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单量狂飙5倍,有人ACOS却爆107%!
“大卖增加预算,小卖加油就好!”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当前跨境电商圈,特别是亚马逊Prime Day大促期间,卖家们冰火两重天的真实写照。今年的亚马逊Prime Day来得格外猛烈,从7月8日一直持续到11日,成为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届会员日大促。在全球电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场购物狂欢自然备受关注,然而,卖家们的单量表现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有人欢喜有人忧。
Prime会员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随着Prime Day的热潮涌动,不少亚马逊卖家成功收获了“开门红”,着实体验了一把“爆单”的喜悦。
“今年流量比去年大一些,单量直接翻了两番!”有卖家兴奋地分享,语气里充满了惊喜。他提到,甚至有一款原本不被寄予厚望的产品,在大促期间却意外地成了爆款,虽然略有遗憾没能备足货,但那种喜出望外的感觉,足以点燃整个团队的士气。还有的伙伴,虽然单量没有达到去年的巅峰,却也实现了2.5倍的稳健增长,足以见得市场活力依然充沛。更有人晒出亮眼成绩单,骄傲地宣布自己的单量猛增了5倍,这无疑给同行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丰收的喜悦。订单像潮水般涌来,系统后台数字不断跳动,那一刻的成就感,是每一位跨境电商人最渴望的。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许多卖家单量未达预期的苦涩。不少卖家无奈地表示,欧洲站点的销量甚至不如平时,而北美站点更是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甚至五分之一。有人心灰意冷地感慨:“为了这场大促,广告预算框框加了四倍,每天熬夜调到凌晨,结果一睁眼,ACOS(广告成本销售比)直接飙到107%,简直是亏本赚吆喝!别人爆单我爆泪,真是人麻了。”这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落差感,让不少奋斗在跨境一线的卖家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有卖家心情复杂,虽然订单量确实上去了,但利润空间却被挤压到极致,每卖一单都仿佛在亏损的边缘疯狂试探,让人不禁思考:这究竟是赚到了,还是白忙活一场?这种既想爆单又怕亏损的矛盾心理,是许多卖家面临的普遍困境。
新媒网跨境获悉,据美国一家知名数据分析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Prime Day活动开启后的最初四个小时,整体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幅度约在14%左右。分析人士认为,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
首先,是本次大促时间的延长。Prime Day从传统的两天延长至史无前例的四天,这让消费者有了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比价和决策,不再像以往那样集中在短时间内“抢购”。这种购物节奏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卖家的流量分布和订单集中度,也让前期冲刺的卖家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其次,全球经济环境的波动,也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变得更加理性、谨慎。大家在购买决策上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对价格的敏感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意味着,单纯的打折促销可能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唯一法宝,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力变得更加重要,消费者更倾向于“货比三家”后才下单,而非盲目跟风。
与此同时,各路电商豪强也纷纷摩拳擦掌,在Prime Day期间同期推出各自的促销大戏,对亚马逊形成了强劲的竞争。例如,一些专注于性价比的平台从6月底就启动了长达三周的“狂欢周”;美国地区的某短视频电商平台也从7月7日开始年中大促,甚至喊出了“直播比价保证”的口号;而美国的老牌零售巨头沃尔玛,也紧随其后,从7月8日到13日连续推出六天的促销活动。这些竞争对手的策略不仅在时间上与亚马逊Prime Day高度重合,折扣力度也相当诱人,成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属于亚马逊的流量和订单,使得整个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态势。
祝亚马逊卖家都能乘风破浪,单单爆!
当然,尽管目前部分卖家的单量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这届大促时间较长,仅凭当下几日的表现就论定成败或许为时尚早。新媒网认为,从长远来看,全球电商市场依然充满活力,尤其是在各类促销节点的刺激下,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据美国知名数据研究公司Adobe Analytics的最新预测,在今年的亚马逊Prime Day活动期间,美国零售商的在线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38亿美元。与2024年的142亿美元相比,增长幅度高达28.4%!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那么本次Prime Day的销售额将相当于2024年两个“黑色星期五”的总和,足以见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无疑为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此次Prime Day恰逢全球范围内的返校购物季,这无疑给市场注入了额外的消费动力。特别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商品,有望迎来销售高峰。Adobe Analytics的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预计美国零售商在此期间的平均折扣力度将在10%到24%之间,这实实在在的优惠将吸引大量消费者。
具体来看,服装品类的折扣力度最大,高达24%,比去年又增加了4个百分点,显示出商家清库存和吸引消费的决心。其他如电子产品、电视机、家用电器等大件商品也都有15%到22%的优惠。这些实实在在的折扣,无疑会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升级”,选购更高价值的产品。据预测,高价位商品的销售份额将比今年迄今的平均水平增长18%,其中电子产品类更是有望增长52%,体育用品、家用电器和家具等品类的高价商品份额也预计将分别增长32%、29%和28%。这表明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也愿意为更好的品质和功能买单。当然,也有少数品类的高价商品份额预计会有所下降,例如家居园艺和杂货类商品,分别下降4%和6%,这或许反映了消费者在这些领域更注重日常实用性。
Adobe Analytics还特别指出,在返校购物季的带动下,以下几类核心商品将迎来销量的显著增长:包括背包和午餐盒(相比6月日均增长225%)、儿童服装(增长200%)、各类学校办公用品(增长180%)、耳机和音响设备(增长150%)、电脑(增长140%)、微波炉(增长75%)、双人/全尺寸床垫和床垫罩(上涨55%)、以及卧室浴室纺织品(上涨49%),这些商品的销量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除了返校季商品,以下居家生活、电子娱乐等品类也预计将有喜人表现:家庭安防产品(相比6月日均销量增长200%)、电子阅读器(增长180%)、电视机(增长150%)、行李箱(上涨130%)、流媒体设备(增长135%)、吸尘器(增长130%)、小型厨房电器(增长95%)、智能手机(增长90%)、智能家居产品(增长80%)以及书籍(增长65%)等。这些商品的销量增长预期也相当可观,无疑将为卖家带来新的增长点。
总而言之,大促的战役仍在继续,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对于每一位跨境电商的卖家而言,保持积极的心态,持续优化策略,紧盯市场变化,才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祝愿每一位亚马逊的卖家都能在这场持久战中乘风破浪,脱颖而出,实现真正的爆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