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出海:流量爆炸!AI揭秘iOS前三狂赚秘诀!

2025-08-25跨境电商

Image

在全球游戏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如何巧妙地提升流量获取的性价比,这无疑是每一支志在远航的游戏团队,特别是那些深耕海外市场的行家里手,最关心的话题。产品长线运营,流量成本居高不下,优质流量却又稀缺难寻,如何在“高性价比”与“精准获客”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摆在所有出海团队面前的“大考”。

然而,即便身处这样充满挑战的时代,仍有企业能够逆势上扬,连续多年在iOS游戏榜单上占据头部位置。它们凭借智能投放管理和精细化数据分析,以实时机器学习引擎为核心竞争力,成功助力无数出海企业突破用户增长瓶颈,与全球游戏厂商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这家企业,就是Moloco。据权威报告显示,Moloco已然跻身iOS全品类实力榜单的前三甲,实力不容小觑。

Moloco的核心业务,比如Moloco Ads、Moloco Commerce Media以及Moloco Streaming Monetization,构建起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流量生态闭环。它不仅能为像腾讯、网易这样的国内巨头,以及King、Playrix、Krafton等国际顶尖游戏厂商,精准捕获高价值用户,更能针对性地帮助众多出海的中小游戏团队,在竞争激烈的目标市场中,发现并挖掘那些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流量洼地”。

日前,我们就与Moloco大中华区总经理朱筱筱女士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请她分享了当前流量环境的最新洞察,以及过去一年市场发生的显著变化。

在她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普及,内容创作的门槛被大幅降低,这使得整个流量环境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如今,海外产品流量争夺的核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量大管饱”,而是如何以更高效、更具性价比的方式,精准获取那些真正高品质的用户。朱筱筱坚信,即便是在存量市场中,依然存在着令人惊喜的“流量洼地”,只是这些机遇往往以超乎寻常的认知方式出现。在她眼中,那些能“吃到螃蟹”的勇者,无一不是背靠专业团队,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才最终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她是如何剖析当前的市场格局与未来趋势的。

流量激增背后,环境复杂性也同步攀升

谈及最近一年来在流量侧最深切的感受,朱筱筱女士直言不讳:“流量变得更多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流量环境的复杂程度也在几何级数般增长。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有效帮助出海产品,将高质量用户精准匹配到最适合的流量渠道,成为了我们过去一年面临的最大课题。从效率等多个维度出发,我们的模型在整体表现上有了显著的提升,这种效果在今年年初的投放成本数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流量爆炸式增长”的局面?这是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用户下沉趋势紧密相关呢?

朱筱筱女士对此给出了她的观察:“是的,近期关于行业发展的讨论非常多,而我个人的观察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个核心趋势,便是内容的极大丰富。随着内容制作成本的大幅降低,内容的质量也变得参差不齐,但与此同时,游戏市场的整体需求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换句话说,现阶段我们仍处于一个存量市场,大家都在‘切蛋糕’,而非‘做蛋糕’。对于产品而言,无论是拉新还是促活,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她进一步阐述:“人工智能在提升内容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在海量的流量渠道中,以更少的投入、更快的速度,精准定位那些高品质的用户。以当前AI应用最为深入的短剧领域为例,从2024年下半年至今,我们可以看到短剧内容呈现爆发式增长,并且变现能力也越来越强劲。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将这部分优质流量,有效地反哺到游戏产品的导量效果中,正是我们近期重点探索的方向。”

朱筱筱指出,这种趋势变化,首先要求他们寻求高品质内容的变现合作伙伴,其次,则是通过持续的机器学习,挖掘出更多高价值的用户,这是Moloco今年工作的核心发力点。为此,Moloco不仅推出了Moloco SDK,还专门针对流媒体和OTT(Over-The-Top)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专业的变现解决方案,即Moloco Streaming Monetization(MSM)。她表示,Moloco希望通过这些产品,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平台流量飞轮,从而更好地助力开发者实现流量变现的价值最大化。

有许多游戏行业的从业者曾戏谑地表示,“做发行就像是在给广告平台打工”,他们主要指的是Facebook这类难以绕开的流量巨头。随着流量的激增,这种现象未来是否有望发生改变呢?

朱筱筱认为,大型平台将持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她解释道:“原因在于,随着谷歌、Meta、TikTok等大平台生态的日益完善,它们对开发者而言,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伙伴。但如果非要谈变化,我们会发现,传统的广告渠道生态相对较为单一,而过去一年,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市场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多样化的生态,并且逐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这种趋势在今年会变得更加显著。”

她为开发者们指明了方向:“对于开发者而言,最关键的是能否在这些多元的生态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如果说2022年到2023年期间,大家对行业普遍怀有悲观情绪,那么从2023年下半年至今,整个行业表现其实是相当积极正向的。目前,我们远远没有走到‘找不到机会’的境地。站在Moloco的角度,我们也会积极鼓励游戏开发者们大胆尝试,多方探索。我们预测,2025年或许会比2024年有更好的表现,新媒网跨境认为,未来的市场充满机遇。”

游戏出海:实现质与量双丰收并非遥不可及

尽管流量总量在增加,但高品质流量是否同步增长,这确实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的关键。在这样的环境下,Moloco会为开发者们提供怎样的整合解决方案呢?

朱筱筱坦言:“是的,尤其是在近两年,游戏行业早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它与电商、金融、社交等其他行业的用户争夺日益激烈,这导致了用户单价水涨船高,而高质量有效流量的稀缺性,也成为了摆在所有同行面前的共同难题。因此,在2024年下半年,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帮助开发者跨越这道门槛,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去接入和开发一些独家、优质的流量渠道。”

Moloco对于“优势流量”有着自己独到的定义,那就是“客户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广告,所见即所得,这是我们对所有客户的最大尊重”。过去,我们习惯于用单一数据来衡量广告效果,但很多人认为,单一的数据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流量的真实价值。然而,如果能真正做到在正确的时间,将广告精准地展示给正确的用户,那么广告的有效性就能得到非常直观的证明。

Moloco早已与韩国的Kakao、Naver等主流渠道,以及美国的主要媒体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以此为基础,为开发者提供高品质的流量,从而确保投放效果。此外,Moloco还在积极深耕CTV(Connected TV,即可连接互联网的电视)领域,将其视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然而,正如朱筱筱女士所言,当前流量环境愈发复杂,要精准捕获流量,无疑是对Moloco理解不同游戏品类的深度与广度的巨大考验,这更像是一种高度定制化的服务。为了做好这一点,Moloco在产品功能迭代方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朱筱筱详细介绍道:“Moloco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通过实时机器学习,赋能企业的持续增长。因此,我们最大的主题便是不断提升产品能力,希望每一个模型都能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和目标,进行最优化。不同游戏品类的优化事件逻辑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团队和核心一手数据,辅助开发者进行事件选择,并借助用户行为数据来优化事件模型,以期达到更好的表现。这是我们今年最想做好的一件事,目前通过实践,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积极的效果。”

其次,Moloco针对不同的行业趋势,正在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例如,现阶段,大家越来越重视用户召回以及再营销(re-engagement/remarketing)广告对用户活跃度的促进效果。为了满足不同品类产品在促活和长线营销方面的需求,Moloco正在通过与不同类型游戏开发者的深入探讨、测试以及数据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此外,有针对性地推出SDK,并优化IAA(In-App Advertising,即应用内广告)模型,也是Moloco今年取得较大突破的目标。朱筱筱提到,今年IAA游戏的竞争强度极高,变现难度也特别大,因此Moloco希望能帮助更多IAA游戏探索如何有效提高投放效率和变现能力。

回忆起去年年初,朱筱筱女士曾透露Moloco已经非常重视在CTV类型广告上的投入。那么,她能否再具体聊聊在这一领域所感受到的变化呢?

朱筱筱肯定地说:“确实如此,Moloco早在两年前就积极布局CTV,并从去年开始,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我们认为,CTV是广告展示中的‘最后一块屏’,相较于传统电视广告,其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MMP(Mobile Measurement Partner,移动归因合作伙伴)来衡量推广效果,并且能够有效触达App之外的全新用户。此外,CTV可以灵活调整预算,并且支持沿用原有App推广活动中使用的素材,这使得测试新渠道的过程更为简便,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风险。”

在投入CTV的过程中,朱筱筱女士最大的感受是,当前的CTV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迅猛发展,线上广告与线下广告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她举例道,在美国,我们能看到许多户外大屏都已升级为LED屏,并且都能够联网。再比如,在今年初的CES 2025(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几乎所有的硬件厂商都涉足了电视游戏领域,通过技术的不断迭代,大幅降低了云游戏的延迟。因此,在未来,对于那些核心游戏玩家或者有家庭娱乐需求的玩家来说,为了追求更极致的游戏体验,他们很有可能会重新回归到大屏游戏之上。

新媒网跨境获悉,今年3月,Krafton携手Moloco与LG Channels,在《跑跑姜饼人印度服》上线阶段,成功进行了CTV推广,旨在触达移动端之外的活跃高价值用户。从最终结果来看,相较于移动端投放和传统的电视广告,通过CTV获取的用户展现出更高的7日留存率,这无疑印证了CTV的巨大潜力。

正因如此,Moloco正与更多的电视硬件厂商、应用商店建立合作,同时也在积极关注云游戏领域的机遇。通过打通整个上下游链条,Moloco希望在美国、韩国等全球主要的游戏出海地区,为开发者提供更多元、更具选择性的整合解决方案。这不仅能帮助开发者实现品牌效应与实际效果的“品效合一”,还能将获取流量的成本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内,这正是Moloco今年重点发力的方向。

然而,面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游戏品类,CTV广告的效果是否也会存在差异?以及,Moloco将如何看待CTV广告追踪和归因的难度呢?

朱筱筱坦诚道,CTV效果确实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对于游戏出海T0-T1级别(通常指用户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CTV的效果会更为显著。毕竟,用户的消费能力直接决定了他们愿意在硬件设备和娱乐方面投入的程度。这类地区的用户,通常也更愿意为更高品质的产品体验买单。

至于CTV广告的追踪问题,她认为,从苹果IDFA(广告标识符)新政的出台,到谷歌隐私条款的日益收紧,直至现在,大家已经逐渐能够“被动接受”模糊匹配和模糊追踪的现实。因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准追踪”了,因此也无法做到非常细致地把每一笔账都算得精准。

她特别理解开发者的心情。“尤其是当前用户获取成本水涨船高,大家赚钱都不容易,花钱自然会非常谨慎。无论是被动接受还是无奈之举,从精准到模糊追踪的这种转变,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然而,在存量市场中,如果不投入,就意味着没有流量。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将视角放大到整体导量效果,进行相对谨慎的投入。实现更具性价比的投入,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这正是Moloco一直致力于深耕机器学习算法,并持续优化Moloco Ads的核心原因。

朱筱筱女士表示认同:“是的,作为Moloco的核心产品之一,Moloco Ads通过市场验证的预测模型,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获取用户,从而有效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换句话说,Moloco Ads扮演的是一个智能匹配系统,它通过持续的机器学习投入,将广告主的需求与流量更加精准地匹配在一起。”

她分享了一个客户的反馈:“曾经有客户告诉我,从行业反馈来看,Moloco是一个可以实现‘质和量双丰收’的平台。因为在流量井喷的时代,依靠我们的高效模型,就能水到渠成地获取高品质流量。那么,如何实现更好的匹配,其本质看的正是机器模型的效率。提效,正是我们一直在深化与努力的方向。”

但随着越来越多生成式AI模型的出现与开源,这是否会对Moloco产生一些影响呢?

朱筱筱解释道:“其实,当前爆火的人工智能技术,反而对我们这类行业模型的冲击较小。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数据与算力。一方面,我们目前的算力是充足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AI模型的版本更新要求要有新的数据进行训练。但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其实大部分数据并没有被公开。当数据量级受限时,数据训练模型就会逐渐转变为推理模型。对于我们来说,优质数据的积累正是我们的核心优势,这也直接决定了最终模型的效率与精准程度。”

她进一步透露:“目前,我们在全球的算法工程师和数据工程师团队规模接近五百人。这样庞大的团队体量,决定了我们能够持续维持模型的精准性。实际上,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积极招募这类顶尖人才。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的‘护城河’。我也认为,在未来,想要做好行业模型是有很高门槛的,更多会出现在针对不同细分垂类、企业自研的行业模型,比如电商平台。优质数据掌握在谁的手中,谁就更有能力打造出卓越的模型。”

打造更多适合不同品类的智能投放模板

大家普遍认为IAA(In-App Advertising,应用内广告)游戏的竞争异常激烈,已是“红海中的红海”。在这种背景下,朱筱筱女士观察到哪些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Moloco又会为开发者提供怎样的支持呢?

朱筱筱指出:“主要问题还是产品同质化过于严重。我们常说产品变现难,一是因为现在CPI(Cost Per Install,每安装成本)确实较高,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即使变现再多也难以实现盈利。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们帮助开发者挖掘了许多CPI‘洼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我们收到了很多积极的正向反馈。除此之外,我们正在通过一些与价值相关的事件或用户行为信号,让提高ROAS(Return On Ad Spend,广告投资回报率)的模型高效运转起来。”

当大家都在努力提升ROAS时,Moloco的独特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在与游戏开发者合作的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哪些尝试?

朱筱筱自豪地表示:“在行业内,Moloco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的价值模型。当然,很多公司都有ROAS模型,但可以理解为,Moloco使用的是‘Max ROAS模型’。过往的ROAS模型通常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本较高、准确性不够高等。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持续优化与测试,我们的Max ROAS模型已经能够找到最大化变现效率的方式。”

她分享了一个与移动游戏开发商King的深度合作案例:“比如,我们近日与移动游戏开发商King进行了深度合作,这里可以分享一些我们的探索过程。在合作初期,我们首先着手分析了King的核心用户群体,并共同设计了高价值玩家(HVP,High-Value Player)测试。通过测试来吸引那些更有可能深度体验游戏的用户,同时,我们会在每一轮测试后,持续优化游戏策略。通过聚焦这些高价值用户,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用户群体,这不仅在短期内让玩家对游戏更加投入,也使他们对游戏产生了更长久的喜爱。”

关于HVP测试,许多出海团队或许也可以尝试自己去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全球头部游戏企业选择与Moloco合作来完成这件事,在朱筱筱女士看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潜在的痛点问题又有哪些呢?

朱筱筱解释道:“大多数企业可能只会针对付费事件进行优化,这确实是一种非常简单和直接的做法。但实际上,在付费事件之外,很多用户行为都会逐步引导用户走向付费。如果开发者选择自己来做这些,就会面临高昂的成本、巨大的效率压力。更重要的是,能否做到一个‘干净’的测试,这本身就非常考验团队的专业能力。”

她从Moloco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站在Moloco的角度,我们不仅深耕机器学习算法,拥有多种不同的测试模板,更拥有一支专业的市场洞察团队。例如,我们内部有一支非常有趣的专业数据团队,他们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针对不同的用户行为和数据分层,帮助客户进行定制化的广告创意A/B测试,并提供更全面的测试建议。今年,我们还在这个团队上投入了更多资源,不只是针对IAA游戏,我们也会将适合更多类型的测试模型推广到行业中来,希望能更快速地看到效果,为大家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朱筱筱女士刚刚提到与King旗下的长线产品合作,帮助产品获客或促活。那么,结合Moloco在测试模型上的优势,是否也能反哺到产品立项等更为前期的阶段呢?

朱筱筱肯定地回答:“是的,现阶段我们有很多新客户,在产品非常早期就选择与我们合作。而站在我们的角度,我们更希望能够帮助开发者尽早地将数据分析体系建立起来。Moloco过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零成本学习周期’。如何理解这个‘零成本’呢?如果开发者在投放之前,能够支持我们进行一些数据回传,那么我们的机器就能够在前期进行快速学习,并迅速展开更适合产品的投放策略。这正是Moloco一直以来的独特优势。”

这意味着Moloco不仅与海外巨头King、以及腾讯、网易、Gamehaus等国内知名厂商合作,其实对中小型团队也同样友好?

朱筱筱表示认同:“是的,不仅是零成本学习周期,Moloco的行业模型能够实现小规模数据的精准运算。即便需要一定的数据量级作为支撑,但整体来看,其实并没有特别硬性、过高的门槛要求。去年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启动了代理商项目,这一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非常感谢代理商对我们的支持。接下来,我们希望基于更成熟的代理商体系和服务模式,来更好地支持中小开发团队。让大家尽快看到效果,同时将服务质量和效率再提升一步。”

目前有许多来自中国的游戏出海企业正在与Moloco合作。结合这一点,朱筱筱女士感受到,这些拥有全球化目标的中国游戏公司,其比较集中的关注点是什么?

朱筱筱首先表达了对中国开发者的敬意:“首先我想感谢一下来自中国的开发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游戏整体营收中有30%到40%均来自于中国出海的产品,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而随着我们与中国的开发者合作越来越多,我所感受到的是,现在大部分成熟的团队,对游戏出海的理解已经非常深入。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现象级产品出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团队脱颖而出,进一步孵化成为全球性的研发与发行头部企业。”

她进一步细化了她的感受:“具体来说,我更多的感受是,现阶段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产业,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另一方面,一个非常重要且令人欣喜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扮演起文化输出的角色。过去我们看到,很多产品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它讲好了故事。但由于能力限制或者海外接受度有限,很多产品都选择寻求海外IP授权来进行产品开发。但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承载着优秀故事、创新玩法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IP正在涌现,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高的接受度,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不难想象,接下来从整个泛娱乐内容来看,在中华文化输出方面,也将拥有非常好的机遇。”

过往在谈到投放时,除了依赖数据驱动,往往还会依赖于专业人才的经验判断。但在朱筱筱女士看来,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数据驱动”和“经验驱动”的比重呢?

关于这个问题,朱筱筱分享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在2022年,我们曾与国内一家头部出海游戏厂商合作,协助他们进行产品海外投放。我们曾连续失败了四次,进行了四次用户重新激活(Reactivation)尝试。虽然屡战屡败,但我们坚持不懈,最终在去年下半年取得了成功。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自然是可以复用的。但问题是,如果我们经验用完了,仍然没有成功该怎么办?现阶段的难点,不在于没有经验,而在于是否敢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因为市场机遇往往稍纵即逝。”

她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在讨论优质广告流量时,韩国的Kakao平台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优质流量位置——ChatBox。简单来说,这个位置类似于我们日常使用的微信聊天窗口上方的位置。从类别上看,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横幅广告位。但问题在于,如果当前没有即将发生转化的用户,系统就不会投放这个位置,也就无法直接看到这个位置的投放效果。”

“如果按照我们过往的投放逻辑,投入到这里似乎性价比不高,甚至可能只会用品牌营销的逻辑去投放。但实际上,Kakao在韩国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的微信,它能覆盖韩国本土90%以上的用户群体,其中甚至包括许多SSP(供应方平台)或大型平台都难以触达的用户。”

总而言之,朱筱筱强调,随着新的广告形式不断涌现,我们在投放逻辑和认知上,需要更加开放地接受多元的生态,接受不断的更新与优化。如果我们依然固守传统的思维模式,那么肯定就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新兴形式接触用户,也就无法覆盖这部分的流量。在她看来,那些真正能“吃到螃蟹”的人,往往更愿意去尝试那些尝试者较少、竞争也相对不那么激烈的位置。在游戏出海的征途中,唯有勇于探索,才能发现新的蓝海。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878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Moloco通过智能投放管理和精细化数据分析,帮助游戏出海企业突破用户增长瓶颈。面对复杂流量环境,Moloco提供Moloco Ads、Moloco Commerce Media等服务,构建全球流量生态闭环,助力开发者实现流量变现价值最大化,实现质与量双丰收。
发布于 2025-08-25
查看人数 150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