的评分简直就是“劝退符”)。而极低的利润空间,也无法支撑他们进行持续的投入,比如产品改进、广告投放、优质售后服务等等。

当他们发现低价走不通时,必然会尝试涨价。但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低价的买家来说,一旦价格上涨,Listing的转化率就会稳不住,订单量急剧下滑。于是,他们又会陷入一个“降价——亏本——涨价——转化率下降——再降价”的恶性循环。在这个反复折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亏损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最终只能黯然退出市场。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短视的、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竞争,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我们要做的是长期主义者,是价值的创造者。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深耕产品,服务好客户,积累口碑和品牌。这才是跨境电商这条路上,真正能够走稳、走远的秘诀。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一点,不被短期的“价格战”所迷惑,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55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卖家分享亚马逊运营经验,强调旺季准备的重要性,专注刚需产品,优化Listing(评分、退货率、差评、转化率),并建议避免价格战,坚持长期主义,深耕产品,服务客户,积累口碑和品牌。
发布于 2025-08-31
查看人数 14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