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黑五警报:假DMCA反诉!深圳大卖亚马逊店永久封,血本无归!

2025-10-29Amazon

Image

各位跨境电商的卖家朋友们,大家好!

眼看着2025年下半场的大幕已经拉开,万众期待的跨境电商“超级碗”——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购物狂欢节,也即将在11月20日盛大启幕,一直持续到12月1日。这整整12天,无疑是所有跨境商家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的重要时刻。尤其是作为压轴好戏的网络星期一,更是许多卖家冲刺年度业绩的关键节点。然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我们却听到了一个让人揪心的消息:深圳一位深耕家居品类的卖家,其店铺竟然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被亚马逊永久冻结了!据了解,这位卖家前后申诉了十多次,结果却都石沉大海,账号可以说是彻底“凉凉”了。这对于一个依靠平台生存的卖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所有的心血和投入,可能瞬间付诸东流。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起悲剧的根源,竟然出在了一次看似“自作聪明”的DMCA反诉操作上。原来,这位卖家之前曾因为版权侵权问题被他人投诉。在明明知道自己理亏、产品确实存在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却心存侥幸,硬着头皮提交了DMCA反诉。虽然在短期内,被下架的商品链接似乎奇迹般地恢复了上线,让人误以为捡回了一条“生路”。但好景不不长,没过几天,亚马逊的秋后算账就来了——不仅恢复的链接再次消失,整个店铺更是直接被永久封禁,再无回旋余地。

说到DMCA反诉,许多亚马逊卖家可能都把它奉为应对版权投诉的“救命符”或者“尚方宝剑”。这主要是因为它背后有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作为支撑。按照这项法律的规定,如果被投诉的卖家确实没有侵权,或者拥有作品的合法使用权,那么他就有权利向平台提交DMCA反诉。亚马逊收到这份反诉后,会按照规定通知投诉方。此时,投诉方要么选择撤回投诉,要么就得在指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投诉方在亚马逊规定的10个工作日内没有任何行动,那么亚马逊就会根据程序解封被投诉的商品链接。

在过往的实际操作中,不少卖家确实通过这个机制,成功地应对了那些恶意投诉。毕竟,真正搞恶意投诉的人,大多只是想通过低成本的方式来打击竞争对手,他们往往不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法院打官司。所以,在遇到真正无辜的恶意投诉时,DMCA反诉确实能帮助卖家快速恢复销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机制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无辜者,维护公平的商业环境。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DMCA反诉这把“双刃剑”绝不能被滥用。一旦被亚马逊认定为是“错误使用”,甚至是在明知侵权的情况下故意提交虚假反诉,那么后果可能比单纯的版权侵权还要严重得多。平台对于这种试图钻规则空子、挑战平台诚信底线的行为,向来是零容忍,并且处罚力度极大。

新媒网跨境认为,去年旺季发生的一个案例就足以让所有卖家警醒。当时,有一位销售3C配件的卖家,其产品图片明明使用了别人的版权素材,属于明显的侵权行为。但他却抱着“对方不会起诉”的侥幸心理,冒险提交了DMCA反诉。结果呢?不仅被投诉的链接被永久下架,更严重的是,他的店铺还被亚马逊官方标注为“涉嫌诈骗”,最终直接导致了店铺的永久封停。亚马逊对于这种试图欺骗平台的行为,处罚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甚至会追溯到卖家的其他关联账号。这个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提交DMCA反诉的前提,必须是自己问心无愧,确实没有侵权,只是遭遇了恶意投诉或平台误判。如果自己真的存在侵权行为,千万不要去赌对方“不敢起诉”的小概率事件,盲目反诉只会让账号受到加倍的惩罚,甚至可能彻底失去在平台经营的资格。诚信经营,遵守规则,才是跨境电商长久发展的基石。

那么,当卖家不幸遭遇恶意版权投诉时,除了慎重考虑DMCA反诉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自救之道呢?

当然有!除了DMCA反诉,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策略和技巧。有卖家反馈,在提交DMCA反诉后,有时亚马逊的处理速度会比较慢,链接迟迟得不到恢复。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提交一份“催告信”,用邮件等方式向亚马逊进一步施压,提醒他们尽快处理。更稳妥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专业的跨境电商律师不仅能在后台熟练提交各类申诉资料,还会同步向亚马逊邮寄一份纸质的律师函,这种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往往能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和成功率。律师的专业背书和法律文件的严谨性,对于平台来说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对于那些找不到DMCA申诉入口的卖家,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反诉信也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这类专业信函的撰写通常需要非常严谨的法律措辞和清晰的证据呈现,建议寻求专业指导或获取可靠的模板来确保其有效性。

比版权投诉更为棘手的,往往是专利侵权的误判。很多卖家都曾陷入一个“提交资料——亚马逊回复无效”的死循环。当你追问亚马逊具体是哪里无效时,得到的往往只是机器人式的重复回复,根本不说明具体原因,这让申诉变得异常艰难,仿佛在黑暗中摸索。在这种情况下,新媒网跨境建议,可以尝试使用一份“不侵权证明律师函”,这在业内也常被称为“非侵权意见书”。这是一种亚马逊明确认可的申诉材料,其效力非常高。如果卖家能够确凿证明自己的产品并未侵犯他人的专利权,那么这份律师函就能作为关键且有力的证据。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份撰写完善的“不侵权证明律师函”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重复使用,为卖家节省成本。然而,它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函中必须包含详尽的事实证据、产品与涉嫌专利的技术对比分析、自主研发的证明材料、合法的授权文件,以及与之对应的法律依据。要将这些内容整理得井井有条、逻辑清晰,对于普通卖家来说,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往往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介入,才能确保其专业性和有效性。

此外,近期在多个亚马逊站点,还出现了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批量抢注商标”恶性事件。不少卖家惊讶地发现,自己店铺里一直用来描述产品、早已约定俗成的关键词,竟然在不经意间被他人注册成了商标;还有一些常用的品牌简称,也被竞争对手抢注。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给守法经营的卖家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面对这种情况,卖家朋友们千万不要坐以待毙,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分秒必争!

如果对方的商标尚处于审查期,我们就要尽快提交“抗议信”,向商标审查机构陈述事实,表达反对意见。若商标已经进入公示期,此时便可提出“异议申请”,阻止该商标的注册。即便不幸的是,对方的商标已经注册成功,我们也并非束手无策,依然可以申请宣告该商标无效。每一步的行动,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陷入被动。因为一旦等到对方手握已注册的商标,反过来向平台投诉我们侵权,那我们的处境就会更加被动,甚至可能面临商品下架、账号受限的风险。所以,时刻关注知识产权动态,提前布局,及时维权,是每个跨境卖家都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25-bfcm-alert-fake-dmca-perm-ban-seller-lost-all.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黑五网一将至,亚马逊卖家需警惕账号冻结风险。深圳卖家因不当DMCA反诉被封号。滥用DMCA反诉后果严重,需谨慎。另需注意商标抢注,及时维权,以免被投诉侵权。
发布于 2025-10-29
查看人数 8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