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FBA尺寸巨变!25寸到36寸,链接却遭海量下架!

2025-08-29Amazon

Image

最近,亚马逊平台上风云再起,咱们跨境卖家圈子里,可是被两条重磅消息刷屏了!一边是亚马逊物流(FBA)的包裹尺寸政策悄悄放宽,让一些特殊商品的发货变得更便利了;另一边呢,大量卖家的商品链接却因为“商品状况投诉”被无情下架,这可真是让人又喜又忧,心头一紧啊!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作为咱们中国卖家,在这样瞬息万变的平台规则里,想要稳扎稳打,持续向前,就得把这些新变化、新挑战,掰开了揉碎了,看个透彻,然后提前做好应对策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一喜一忧”的两件大事儿,给大家伙儿伙儿理清思路,希望能帮大家在大促季来临之前,把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不再为这些突发情况而焦虑。


亚马逊物流(FBA)尺寸政策“解禁”:是利好还是新挑战?

咱们先来说说这件“喜事儿”吧!

亚马逊的FBA,也就是“配送方式”,一直以来对咱们包裹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过去,发往亚马逊仓库的外箱,最长边可是不能超过25英寸(大约63.5厘米)的。这个尺寸限制,对于那些卖大件商品、异形商品的卖家来说,简直就是一道“坎儿”。比如你想卖个儿童滑板车,或是某个健身器材,又或者是拆箱才能装下的大型玩具,常常就因为这个长度限制,不得不把一个完整的商品拆分成好几个小箱子来发货,不仅增加了打包的复杂性,也无形中增加了不少物流成本和出错的风险。

然而,就在咱们还没怎么留意的时候,亚马逊悄悄地把这条“红线”给往后挪了挪!现在,外箱最长边直接放宽到了36英寸(大概91.44厘米)!这个调整,可不是小打小闹,它意味着咱们的包裹可以更长、更大了。想想看,以前那些需要“肢解”才能入库的商品,现在或许就能原封不动地装进一个箱子里了,这对于提升打包效率、减少包装材料、降低运输破损的几率,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特别是对于那些主营家具、体育用品、大型乐器或者某些艺术品等品类的卖家,这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啊!

这项新政策,实际上在去年的6月20日就已经开始执行了。但因为亚马逊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很多卖家可能还在沿用旧的经验,生怕一不小心就踩了雷。所以,新媒网跨境提醒大家,现在是时候更新你的打包策略了!

不过,尺度的放宽可不意味着就能“为所欲为”地装箱。这其中,可藏着两个特别容易踩的“坑”,咱们可得提前知晓,小心避开!

第一个“坑”:别忘了重量限制,小心“抛重”超标!

虽然箱子可以更长了,但亚马逊对于单个外箱的重量限制依然没有变,还是不能超过50磅(约22.68公斤)。要知道,当你的箱子变长之后,即使里面装的商品不重,也很容易因为“体积重量”的问题而超标。所谓“体积重量”,是物流行业计算运费的一种方式,它根据包裹的体积来计算一个理论重量,然后与实际重量进行比较,取两者中的较大值来计费。如果你的箱子又长又大,但里面装的却是轻飘飘的商品,那实际重量可能没超,但“抛重”却可能让你付出高昂的运费,甚至被亚马逊仓库拒收或者收取额外的罚款。所以,在打包前,务必把商品的体积重量也好好算清楚,别因为只顾着尺寸放宽的便利,而忽略了潜在的成本陷阱。

第二个“坑”:别把箱子塞得太满,给它留点“喘息空间”!

箱子大了,很多卖家就想着能塞多少塞多少,能省一个是一个。但请记住,咱们的货物从中国万里迢迢运到美国的亚马逊仓库,中间要经历长途海运、陆运,还要在仓库里被各种机械手、传送带“搓扁揉圆”。如果你把箱子塞得鼓鼓囊囊,一点空隙都不留,那在运输途中,稍微受到一点挤压或者碰撞,箱子就很容易发生形变,甚至破裂。一旦外箱破损,里面的商品就有可能裸露在外,轻则弄脏损坏,重则直接散落在运输途中,那你的货就成了“不可接受”货件,亚马逊仓库可是有权直接拒收的。到那时,不仅货物耽误了入库,还要面临退运、销毁等一系列麻烦,损失可就大了。所以,咱们打包的时候,即便箱子大,也要留出适当的空间,确保包裹的抗压性和完整性。

除了这两个常见的“坑”之外,装箱时还有三个小细节,也特别容易被忽视,但却可能导致你的货物被亚马逊拒收或者延误入库:

  1. “捆绑带”、“订书钉”和“尼龙胶带”是“禁忌”! 咱们很多卖家习惯用打包带、松紧带或者订书钉来加固外箱,觉得这样更结实。但在亚马逊仓库,这些可都是“大忌”!因为亚马逊的仓库高度自动化,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传送带在运作,这些外部的打包带、松紧带很容易缠绕住设备,造成故障。而订书钉和尼龙胶带则可能损伤机器或者对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确保流程顺畅和人员安全,亚马逊明确规定,只能使用普通的胶带进行封箱。咱们就老老实实地用胶带,别耍小聪明,以免因小失大。
  2. 货物必须“固定如山”,不能“晃晃荡荡”! 当你把商品放进箱子里之后,务必确保它在箱子里是稳固的,不会随着搬动而晃动。如果商品在箱子里晃来晃去,那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商品之间很容易相互碰撞,造成破损。亚马逊仓库在接收货物时,如果发现你的箱子有明显的晃动声,或者箱体因内部物品晃动而变形,很可能会判定为“不可接受”货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咱们需要用泡沫、气泡膜、充气袋等填充物把箱内的空隙填实,让商品在箱子里“纹丝不动”,这样才能确保商品完好无损地抵达仓库。
  3. 超重箱子必须贴上“搬运标签”! 如果你的箱子重量超过50磅,那它就属于“超重”范畴了。根据亚马逊的规定,所有超重的箱子都必须在箱体外部清晰地贴上“多人搬运”或者“机械搬运”的警示标签。这不仅是为了亚马逊仓库工作人员的安全考虑,也是为了便于仓库使用正确的设备进行搬运。如果没有这些醒目的标签,仓库在处理你的货物时就可能遇到麻烦,轻则延误入库,重则直接拒收。所以,千万别因为少了这么一张小小的标签,就让你的大批货物卡在仓库门口进不去。

总而言之,亚马逊放宽发货尺寸,对咱们卖家而言,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它为更多商品打开了FBA的大门,也为物流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同时,咱们也必须擦亮眼睛,了解清楚新政策下的潜在风险和细节要求,才能真正把“利好”变成实实在在的“红利”!


“商品状况投诉”大爆发:链接被下架,卖家心焦如焚!

如果说尺寸放宽是“喜事”,那最近大面积爆发的“商品状况投诉”,可就是让无数卖家心头滴血的“忧事”了!

近段时间,很多卖家都发现自己的商品链接,没有任何预兆地,就被亚马逊系统直接下架了。收到下架通知后,卖家们一查原因,几乎清一色地显示是“商品状况投诉”。而且,这投诉还不是零星几笔,而是常常出现好几条,甚至几十条投诉“组团来袭”的情况。更让人焦虑的是,提交了申诉材料之后,往往石沉大海,好几天都卡在“评估中”的状态,眼看着大促季就要来了,链接却无法恢复销售,这让不少卖家真是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波集中爆发的“商品状况投诉”,并非偶然。它很可能是亚马逊近期在加强FBA库存的质量抽检力度。简单来说,就是亚马逊系统像一个严苛的“质检员”,一旦它在仓库中发现你的商品存在任何质量问题,或者买家对商品本身的抱怨累积到一定程度,系统就会毫不留情地直接采取行动,把你的链接“砍”掉。这不仅让卖家损失了眼前的订单,更可能错过即将到来的Prime Day这样全球性的销售盛宴,那损失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那么,这些让链接被下架的“商品状况投诉”,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通过汇总和分析,咱们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

  1. 商品有“硬伤”:破裂、刮花等瑕疵问题。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引发买家不满的问题。很多时候,商品在生产、包装环节出了问题,或者在运输、仓储过程中由于颠簸、挤压导致了损坏。比如一个全新的电子产品,外壳却有划痕;一个陶瓷碗,边沿却有裂纹;一件衣服,却有明显的污渍。这些肉眼可见的物理性损伤,一旦被买家收到,投诉几乎是必然的。
  2. “货不对板”:尺寸、颜色或详情页描述不符。 这种情况比第一种更隐蔽,也更让买家感到失望。它可能不是商品本身有损坏,而是你上传的商品图片、文字描述与实际收到的商品存在偏差。例如,买家在详情页看到的是一款亮蓝色衣服,结果收到的是深蓝色;或者描述是纯棉材质,实际却是化纤;再或者,商品尺寸标注的是“大号”,结果收到却发现袖珍得可怜。这种“心理落差”往往会导致买家留下差评,并向亚马逊投诉“描述不符”。
  3. 买家评论里“怨声载道”:频繁吐槽产品问题。 亚马逊的系统非常智能,它会抓取并分析买家的评论。如果某个商品的评论区里,反复出现对同一类问题的抱怨,比如“质量差”、“容易坏”、“功能不全”等等,即使没有直接的“商品状况投诉”,系统也会把这些信息纳入考量,并可能主动对商品进行检查。一旦确认问题,链接被下架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这表明,买家评论不仅是销售的晴雨表,更是商品健康的“体检报告”,咱们必须时刻关注。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商品状况投诉”导致链接下架,咱们卖家朋友们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赶紧提交一份高质量的“行动计划”(POA,即Plan of Action)。这份POA,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能过关的,它必须逻辑清晰、言之有物,而且材料要准备齐全。

具体怎么写这份POA呢?核心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明确责任,深刻剖析“病根”。 在POA里,首先要真诚地承认问题,并明确地指出导致商品出现状况的根本原因。这绝不能是泛泛而谈,更不能把责任推卸给买家。你需要深入分析:究竟是供应商的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是产品本身在设计上就有缺陷?还是咱们在Listing描述上没有做到位,导致买家预期与实际不符?比如,如果是因为运输破损,那是不是包装不够坚固?如果是因为描述不符,那是不是图片不够清晰,或者尺寸没有详细标注?找到真正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 详细说明在库产品的“处理方案”。 仅仅承认问题还不够,亚马逊更关心的是:你仓库里那些有问题、可能引发新投诉的商品,打算怎么处理?你必须在POA里明确给出处理方案。比如,如果你发现有一批货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可以果断选择“移除”或者“销毁”这批FBA库存,避免它们再次流入市场。如果你认为只是描述问题,需要更新Listing,那也要明确说明你会如何修改商品详情页、更新图片、优化文案等,以确保与实际商品完全匹配。
  • 拿出“预防方案”,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这是POA中最关键,也是亚马逊最看重的一部分。你需要向亚马逊展示你为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问题所采取的长期性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
    • 优化供应链管理: 比如,你会如何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是否会要求供应商提供更严格的质检报告?是否会定期进行工厂实地考察?
    • 完善质检流程: 你会在商品入库前,增加哪些新的质检环节?是会采用更严格的抽检标准,还是改为全检?是否会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进行独立检测?
    • 改进包装方案: 如果问题出在运输破损,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固包装?是更换更坚固的包装材料,还是增加防震填充物?
    • 优化Listing内容: 如何确保商品图片、视频、文字描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否会增加更多细节图、尺寸图或者使用场景图?是否会加入更详细的使用说明或者注意事项?
    • 加强售后服务: 即使商品出现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买家的投诉和反馈,避免升级为平台投诉?

提交POA时,务必附上所有能证明你清白、或者证明你已采取措施的辅助材料。比如,有效的采购发票、商品的质检报告、产品的包装图、使用说明书、甚至是你与供应商沟通的邮件记录、你改进包装或质检流程的证据图片等,都可以在申诉时一并提交,越详尽、越真实,通过申诉的可能性就越大。

新媒网跨境获悉,早在今年上月末,咱们中国资深卖家圈子里就已经有大量卖家反映了“商品状况投诉”的问题,并迅速形成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一些经验丰富的大佬们甚至已经总结出了非常详细的应对文档,这些都是咱们共同的财富。大家千万别拖延,别抱着侥幸心理,毕竟,Prime Day这样的大促马上就要来了,咱们必须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挑战,把损失降到最低,把机会抓在手里!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94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马逊FBA包裹尺寸政策放宽至36英寸,利好大件商品卖家,但需注意重量限制和装箱细节。与此同时,大量卖家因“商品状况投诉”导致链接下架,亚马逊或加强质检。卖家需重视商品质量、描述一致性及买家评论,并提交高质量的行动计划(POA)以恢复链接。
发布于 2025-08-29
查看人数 79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