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曾年赚10亿386商标权判输

2025-08-24eMAG

Image

一场备受全球科技界瞩目的司法较量,近期在美国联邦法院落下帷幕。这场围绕着“386”数字标识使用权的争端,牵扯到半导体行业的两大巨头——美国先进微设备公司(AMD)与英特尔公司,其判决结果不仅对两家公司意义深远,也对整个计算机产业乃至知识产权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386”标识争夺战始末:一场跨越数年的半导体巨头对决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源于英特尔公司对其划时代产品386系列微处理器的商标权益主张。英特尔386处理器在问世之初,凭借其卓越的性能表现,迅速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成为众多个人计算机的核心“大脑”。彼时,该系列产品每年为英特尔带来高达10亿美元的收入,足见其市场价值之巨大。

然而,在市场风光无限的背后,英特尔与AMD这两家半导体领域的资深玩家,长久以来在技术授权与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纠葛。早在早期的微处理器世代,AMD曾作为英特尔的“第二供应商”,在特定协议下被授权生产英特尔芯片的兼容版本。这种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兼容机市场的发展,但也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随着386处理器的异军突起,AMD也致力于推出自己的兼容产品,以期在这块利润丰厚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AMD方面认为,根据其与英特尔之间此前签订的技术共享协议,他们有权制造和销售386处理器及其兼容产品。然而,英特尔却坚称“386”这一数字标识,在其产品上已形成独特的市场认知和商誉,理应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其他厂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这场纠纷的核心在于,究竟“386”是一个指示产品世代、技术规格的通用数字,还是一个可以被特定公司注册并独占使用的商标?英特尔认为,其付出的巨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使得“386”与英特尔品牌紧密关联,构成了其独特的商业标识。而AMD则倾向于将其视为行业内约定俗成的技术代号,如同汽车的发动机排量标识一般,不应被单一企业垄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商标诉讼之外,两家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冲突并非孤例。在2024年,一项仲裁结果显示,英特尔曾违反了与AMD的技术共享协议,但该仲裁并未直接命令英特尔将386的设计方案提供给AMD,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将在2024年晚些时候确定。此外,英特尔还曾就微代码(集成在微处理器中的指令集)的版权侵权问题对AMD提起诉讼,相关审判定于2025年4月启动。这些多线作战的法律行动,充分体现了两家公司在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白热化态势。

有趣的是,此次商标诉讼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一次颇具戏剧性的乌龙事件。2023年10月,一份原本应寄给AMD公司一位名叫麦克·韦伯(Mike Webb)员工的、有关当时仍处于某种保密状态的386处理器相关文件,却阴差阳错地被寄给了英特尔公司的一位同名高管麦克·韦伯(Mike Webb)。这份“意外”的资料披露,被英特尔视为AMD侵权行为的证据,从而加速了其提起商标诉讼的进程。

美国联邦法院裁决:英特尔“386”商标主张未获支持

经过一个月的庭审,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威廉·A·英格拉姆(William A. Ingram)法官于2025年3月作出裁决。这项判决的核心内容是:驳回了英特尔公司关于“386”数字标识享有商标保护的主张,允许AMD公司在其生产的英特尔386兼容微处理器上使用“386”字样。

判决书指出,法官认为“386”这一数字组合,在半导体行业中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技术规格或产品世代的通用标识,而非特定公司产品的唯一识别符号。如果英特尔的商标主张成立,那么个人电脑厂商在市场推广其搭载AMD兼容芯片的机器时,将无法使用“386”这一在消费者心中具有极高认知度的数字,这无疑会对AMD及其合作伙伴的市场拓展造成严重阻碍。

在个人电脑市场,处理器类型是决定计算机性能和计算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386”这样的数字标识常常被直接用于兼容机的命名中,以明确其搭载的处理器代际。AMD方面也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向客户提供其386兼容芯片的样品进行测试,并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进行商业化出货。此次胜诉,无疑为其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扫清了重要的法律障碍。
The Intel logo is displayed outside the entrance of Intel headquarters in Santa Clara, Calif., Wednesday, Jan. 12, 2011. Intel Corp., releases quarterly financial results Thursday, Jan. 13, after the market close. (AP Photo/Paul Sakuma)

判决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与知识产权范畴的深远考量

此次判决对于AMD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胜利。它不仅使得AMD能够名正言顺地在市场上推广其386兼容芯片,摆脱了潜在的法律风险,更为其在与英特尔的长期竞争中,赢得了关键的一回合。此举将极大提振AMD的市场信心和产品竞争力,有望加速其在个人电脑处理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增长。

从更广阔的行业视角来看,这项裁决被视为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特别是对那些致力于研发和生产英特尔兼容芯片的厂商的积极信号。它明确了数字标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通用技术描述,而非特定厂商的独占商标,这为其他芯片制造商进入相关市场提供了更清晰的法律边界,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的活力。消费者也将因此受益,随着更多厂商的参与,产品选择将更加丰富,价格也有望更加合理。

对于知识产权领域而言,该判决也提供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它再次强调了商标法中,对于数字、字母等通用标识进行商标保护的严谨性。法院在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时,需要综合考量相关标识在特定行业中的实际认知、使用习惯以及是否具备显著性等因素。对于技术迭代迅速的IT产业而言,产品型号或技术代号的命名规范,往往与行业通用标准紧密相关,这也为后续同类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英特尔与AMD之间的所有法律战都已平息。前文提及的微代码版权侵权诉讼,以及围绕此前技术共享协议的赔偿问题,都预示着两家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缠斗仍将继续。未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持续演进,以及新产品、新标准的不断涌现,如何界定和保护其中的知识产权,将依然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此次“386”商标案的裁决,不仅是AMD与英特尔之间一场法律较量的结果,更是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数字标识在技术产品命名中的地位,也为未来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832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联邦法院驳回英特尔关于“386”数字标识享有商标保护的主张,允许AMD在其生产的英特尔386兼容微处理器上使用“386”字样。该判决对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和知识产权范畴具有深远影响。
发布于 2025-08-24
查看人数 121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