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警报!欧盟电池法大限将至,亚马逊最高罚10万并下架!
各位跨境卖家朋友,您有没有感觉到,这日子真是过得飞快?眼瞅着,又一个让咱们跨境人神经紧绷的“大考”就要来了!今天,新媒网跨境要给大家敲响警钟,因为距离欧盟电池法全面生效,真的只剩下不足70天了!
您可能觉得,法规这东西,听着就头大,是不是又是什么“纸老虎”?别不当回事儿!这次,欧盟可是动真格的了。德国、荷兰这些咱们重要的市场,一旦不合规,那商品可就面临直接禁售的风险,而且最高罚款能达到10万欧元!这可不是小数目,足以让咱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事业受到重创。所以,是时候放下手头的一些琐事,认真审视一下咱们的电池产品合规情况了。
最后通牒:欧盟电池法合规大限已近!
新媒网跨境获悉,2025年8月18日,这项新出台的欧盟电池法规((EU) 2023/1542)就将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波兰、荷兰、比利时以及爱尔兰这九个欧盟主要国家同步生效。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欧洲市场对含电池产品的管理将变得更加严格和规范。
而作为咱们中国卖家最常使用的平台之一,亚马逊也已经明确了最新的政策,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咱们的店铺运营和销售收益:
第一,直接下架!请注意,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您在德国、荷兰、波兰、瑞典、爱尔兰这几个站点销售含电池商品,但又没有及时提交有效的电池EPR注册号,那么您的商品将会被平台直接停售。想想看,商品一旦被下架,不仅前期投入打了水漂,更是错过了宝贵的销售机会,那损失可就大了。
第二,泛欧计划资格被取消!很多卖家都依赖泛欧计划来优化仓储和配送成本。然而,如果您的德国和荷兰站点的电池合规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从8月18日起,您在泛欧计划中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这五个国家的仓储和配送权益都将丧失。这意味着您的货物可能无法在这些国家之间自由调配,物流成本会急剧上升,原本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第三,罚款升级,风险激增!除了下架和资格取消,更让人肉疼的是高额罚款。德国对于不合规的企业,最高可能处以10万欧元的巨额罚款。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也会根据您的营业额处以高达4%的罚金。同时,海关的监管力度也会大大增强,未合规的商品将面临更高的扣货风险,一旦被海关查扣,处理起来不仅麻烦,还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开始紧张了?那么,到底哪些卖家需要立即行动起来,办理电池EPR注册呢?答案可能比您想象的更广泛。
通常来说,以下几种情形,您都被视为“生产者”,必须紧急注册电池EPR:
第一,跨境直售的卖家。比如咱们中国的卖家,通过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直接将含有电池的商品,像是蓝牙耳机、智能手表、手持风扇、电动玩具等,销售给欧盟的消费者。只要您的商品最终到达了欧盟市场,您就肩负起生产者责任。
第二,在欧盟本土转售的企业。如果您在欧盟境内,以自己的品牌销售电池产品,或者您是第一次将电池或含电池产品进口到欧盟市场,那么您也需要注册。
第三,转售无标注产品的卖家。有些卖家可能销售的是没有明确标注制造商信息的电池商品。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溯责任,您也需要承担生产者的合规义务。
说白了,只要您售卖的商品含有电池,且目标市场是欧盟,那这事儿就跟您脱不开关系。
核心要点:非欧盟企业需授权代表,别自己瞎操作!
这里有个核心要点,大家一定要牢记:作为非欧盟本土企业,咱们中国卖家必须通过销售所在国的本土授权代表(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简称AR)来进行注册。千万不要试图自行申请!一旦自行申请,即使您拿到了所谓的“注册号”,也可能因为不符合欧盟法规要求而被判定为无效。无效的注册号,在亚马逊等平台进行验证时,同样会导致商品下架,跟没注册没什么两样,甚至可能耽误您宝贵的合规时间。
新媒网跨境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千万别踩这三大高危雷区,否则注册号再多也是白搭,直接停售!
第一个雷区,就是“虚假生产者”身份。
有些卖家可能会在平台操作时,错误地勾选“我不是生产者”,或者试图使用供应商的注册号来蒙混过关。这种操作是行不通的。因为亚马逊等平台有严格的验证机制,一旦发现您的注册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您提供的注册号并非您本公司所有,那么您的申请就会被直接拒绝,商品随之被下架。新媒网跨境认为,咱们中国卖家在欧盟法规下,几乎都被视为电池的“生产者”,所以一定要用自己的公司名义去注册,这是合规的基石。
第二个雷区,是信息过期或缺失。
注册了不代表一劳永逸。比如在德国,法规要求您在2026年1月15日之前,需要补充提交电池的成分信息以及详细的销售数据。如果逾期未补齐,同样可能面临合规风险。而在波兰和瑞典等国家,电池EPR注册号是按自然年续费的,如果逾期没有缴费,注册号就会自动注销。很多卖家可能因为平时业务繁忙,忽略了这些细节,等到出问题了才后悔莫及。
第三个雷区,是关联合规的疏漏。
很多卖家会问:“我已经注册了WEEE,是不是就不用再管电池法了?”这里要明确告诉您:WEEE(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电池法是两套完全独立的法规!WEEE主要针对的是电子电气设备本身,而电池法则专门针对产品中含有的电池。虽然很多电子设备都含有电池,但这两者的合规要求是分开的,绝不能混淆使用注册号。如果混用,平台验证时同样会失败,最终导致商品下架。这就好比您买了一部手机,手机本身有合格证,但手机里的电池,也需要有它独立的“身份证”,两者缺一不可。
刻不容缓的行动指南,助您安全度过合规期!
面对即将到来的合规大限,现在就不是观望的时候了,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新媒网跨境为您提供一份紧急自查和应对策略,希望能帮助您在黄金窗口期内完成合规。
✅ 三步自查,立即避险:
第一步,德国AR绑定验证。您可以登录德国EAR的官方网站,输入您的公司英文名称,检查是否能显示出“您的公司名称+授权代表的名称”(比如:XXX GmbH + 授权代表名称)。如果能看到,说明您的授权代表绑定是成功的。
第二步,荷兰名称匹配。访问荷兰OPEN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仔细核对您的注册名称是否与亚马逊后台显示的名称完全一致。任何细微的差异都可能导致验证失败。
第三步,亚马逊后台状态确认。登录您的亚马逊卖家后台,进入【账户状况】下的【监管合规性】页面,查看您的EPR状态是否显示为“已验证”。如果显示为“拒绝”状态,那您就需要在48小时内尽快处理,找出原因并重新提交。
✅ 黄金窗口期应对策略:
第一,立即启动授权代表绑定!德国和爱尔兰的授权代表注册流程相对耗时,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等到最后关头才开始办理,很可能就赶不上8月18日的截止日期了。新媒网跨境建议您最晚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授权代表的申请和绑定,给自己留出充足的缓冲时间。
第二,同步补齐相关材料。比如德国站点的卖家,您还需要在2026年1月15日之前,向EAR系统提交电池的详细分类数据。这些数据涉及到电池的类型、化学成分等专业信息,需要提前准备和整理。
卖家高频疑问,新媒网跨境为您解答!
这些问题,可能也是您心里一直犯嘀咕的吧?咱们一个一个聊聊清楚:
Q:我已经注册了WEEE,是否还需要注册电池法呢?
A:必须需要!就像前面强调的,WEEE和电池法是两套独立的法规。WEEE主要关注的是废弃电子设备的回收处理,而电池法则是针对含电池产品的生产、流通、回收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它们各有侧重,互不替代。所以,您的含电池产品需要同时符合WEEE和电池EPR两项法规的要求,两者缺一不可。
Q:我是小卖家,销量不高,能否豁免电池法的注册呢?
A:很遗憾,目前欧盟电池法并没有针对小卖家的豁免条款!这意味着,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卖家,只要在欧盟销售含电池产品,都必须一视同仁地进行注册。而且,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注册机构会迎来集中注册的高峰期,这很可能导致审核时间大大延长。所以,新媒网跨境建议,即使您是小卖家,也务必立即启动注册流程,越早越好,避免因为审核延误而影响您的正常销售。
Q:我的泛欧计划是否会受到影响?
A: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您的德国或荷兰站点在2025年8月18日之前未能完成电池法的合规要求,那么您将从这一天起,丧失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这五个国家的泛欧计划权益。这意味着您的库存将无法在这五个国家之间进行跨境调配,物流效率会降低,仓储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对您的运营策略将产生连锁反应。
立即行动!抢占合规最后窗口,行稳致远!
朋友们,距离8月18日这个大限,真的仅剩不足66天了!根据目前的情况,德国、波兰等主要国家的注册机构已经因为注册高峰而导致审核时间延长了3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您现在才开始着手准备,时间将非常紧迫。
新媒网跨境认为,合规不仅仅是应对风险,更是企业长期发展、健康运营的基石。早一日合规,早一日安心,也能为您的产品在欧盟市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手忙脚乱,现在就行动起来,确保您的业务能够顺利航行在合规的蓝海之中!
当然,本文是根据欧盟法规及亚马逊2025年5月的最新政策进行整理和解读的,具体执行细节,还请大家以各国官方发布的细则为准。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