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大洗牌!协议3突袭,9月熔断,账户永久冻结!

2025-08-30Amazon

Image

这两天,跨境电商圈子里真是炸开了锅,不少在亚马逊平台深耕的卖家朋友,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店铺竟然“凭空消失”了!更让人心惊的是,收到的通知邮件里,清一色地指向了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亚马逊服务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咱们后面就简称“协议3”吧)。这还不算完,更扎心的是,平台还要求这些卖家通过视频面试的方式,来验证账户信息和库存的真实性,这下可把大家给忙坏了。

突如其来的视频验证,让人措手不及

亚马逊在邮件里是这么说的:“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虚拟身份验证。我们会协助您完成身份验证,在此期间,根据我们的资金提现资格政策,您的账户资金暂时无法提现,但会安全地保留在您的账户中。如果未能成功完成身份验证,您的销售账户将被停用。”这话一出,很多卖家朋友都蒙了,反复琢磨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呢?亚马逊在邮件中也说得明白,根据“协议3”的规定,亚马逊方面认为,或者说亚马逊的智能监控系统判断,卖家的账户可能涉嫌参与了欺骗性、欺诈性或不合法的活动。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买家的利益和平台的正常运营秩序,亚马逊有必要在视频面谈期间通过虚拟身份验证的方式,来核实卖家的真实身份。简单来说,就是平台对这些账户的合规性产生了怀疑,需要卖家本人出面,通过视频通话来证明“我就是我,我的店铺是合法的”。

根据已经“闯关”成功的老卖家们的反馈,以及行业经验的总结,触发“协议3”导致封号或视频验证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首先,就是对评论的操控和对“黑科技”的滥用。比如虚假发货来刷单、恶意操控评论、利用违规方式合并变体、甚至搞一些“零元购”或者不正当的刷单测评活动。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

其次,是销售违规商品。这包括了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以及平台明令禁止销售的禁售品。要知道,在全球范围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消费者健康的负责,都是各大电商平台非常重视的底线。

再者,就是注册资料和日常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注册信息频繁变动、信用卡持卡人与法人信息不符、IP地址出现异常的跨区域或频繁变动等等。这些都可能被亚马逊的风险控制系统识别为潜在的风险信号,因为它们往往与不法行为的特征高度吻合。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不少卖家在收到邮件后反复自查,却大声喊冤:“我明明一直都是合规经营,怎么就突然违规了呢?”这几乎是近期卖家群里最常见的“哀嚎”了。更有甚者,一些卖家在收到“协议3”的邮件后,在申诉期间竟然还能正常开店出单,只是不能发货和提款;而另一些做服装的卖家,前一天还在爆单,第二天店铺就直接显示“不存在”了,连一封提前预警的邮件都没收到,让人感觉毫无预兆。

虽然很多卖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但既然“警报”已经拉响,问题总是要解决的。一些成功通过申诉的卖家,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一,就是证据一定要真实可信。千万不要想着弄虚作假,伪造发票。因为涉及到“协议3”的验证,亚马逊很可能会直接联系你的供应商,核实发票或者订单的真实性。一旦被发现造假,账户基本上就“凉凉”了,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第二,是行动计划书(POA)要写得尽可能详细。POA是卖家向亚马逊解释情况、表明改进决心的重要文件。它应该清晰地阐述导致当前状况的原因、短期内的改进计划、长期的运营策略,以及最终对亚马逊平台的承诺。只有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方案和未来规划讲明白,才能打动审核方。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法人本人一定要积极配合,并且对自己的店铺运营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在视频验证时,要做到自信对答如流,不慌不乱。这方面,可以事先进行模拟演练,熟悉可能被问到的问题,确保回答的专业性和流畅性。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很多验证失败的案例,往往是由于法人对店铺细节不甚了解,导致审核员产生怀疑。

合规,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的必选项

眼下,亚马逊对于卖家合规的要求,可以说是越来越严格了。在跨境电商这片广阔的蓝海中,合规经营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项,而是每一位卖家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实际上,亚马逊的这场“扫号风暴”并非突然来袭,它从今年五月就已经悄然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未间断。早在五月份的第一波扫号潮中,新注册的账号成为了重灾区,尤其是那些注册时间不足一个月,并且还没有任何销售记录的店铺。这些店铺往往因为“不活跃”或者资料存在异常,被系统自动标记,亚马逊进而判定它们“涉嫌参与欺骗性、欺诈性或非法活动”。而如今,连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卖家也被牵扯进来,这足以说明亚马逊通过技术手段清理风险账户的决心坚定不移,并且对于新老卖家任何形式的不合规行为,都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

业内还有消息称,亚马逊预计将在今年的九月份正式启用一套更为严苛的“二次验证熔断机制”。这意味着,任何账号如果连续两次视频验证失败,将直接进入永久冻结状态,再也无法进行申诉或申请解封。这样的机制无疑让卖家们的每一次验证机会都变得异常宝贵,容不得半点闪失。

据悉,整个视频面谈的过程通常会持续20到50分钟不等。审核员会围绕“人、店、货”这三个核心维度,对卖家展开全面细致的攻势,层层深入地核实信息:

在“人”的维度,主要进行法人身份的核验。这包括了法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营业执照上的关键信息。审核员会仔细比对,确保法人身份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在“店”的维度,审核员会深入了解店铺的运营细节。例如日均订单量、广告策略的制定与执行情况、以及店铺的首单时间等等。这些数据和策略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店铺的实际运营状况和活跃度,帮助审核员判断店铺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而在“货”的维度,审核员则会追溯商品的供应链。他们会询问供应商的名称、采购的频率,以及具体的物流渠道等。这些信息对于验证商品的真实来源、合规性以及库存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亚马逊的规则之“齿轮”只会越转越紧,对于那些心存侥幸的卖家来说,是时候彻底放弃不合规的念头了。各位卖家朋友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

如果您的店铺不幸触发了视频验证审核,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确保所有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一致性,并且提前完成以下核心材料的精心准备:

首先是基础资质文件。这包括了法人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的原件。请务必确保这些证件清晰可见,特别是证件上的防伪细节,如国徽水印、公章等,都必须能够被清楚地识别,因为这些是证明文件真实性的关键。

其次是运营证明文件。建议准备近三个月的银行对账单,且对账单上的地址需与亚马逊后台注册的地址保持一致,以便亚马逊核实资金流向。同时,还需要提供包含具体ASIN(亚马逊标准识别号)和供应商联系方式的采购合同,以及相应的商品采购发票。这些是证明您合法采购、真实交易的重要凭证。

此外,还有一些补充风险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您的信誉度。例如,如果您销售的是自有品牌或代理品牌,提供品牌授权书和商标证书会非常有帮助。如果您的店铺是多人运营,那么提供主要运营人员的社保缴纳记录或工资流水,也能向亚马逊表明您拥有一支稳定且专业的运营团队,进一步打消平台可能存在的疑虑。

除了材料准备,进行视频验证时的环境和设备选择,也直接影响着验证的成败,这一点尤其不容忽视:

在设备选择上,强烈建议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或火狐Firefox浏览器进行视频通话,并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某些“超级浏览器”进行验证,因为这些设备或软件可能会导致摄像头故障或网络不稳定,影响验证进程。

网络方面,采用有线网络连接或者独立的稳定Wi-Fi网络是最佳选择。在验证前至少24小时,务必提前测试网络速度,确保网络连接流畅。并且,在验证过程中,一定要关闭所有的VPN或VPS服务,避免因为IP地址跳动而引发新的风险判断。

至于验证的时间选择,优先选择工作日的上午(大约是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0点左右)进行验证。在这个时间段,亚马逊的审核员通常精力充沛,处理效率也相对较高,更有利于验证的顺利通过。新媒网跨境认为,面对不断升级的平台规则,卖家唯有将合规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走得更远。

希望每一位跨境卖家朋友都不会遇到令人头疼的视频验证;即使不幸遇到了,也能够凭借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信心,轻松过关,生意兴隆!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63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近期亚马逊卖家遭遇大面积封号和视频验证,原因指向《亚马逊服务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怀疑卖家账户涉嫌欺骗或欺诈活动。触发原因包括操控评论、销售违规商品及注册信息异常。卖家需准备真实资料、详细行动计划,法人需熟悉店铺运营。合规经营成跨境电商生存关键,亚马逊已启用更严苛的“二次验证熔断机制”。
发布于 2025-08-30
查看人数 22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